当前,我省农村信用社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改革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改革号角的吹响,预示着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毫无疑问,农村信用社在行社脱钩后的几年,无论是业务发展还是内部管理,都普遍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然而,面对入世后激烈的竞争和现阶段复杂的社会形势,以及农信社肩负“三农”服务的重任,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保安全、保稳定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最关键的工作,更是今后农信社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前提。现就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厉行节支方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及建议。
一、当前信用社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到位。目前,信用社虽然制订了一些基本规章制度,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和不断健全细化。如有些制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没有随业务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制订制度不能结合实际,制度没有细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和必要的程序控制,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失误,产生内部管理混乱。
(二)执行制度不到位。一部制度的出台关键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没人去认真执行那也不过于一张白纸,农村信用社目前并不是缺乏制度,而是有制度没人去认真执行,有的职能部门老好人思想严重,怕得罪人、好人主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甚至有的职能部门看领导眼色行事,权力大于制度,随意、随心、随愿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造成制度虚设,漏洞大。
(三) 监督检查不到位。当前对农村信用社内控检查主要集中在操作的合规合法性,而对风险性、效益性的检查少,对事前、事中预警的检查少。内控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发现深层次的内控问题。导致各信用社执行内控制度追求形式上的一致,内控制度执行呆板、片面,大大降低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财务辅导员、检查员现在大都是兼职,监督力度大打折扣,工作职责不明确,流于形势,即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时因怕影响该信用社考核就不了了之。另外一些主办会计人员,不能严格履行监督职能,明知有些事情没有按制度和操作规程办理,存在违规违纪现象,却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
(四)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职工对内控的认识不足,普遍缺少责任心,不能有效监督相关岗位的工作;二是内控执行缺乏对人情、社会压力的抵御,看情面不追究或从轻处罚现象屡禁不止;三是由于缺少正确的思想指导及合理的意见建议,导致内控制度存在不准确、不合理因素,内控制度可信度和可行性降低;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厉行增效节支在很多人认为这是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事情,与已无关,只要每月工资到位就万事大吉,信用社兴衰却不顾,甚至有很大一部份人攀比思想严重。如:来人来客接待标准上攀比、座车上攀比、办公设备上攀比,福利待遇上攀比等等。
二、对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一是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两个务必”的指导思想,教育员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社”、“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二是要学习农村信用社《关于加强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制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厉行节支增效也是基层信用社的当务之急,增强大家对节支增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提倡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一分钱做起,在信用社营造一个良好的“节支增效”氛围。
(二)领导率先做好示范带头兵。在农村流传一句方言:“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在单位也是于此,一个单位好坏,领导在群众中是否有权威性,要看领导是否有正气,是否坚持原则,能否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如果在制度落实上我们的领导干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按制度办事,不循私情,办事公平、公正、公开,试想一个单位必定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三)确立 “ 以人为本 ” 的管理理念。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加强自我约束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一个信用社的领导对内控机制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了该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所以首先必须加强基层信用社领导的内控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端正领导者的思想认识,解决重视建立规章制度,轻视落实规章制度的问题。二是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任何内部控制制度最终是需要人来实施的,如果只重视对内控制度的建立,认为制度越多越不会出问题,而轻视提高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建立得再多也没有用,达不到建立和执行制度的目的。因此,员工素质的高低是保证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员工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性格特点等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之与内部控制的要求相适应。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必要的业务培训外,还必须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制度观念,模范地遵守和自觉地维护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必依,执章必严,坚决反对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的错误倾向。
(四)强化内部稽核手段。完善内部稽核监督机制,是农村信用社强化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促进信用社依法稳健经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强化内部稽核,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应从改革稽核机制入手,树立起稽核部门的权威性赋予稽核部门相对的独立地位,并将对辖内机构的监督检查情况作为对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稽核工作程序,加大电脑在现场稽核工作中的应用。内部制度不健全的信用社应加大稽核频率和稽核范围。稽核人员除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必要的内部审计原理知识和查帐技巧,熟悉信用社的各项业务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知识。另外, 在信用社中营造 “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 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建立一支政治、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性”稽核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