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起源于北美,向日葵在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态类型和生理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Seiler,1984)。
在成熟期,向日葵表现出较大的形态多样性:株高变幅为1~4m;有的分枝,有的无分枝;叶一般是卵圆形,互生,有叶柄,叶长10~50cm,宽5~35cm;花盘厚度大于;苞叶较多且大,顶部带尖,背面多毛;舌状花鲜艳,不育,长约,基数为17,管状花较短,有红色、深红色和黄色等,花冠成筒状;瘦果有3~15mm长,有白色、黑色、白条黑色、栗色、橄榄绿等颜色。
在北半球自然条件下,向日葵7月底至10月初开花。它本身是二倍体,与同属中的许多种可以自然杂交,例如:、、、、,等。野生向日葵常自交不育,属于异花授粉植物。昆虫(主要是蜜蜂)是其主要的传粉媒介,向日葵种内具有许多不十分明确的类型。Heiser对北美向日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
栽培向日葵具有17对(34条)染色体,Vranceanu等(1974)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和随体的有无,将向日葵的17对染色体分为以下4组:
第一组:2对,有随体,着丝点靠近中央;
第二组:5对,无随体,着丝点位于亚中央;
第三组:6对,无随体,着丝点靠近中央;
第四组:4对,无随体,着丝点靠近端点。
向日葵的染色体长度为~μm。
北美向日葵的类型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