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哲学论文 范文 一:非连续性哲学 教育 思想论文
一、存在主义哲学与非连续性教育
(一)人发展的非连续性
就人的发展一般过程而言,生命会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预定的目的,持续、不间断、呈一定规律性地发展下去。但由于个体存在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人并非总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去发展。在人的连续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和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引起生命发展顺序的局部中断、停止或转向。这些非连续性的发展主要发生在与 理性思维 相对的非理性领域里,例如人情感的突然转变、兴趣上的转向等,一次偶然的事件、一场特殊的经历都可能会突然改变人原本的情感、愿望和兴趣。“世界上没有规定人的本质的天然规则,人必须自己创造自己。人是一种具有主体生命的设计者,他在自己的选择、决定和行动中创造自己,成为自己。”因此,人的发展是非连续性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海德格尔将此在生存状态分为本然的存在状态与非本然的存在状态。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以非本然的状态存在,通过压制自己的个性而与他人保持一致,从属于他人,将自己隐藏于大众的决策意见中,拒绝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逃避做出自我抉择,与公众的想法亦步亦趋,此种状态被称为沉沦。在这种状态下,只有通过彻底的转变和飞跃才能达到本然的存在状态,进行非连续性的自我创造或自我生成。斯普朗格由此提出,可以通过“觉醒”的形式实现自我飞跃式的非连续性发展。他认为觉醒是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非阶段性的瞬间生成,是人在某一时刻的突然顿悟。博尔诺夫对此加以发展,意识到一时的“觉醒”对克服生存危机的重要性。
(二)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德国现代教育学家博尔诺夫批判性地吸收发展了存在主义哲学与 文化 教育学派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并基于此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传统的教育学理论往往把教育看作是一系列连续的活动, 儿童 是在这种连续的教育活动中循序渐进、不断趋向完善的。博尔诺夫将以往的传统教育观点归结为两种典型,一种是积极塑造的工艺学观点,一种是消极的顺其自然的器官学观点。前者把学生看作是随意加工的原始材料,教育者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其进行塑造,后者认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其内部的发展规律,应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控制,因此,教育不能随便干涉学生自身自由的发展。由此,博尔诺夫指出:“且不论教育的本质是积极的塑造还是自发的发展,有一点对这两种看法来说是一致的,这就是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可以看出,博尔诺夫肯定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连续性的假设,并指出以往的教育是按照确定的目的和已知的规律去塑造培养人,因此对于儿童施加的教育便是连续性的,这种观点基本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在他看来,这并不全面,教育者还需承认和充分重视非连续性因素如危机、唤醒、告诫、号召和遭遇等在教育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否则,它将必然干扰甚至导致教育的失误或失败。“在人的生活中会有一些突然出现的、非连续性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事件纯粹的视为外来干扰。相反,这些事件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博尔诺夫认为,人的非连续性发展是由个体的复杂多样性和生活中各种偶然性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教育需在承认其连续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教育的非连续性形式,并将其看作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属于这类事件的有威胁生命的重大危机,突发的对新的更高级生活的向往,使人摆脱无所事事状态的号召和告诫,以及对今后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遭遇等等。”博尔诺夫将这些事件看作是教育非连续性的原因,同时也将其看作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进行非连续性教育的途径。因此,运用危机、唤醒、号召和告诫、遭遇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施加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作为对连续性教育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连续性教育的现实启示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理解、并重视发展人的非连续性教育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非连续性教育并不是一味否定之前的连续性教育,而是将被人们长久忽视的非连续性教育引入公众视野中,使其作为连续性教育的补充。突出强调教育的非连续性形式,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全面理解教育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教育过程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有机统一,非连续性教育是对连续性教育的补充。非连续性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给人们揭示了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容,提供了进行非连续性教育的途径,还在于它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这些非连续性事件对人的生命过程所产生的根本性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形成了对教育过程本质的全面认识。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培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给受教育者教授精心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时,总会时不时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教育者按照既定目的培养人的过程。由于人的复杂性、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更加不可避免地加重了教育过程中不连续性的成分,使得教育难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固定轨道发展,总会因为突发性的因素偏离轨道,偏离之前的教育目的。既然这些外在的复杂的因素不为教育者所控制,且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的进程和效果,那么,不妨换一种视角,改变原有传统的教育观念,认识和重视这些非连续性因素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通过相应的教育 措施 加以引导,使得非连续性因素产生积极的作用。教育者不能固守成规,对教育中的非连续性因素视而不见或消极回避,而应是大胆地正视和面对教育中会出现突变的现实,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保障教育向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为现存的教育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在当今这个社会高速发展、信息交流迅猛的时代,信息获取手段的多样和便捷使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事物异常丰富起来。学生学习知识的手段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这样一来,各种非连续性因素也跟着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增多而变得更加活跃丰富起来,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实生活中,学生在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不解,会出现一时情绪的波折、会遭遇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挫折。这些看似很平常的遭遇,或许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出现很大的转变。当下,出现的许多教育问题如青少年心理疾病、自杀事件和青少年犯罪等都反映出教育在这些问题上的缺失。这些教育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时的涌出,而是教育对学生非连续性教育常年忽视的一个结果。学校教育注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却轻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轻微转变,忽视了一系列非连续性因素对学生自身的干扰。因此,教师应当用非连续性的观点去剖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扎根于学生的生活,情系于学生的生活际遇,从分析非连续性因素的影响入手,解答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育应当意识到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应通过一定的挫折教育、危机意识教育等生存领域的教育,让学生在挫折中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磨练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增强学生抵抗生活中各种苦难与不幸的能力。
哲学论文范文二:哲学引导建筑设计论文
1哲学思想与古代建筑
回顾中外古代建筑史,可以发现哲学对建筑设计的巨大引导作用。宗教建筑因其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成为西方古代建筑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宗教建筑中“神性”和“人性”的较量,或者说是宗教和世俗之间的斗争是研究宗教建筑乃至整个西方古代建筑史发展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神性占主导的时期,宗教领袖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被无限崇敬,建筑利用幽暗、压抑的空间体现神的崇高和宗教领袖的权威;人性占主导的时期,建筑体现出世俗化的倾向,宗教神秘感和压抑感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张扬和对世俗生活的美好期望。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以及神在人间的化身———法老的崇拜和敬畏。金字塔以其高大沉重的体量和简洁精准的几何形体反映出神权和皇权的威严和永恒。神庙建筑利用强烈的秩序感和压抑的空间感体现出神的强大和神秘。
神权政治成为古埃及建筑的主宰。古希腊具有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泉。古希腊的建筑追求人性美而不是宗教精神,体现了平等、民主的世俗精神,优雅而明亮,功能也更加实用化。而古希腊建筑中精美迷人的比例尺度以及完美细腻的人体 雕刻 都明确体现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万物法则的理念与古埃及的神权建筑的精神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雅典卫城充分表现了这种世俗情怀和审美追求。古罗马统治者通过宏大壮丽的建筑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古罗马帝国的空前强大。古罗马城市中拥有巨大尺度穹顶的建筑和纪念帝王个人功绩的广场都强烈地反映了这种精神追求和需要。万神庙、竞技场、凯旋门、凯撒广场、输水道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进入中世纪后,神学再次占领了统治地位,建筑也变回了神权统治的工具。适合世俗精神需要的希腊十字式教堂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宗教崇拜需要的拉丁十字式教堂,集中式的穹顶因为降低了宗教领袖的神圣感和向心力也被教廷打压。哥特式教堂体现了这一时期世俗精神针对宗教权威的抗争。高耸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对天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宗教领袖的关注。哥特式教堂成为建筑师和工匠们宣扬自身工艺、审美,歌颂世俗之美的载体,在神高阔威严的空间里顽强地表达人性的存在。文艺复兴的光芒穿透了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智慧的复苏和人性的光辉。拥有恢宏的集中式穹顶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文艺复兴之后建筑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波动性变化,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粉墨登场,建筑特征不再统一,但各自都明确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不断变化,建筑形式也随之变化。建筑形式的变换印证了人们的思想上的变化;相反,了解当时人们思想的变化也更能理解建筑发生的变化。古代欧洲建筑如此,古代亚洲建筑亦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是基于古人的哲学思想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源于天人合一、宗法思想、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多用木材而不用石材与中国古典阴阳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卑宫室”传达了儒家思想中不过多追求奢侈高大建筑的观念。群组建筑内各单体的等级关系和空间序列表现了古人重宗法、重伦理、重社会秩序的世界观。儒家思想长期处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相对于欧洲哲学思想的阶段性变革而言变化较少,也因此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速度。鸦片战争后,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逐步传播,使得中国建筑界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很多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新建筑。日本的桂离宫体现了传统日本哲学中的禅宗思想。桂离宫从整体布局到每一栋建筑,再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下了禅宗思想的烙印。纵观世界古代建筑史可以看出建筑随着思想变革而产生的时代性变化,建筑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人文历史环境对人们建筑观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2哲学思想与近代、当代建筑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深刻体现了建筑师个人的世界观对其个人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战的焦点不在设计手法上,而在建筑哲学上,也就是建筑观的论战。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都持有一套深具哲理和个性的建筑思想。哲学因素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发挥了显著的引导作用。关注当代建筑师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建筑师个人的建筑思想、建筑哲学和建筑观。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愈加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引导甚至决定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解构主义建筑和非线性建筑的出现。解构主义建筑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哲学强调打破现有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伦理秩序、个人思想准则甚至由人的内心抽象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等。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了运动而不安定的外部形态。非线性建筑植根于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平滑”思想和“游牧空间”去“生成”建筑,像植物生长一样,用自然的状态实现建筑设计,而不是将建筑与自然对立起来。非线性建筑是非线性哲学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视觉设计。也正是因为如此,业内将一部分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建筑定义为“伪非线性”。直接将哲学理论作为建筑设计理论是近一时期建筑理论发展的特点之一。这种理论上的哲学思想的明晰和外向性表达,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回眸最近半个世纪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建筑师不仅从哲学思想中汲取灵感,甚至将哲学思想直接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哲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哲学直接引导了建筑设计的进行。同时建筑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将实用功能与哲学思想糅合在一起,使建筑设计有了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手法。
3哲学对建筑设计的引导作用
理解新建筑
从传统的艺术、力学或者施工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当下建筑界各种新理论和新作品的出现,不易得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但从哲学层面去思考,认识到建筑是建筑哲学的表达的时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建筑理论和新颖建筑迸发出来。例如在中国国家美术馆投标中,库哈斯的设计没有采用传统的走廊加展厅的排列方式,而将展厅设计成“街”,展品的分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建筑功能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人、对文化、对行为方式的新理解。用哲学视角分析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新建筑,更容易理解建筑师的初衷和建筑作品的内涵。脱离哲学思想的新建筑往往徒有其表,哗众取宠。
创新建筑设计
创新建筑设计,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可以理解为“用别人的建筑观来做自己的设计”。大家都这么做,就是所谓的“常规”。建筑方案最吸引人目光的首先是“想法”,其次是艺术性,最后是功能造价等技术性问题。或许“首哲学、次艺术、后技术”是人们审视一个设计作品的常规顺序和心理状态。从哲学层面上入手,建筑师综合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建筑技术,产生的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理念并将这个设计理念作为核心展开设计,可以找到创新建筑设计的突破口。“本土建筑”寻求地域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其目的是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最后的环境。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反对机能主义,认为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一座脆弱理性的庇护所。光、水、风教堂系列是安藤忠雄表达其建筑思想的杰作。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建筑界特立独行的鬼才。创新建筑哲学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品味,使建筑更具深度,更有内涵。建筑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哲学思想的创新。从哲学高度审视建筑的社会功能,实现利用建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想,是建筑设计进入更高的境界的途径之一。
创新建筑理论
“反映人的精神需求并解决社会问题”是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对建筑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建筑设计必然要求创新建筑设计理论。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要求从实用功能、精神需求两个方面满足人的需要。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较低层次的建筑目标;社交需求是很多建筑正试图达到的目标;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建筑的高级目标。让建筑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首先要分析需求要点,整理设计目标,然后才是寻找途径实现该目标。缺乏哲学分析手段,建筑师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哲学与建筑设计的跨界联姻,使建筑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口。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适应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发展。今后的建筑设计理论已经不再满足于外观、空间、功能、安全等较低层次需求方面的内容,更多地关注了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哲学思想的创新。马斯洛晚年提出“超自我实现”需求,犹如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感受到的短暂的“忘我”体验。建筑应该帮助身处其中的人实现“忘我”,达到人类需求的终极目标。建筑设计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求将建筑设计上升至哲学高度,用更高的视角、更宽广的思维去审视、去思考。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对哲学的依赖程度也会逐步加深。
4 总结
纵观历史,建筑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头脑中的世界观在物质世界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建筑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反映了社会哲学发展的成就。哲学引导建筑设计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今后前行的途径。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利用发展的哲学引导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哲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哲学论文
2. 西方哲学论文
3. 中国哲学论文
4. 科技哲学论文
5. 西方哲学论文
6.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我对神佛、宇宙、人生的理解前言我并不否认佛的存在,只是认为人的资质成佛几乎是很难的,我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只是个初级的想法,就是让你们提出意见,完善我的观点。从我的观点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人类,另一类是神佛类,并不意指神或是佛,并不做细化的表述,希望能够理解。我的立场在物质文明中叫中立,在精神文明中叫无知(我自封的),因为我证明不了一切的存在于否。如果说不存在就没什么说的了,现在是从存在的立场去谈论。如果哪此观点和语句与各位的思想有冲突实属无意,先行道歉,是我认识尚浅,道歉,请指点。一.宇宙产生及定律我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解释的,比如说西方有了相对论,进化论,基因学但这些知识在易经里就已经有了阐述,阴阳就是相对论。所以用物理学去解释也是可行的,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授,当然了,只是表达这个道理这个意思,都是比喻,并不是表面的意思,并不是就是我说的一模一样的这么回事。我现在的观点:宇宙初始从无到有,物理学是宇宙一个点大爆炸产生能量和物质及生命,(大概就是这三类,或许是三界?天地人?),分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世界,就是相对论的,也是阴阳,这是宇宙的规律存在的条件,所以一切都是相对的,但规律是个圆,不是直线,因果循环,一个道理。因和果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在因的开始就已经确定的过程和结果,一个圆形的蛋糕从哪开始吃?难道要找出一个起始点吗?我们总是局限于直线,如果要参佛理或是了解宇宙的规律,就应该超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事物本身减去时间和空间就只有事物的本质,只有了开始-现象-结果。二,神佛 轮回 进化宇宙爆炸后或是出现后,有一种永恒能量,可以理解为宇宙的元神(比喻),它分散成以上说的三类,万物皆有灵性。宇宙也是慢慢进化的,就像是孩子慢慢长大一样,宇宙进化就等同于三类进化,不能进化的就被淘汰。比如说人,现在的人是地球上现在的时间存在的生命,早晚会灭亡消失,此前和此后还有很多种生命出现,不知道长什么样了。我们也是进化来的,我们是进化成功才活下来的,每个人都有元神,元神不是灵魂对吧?灵魂只是元神的一部分,人死了,元神是存在的,它储存的人的记忆和力量,三类都有元神,但人死后元神是原来人的也是宇宙的,不会消失仍要进化,那么这个元神就进入到新的生命体中或是说产生新的生命体完成进化,当然了,不是每个人或每个元神都可以完成进化的,都面临着淘汰和升级。人类的肉体有自生的能量不属于永恒能量,属宇宙进化产生的能量,所以我们有主观思想意识,宇宙规律可以注定命运但影响不了我们的思想,事在人为,这种能量包括很多,其中包括灵魂能量,灵魂中有我们的记忆和自有的自生能量,人死后会加入宇宙永恒的能量(元神),元神能量需要附着于肉体不断的增加能量升级,但这种能量不变,也就是说如果人有轮回,这种永恒能量(元神)就是贯穿生生世世轮回的依照和根源,终有一日元神圆满升级就等同于我们升级,此升级或是可算佛或是和佛有很大的距离或是只是到天堂生活一段时间再修行,成佛是生生世世修行的积累,不否定有一生世就成佛的成仙的,因为一切都要有机缘。(如果这种元神能量算是我们个人拥有的话,就可以算是我们在轮回转生,按前世今生自身得到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能量,转生为不同的形式,人或动植物等,神犯了错要变为人,人犯了错要变为畜,众生平等,一概而论)。比如前N世我真正悟懂了一个道理,那么这个理解就容到了元神中,今生这种道理的理解就是我与生俱来的,比如说善良是天生的,有的人却要去学,如果我前生数学知识很深,今生我就会无师自通,如果是佛理研究得深,今生就是灵童(都是比喻不代表真实),也就是说,不论有没有轮回,不论我们前N世有没有修为,哪怕今生是刚意识到刚开始也不晚,不论怎么样,我们今生今世都要努力,加倍的努力,不段的努力,对吗?哪怕一生只能真正理解一个道理,也是不容易的,一个道理可以引出多个道理,因为道理的根源是一种高深的思想。但是,因为有了轮回说,所以很多执着的人,才会潜心悟理悟道,试问看破红尘世有几个是诚心认清佛理,还不是走投无路,失去信心,迷失方向才有感悟的吗?但方向和理解不要错!!!神佛是一种思想和意识境界。三类会产生自有的能量或说是主观意识,有的足以影响了元神能量,那么这就是导致升级或是淘汰的主要原因,"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就看我们怎么去应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有的三类包括人,做了下伤天害理的事(影响宇宙进化的行为和思想),没有顺应天意或说宇宙规律,实在没有办法被淘汰了,元神也消失了。神佛是高级的生命形态,还在不断的升级,元神的初级就是要依靠肉体而存在,要升很多级或是不断的升级尽量高级。或许要经历有肉体无肉体反复的形式存在。三,消亡 混沌 用很多种教育形式让三类升级(宇宙中不只有地球和我们),但不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因为会影响规律不能顺应天意,这也不是根本上改变的办法,根本上的方法就是改变思想意思识,提升了,行为就改变了,行为也升级了,思想意识也会再升级,思想和行为也是相对相成的。对于最终的进化我有几个观点,一是进化成功的元神,应该分为有肉体和无肉体的,因为是相对的,不会只有一种一式,比方说都达到了最高,这个最高的意思是没有时间再升级的,因为现在的宇宙到了寿命了,是个老人了,也就是说,属于宇宙的一切都消失死亡,面对的是什么?如果升级到了这个程度应该是不怕死的但怕也是正常的,没有绝对的,对吧?但信念是不怕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必然,但是!!是可否可以逃过呢?这就有几种可能:1逃不过,宇宙是老人,他们也是老人,一切都是老人,都要消失,宇宙消失后一切都不存在,连分子电子都没有了。2逃得过,只有很少的团结起来可逃过,但那个时候我想应该是没有宇宙规律和命运的存在了,所以,这是一个机会!!!然后等待漫长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下次混沌,但没有了时间和空间会存在于何处我想像不到,因为三类都没有了,除非越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3升级到最后的逃过后的少量的,或是都逃得过,数量当然很大了,宇宙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我们能看到的一切的三类,说明什么?这说明已经不是我们现在存在的物质宇宙了,已经过度到了精神文明宇宙了!离下一次的物质文明宇宙还有很长的时间,我们面临的是重新的生命形式和升级进化,是往物质文明进化!!但没有绝对的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因为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当然了,神佛及其它各种的类型能够指导升级的群,是顺应天命的,但人不一定要信仰,只是有了信仰可以具体的像进入学校一样,走捷径,如果人顺应天命努力提高认识,不进学校也是可以当科学家的,对吗?希望多提意见,我想不断的完善和改变我的观点,把你学到的佛理与此不同的说出来,因为我没有入学。多谢。感言我这所以有以上的观点,是因为我并没有把我们人类看的渺小,因为不论我们多么的天真,但我绝对相信,不论在任何的情况下,道理是不会错的!正确的道理就是宇宙的道理,不论在哪到什么时候任何空间和时间,都是对的,佛学不也是在找真理吗?我的观点是就是要找到所有道理的轴心或是根源,找到了根源,我们就什么都明白了。但目前我们只能把着正确的道理为人处事,但不能墨守成规,但一定要有底线或原则。只要了解真理的根源,成不成佛也就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已经是佛了,我们和佛是平等的,平起平坐的,他是教育局长我们也是!那时我们就是道我们就是理。所谓人人皆可成佛,佛是说我们都有佛性,再者也是一种谦虚和对我们的勉励。万望多给指教,十分感谢,等我成佛那天会给你好处的!(哈哈,,,开玩笑了)。总之,总结过去,珍惜现在,憧憬未来,不论如何都要努力,有轮回要努力,没有轮回更要努力,珍惜时间。这种努力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时间空间,不分能量、物质和生命,只要属于宇宙的一切,都要努力,都应努力,都有权努力。参悟正确的道理,塌塌实实做事,本本份份做人,一定会有成就的,千古不变的道理,能不能成正果无所谓,有没有也无所谓,活的开心有意义,生命结束的时候无负担无牵挂,正视宗教思想,正视科学观点。大概的想法就是这样的,不够详尽,请指教。最终声明: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及娱乐,不代有任何的否定和肯定成份,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尊重你我。什么是佛?佛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并不意指个体或实体,佛是无相的,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那只是佛以人类的形体展示在我们面前,生命的最高形态不是我们可认知的,用当前的语言表达,最多只是一团光或一组能量,佛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以任何的生命形态展示自己,以使当前的生命予以接授。佛是一个导师,以他对宇宙的知识让人类提升意识,懂得更多更深的道理,让生命从文盲变成文化人,就像在贫困区建所学校让人学习,有了知识看清了道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从行为上帮助是有限的,也会使生命有依赖性,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行为上才会有根本性改变,分清了对与错,自然就会懂得快乐,减少分争。佛不会轻意的从行为上帮助人,因为佛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要遵守宇宙的规律,一切事该发生的是一定要发生的,不能改变,如果改变了就是逆天行事,受到规律的惩罚,佛也一样,但有些时候佛实在看不过一些事,或帮人或灭除,宁愿受到惩罚。或是顺水推舟借花献佛。佛是宇宙形成以后产生的生命,在不断的进化中得以升级,至此为高级生命形态,宇宙从一个点大爆炸形成宇宙,一个点可为一维空间,或为太级。在爆炸的瞬间形成一切,至多维空间。宇宙的一切开始进化,最后终归一点,爆炸不断的扩张,再收为一点,或为混沌。成佛要经历所有的空间的进化,明了一切后,可归为宇宙初始的一点,此为不生不灭,此为永恒。或是早在N个混沌已属宇宙这一个点,形成宇宙后要使宇宙在每一次的复生后得到更多的新能量,而出现的佛族导师。宇宙的每一次复生需要从形成后产生的生命及物质和能量中得到更多的能量。佛是从最低生命进化而成的,他们没有快乐与不快乐,一切在他们面前都是无,但佛既然有追求,追求永恒,就一定不是绝对的无快乐,无悲伤,高智慧,无智慧。既然佛一切都无,也就说明佛一切都有,无和有是相对的,佛归于宇宙的一点得到永恒,也不是绝对。佛是有大智慧,也有大愚昧。佛的智慧我们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他的愚昧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我们的快乐,比如有幽默感的人说句笑话,大家都笑了,开心快乐了,但佛是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如果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他一定有大愚昧,因为小的愚昧他不会有,智慧再高也有愚昧的一面,因为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的完美,也有做不到想不到的,也有更深的道理是他没发现的。正如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的快乐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他的愚昧也是我们无法认识的。所以一切都是相对的,佛有大智慧就有大愚昧,有大快乐就有大悲伤,有大自在就有大约束,有大善也必然有大恶。佛的一切道理也同样是从无数的错误中得到的,而且对于道理的追求是永无止静的。佛是完美主义者,佛追求的是一切都美好,安逸的生活,和平的相处,没有痛苦和悲伤,没有灾难和疾病,生命和自然的一切,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生命永恒。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一) 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老子把“道”视为真、善、美的统一。他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他认为,人最高的理想是效法“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他所说的“道”最基本的涵义应是指超越性的最高的准则,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涵义:(1)“道”是超于感官经验的,“无色”(夷)、“无声”(希)、“无形”(微)都是用以说明“道”的超越性;(2)“道”虽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事物存在的根据;(3)“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就其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说的。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老子的哲学是要探求天地万物之本源、存在之根据,从而创造了以“道”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的哲学体系。老子的这种对宇宙本体的讨论,实属对终极“真理”探求的范围。 老子把“道”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人掌握了“道”也就是掌握了“真理”,而人生的目的正在于此。因此,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子认为人和道的关系不是把“道”作为一般认识的对象(因“道”无名无形),而是应“体道”,即与“道”合一,所以“同于道”只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一种超越世俗的“得道”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老子对“善”和“美”又如何看呢?由于老子的“道”的基本特性是“自然无为”,所以他也把“自然无为”作为“善”和“美”的标准。(三)庄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庄子哲学主要论证的是得道之人(如至人、神人、圣人等)在精神上的无限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是讨论人如何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问题。庄子“坐忘”的境界就是他所说的“无己”或“丧我”的境界。在庄子哲学中对“真”和“美”的关系也有所讨论,《秋水》篇中所谓“反其真”就是反回到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反对一切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在庄子哲学中“真”与“美”是一致的,而“真”必须是顺性命之情”的。庄子的“求真”也是为了“求美”,无“美”也就无所谓“真”。“求真”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庄子很少肯定道德,他有反道德的倾向。庄子认为,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实现不仅是“大美”,而且是最高的“德”,最高的“善”。庄子的“善”是包含在其最高的“美”(大美)之中的。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统一于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上。庄子哲学在“真”、“善”、“美”问题上和老子不同,他是以“美”为最高。上述孔子、老子、庄子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哲学,而这三种哲学表现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任何有价值的哲学体系总在追求着“真”、“善”、“美”的三者的统一,但如何统一以及达到统一的过程并不相同。从人类发展看,我们也不必求其相同。在我们的先秦时代,哲学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它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当时的哲人能从非常广阔的领域来讨论宇宙人生终极关切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哲学放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和世界其他地区(希腊、印度等)相比实不逊色,这正是因为它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它能从不同的路径来探讨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我国先秦哲学的发展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的“多元化”。哲学的多元化才能使哲学得到充分发展,“一元化”最终将窒息哲学的生命力。除了“多元化”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意义之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哲学体系的式样和不同取向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还又可以表示我们今天的一种对“真”、“善”、“美”的意义的关注和了解。二、儒家哲学(一)儒家情感哲学儒家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讨论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学问;但是,讨论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就不能没有情感,这正是儒学之所以重视情感问题的原因所在。所谓“重视”,就是把情感放在人的存在问题的重要地位甚至中心地位,舍此不能讨论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情感具有基本的性质,情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儒家哲学为情感哲学或情感型哲学。这是儒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的儒家哲学不仅肯定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而且没有将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而是寻求二者的统一,并由此建立普遍的德性伦理和“具体理性”学说。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特别看重人的“真情实感”,认为这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自然情感;所谓“实感”,就是来自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实而无任何虚幻的自我感知和感受。这是一种神形、心身合一说,与灵与肉的二元论有区别。“真情实感”是人所本有的,也是人所特有的,是最原始的,又是最有价值意义的,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由此而来。儒家论情感,首先是从“亲情”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孝”。孝被认为是家族伦理,但首先是一个情感的问题。“孝弟为仁之本”,说明亲情之孝是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仁的基础。儒家承认,在亲情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有“极相似”之处,这是人与动物连续性的一面,但这未必有损于人类的尊严。自然情感之对于人,既有原始性,又有目的性,它决定了人生的目的追求,“安身立命”之学,就是求得一个“安”,但又是很高的境界。从存在及其价值的意义上理解亲情之孝,是很有意思的。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孔子选择这件“事实”本身,就是要说明情感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才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这里还引出另一个问题,情与法的关系问题。但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情是人的存在问题,法是制度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的人,当然要面对“法治”还是“礼治”一类问题。但是作为个体的人,便有存在方式及其价值选择问题,当情感与法发生冲突时,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孔子的选择是承担责任的,这就是朱子所说,是“天理人情之至”,应当如此。儒家哲学就是“天理人情”之学。儒家是主张“礼治”的,未能开出民主法治,这是事实;但这里的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说,孔子反对法治。如果说,孔子没有直接论及情与法的冲突,那么,孟子的“窃负而逃”却直接提出并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孔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父子相隐;在孟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最高权力而实现个人的心愿,享受人生的乐趣。孟子并没有否定法的合理性,更没有以权压法,当然不存在“徇情枉法”的问题。 孝固然处于对父母之爱,但又不止于此,它只是生长点、“发端处”,它要不断生长、发展,最终要实现仁德。郭店竹简中有多处提到孝,《唐虞之道》:“孝之方,爱天下之民”,《五行篇》:“爱父,其攸埃人,仁也”,《语丛三》:“爱亲,则其方爱人”,等等。孝已经由所谓“私人情感”发展而为普遍的人类情感。在儒家看来,这是有内在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体现了存在与价值的统一。(二)儒家道德层次论儒家伦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伦理文化,二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的主流伦理文化,对中国,并对周边国家发生了重大影响。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境界也有层次。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冯友兰先生把人生道德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境界之分,表示一种发展。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不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还是道德境界,他们虽然层次不同,各有差异,但仍有着共同点:都受外物的限制和约束。处于自然境界的人受本能的限制,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为自己谋利益,受欲望的制约,而处于道德境界的人是为了他人和社会谋利益,虽然在范围和层次上已经有了一个提升,但严格来说到还是没有跳出功利的范畴,仍然受道德功利的制约,而天地境界是超道德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了一切功利约束的境界。哲学的最根本的三大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向哪里去?它的最本源的含意是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寻,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就是哲学境界,也是天地境界——对人内部神秘世界以外部神秘世界的探寻。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才有了最崇高的意义。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儒家伦理是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珍贵资源,对我们有诸多启示。启示之一,道德教育、伦理学理论研究之反省。如要求人人去私为公,人人“大公无私”,理想化的要求,高标准的要求,脱离现阶段人们觉悟水平,直奔高线伦理,尽管主观愿望很好,可是客观效果不好,往往事与愿违。启示之二,道德规范的层次论。儒家大师们认为,道德规范有它的层次结构。人的思想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有高低不同层次之分,而伦理规范的层次结构,有助于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换言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这种层次之分、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人性的要求。启示之三,儒家道德人格,也有层次之分。这里所谓道德人格,不同于心理学上讲的人格,即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而是指某种伦理、道德所设计的理想的个体道德标准。这里的道德人格,主要是指小人、君子、贤人、圣人。 这就为做人,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永不停止地去追求高尚的人格。启示之四,道德行为,意指践履,实践道德要求。道德行为有层次:“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启示之五,从人格层次上说,第一,做知法、守法的人。第二,做善良的人,即做有道德的人。第三,做道德高尚的人,识大体,顾大局,义以为上。善于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仅此举凡之一、二、三,足以启示我们应反省以往道德教育之不当。我们的理论水平要提高,虚心学习儒家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科学方法至关重要。三、中国哲学的真理境界和“本体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真理境界,是指生命或人生的“真谛”,它不是在对象认识中获得的,而是在体验和直觉认识中得到的。如同孔子所说的“真情实感”,其中便有人生真理。庄子所说的“真知”,便是“真人”所具有的真理。禅宗所说的“真如”、“实在”,便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但必须“明心见性”而后得。总之,中国哲学所说的“真”,既不是逻辑的“真”,也不是实证知识的“真”,而是生命存在的真。中国哲学也讲“本体论”,但与西方哲学有很大区别。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就是实体。这是哲学上的最后承诺。中国哲学所说的本体,也是一种承诺,但它不是实体,而是本源性存在,或潜在性存在,是一种创造与发展的可能性,其实现则靠作用、功能。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体用观”。它讲本体与作用的关系,最终导向本体与功夫的关系。无本体即无作用,无作用既无本体,进而言之,无本体既无功夫,无功夫即无本体。本体的实现最终靠功夫,作用全在功夫上。换句话说,本体(天道、天德)是要人来实现的。这是一个过程,其存在方式就是境界。本体存在实现为境界,这是需要人去做的。“天功人其代之”,天(本体)的功能,需要人来代替完成,这不只是指“事功”,主要是指境界,这也就是中国的“内圣”之学。不仅要做,而且要真下功夫,要进行修炼,才能完成这一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境界就是功夫境界。四、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立场,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个观念之上。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孔子,发韧于孟子。最初儒家提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其用意在赋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宇宙论的意义。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是老子。老子认为,道是贯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换句话说,人与自然虽可分而言之,但究其根本则是一体的。这个思想,在儒家经典《周易》中表述得更加明确。《周易》认为,天地间一切人物,都是阴阳交感、八卦相荡而成,因而是统一的。《周易》强调以无、地、人三才之道统摄六十四卦。天道、地道合起来是自然界的秩序、法则,人道则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周易》看来,这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融通的。 天人合一观念并不否认自然和人各自的规定性,只不过更强调两者的相互联系,倾向于把自然和人各自的性质放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来讨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中国哲学对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论述,有许多方面为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所不及。这些方面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建设最具积极意义的部分。中国古代哲学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也明确承认人在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就明确指出人在世界中具有卓越的地位。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自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卓越地位,也必然要认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正当性。如何协调这两个方面,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呢?这就涉及到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了。中国哲学关于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有为”和“无为”两大学说中。除道家外,中国多数哲学家都是主张有为的。在对自然的关系上力主有为的,首推荀子。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应该主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是“制天”的观念。在荀子看来人应当改变自然,使之为人所用,这是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与荀子相反,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上竭力主张无为。庄子说,“不以人灭天”,“不以人助天”。人应当顺应自然,而不应毁灭自然,这是人对自然的义务,在这一点上,庄子是正确的。《淮南子》明确指出,无为并不是“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如此确定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界限是恰当的。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合德的思想。《周易》认为,人乃阴阳二气所化,故兼有刚柔两重禀性。阳刚之性要求人“自强不息”,即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在对自然的实践中,“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参与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是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机趣。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境界。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的核心。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性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哲学仍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古代哲学我自己划分为蒙昧哲学时代,也就是先秦及以前的时代;道家无为哲学;孔子儒学思想;唐朝道儒兼容;宋元理学;明清基本上算不得哲学,反而更像一种中国历代哲学相互碰撞磨合的产物,继而吸收外来生存的物竞天择的原始弱肉强食哲学,逐渐形成独属于中国人的近代哲学:刚柔并济,外柔内刚。 汗 没时间了 要考试了..
304 浏览 4 回答
218 浏览 3 回答
258 浏览 3 回答
327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5 回答
269 浏览 5 回答
239 浏览 5 回答
125 浏览 2 回答
244 浏览 2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199 浏览 5 回答
162 浏览 4 回答
275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