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关技术工种连续工作4年以上可以申报中级技师,(需论文)学历不限。在中级技师岗位连续工作4年以上可以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高级技师,(需论文答辩)学历在大专以上。如果不是大专学历,必须经过本企业破例呈报。
我实话告诉你,我是06级昆工的,你是不是也报这个学校啊,那我就是你的师兄了,要说好专业,那就是冶金了,那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说好就业嘛,就是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动等这些专业了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引言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了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世界自然基金会3月19日发表报告,将长度与水量均为世界第三的长江列入世界面临干涸的10条大河之一。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中国已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战略,对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水污染处理有三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降解法。
物理法: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2]。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污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2]。
长期以来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也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
2.课题名称、专业年级、学生、指导老师
课题名称: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
专业年级:××××级应用化工技术
成 员:×××
指导老师:×××
3.课题内容
①活性污泥的培养
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是利用间歇培养的方法,利用曝气装置向活性污泥曝气,即闷曝,只是通入氧气,隔一段时间进行静置沉淀一小时,然后换水,要加入适量养料培养,如此反复,维持实验所需的活性污泥的浓度。
②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研究方法
水体质量的判断主要是依靠某些指标来表示,包括DO,COD,BOD等。其中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英文缩写,是反映水体中还原性污染物(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还原性物质)的指标。这里就采用COD指标来表示。COD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参照大量文献最总总结出一种测定方法,即往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值。当试样中COD值为100mg/L至1000mg/L,在60020纳米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将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换算成COD的值。当试样中COD值为15mg/L至250mg/L,在440±20纳米的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离子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离子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减少值成正比,和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将总吸光度换算成COD值[3-8]。
配置不同浓度的三价盐氯化铝水样,在回流装置中加热,沸腾一小时后,放入锥形瓶中冷却,而后加入指示剂用而配置好的已知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操作,从而研究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
③验证
通过实验数据,作出不同浓度氯化铝水样的COD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分析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是否有影响。
4.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造纸、化工行业都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含重金属的废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一种高效的降解活性污泥的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废水中不同浓度的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污泥处理前后工业污水的COD值,研究不同浓度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及对有机物的降解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活性污泥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9]。
5.拟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①试剂:
无水氯化铝(分析纯)、六水合硫酸亚铁铵(分析纯)、重铬酸钾(优级纯)、浓硫酸(分析纯)、硫酸汞(分析纯)、硫酸银(分析纯)、葡萄糖(优级纯)(50g/L)、1,10-邻菲罗琳、蒸馏水等。
②仪器:
智能恒温电热套、鼓泡机、托盘天平、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50mL)、空气冷凝管、小烧杯(5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mL)、锥形瓶(250mL)、离心机等。
6.预期目标
影响活性污泥活性的因素有很多,而本实验只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能力是否有影响,因此我们选氯化铝为研究对象,测定污泥处理前后污水的COD值,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铝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及对有机物的降解情况,可以给对于活性污泥降解能力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支持,另外在课题实验中还要最大可能的排除氯离子的影响,以达到一个客观准确的测量结果。
7.阶段性工作
第4~5周 文献查阅。
第6周 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制定实验方案。
第7周 准备实验室,领取仪器和药品,配制所需试剂。
第8~14周 按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同时总结试验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记录并处理数据。
第15~16周 整理数据,制表画图,撰写毕业论文。
第17周 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 崔衍立.城市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10.
[2] 殷实.浅谈活性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 :23-24.
[3] 孙惠修.排水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5-107.
[4] 苏振中.CODcr与BOD5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34 (2):75-78.
[5] 顾凤妹.李秀霞.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影响因素分析[J].小氮肥,2009,37 (3):18-20.
[6] 李国刚,王德龙.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综述[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 (2):54-57.
[7] 肖肖,陈英姿.BOD5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9:176-177.
[8] 王锐刚.活性污泥法除磷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2009:9-11.
[9] 徐航.COD重铬酸钾分析法相关问题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6: 171-172.
昆明理工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
学校介绍:
学校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余亩;设有研究生院、1个学部、27个学院,开设107个本科专业。
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1个;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732人,有在籍学生49838人(含留学生697人),其中本科生34017人(含留学生281人),研究生15821人(含留学生416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昆明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冶金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是他最强的四个专业, 有博士后流动站.矿业工程 云南省号称有色金属王国,具有丰富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云南锡业公司、铜业集团、兰坪铅锌矿、会泽铅锌矿、云磷集团、沿江金矿以及三江流域地区的金银铂钯铜镍矿等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矿业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昆明理工大学是一个以工为主,兼有文、理、经、管、法律和艺术的多科性大学.1998年11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我校设立"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云南省高校中首批设立的,也是我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我校矿业工程学科目前设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两个专业,其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东陆大学采矿冶金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该学科具有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及硕士、采矿工程硕士、矿业工程硕士等学位点,是云南省矿业开发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云南省级重点学科.《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对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人才流动、加快矿业学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校矿业工程学科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及管理人员共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2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该学科已培养了23名博士、200名硕士,目前有在读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38人、工程硕士研究生46人.该学科先后共承担了各类科研课题近6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63项、发明专利18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9部,发表学术论文1250篇.目前有50余项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近10年来,该学科副高职以上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达10万元以上.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让提高了我国矿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矿业工程学科已成为我国该领域中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通过多年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的积累,我校矿业工程学科现已形成了若干个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的研究方向:选矿设备与工艺、粉碎理论、浮选表面化学及浮选理论、磁电选矿与磁性材料、黄金提取、选矿自动化、采矿理论及应用、岩土力学、工程爆破、工矿企业通风除尘与安全技术、矿物化学开采、系统工程与矿业人工智能. 我校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自2000年起开始接收博士进站工作.云南省及我校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资助.云南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及众多的大型工程项目为博士后进站人员提供了许多具有高学术、技术水平的研究项目及充足的经费支持,我校矿业工程学科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先进的实验设备,为进站人员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新的世纪中,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我校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也为该学科的发展建设展现了美好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顶部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有78年悠久的办学历史.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两个本科专业,三个本科办学方向.2000年 12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批准,依托我系建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云南省高校五个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多年来,我系已为国家培养近 6000名高等地质专业人才,其中硕士 160名,博士40余名.仅80年代后培养的学子中,已有2人获得"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6人获得"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银授奖".毕业生中已有一批成为国内著名大学、中国科学院博士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专家,荣获国家奖励,其中杨世瑜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及管理人员共40人,其中教授 9人,副教授 13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教师中有博士后6人,博士9人,留学回国人员10人,已形成了以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配合、交叉、思维活跃,学术水平高的学术梯队. 该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立足云南、面向全国,依托云南天然地质博物馆和有色金属王国,结合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建立有色金属大省"绿色经济强?quot;和资源、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本学科有着极强的地域区位优势.主要研究方向瞄准资源、灾害、环境等难题,为云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战略和科教兴滇,择优、跨学科交叉拓展,紧紧围绕重大学科前沿,形成了矿产经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非金属矿物材料及非传统资源开发、环境地质、灾害地质与旅游地质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和地震工程与防灾减灾等稳定的颇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全国工科地质院系中名列前茅,亦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之一.目前承担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8项,总经费 773万元.此外还有厂矿委托项目20余项,仅2000年新增科研经费已达600余万元.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项21项,陈重泰教授在对滇西棘皮动物的研究中,发现30余种古生物新种属,相当于该方向世界近 100年来研究总合,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秦德先教授带领课题小组成功开发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已应用于国内十几个矿山,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还与会泽铅锌矿等单位联合找到近 100亿元的铅锌矿资源.近5年出版科研专著和教材 19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400余篇. 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得到云南省及学校极大资助与帮助,自2001年开始接收博士进站工作,已被云南省经贸委认定为"云南省矿业开发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站内聘有国内外多名院士和教授作为兼职教授,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有学术及教师往来交流,并已开通校园光纤信息网.云南具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美誉,地质现象复杂、奇特,是解开当今世界五大起源等学科前沿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受到国内、国际地质界广泛关注.从20世纪30-40年代起,我国地质界多位资深院士和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都曾在云南经历过成长的洗礼.我系现保留一套中国唯一的可作为中国现代地质学起源和发展见证的世界各地珍稀岩矿标本(1700件). 总之,历史的积淀,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得天独厚的天然地质条件,先进的科研实验设备条件,高素质的师资,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科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省委省政府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等为进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取得突出成就,取得创新成果和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合,欢迎国内外年轻的博士来我校做博士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顶部 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MetallurgicalEngineer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2001年3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冶金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坚持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原则。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的前身为云南大学矿冶系,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冶金工程”是其主要专业,包含有色金属冶金和钢铁冶金两个方向。现有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2个博士学位点和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2个硕士;1个工程硕士学位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冶金学科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7人。 学科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400多名大专生,100多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生。目前在校本科生400余名,硕士研究生34名,工程硕士研究生27名,博士研究生19名。 近年来,人均年科研经费居全国先进水平之列。承担了25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3项获国家级奖,50余项获省部级奖,获专利10余项。1995年以来共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5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A、MA等收录200余篇。近五年来,学科圆满地承办了国际性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6次。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有色重金属冶金、轻金属和稀有金属冶金、贵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冶金原理、真空冶金及材料、高温熔体、表面工程、电镀与表面精饰、冶金炉渣资源化等10个教研室和研究(室)所,涉及真空分离与提纯、微波能应用、生物及其它无污染冶金、冶金熔体结构与计算、冶金电化学及其材料、复杂矿处理、陶瓷粉体制备、冶金材料与助剂、垃圾火法处理及其热能利用、反应工程、冶金过程模拟优化、冶金信息化、冶金工厂技术经济等。其中,真空分离与提纯、微波能应用及湿法冶金在国内具有特色和优势并有领先水平。该学科目前已形成的5个研究方向是:1、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及材料制备。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合金的真空蒸提纯精炼及分离工艺、机关报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基础理论研究。2、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及冶金废弃物资源化。该研究方向以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为支撑,主要从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与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从废弃物复合材料方向已取得若干重大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3、湿法冶金。主要针对我国特别是西部矿产资源与开发清洁冶金新工艺及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某些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有一定的知名度。4、微波能在冶金及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这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国际上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主要对微波场中的冶金过程中物理化学、微波加热在冶金过程半成品处理、产品深加工、材料干燥、焙解和烧结、活性炭制备、陶瓷烧结等方面进行研究。5、冶金融体结构、过程模拟优化及冶金信息化。主要研究内容为: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冶金融体结构、微观模拟、基础数据研究、大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过程模拟仿真与优化、冶金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技术,解决了有色冶金过程的某些基础理论问题,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流动站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南非、俄罗斯、韩国和越南等国的高校或学术机构建立有学术交流合作联系。 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管理 一、进站管理 1、基本条件从事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现已在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后和新近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四十周岁以下者,均可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2、进站方式(一)人事部门与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合作招收; (二)人事部门直接从新近毕业的博士中招收。 3、进站程序(一)博士后流动站根据选定的研究项目填报博士后申请表,提交人事部门;(二)人事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博士后流动站的申请材料审查、论证后,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三)人事部门对申请进站人员进行考核后,初定进站人选,并将考核意见书面呈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审核;经审核合格的博士后,由人事部门通知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或本人。4、申请进站的人员应提交的材料 (一)《博士后进站申请表》; (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已通过答辩可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 (三)本学科领域两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四)学术机构对申请者的审查意见; (五)留学博士还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推荐信。 二、在站管理5、博士后应与博士后流动站签定工作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6、博士后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由于课题进度等原因要求延长,由本人申请,经工作站审核,报人事部门同意后可适当延长。 7、博士后取得科研成果并经转让或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按规定分享产权和参与收益分配。8、博士后可申请科学基金,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申请表》,由博士后流动站呈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审批。博士后科学基金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有关规定管理。 9、博士后的工资待遇应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10、 博士后配偶及未成年的子女的流动、工作安排、入学(托)、户口等,按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11、接收企业应为博士后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对政府拨给的专项科研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匹配。 12、博士后流动站应对博士后进行阶段工作考核,每半年一次,考核结果存入其档案。13、博士后可申请评审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由人事部门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三、出站管理 14、博士后在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工作结束时,应提交工作报告、论文(著作)和研究成果,由工作站和接收企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议,提出以后业务发展方向和使用意见。15、博士后工作期满,由博士后流动站填写有关表格,呈送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办理工作分配手续。 联系电话:0871-51540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顶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是一个以工为主,兼有文、理、经、管、法律和艺术的多科性大学.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我校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设有有色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该学科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及硕士、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硕士点,下设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和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四个本科专业,是一个起步较早、学术水平高、科技服务能力强、发展势头较好,并在材料、机械、物理等领域进行交叉与综合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系列完整教育体系,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省重点学科。为有色金属、贵金属行业及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对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人才流动、加快材料学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学科项目组涉及的三个部门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人,形成了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特色突出的科研、教学梯队。1998~2002年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198人,为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力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本学科现具有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这个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扫描电镜、能谱仪、X-荧光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仪、X射线结构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准分子激光器、Mare与Super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惠普工作站、Mevva源离子注入机、岛津1吨电子拉伸试验机等万元以上设备215台套。另外,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23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88种,为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为材料领域相关新工业、新设备、新产品、新设计服务以及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在长期的科研工作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经济、产业发展条件与规划,形成了有色、贵金属材料的合金化理论及新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一体化新技术、低维材料和非平衡技术制备材料的研究、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仿真模拟、功能材料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宝石与材料工艺六个有代表性的优势研究发展方向,既有基础研究,又有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了以周荣、史庆南、李俊昌、孙勇、朱心昆、陈敬超、张鹏翔、王飚、陈君若、陆建生等一批学者专家为学术带头人的、稳定的、高水平科研与教学队伍。近五年来在这些方向开展了100 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以及国家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2001~2003间年可支配科研经费达4963万元,并获得5项省(部)级科技奖,发表272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和教材。2001~2003年,共获得发明专利共16项,科研成果转让9项。本学科有 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有长期合作交流,每年均有知名教授来校讲学。近年来,已有20余人次出国研究、进修、访问、攻读学位。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自2004年起开始接收博士进站工作.目前在站 人,正在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大都得到了全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今后五年中,每年计划进站 2 人。云南省及我校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资助.云南省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有色金属材料作为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为博士后进站人员提供了许多具有高学术、技术水平的研究项目及充足的经费支持,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先进的实验设备,为进站人员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新的世纪中,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也为该学科的发展建设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建站以来,我校尽力为博士后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我校在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并努力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服务。热忱欢迎各位有志者来所做博士后。 设站单位地址主管部门: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通讯地址: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邮政编码:650093联 系 人:史庆南联系电话:0871-5198154E-mail:
284 浏览 5 回答
118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6 回答
142 浏览 4 回答
240 浏览 4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4 回答
118 浏览 3 回答
134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5 回答
250 浏览 5 回答
156 浏览 5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