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系统日益普及,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信息很多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和有效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也是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的重视.为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能,完成信息化时代所赋予审计新的使命,本文针对现阶段审计机关应采取哪些措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 目前审计机关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常规审计的一部分,为实现审计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即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三位一体"的结合方式.信息系统审计和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为数据审计服务,通过审计数据得出结论.另一种是独立立项的,直接审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为什么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一)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是控制审计风险的要求.近几年,审计纸质账目时,内部控制也要审计,不能假账真审.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假电子数据真审,如果被审计单位运载电子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出现了问题,计算机数据审计就会存在风险,系统的可信与可靠程度是数据审计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最终实现的基本条件 (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电子数据、信息系统、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必须"三位一体",在审计过程中,这三项内容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审计署党组强调的"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三、现阶段如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一)提高全体审计人员信息系统审计的意识 "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这一观点基本得到了八万审计人员的认同,这些年计算机在审计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数据审计得到了有力的推进,但大多数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甚至对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为保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真实完整,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是前提,重大的审计项目,只要被审计单位应用的是信息系统,我们就必须审计信息系统,检查系统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假账真审 (二)学习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 国际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已经发展多年,信息系统审计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人工数据处理开始转向电子数据处理,产生了电子数据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出现了信息系统审计.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于1996年推出了用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COBIT,作为IT治理的核心模型,COBIT包含34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归集为四个控制域:IT规划和组织、系统获得和事实、交付与支持以及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监控.COBIT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IT管理与控制标准.ISACA协会制定了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指南和程序.通过学习国外经验,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使我们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实践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资源 (三)分层次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 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的培养.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审计方式的重大变革,厅局长、处长的科学指导是这项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提高他们信息系统审计的意识,知晓通常的审计项目中,如何安排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二是信息系统审计师资的培训.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交叉学科,要求教师既懂得信息科学的理论又通晓审计实务,可采取选拔优秀高校教师参加具体的审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审计实际经验后担当此任,也可以采取在审计署范围内选拔具有信息系统审计实际经验的计算机审计骨干,通过短期理论培训走上讲台的方式,这两种师资队伍相比较而言,前者注重传授理论,后者注重介绍审计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严谨、前后一致、各有侧重 三是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选送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和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的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信息系统审计培训班的方式,培养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才,培训班学员应具备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预备知识,培训课程的安排可参照ISACA协会的COBIT标准,包括IT治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审计、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审计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等内容,可结合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讲解.通过培训使学员能够编制信息系统审计方案,担任信息系统审计主审 (四)努力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实践 一是调动全国审计系统力量,上下共同努力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实践.每年可由审计署机关领导担任项目组长,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信息系统审计高级人才开展一至两个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同时鼓励地方省厅、特派办每年在署安排的项目中挑选一至两个项目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继续征集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审计案例,充实信息系统审计案例库 二是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不同行业、领域的信息系统开展的业务各不相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如金融、海关、税务等,我们可以分领域进行人才的培养,由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中探索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和程序,每个领域都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两个专家型的人才,并相对固定,每次审计都派这些人参加,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将信息系统模块化设计思想引入信息系统审计中.在信息系统审计中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无从下手,有些信息系统被审计单位委托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了好些年,中间又经过了多次的改版升级,投入上亿元资金,如银行、高速公路等信息系统.面对这样的"巨无霸"可采取模块化的审计方法,目前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都是采取结构化设计方法,由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模块设计原则是高内聚低耦合,模块之间联系少,每个模块相对独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挑选一些最重要的模块来审,将这些审计资料保存下来,下次审计的时候再审另外一些模块,同时对比上次审的模块有无变化,最后达到审计的目标 (五)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方法 审计署早在三年前就提出对信息系统审计进行探索,三年来无论是实践还是科研都将信息系统审计列为重点之一,通过将审计机关在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探索与国外的经验进行比较,发现国外的东西也仅能是借鉴.目前审计工作急需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指南,这是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审计机关应加快进行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体系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将审计人员的经验上升成理论与方法,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方法 信息系统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新路径,目前还处于探索或尝试阶段,还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相信在审计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系统审计之路,任重而道远
到百度搜 有
有题目,然后把提纲列出来,到学校的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还要找几本有关的书读,这个要用到的,然后就可以写了。如果提纲不好写,就先写论文,再列提纲,呵呵。我也正在写论文,给你参考参考。
海关审计中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案例 随着“现代海关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运行及H883/修改版软件的全面使用。计算机审计已成为海关审计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方法。在对某海关审计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学习和熟悉海关H883系统 海关H883/修改版软件把海关的职能管理、通关管理和物流监控三大功能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共有28个数据库,利用COBOL语言开发。在审计之前,我们首先学习和熟悉海关H883系统的技术文档与操作文档,了解其主要数据库及表的名称和路径、字段和字段值所代表的含义,学会寻找审计所需要的信息。 二、海关业务数据的下载及转换 在海关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协助下,我们利用H883系统审计接口,按照审计署的海关业务审计软件的字段、格式、顺序,将海关业务数据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导出。为保证海关提供数据的真实与完整,在数据导出过程中,审计组选派专人现场监督其操作过程,检查其查询条件,防止海关在导出数据时人为进行过滤。 在现场审计中,我们搭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审计署开发的海关审计软件版和SQL SERVER等应用软件将文本格式的海关业务数据转移到服务器上,利用软件的数据转换功能将进口报关单、出口报关单、保金与保函、滞报滞纳金、征免税证明等一一转换。我们还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将一些数据库中表的字段名转换成我们能直接看懂的字段名,如将ENTRY_ID转换为海关编号,G_NAME转换为商品名称,REAL_DUTY转换为实征关税等等。随后,我们利用海关业务审计软件进行了汇总,并与报表及其他纸质单证进行核对,基本保证了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 三、理清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思路 我们采取两种方式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即一方面利用海关审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各项操作,发现审计线索,这种方式直接将许多审计思路做成模块,可以自己设定查询或操作方式,有利于自由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取得对海关系统进行查询操作的最高权限(9级),直接利用海关H883系统中的企业报关操作、舱单管理、加工贸易管理、减免税管理、转关运输监控、企业管理等系统中的统计分析和查询功能来发现线索,这种方式应用比较方便并且对涉及多年的数据进行查询。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实例 1.通过对进口报关单的检索审核出将整车按零部件归类少征关税的问题 海关通关作业改革后,商品归类、审价成为海关关注的重点,也是关税审计的难点,通过计算机对限制和敏感商品归类的审计日显重要。根据国家限制进口机电产品进口零件、部件构成整机主要特征的确定原则和审批、征税的试行规定》,进口汽车四大总成即应视同整机归类,据此我们对某海关进口汽车件情况进行了检索和审核分析。 (1)选取进口报关单数据,即进口报关单表头和进口报关单表体两个表,两个表之间的关系通过“海关编号”(ENTRY_ID)作外键联系起来。 (2)利用SQL语句将该关区内当期进口汽车6大总成之一的报关单全部检索出来,并形成一个名为auto的新表,该表包括了关区当期进口6大总成之一的所有进口报关单。语句如下: select b.海关编号,商品编号,商品名称,数量,申报计量单位,成交币制,成交总价,关税完税价,实征关税率,实征关税,实征代征增值税,实征消费税,经营单位名称,货主单位名称into auto from进口报关单表体as b join进口报关单表头as h on b.海关编号=h.海关编号where商品名称like‘驱动桥’ or商品名称like‘车身’ or? 商品名称like‘变速箱’ 0r商品名称like‘前桥’ or商品名称like‘发动机’ or商品名称like‘车架%’ (3)利用SQL语句从以上的auto表中检索出至少具有汽车6大总成中 4大总成的报关单: select海关编号from auto group by海关编号 having count(distinct商品名称)>=4 (4)对检索出来的报关单数据进行审核,检查其归类方式及征税税率,对未按规定进行归类及征税的报关单确定其少征税款金额。其SQL语句是: select sum(关税完税价)* as应征关税,sum(实征关税)as实征关税, sum(关税完税价)*—sum(实征关税)as少征关税, sum(关税完税价)**应征增值税,sum(实征代征增值税)as实征增值税, sum(关税完税价)**—sum(实征代征增值税)as少征增值税, sum(关税完税价)*—sum(实征关税)+sum(关税完税价)**—sum(实征代征增值税)as合计 from进口报关单表体as b join进口报关单表头as h on b.海关编号=h.海关编号 where b.海关编号=xxxxxxxx(注:该编号为上一步骤检索出来并进行审核后确定的报关单海关编号) 通过以上检索及审核,我们查出该海关将应按整车税则归类的进口汽车件按零部件归类,少征关税及进口环节税202万元的问题。 2.对许可证管理商品审核的审计案例 在海关审计中,对逃避许可证监管的审计是一项重要内容。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比较多,如2002年就有33大类,共517种商品。按照商品税则号对应去查找需要许可证的商品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准确性比较差,不能覆盖全面,但通过计算机可以很快对许可证管理商品的进口情况进行全面审核。主要步骤是: (1)将文件中规定的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转成EXCEL文件,然后在SQL SERVER中导入数据,建立一个名为“许可证目录”的新表。 (2)建立查询 select*from进口报关单表体as b join进口报关单表头as h on b.海关编号=h.海关编号where商品编号in(select商品编号from许可证目录)and许可证编号=‘’and贸易方式=101 通过运行查询即可将一般贸易中没有许可证的情况都检索出来第一节 海关查税案例类型大陆海关建立稽查制度3年以来,积极展开对重点企业及重点商品进行专项稽查,全国海关共稽查企业万家,查获各项走私及违规案件共10159起,查获率为31%,追补税款计 亿人民币.由海关查税案例分析,可概括下列十类:(1)报关员倒卖企业清单进行走私;(2)报关员挪用报关章及公章进行走私;(3)减免税货物未经海关许可私自内销;(4)擅自处理边角废料;(5)转厂出差错;(6)报关作业不符海关规定;(7)帐册不规范;(8)报关单位及报关员未依规定年审;(9)核销出问题;(10)报关员盗用清单及登记手册进行走私.本文因篇幅关系,只针对部份案例提出说明.在案例撰写架构上分为五个部份:首先介绍案情简介,其次说明处理经过与结果;第三部份进行解析;第四部份列出参考法规,第五部份说明资料来源.建议读者透过了解每一个案例的背景,以及所做的分析,进而掌握案例与相关海关法律法规抵触的地方,希望透过案例探讨能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发生.第二节 海关查税个案选评壹,报关员倒卖企业清单个案案例一:报关员张××将公司清单倒卖给不法份子进行走私.一,案情简介广东省深圳布吉某台商独资企业,从事自行车零件加工,员工大约600人,台籍干部有 5位,都是技术出身的,对於报关工作均无实际经验,因此,有关报关工作全权交由湖南籍的报关员负责,台籍干部从未闻问,有关报关所用的手册,清单均由该报关员保管,该报关员张某在1995年6月以几千元一份将该公司210份清单卖给不法份子,该不法份子以该清单走私进口了价值人民币400万元的轴承,直到海关到该企业进行核销时,才发现这批货物已被倒卖掉了,海关便依法对该企业处1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二,处理经过与结果海关於进行核销时,因在工厂仓库查不到该批轴承,经询问台籍干部,台籍干部不知有此批轴承入厂,但实际进口报关清单却有此批货,且有报关员签名及公司公章,因此,海关判定企业涉嫌走私免税货物,未经海关核准并补缴关税就私自转内销,且金额巨大,立即扣押手册及合同,并要求报关员及企业负责人到海关接受调查,该报关员知道问题爆发,就不告而别.该企业负责人认为是报关员违法,但该企业实际上并未从事该走私,而且认为报关员既经海关培训,报关员出了问题,责任不能全由企业负担,但海关仍然认为是企业本身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且企业负责人平时未做好对报关员的监督,因此,对企业处以1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三,解析登记手册和清单是海关核销的重要资料,该企业未妥善保管,给报关员有机可乘,且该问题的发现并非由企业内部自行发现,而是等到海关进行核销时才被海关发现的.另外,公司公章亦未做好领用及盖章的管制,而是任由报关员自由取用,且未监督做何用途.因此,该企业除了对报关员管理不善之外,对清单亦将其视做普通表单,而未重视清单对企业的重要性,致使企业因此蒙受重大的损失.针对此一个案,企业应做好下列5项管制,才能避免报关员有机会从事违法活动:指定台籍干部专人负责保管登记手册及清单,并经常检查及进行监督.针对从海关领回的手册,清单,必须要一页一页清点,检查页(份)数是否齐全,应注意中间页次是否有被撕掉.报关员每次要领用登记手册,公章到海关从事报关作业时,必须要细问,并要求做登记,报关员返厂后,必须核实办理的事情.平时需与报关员核对及检讨报关工作,防止报关员私下背著公司偷卖清单.若发现报关员有异常或不告而别时,须仔细清点该报关员的相关文件,若发现登记手册,清单有异常时,须立即向海关报告.四,参考法规1.《海关法》2.《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3.《海关稽查条例》4.《刑法》5.《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和征免税办法》五,资料来源:实际辅导案例贰,报关员挪用报关章及进口清单个案案例二:报关员利用进口清单走私白纸板达500万一,案情简介一九九六年五月东莞某台商独资企业,从事鞋类生产,产品100%外销.由於下游纸箱供应厂商所聘雇之报关员利用职务之便,以及台籍干部对报关业务一无所知而放纵对该报关员的管理,以致该报关员利用进口清单走私及空转白纸板,纸箱板及卡纸等,非法报关进口保税货物总额达港币500余万元.海关稽查科调查员到该公司调查,并将该公司往来的企业列入可疑名单,逐一进行调查.海关人员选定该鞋厂后,一行三人开车直奔该厂,门卫一见是当地政府官员二话不说就开门让海关人员入厂,门卫事后未向台籍干部反应,该三名调查员直奔会计部门,控制住会计人员及出纳人员,同时开始搜查所有帐册.台商干部事后知道赶到调查现场,立即被监控并带到台籍办公室当面翻箱倒柜,又跑到总经理办公室及宿舍进行搜查.经过2~3小时的搜查查获出货单以及客户货款名单及记录,调查员认为事态严重,有从事内销逃漏关税及增值税之嫌疑,於是要求会计人员将相关帐册五大册打包后送回海关进行调查,同时要求台籍干部及报关员每天早上09:00到海关接受调查.二,处理经过与结果经过七天从早到晚的疲劳轰炸,调查员打电话到台湾要求老板隔天立刻到大陆解决否则将合同查扣,该老板起先推托业务忙暂时抽不出空,海关调查员立即威胁老板不来就关厂,不得已老板第二天从台湾到大陆处理,.除了立即交押金人民币参拾万元外,同时要求老板在300万人民币的字据上签字,并注明罚款缴纳的期限在二个月之内.老板一到大陆即先到广州,找海关调查处处长协助处理, 又透过台商协会人员与当地海关联系,此外,亦找上与海关熟悉的中间人进行谈价,最后海关提出逃漏税的具体证据,依规定欲罚款500多万人民币,后经讨价还价最后以250万人民币成交.三,案例解析此一事件的发生,起因於其协力厂商纸箱厂之报关员涉嫌盗卖清单走私,海关人员循线查到该鞋厂,以致被罚款250多万人民币,算起来也是受害者,但却因此被扫到台风尾,而造成公司损失惨重.此一案例凸显该公司门卫制度松散,公司未申请内销,且进口原物料未缴纳关税及增值税.此外,该公司出纳帐册及会计帐册未分开保管,以致调查员从出纳帐册查出客户缴款名单,再追溯到会计帐册而查出有漏税的嫌疑.另外,该台籍干部办公室抽屉存放太多的送货收据亦被调查员拿来扩大逃漏税的证据,最大的致命伤是该公司设厂8年多的帐册全部放在会计部门,以致全被海关带走查帐,造成海关掌握更多的证据.最后就是台籍干部系技术人员,欠缺与「共产党」打交道的经验,结果造成「坦白从严处罚」的下场.因此,面对共产党员如何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应对自如,虚应故事,也是台籍干部必修的一门课程.
论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及其优化摘 要: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性为核心。审计资源配置的方式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制定审计资源配置的具体优化措施。要害词:审计资源配置;配置方式;配置优化为使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2003年审计署非凡制定了国家审计《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并将“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整合审计资源”列为未来国家审计的三项基础工作之一。众所周知,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审计资源配置也应是审计治理的核心问题,它是实现审计资源整合目标的重要保障。探讨审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需求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赵学增,1994)。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按照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资源,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源配置旨在使审计资源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实现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吻合,达成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实现审计目标。一、审计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性要探讨审计资源配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配置”二字。所谓资源配置,应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资源的需求,有目的地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方向、部门或者企业等的一种活动。结合对与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则应为: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不单纯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方向、部门或者企业之间的配置,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配置到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源还经常进行同市场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配置,故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资源配置在一定时刻是已定的、静止的、满足需求的,但在不同时刻,又是未定的、流动的。其中所谓已定、静止、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未定、流动、需求则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审计资源配置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之间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联系,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的分配或者流动的过程。在一定时刻建立的这种相对静止或者说审计资源供求平衡,经常被新的客观事实变动所打破,于是又会引起新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再建立。也就是说,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二、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审计资源配置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事情繁杂的工作,在审计工作中,审计资源配置工作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性为核心,将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恰当、最重要、效益性最好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以保障审计资源供给,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审计目标。(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保障审计资源供给目标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它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应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对于审计职责的变化来满足这种要求,并以此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以求得审计自身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审计资源配置目标是联结社会需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不断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是为了最终适应审计的社会需求,引发审计资源的再配置,最终推动审计实践的变革。以目前我国要大力开展的效益审计为例。在以往的审计实践中,由于受审计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因而要同时实现审计的真实、合法、效益三类审计目标是不现实的。审计机关一般根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会法制环境状况和审计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等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目标的侧重点,亦即明确审计资源配置目标的侧重点。在会计资料和经济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往往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把真实性的资源配置目标放在重要地位,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上下功夫,果断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基础上,揭露和查处各种重大违法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治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审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变迁,使得审计机关在21世纪的第三个年头提出了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一半左右的长远规划,以实现效益性审计目标。这正是由于受社会需求(审计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为效益审计的落实与开展而努力(二)以效益性为核心: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对效益的追求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资源合理配置追求的目标。因此,效益最大化不仅是审计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并且是核心目标。效益性目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效益即产出和投入之比,审计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目标是指审计资源配置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使有限的审计资源产出最大的收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审计资源。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最有效地进行审计,同时也要求最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利用。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目标是资源配置中效益追求的最高层次,它包括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包括经济方面的社会效益,如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之间财富的是否公平分配,社会不公分配的调整,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协调,充分的劳动就业,社会在文化、卫生、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感的维护、社会新风尚的树立等等,都可以视为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三)审计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否则审计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目标性也是审计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系统的根本之所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石爱中,2002),是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审计目的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理解而呈现出来的具体审计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可以看出,我国审计法律法规确定的审计目标主要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三、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非凡性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包括计划和市场两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计划与市场方式不断协调的历史。要么通过计划配置,要么通过市场配置,要么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配置。从形式来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应是一种最佳选择,事实上也是目前各国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趋势。审计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配置方式必然受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纵观我国现代审计发展的历史,随处可以观察到计划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对于审计资源配置的影响。而我国审计体系的发展所经历的由单一国家审计向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并存的审计体系转换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证实。上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文革十年后,我国开始逐步恢复和建立审计制度。虽然当时我国已经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但就整个国家总体而言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当时的审计资源配置仍须通过计划进行,直到1999年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善。例如,最重要的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不仅国家审计机关,即使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都需要通过计划渠道获得,事务所的办公设备和办公场所也不例外。因为,此时不存在可以自由直接交易的公开市场,这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在初期必须依靠“挂靠单位”的原因之一。这种状况对于初期我国审计界的影响是: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当刚刚出现市场配置审计资源的需求和趋势时,这些政府部门便通过行政手段瓜分市场,阻碍全国审计市场的形成,因而降低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再如,在当时非公有制经济仍被当作资本主义、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来看待的条件下,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审计划归会计师事务所外,其他单位的审计几乎全部划归国家审计机关负责。由此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思想模式,即属于国有性质的审计对象应划归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非国有性质的审计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在单纯计划配置审计资源的方式下,政府对原本属于市场自我调节的领域大量介入,国家审计资源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审计资源难以覆盖所有领域,即使是重点审计领域,大量监督空白也明显存在,审计质量不高。于是,国家审计机关采取了发展内部审计的办法来解决普遍存在的审计覆盖面少的审计问题,自己负责重点单位的审计。所以,当时我国公有制单位的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通过行政手段推动起来的,是“要我建”而不是“我要建”的自发行为。社会审计在当时我国的法律规定中,长期划归为一种事业单位,并且划到全民性质的范围内。尽管如此,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故在以公有制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处于“补充”地位。在这种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审计体系出现了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现实的社会权责结构中,审计出现了许多问题。对于国家审计:(1)审计力量与被审计对象数量对比悬殊太大,造成了周期性审计对象不稳定;(2)经济生活中,某些改革政策与现行财经法规发生矛盾,出现没有明确的审计依据、审计范围的现象;(3)审计程序缺乏标准,没有建立起完全确定有效的审计体系。对于社会审计,由于缺乏独立性与公平竞争环境,加之职能的摩擦,使社会审计的发展受到不应有的限制,近几年虽发展速度较快,但与整个社会经济权责结构很不相当。对于内部审计来说,由于在组织治理上采取双重性结构(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与国家审计机关间接领导相结合),从抽象意义上赋予内审人员双重身份,从而导致权力结构与动力结构相脱节,内审工作难以开展。权力结构呈内向化,因为其工资福利等切身利益与本单位直接挂钩,既代表企业,又代表国家。这是一个矛盾。现行审计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既不利于发挥审计体系的整体功能作用,也不利于宏观调控目标与微观经济高效率运行的和谐统一。在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历史阵痛”后,我国也开始反思计划经济所带来的不足,开始逐步探索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986年到1994年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审计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也开始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这些从不同侧面推动了社会审计的恢复与发展,而社会审计也以其能够强化企业财务信息、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加强治理等优势回应了这种推动。审计资源的配置开始向社会审计倾斜,国家审计逐步转移到宏观治理的监督上,直接对企业的审计逐渐减少,只是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专项资金等进行审计。1992年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关于强化审计监督的意见》,研究了审计监督在宏观治理中的作用,标志着我国审计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两会”联合、“脱钩改制”、“清理整顿”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社会审计走向审计市场铺平了道路,国家审计逐步放弃对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行政治理,只承担对其监督的职责。于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成的审计体系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逐渐形成对国家宏观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监督。需要肯定的是,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计划经济的审计资源配置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经济效益方面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假如没有政府的推动,在当时市场不完善的中国,完全靠市场来配置审计资源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源于计划经济的审计,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有很多不能反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质要求的缺陷,不注重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当时及其后的审计资源配置留下了很多“隐患”。在这种方式下,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应属社会审计,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成就了审计资源流向社会审计领域。应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社会审计,市场经济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发展史已经印证了这个道理。但是,市场在审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只有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指导作用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审计为什么在许多国家仍然需要政府的严格治理,并为其规定非常高的执业标准,正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政府与市场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审计资源的作用,不应否认政府的作用,同样,发挥国家审计资源配置的作用,也不应否定市场的作用。不过政府配置审计资源是为了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从当前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国家审计职责范围来看,应逐步进行战略性收缩,一方面适应小政府、大市场的趋势,相信市场、培育市场,相信市场能够做好国有企业审计,同时积极地培育市场,注重市场规则的建立,如严格的招标程序。另一方面应转移国家审计资源涉足的领域,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治理职能应更多地转化为间接控制职能,将审计资源转向实施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财政、金融部门审计,多在完善、净化企业运作环境上下功夫,
144 浏览 5 回答
131 浏览 2 回答
320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7 回答
219 浏览 2 回答
279 浏览 3 回答
308 浏览 3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297 浏览 3 回答
166 浏览 5 回答
211 浏览 3 回答
119 浏览 3 回答
123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