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全国高校体育训练科学论文报告会大会报告。 向高校推广棒垒球运动的前景与对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董建平 [摘 要]棒垒球运动作为一项既古老又时尚的运动项目,非常适合在高等学校开展。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原因 以及发展前景和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适时地推广棒垒球运动不但切实 可行,而且前景广阔。 [关键词]高等学校 棒垒球运动 体育教学 推广措施 目一统天下的格局已有所改变。面对高校体育蓬勃发展的 局面,进一步拓宽视野,开发更多的适合大学生特点和兴趣的运 动项目,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棒垒球运动是否回归高校,也自 然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 1.回顾与现状 棒垒球运动自上个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曾在全国大中城 市的学校中风行一时。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里,棒垒球运动的 开展更为广泛,各体育院、系把棒垒球列入教学计划,培养出一 大批专门人才,许多大学把棒垒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 内蒙古地区的棒垒球运动也开展得相当普及,各高校都配置有 齐备的器材设备,体育教师也大都精于此道。体育课和课外棒垒 球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成为当时大学校园里体育活动的 一大景观。60 年代初期,由于某些原因,棒垒球运动被列为保留 项目,此后的十几年里,这项运动在高校几乎销声匿迹。70 年代 中期以后,棒垒球运动又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女子垒球队甚至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这项运动的普及程度却难以和50 年代 相提并论,开展棒垒球运动的高校也寥寥无几。 近年来,随着传播媒体报道中有关棒垒球的内容逐渐增多, 眼界开阔而敏感的大学生们开始了解到,他们所钟爱的足球、篮 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竟排在棒球之后。美国、 日本和中国台北都把棒球列为第一运动,而由棒球派生出来的 垒球,在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许多大学生 开始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并经常向体育教师询问诸如垒球 和棒球有何区别,这项在国外被称为“人人参加的运动”为何在 我校不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高校体育工作 者的思考:为什么这么一项集竞技与游戏为一体,融健身与娱乐 于一身的运动,时至今日仍未在我国高校真正开展起来呢?其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1 各院校里通晓棒垒球运动的师资严重缺乏。因50 年代 毕业的体育教师大都已退休,现任教师对棒垒球运动不甚了解, 难以承担教学训练和推广任务。 1 1 2 过去的棒垒球设备和器材多数都损坏或散失,重新购 置又需投入较多的资金,一时不能解决。 1 1 3 许多人误认为棒垒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术较为复杂,推 广工作耗时多,难度大,就此止步不前。 1 1 4 对棒垒球运动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在高校开展棒垒球 运动的前景缺乏信心。 基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高校棒垒球运动的开展,形成目 前这种冷落被动局面。 2.必要性和可行性 2 1 1 一项运动的恢复在其起步阶段的确有很大的难度,其 中最关键的问题莫过于对开展该项运动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 我们认为,棒垒球运动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最适合在高校开展 的项目之一。棒垒球运动自1839 年发明起至今长盛不衰,与其 独具的鲜明特点密不可分。对中国大学生来讲,它是一项既古老 又现代,既传统又时髦的运动。它的锻炼价值和精神内涵,正是 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运动形式和竞争手段又是其它 运动项目不能替代的。 2 1 1 1 1 在棒垒球运动中,参与者的活动方式包括了投掷、击 打、奔跑、追逐、滑扑动作等许多带有人类原始本能的激烈动作。 这些动作除了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外,还有许多是在其它项目 中极少运用的,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年所缺乏的,特别是在学院式 的教育过程中亟需补充的运动形态。 2 1 1 1 2 把游戏性和竞技性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是棒垒球运 动最为突出的特点。它几乎具备了游戏的所有特征,使参与者在 运动中得到娱乐,在娱乐中得到锻炼。完善的规则和双方的攻守 对抗,又使它的竞技性得到充分体现,成为争取胜利和荣誉的阵 地。而二者又可根据情况有所侧重,是最为理想的校园体育运动 项目。 2 1 1 1 3 作为集体项目,棒垒球运动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的 团队精神。为了取得胜利,队员除了完成个人的攻防任务外,还 要互相配合,进行掩护、协防、牵制,甚至在需要时主动击出“牺 牲打”而护送队员得分。所有这些会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念、纪律性、责任感、拼搏和奉献精神。 2 1 1 1 4 除了体能和技术外,智力在棒垒球运动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比赛中的整个攻防过程都显示了双方之间智力的 较量,要求队员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应变能力。大学生具有的文 化素质和朝气,使他们注定成为参加棒垒球运动的最佳群体。 2 1 1 1 5 棒垒球运动在集体配合的同时,又能充分显示个人 的表现状态。防守队中的投手、接手、每个守垒员和游击手都职 责分明;进攻者又都要轮番上阵;对于每个人的技巧、反应和各 种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各种类型的队员都有充分表现的余地,这 也正迎合了大学生参与竞争、体现自我价值的现代意识。 2 1 2 棒垒球运动在高校开展是必要的,同时也有许多有利 条件。只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运动的意义并采取相应措施,存 在的一些困难是容易解决的。 —7 1 — 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2006 年第2 期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