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问题;二,确定你要研究的问题有意义;三、不要看文献先自己动手写模型;四、一般化你的模型;五、犯错误然后修改;六、找文献看你的模型有没有撞上别人的(如果你是研究生你的导师可以直接告诉你);七、如果以上都没有障碍,接下来present你的研究。题主的问题应该停留在第三阶段,前面的答主都做了很好的解答。我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例子,可以当做反面教材。我的毕业论文是搞理论模型,技术进步方向的。我搞模型的大概步骤是一开始有一个好点子,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故事,读了基本的模型就开始动手写自己的模型,或者说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模型有一个核心的机制,譬如说我用的Acemoglu的task based model,他的模型核心机制是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再譬如,adverse selection model的核心机制是信息不对称。除了核心机制,模型其他的部分都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譬如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垄断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整个模型的解都是围绕着核心机制展开的。我模型的核心机制直到现在连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所以构建模型的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解的错误,导致我引入了一些错误的条件),但好在直觉够强大使模型导向了一个不太错误的结果。当然,最后这些错误被我修正了,修正不了的我加了一些更强的假设。而我的模型也过于复杂,不能得到一个简化的解。所以,回头来看我的模型构建过程,我唯一成功的地方在于我的模型始终忠于我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构建模型时一定要记好自己的故事不要被别人的研究带偏了。失败之处:一是自己基本理论不扎实,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偏误使模型差点功亏一篑。二是对于借鉴的基本模型理解不到位(别人引入的假设为什么有助于求解模型),贸然替换了一个全新的假设,导致模型太过复杂。所以我认为对于别人的模型在弄清楚机制前不要贸然修改假设,可以先按照想好的故事写自己的模型,因为这样能保证你的模型的一致性,不会让你的模型看起来是四不像。然后再去找文献看看自己的模型有没有撞到别人的模型。感觉搞模型也没什么难的,用武功来打比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性人、利润最大化甚至完全竞争市场)是内功。内功练好了,针对其他门派武功的缺陷,自己创一些招式。但是没有内功,所有的招式都是假的。而且自己的招式也是按照内功的运行方式来施展的,不然与人对招容易被一击致命。要想破别人的招式就要知道别人招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要这么打,破绽在哪。当然,如果整天研究别人的破绽在哪,没什么前途。有些人会直接研究一套武功,自创内功心法,也有人专门研究内功心法,还有人研究领悟的内功心法是不是正确的。最终就会有不同的门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