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目前,报刊改革已经正式启动,并力争在2011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转制的第一目标是脱离财政,实现完全自收自支自主经营,第二步是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中央部委主办的的新闻出版机构都已经或正在转制。出版单位已经完全企业化了,报刊的转企正在进行中。所以,不要指望财政会管他们。至于原先的老人,以前占财政编制的人员安置,也会采取分流转岗、提前退休退养等方式解决。中国文化报已经率先转企。这个地址是一篇,还有个地址也有一篇:。供参考 以前的话需要看进报社的渠道。据我了解,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属于国家计划范围内的用人指标,所以肯定属于财政全额。90年代以后,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开始试行人员聘用制,这个时候的事业单位进人大量的都是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到了2000年以后,用人制度放开,成为全员聘用制,包括大学毕业生,大部分都是聘用制的,谈不上财政全额差额。不过,国家制度里,这类人员享受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主要用于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公积金等补贴。有一批从行政部门分流的事业单位人员,他们享受的可能是全额事业编制,还有的是从全额事业单位带编制调动过来的,这批人的原有编制部分被保留,有一部分可能没有被保留。各类中央部委机关报都属于这类情况,所以,我只能告诉你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