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人类昆虫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大家一起繁殖一起发展。随着人类科技的日益进步,人类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他们想要深入的地方,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活生产对于地球的影响日益深远,人类以无可争议的态度成为了地球的主宰。有些人认为人类是最高无上的,为了我们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它们的生命。人类把昆虫逐出它们的家园,并在那里建起了城市,建起了工厂…. 可是这样是对的吗?无数次的教训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不得不重新为自己定位。到底人类是地球的其中一员还是高与一切的主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和昆虫等一切自然物和睦共处,我们人类才能谋得更大的发展。因为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一员,我们并不比那些昆虫高明很多。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只是地球漫长历史中的一瞬,在人类都还没诞生的千百万年里,昆虫就已经是地球的主宰。昆虫对人类的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中包括了有利的因素,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包括了有害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来阐述昆虫对人类的影响。首先我们来谈谈昆虫对我们人类的害处。一, 农业的大敌。据报导,全世界为害庄稼的害虫约六千多种。我国水稻害虫就有二百五十多种,果树害虫一千多种,玉米害虫五十多种,仓库害虫三百多种。像粘虫、蝗虫、稻螟虫、玉米螟、地老虎、棉蚜虫,小麦吸浆虫、蚜虫、叶蝉、飞虱、介壳虫等等,都是重要的害虫。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据估计,对野外生长的作物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串为l0%,室内贮藏物平均损失率为5%。就我国稻作害虫一项来说,1950年损失四千余万担。因此与害虫作斗争,从害虫口里夺回粮食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要的措施。例如松毛虫是毁坏森林的元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其幼虫周身长满了长毛,专门取食松叶,故名。松毛虫是针叶林l0余种松树的大敌。我国从南到北都有松毛虫的危害,主要的松毛虫有6种,分别以其取食的松树命名,如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等。已有浙江、山东、河北、广西等20余个省(区)市遭到其严重危害,大发生时,数日间即能将青山绿林变为秃枝残梗,远望如火烧,近看虫满树,虫粪盖满地。松树受害后,长势受损,甚至衰萎枯死。据1952年湖南零陵林管处调查,仅零陵、祁东等五县,被马尾松毛虫为害的面积即达253万余亩。l953年辽东长白山西部天然落叶松林,受害面积达43万余亩。松毛虫不但严重破坏森林资源,也使收割松脂的副业生产受到损失。改革开放前林区人民常靠松脂收入换取油盐粮米,那时林农常皱眉长叹说:"松毛虫把我们的油筒、盐壶、米瓮都给敲掉了"。近期每年发生面积仍有3000万一4000万亩,仅木材一项约损失500万立方米。二, 居家生活的大敌。每个家庭居室或多或少都有害虫。那些隐藏于居室各个角落的害虫由于个体小或者数量少,因而没有引起你的注意。不然,只要你在久藏不常翻动的书籍或纸张里检查一下,你就会见到有小虫在爬动。请你再检查一下不常穿的毛呢衣服里有没有蛀孔?如果有的话,那肯定有蛀虫藏在衣箱里。甚至在久藏未食的白糖里也有虫,这种虫是肉眼难以看到的。至于庭园花木上有虫,那更是大家所常见的。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蚊子,就是传播病源的罪魁祸首。 (1)疟疾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 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2)流行性乙型脑炎 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消灭蚊子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其次我们来谈谈昆虫对人类的益处。昆虫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料。例如(1)紫胶,它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可制成胶片供工艺使用。它是一种高档的涂料,把胶片溶解在95%的酒精中,用以油刷高级家具和木制品以及装饰品。除此之外,紫胶还是塑料、导电绝缘体、橡胶填充剂、防湿剂等重要工业产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器、橡胶、油墨、皮革、塑料、钢铁、冶金、机械等工业以及木器、食品、医药等行业。例如(2)白蜡,它具有密闭、防潮、防锈、经久不腐、着光、生肌、止血止痛、补虚、续筋接骨等作用,是军工、轻工、化工、手工和医药生产上的重要原料。如金属品的防腐抛光,精密仪表机械的防潮、防锈及润滑。由于它融点高,制出的模型、教具在夏季高温情况下不软化、不变形。纺织工业上用于着光剂,造纸工业上的填充和上光剂,电容器的防腐,汽车蜡,地板蜡,化妆品的原料,名贵家具的抛光等,特别是军工、航天、科研等部门对白蜡的需求更是日益激增。 昆虫作为动物界中的一个纲,在中药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传世的文献中,最早记载昆虫药用价值的医学书籍首推《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古代研究药学时所用的药典。《神农本草》中有药365种,记载作为药用的“虫”(广义的)29种,其中属于昆虫的为21种。这21种虫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有:石蜜、蜂子、蜜蜡、桑螵蛸;中品无毒或中毒,包括露蜂房、蚱蝉、白僵蚕;下品多毒,有:蛴螬、石蚕、雀瓮、樗鸡、斑蝥、蝼蛄、地胆、萤火、衣鱼、木虻、蜚虻、蜚蠊、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补充动物药32种,其中属于昆虫的11种。 总计在动物药中,真正属于昆虫及其产品的,有l00余种,有些昆虫的药用价值还很高,对人类医病防病、滋补健身以及延年益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冬虫夏草。它是指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在秋冬季被虫草属的一种真菌感染死亡后,第2年夏天从幼虫头上长出一根虫草属的真菌角状子座,即为冬虫夏草。夏至前后挖取,去泥土后晒干或烘干。生用。具益肾补肺、止血化痰之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阳屡遗精、腰膝酸痛等症。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以本品与鸡、鸭、猪肉等一起炖食,对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有补虚功效。对肺癌等肿瘤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昆虫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的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无机物质: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等。据分析,每100毫升人的血浆,含有游离氨基酸24.4-34.4毫克,而每100毫升昆虫的血液中,含有游离氨基酸高达293.毫克,高出人血几倍。蚕蛹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均高于大豆。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据分析,烤干的蝉含有72.0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2090焦)热量,100克牛肉只能产生130卡(544焦)热量。由此可见,昆虫才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食品。除了丰富的营养外,不少昆虫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例如蝗虫可暖胃助阳、健脾运食,蝉可清热、息风、镇惊等。开发昆虫食品大有前途,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有些国家正在开展研究、筛选、培养一些营养价值高的昆虫食品,作为补充人类食物的一个来源。据统计,目前世界食用的昆虫包括8类、63属373种。有一则新闻是这样说苍蝇的。你能想象要叫苍蝇成为人类的免疫保健食品吗? 在营养学家的测定下,发现蝇蛆干粉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61.2%,粗脂肪含量23%,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磷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良的人类食品。而蝇蛆的生产又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因为苍蝇生育周期短,繁殖力强。一对苍蝇一个夏季能生育出2660亿个蛆。人们可从蛆体内提取纯蛋白和脂肪,制成高级食品供人食用。据报道,经中国科学院50年人工驯化培养的小个体苍蝇,正在武汉一座"苍蝇工厂"内被利用来提取具有免疫作用的营养品。我国这一高科技项目,已处于国际领先之列。如今在"苍蝇工厂"里,人们用奶粉、豆粉喂养着数以亿计的"工程蝇",大量的蝇蛆在用麦麸调制的营养基中,长得白白胖胖。科研人员可以从这些胖蛆身上,提取抗茵活性蛋白、复合氨基酸、蛆油、几丁质等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抗茵活性蛋白"杀菌力特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浓度,就足以杀灭各种病菌,这为研制高效抗菌素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线索。昆虫还与我们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很多科技发明的灵感都来源于昆虫。首先是蝇眼照相机的发明。昆虫的复眼是由千万个小眼组成的,由于小眼之间的相互抑制,使眼具有突出影像的边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人们仿效苍蝇腹眼中小眼的蜂窝型结构制成了用于科研的“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拍摄1329张照片, 其分辩率达4千条线。其次日光灯的发明也是来源于萤火虫。萤火虫的发光器官,生长在腹部的第六节和第七节之间;从外表看只是层银灰色的透明薄膜,如果把这层薄膜揭开在放大镜下观察,便可见到数以千计的发光细胞,再下面是反光层,在发光细胞周围密布着小气管和密密麻麻的纤细神经分支。发光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荧光素和荧光酶。当萤火虫开始活动时,呼吸加快,体内吸进大量氧气,氧气通过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在细胞内与起着催化剂作用的荧光酶互相作用时,荧光素就会活化,产生生物氧化反应,导致萤火虫的腹下发出碧莹莹的光亮来。又由于萤火虫不同的呼吸节律,便形成时明时暗的"闪光信号"。人们经过研究,把其发光的过程,列一简单的公式,最终研制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日光灯。昆虫还是侦破案件的好帮手,其中有一种昆虫的名字就叫做“法医昆虫”。 用法医昆虫"侦破"案例的典型实例不胜枚举。据报道,1984年11月25日这天,在一个僻静处,发现了加州一大学生被害。当时,难以判明确切的被害时间。然而,尸体上出现的昆虫使案情出现了转机。法医昆虫学家根据尸体上发现的丽蝇卵,确定被害人是在气温20℃以上的温暖天气被害的,因为丽蝇只有在气温高于20℃时才产卵。核查气象部门的报告,发现这名女学生失踪的第一天气温正好高于20℃。由此并汇集其他线索分析判断,该女生失踪当天即被害。随之案情真相大白,凶犯难逃法网。这起案例当时不仅引起了昆虫学界的关注,也震动了司法当局。从此,法医昆虫被美国司法部确立为判断人体死亡时间的有效工具之一。近期,发生在美国的另一起枪杀疑难案件,也由昆虫"告破"。有人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乡间平房中发现一具女尸,解剖证明被害人死于头部的小口径来福枪伤,同时发现尸体上有大量的蝇类幼虫,即蝇蛆。调查人员在取样中收集到142只蝇蛆和10只蝇蛹,经鉴定是红兴丽蝇和裸芒综蝇。研究人员根据这两种蝇的发育生物学和当地气象情况分析确定,被害人死亡时间是10月24日或25日。依据这个至关重要的判定进行排查,很快找到了嫌疑犯。最后凶犯招供,是10月24日下午用来福枪杀死被害人。小小昆虫被誉为"破案"小英雄,真是名不虚传。最后我们来谈谈昆虫与人类文化的关系。(1) 世界的地名与昆虫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地名多如牛毛,而地名的产生、命名及变更也各有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很多地名都来源于当地独具的自然风貌、经济特征、传统的民族文化或宗教信仰,还有美妙的神话传说等等。当然,其中也不乏以珍奇的禽兽和花草来命名的,更有趣的是有些地名还确实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哩! 巴拿马是中美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贯穿于该国境内中部的加通湖。据说很早以前,加通湖畔到处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因其形态美丽,色泽鲜艳,远远看去,飞舞的蝶群恰似一片花的海洋 一一 蝶海!所以巴拿马有“蝴蝶国”之美称。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地名也是与昆虫有关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2) 昆虫与民俗风情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因为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蜂蜡灯在拉古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不知为何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到这棵花树下来采蜜。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我国的另一少数民族京族人在举行婚礼之日,要有一系列的“歌宴”来欢庆,据说其中最精彩的是“结义歌”,其中男女对唱段“我俩犹如蚕虫,共吃一张桑叶,共一簇草吐丝”(男);“我俩犹如蜜蜂,一在窝内一在窝外(女)”……,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3) 为艺术添彩蝴蝶、甲虫、蜻蜓等昆虫由于色彩鲜艳,深受人民的喜爱。在历代艺术作品中,以蝶为题材的很多,如在明、清二代,蝶和瓜构成的图案代表吉祥。蝶和花卉配合使画面生动而自然,成对的蝴蝶代表爱情的象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不少的祖国历代名画,其中有一张宋代名画叫做《睦春蝶戏》图的。画面清晰生动,十多只彩蝶,色彩鲜艳,风姿秀丽。这幅画据说为南宋画家李安忠所作,画上的各种蝴蝶的大小比例、形态特征以及色彩斑纹等,大都酷似实物,栩栩如生。虽然时隔千年,仍然能辨明都是属于南宋产于国都临安(今杭州)附近的蝶种,个别种类还可明显无误地识别其雌雄。至于在织物、刺绣、邮票以及工艺品中能看到的蝴蝶图案就更多了。凤蝶是工艺美术品的最好材料,凤蝶标本可以展姿成各种形态与花草搭配后装入玻罩或相框中,做为茶几上的摆设及墙壁上的装饰,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艺术家们利用美丽多姿的蝶翅拼贴成艺术价值很高的蝶翅画。有一幅仿照名画《百骏图》制做的蝶翅画 ,价值高达16700美元。 利用各种蝴蝶翅膀为原料,采取国画、油画及雕刻等表现艺术的长处,利用蝴蝶自燃天生的花纹而贴拼出山水、风景、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图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昆虫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对自己的定位,我们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我们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 实验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环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理论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植物保护技术》实验课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课及该门理论课的基础上,专门增设的一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创新课程,它对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其系统运用植保和生物技术的理论,高效率地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难题起到重要作用。由此提出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旨在提升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动手实践研究活动环节参与能力。 二、对课题的认识 《植物保护技术》 : 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海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农作物生产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植物有害生物的识别、测报与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种子质量检验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实验教学环节是《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 :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理论教学为第一课堂,而实验教学为第二课堂;实验课是以演示、验证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 普遍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实现中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各职业学校都越来越重视中职生的实验教学环节。 三、研究领域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植保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我国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植保体系也从无到有,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市、地、县较为完善的植保组织机构。目前我国培养植保专业人才的各类大学有近 40 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植保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各高校都逐步开始对传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如何对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改革,使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更系统、科学,更符合教学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是目前植物保护专业改革的重心。长江大学运用“SWOT 法”研究分析了植物保护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结合植物保护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植保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积极培育植保学科新的增长点,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六点战略思路。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接受。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实验改革方案中都不同程度的蕴涵着开放实验的思想。近年来,开放式实验在国外很多高校得到不同程度的倡导与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开设的项目设计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给学生提供专业的练习机会,体验开放式设计的过程,要求学生开发出一个新的产品。项目指导老师将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并给予指导,但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不会提供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方案设计和制作产品,这就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授专业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 英国高校的实验课程没有固定教材,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提供的讲义和阅读资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更加灵活,教师可以结合科技发展、工业应用,随时对讲授内容进行调整。学校为学生提供不限时的实验室,学生只要刷卡就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实验时间没有硬性规定。 日本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本高校的实验教学中,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本大学的实验室全部实行开放,没有时间限制,基础实验室面向学部或全校开放,在课程计划外的空余时间,进行预约开放;专业实验室面向学部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完全开放,可以随时来实验室做实验。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借由推进开展围绕《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活动环节,以及相关性教学训练活动环节,能支持确保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做到理论知识层面与实践技能层面相结合,锻炼提升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动手实践研究活动环节参与能力,确保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在校学生群体,能够全面充分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学科领域,以及昆虫学学科领域的各项基础性实验研究操作技能。 四、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改进传统昆虫学实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对植保专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调整和优化实验内容,构建多层次的昆虫学实验教学体系; 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昆虫标本和硬件建设,优化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建立多元化昆虫学实验课考核办法,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内容(子课题) : 序号子课题负责人研究内容 1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现状研究施鑫琰 陆祖明 调查及分析现有的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措施、教学效果等。提出可行性建议。 2信息技术在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徐申 徐金花 搜集植保技术实验教学理论资料,制定策略和方案。 3以学生为主体的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施晓丹 黄卫华 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的合理构建对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4考核体系在植保技术实验教学中创新研究黄卫华 徐金花 规范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提高实验兴趣、实验能力的影响。找寻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有效途径。 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三) 研究思路: 笔者担任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农业组专业教师,长期坚守在专业教学第一线。在研究之前首先充分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实践教学的现状,再选定班级进行全面开展问卷、访谈等调查研究工作。对调查中了解到的植保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后再提出“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并在20级农学专业班级中试行,以期通过对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拟于2022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4月―2022年5月):试验准备阶段 1.课题组成立,课题申报,落实任务;收集材料,编写课题方案。 2.试验班级的确定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电信系20级农学专业学生及相关专业教师) 第二阶段(2022年6月―2022年8月):文献研究阶段 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的探索阶段。课题组全面开展对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大面积进行专题研究和实验反馈,在示范行动中开拓创新,总结提高,验证理论假设,不断完善方法,期间通过有关部门的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2月):行动研究阶段 1.随堂听课,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借鉴优秀经验,结合教学实际,研讨适合我校植保实验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 3.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研讨实验经验,反思实验情况,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4.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撰写上述过程中各方面的经验总结或论文、阶段性报告等; 总结研究成果,完善相关报告和论文,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课题评估和鉴定。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运用观察法深入了解当前中职农学专业植保技术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随堂听课,进行课堂现场观察记录等方法了解实验教学在中职农业专业植保教学中实施现状,并形成文章。 2.文献分析法: 查阅国内外实验教学实施的文献专著,了解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以寻求有关课题的理论依据。 3.实践研究法: 在海门中专高二年级农学专业实施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在语文教学中以典型案例来深入研究,改变传统的植保实验课堂模式,取得经验,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然后将这些结论进一步进行实践检验。 五、研究内容的分工与落实 序号子课题负责人研究内容 1植保技术昆虫学实验教学现状研究施鑫琰 陆祖明 调查及分析现有的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措施、教学效果等。提出可行性建议。 2信息技术在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徐申 徐金花 搜集植保技术实验教学理论资料,制定策略和方案。 3以学生为主体的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施晓丹 黄卫华 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的合理构建对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植保昆虫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4考核体系在植保技术实验教学中创新研究黄卫华 徐金花 规范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提高实验兴趣、实验能力的影响。找寻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有效途径。六、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成员承担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均已顺利结题,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曾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每年课题组成员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课题主持人施晓丹老师是海门区骨干教师,海门区优秀任课教师,参与过多个省市级立项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多篇论文,获得过省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南通市一等奖;省创新大赛三等奖;省技能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省技能大赛二等奖;黄卫华老师是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省农业中心教研组成员,主持过多个省级课题,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徐金花老师是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农业化工中心教研组成员,获得过省技能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当过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制定南通市技能大赛方案;徐申是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工作部副主任,连续参加过多次教学大赛,曾获江苏省二等奖,并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其他成员都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市区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课题组成员在学校现有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认真学习这些文献资料、理论文章。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有浓郁的教科研氛围,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在南通市教科研工作综合考核中连续多年列南通市所有中职校第一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提供一切便利,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个全面的保障。 课题组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课题研究管理机制,每周一交流,每月一总结,每年一汇总,强化过程,细化目标,有效驱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效果。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中国蔬菜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展望》朱国仁以下是摘要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199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128万hm2,总产量亿吨[1],年人均占有量276kg,分别比1987年增长102%、123%和130%.我国用耕地创造的蔬菜年产值已超过2500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位居第二,蔬菜出口额122亿元.列农产品首位,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村的一项支柱性产业.科学技术进步是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的技术保障.我国有记载的蔬菜害虫700多种[2],天敌781种[3].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性较重的害虫约60余种,包括小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棉钤虫、烟青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朱砂叶螨、侧多食跗线螨、菜蚜和瓜(棉)蚜等世界性害虫(螨).建国50年来,蔬菜昆虫学密切结合生产,在不断地解决害虫防治问题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其保障蔬菜生产的作用估计为8%~10%;同时相关的理论性研究也有可喜的进展,使之成为农业昆虫学领域蓬勃发展的分支学科.
96 浏览 3 回答
235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5 回答
88 浏览 5 回答
109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5 回答
137 浏览 5 回答
200 浏览 3 回答
269 浏览 2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140 浏览 4 回答
22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