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 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 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 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 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 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永别了,武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力作。主题就是反对战争。这部作品标志着海明威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之所以相当成功,使人感到真切可信,这是和作者亲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受过重伤,住过医院,有着切身的生活经历和直感经验分不开的。在表现方法上,作者采用的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小说技巧,即让人物自身的言行来打动读者,而不发表任何议论,他还善于使景物和情节、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服务于情节、人物的积极效果。小说在语言方面文字通俗,大都用一些基本词汇,句式简单,大多采用简单句。口语化,很好懂,所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这都是这部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永别了,武器》以反对战争的鲜明主题和成熟的艺术技巧产生了极大影响,最大程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访惶和惘然若失的情绪,很快风靡全世界。再版几十次,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发行。正如英国作家贝茨所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他将朴素的现实主义和诗化的语言结合来表现强烈的反战主题,同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带着两次世界大战间最引人注目的时代意识,他的幻灭性气质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尽管作品具有现实细节的无情刻画和悲剧性结尾,仍不失为一部理想主义之作。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剧本并被拍成电影,极富震撼力。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写的,剧情我就不介绍了,作者可以说就是一直反战的,他在这本书中也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不过,此书最大的悲剧却是男女主人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艰难的活了下来,女主人公却死于之后的难产,读完后让人无所适从呵呵,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感言要多的网上应该会有很多
《永别了,武器》的主题非常鲜明,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作者米勒·海明威在小说中把个人所遭受到的战争灾难看做整个人类的灾难,这是独具眼光的。主人公亨利本是一个不直接拿起武器的医疗队里的低级军官,却也因战争受了伤。更值得讽刺的是,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完全不顾普通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生活悲剧因此也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了,它更是时代的悲剧;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诅咒也就显得更加深刻和富有时代意义。
169 浏览 9 回答
277 浏览 4 回答
266 浏览 6 回答
239 浏览 7 回答
201 浏览 7 回答
241 浏览 2 回答
134 浏览 5 回答
252 浏览 10 回答
316 浏览 9 回答
126 浏览 3 回答
264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163 浏览 3 回答
166 浏览 7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
165 浏览 7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
296 浏览 6 回答
214 浏览 3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
260 浏览 5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3 回答
147 浏览 4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