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况逐渐清晰,有利布局大决战。
从流行病学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是意味着:湖北正式走入了疫情防控的核心——控制所有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
2月1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其中,武汉市1343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
数字甫一出炉,众人惊愕。
但事实上,从流行病学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是意味着:从现在起,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式走入了防控的核心——控制所有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
做到这一点,也是对武汉疫情发起总攻的一个根本前提。
前期防控不力
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有三把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只有每把刀都落到实处,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它的流行。
但在武汉封城之后,湖北和武汉在控制传染源上呈现了力有不逮的局面:医疗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轻症患者的就医;诊断不及时,导致患者不能收治入院。这使得不少患者包括疑似病例,都被迫成为行走的传染源。
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唯一后果,就是疫情进一步蔓延。
1月23日是武汉封城第一天,彼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49例,其中武汉市仅495例。而截至2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820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其中武汉市32994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
20天时间里,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增长了87倍,武汉市累计确诊病例增长了66倍!
“虽然封城之后湖北和武汉控制了传染源的外出,但是内部传染源控制不当,也会带来整个武汉和湖北省内疫情的蔓延。”一位流行病学专家在武汉封城之时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相隔20天之后的数据,不幸印证了上述担忧。剧增的病例数字,再次表明了在流行病学防控史上,控制传染源这一措施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这段时间,武汉内部传染源的控制乏力。
据中央政法委官微“长安剑”消息,2月12日上午,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坐镇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围绕打好武汉保卫战专题研究病床筹集问题,确保应收尽收。
对于疫情形势,陈一新表示,武汉是疫情初发地,早发多发,疫情比市外省外更为长久、更为严重。湖北省(除武汉外)总体上处于流行期,伴有局部暴发;全国其他省份输入病例占比逐渐减少,个别地方已渐趋见底;而武汉依然处于暴发流行期,新发病例仍处于高位。
“暴发流行期”这一判断,也表明武汉目前大力控制传染源的必要性。
有公共卫生专家也告诉记者,14840这一数字,并不是疫情进一步蔓延的证据,而是表明湖北省包括武汉市的疫情防控,通过逐渐摸清底细,让传染源真正暴露,正式走入了传染病防控的核心。
“病例虽然增加,但也意味着发现了传染源并将之控制在手中,找到了病例,就切断了传染源。只有更多的传染源被控制,也才能抑制疫情的蔓延。”该专家告诉记者。
陈一新还提出:“打好武汉保卫战要发起总攻”。
要发起总攻,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发现和控制住传染源,真正走上疫情的有效防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