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善用《资本论》,同时,也要善于进行中华转化;注意从中发掘中国元素,以开放的态度统一中华历史和世界历史,创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国学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没有民族内涵和工作体式作为支撑,任何门类或流派的经济学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理论空壳,免除不了成为一堆逻辑的空壳。这是现代语境中“创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必然要求。严格意义看,《资本论》是“12部史”:转化史I、转化史II、资本生产史;运动史I、运动史II、资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资本积累史;范畴史I、范畴史II、资本批判史。表明马克思的航程乃是“历史”到“逻辑”,再到“历史”。它的内在的方法、逻辑和工作话语是“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是中华条件下马克思所说的“我的辩证方法”之工作语境。
——科学抽象法对应在“认识发生学”的层次,是认识批判方法。
参考文献: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许光伟】《政治经济学报》2015年第4卷P214-230。
许光伟:《<资本论>的逻辑究竟怎样练成?——兼谈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第8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5年,P16-P36。
《资本论》是时代性作品,对其阅读相应具有时代的烙印。在当下,需要在继续关注马克思主义感召路径的中国传统研究的同时,适时加强对“国学感召”路径下《资本论》研究的重视,并发掘其对“中国化研究进程”所发挥的应有积极作用。许光伟:国学感召与《资本论》在今天 ——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请参考文献:《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蕴——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域内的道名学说和生长论》,《当代经济研究》 , 2016 (10) :5-13。
《资本论》重在保卫:《保卫资本论》修订版2017的主攻方向
保卫者,继承发展也!
保卫者,中西结合也!
保卫者,原创创新也!
保卫者,学术保卫也!
一,马克思思维的发生学
二,中华所有制
三,主体批判与客体批判的关系
四,对“物的科学”逻辑的反思
五,对“事的科学”逻辑的探索
六,中国经济学原论
七,阐述与应用“经济文学”
八,实践《资本论》条目体之伟大的体例
九,全方位践行“中国人资格”的《资本论》学术保卫之道
十,开创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