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画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但是不管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都是侧重于意境的。而西方的油画,不管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宗教绘画还是文艺复兴以后的新古典主义,以及后来的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风格,都是侧重写实的。莫奈的睡莲、梵高的麦田,都是对光和影的捕捉和色彩的处理展现出一种宛若实物的状态了。我认为,原因主要是中国文化和西方科学发展的差异造成绘画艺术风格的截然不同。
所以在花中国画的时候,尽管笔法和用色应比较严谨了,但就是没有实物的效果。我认为中国画从它形成开始就不再有创新了,至少是在写实这个基础上。写意的笔走染墨,工笔的三矾九染,都只是大致地画出一个物体大致的形状而已。在中国传统国画里面,有几个意象,是写意画的经典。那就是兰花、白莲和柿子。都是非常简单的笔法,画兰花时候的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破凤眼。画荷花的时候花朵、荷叶、蜻蜓‘还有画柿子的时候再加上两只喜鹊就是“事事如意”了。从我开始学中国画开始就这样,感觉我爷爷那一辈也是这样的吧,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种套路。这也是中国画固有的风格,就像中国画人物里面的高士文人,永远是扎着一个发髻的。仕女美人也都是类似的,让人感觉千篇一律了。
西方的油画充分运用了色相环和矿物原料爱创作,而且他们有炭笔。油画需要过硬的素描功底,每一次画完素描之后洗好手都有重新做人的感觉。印象画派风格的画家堪称是西方美术历史上卓越贡献者,这一成果也得益于光学研究的先进成果。油画、水彩中高光是我一直挣扎着的深海,点上高光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句号,反正我就是写完了。可见光学这一自然科学对西方美术的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