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以战船或舰艇为主线,从原始简单的古代战船,发展到多系统的现代舰艇,从个别分散的技术推演出密集综合的技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海军军徽木质桨帆战船时代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希腊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古代埃及的造船和航海历史最为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最早的战船于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 腓尼基和希腊,主要用桨划行,有时辅以风帆。英国、瑞士和其邻近地区,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1万年前。远古时期的独木舟[1] 。中国造船技术在历史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在7000年前已能制造独木舟和船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已建造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国家已建立海上舰队,有双层和三层桨战船,首柱下端有船首冲角。古代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中,罗马舰队用这种战船击溃海上强国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中国在三国时期(220~280),有高三、四层的"楼船"以及"蒙冲"、"走舸"、"赤马"等多种船型,并且已有风帆战船。南北朝时期发明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以脚踏木轮推进。公元11世纪,中国已将指南针用于舟师航海。唐、宋时期(618~1279)使用了水密隔舱、减摇舭骨,舰船建造工艺方面采用画"船样"设计施工、铁钉联接、桐油加麻丝捻缝技术、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木质舰船建造技术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明代(1368~1644)已有关于造船的专著《南船记》、《龙江船厂志》;关于航海技术的专著《指南正法》、《渡海方程》,以及涉及大量战船武备的《武备志》等。在明末抗击后金的斗争中,登莱巡抚袁可立已有成建制的海军参与战斗,并取得了良好战绩。“(袁可立)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鰂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15世纪,中国舰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适航性最好的船舶。郑和(1371 或1375~1433或1435) 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已能综合使用陆标导航、罗经指向、天文定位、计程、计时等技术, 留下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西方帆船舰队的发展,帆装和驶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对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地的掠夺和开发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海军兵器除刀、矛、弩、矢等冷兵器外,还有专门用于水战的长钩矛、长斧、钩拒、拍竿等。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最早出现火药武器。明(单级和二级火箭雏形)等火药武器;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国战船开始装备金属管形火器──火铳;明代唐顺之(荆川)所辑 《武编》(1549)记载有人工操纵的"水底雷"等。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海军技术发展缓慢,使用木质桨帆战船,一直延续几千年。船上战斗人员,主要使用刀、矛、箭、戟、弩炮投掷器和早期的火器等进行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