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QDs),也称为碳点或碳纳米点,是一类具有显著荧光性能的零维碳纳米材料,它由超细的、分散的、准球形、尺寸低于10 nm的碳纳米颗粒组成 [23] 。碳量子点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自从碳量子点被首次发现以来,人们开发出了许多合成方法,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销蚀法、电化学合成法、化学氧化法、燃烧法、水热合成法、微波合成法、模板法等。碳量子点的应用广泛,在医学成像技术、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催化剂制备、能源开发等许多的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产品名称发射峰/nm半峰宽/nm量子产率规格/mg碳量子点400 ± 1050,100,500,1000420 ± 1050,100,500,1000440 ± 1050,100,500,1000460 ± 1050,100,500,1000碳量子点除了有紫外可见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质之外,还有一个性质就是上转换发光(Up-conversion photoluminescence, UCPL) [3] 。通常情况下,材料只能受到高能量的光激发,发出低能量的光,换句话说,就是波长短的频率高的激发出波长长的频率低的光。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其实有些材料可以实现与上述定律正好相反的发光效果,这就是上转化发光。对于碳量子点上转换荧光性质的机理解释还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碳量子点同时吸收两个或多个光子,使其在较激发波长更短的波长处吸收光,产生上转换荧光 [5] 。碳量子点的上转化发光性质在发光显微镜进行细胞成像、高效催化剂设计,应用于生物科学和能源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