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英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教授。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65年赴法国格雷诺布尔大学进 修一年;1984年赴法国巴黎二大新闻学院进修;1991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修。1998年赴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讲学。目前担任法语系四年级和研究生课程。曾参加全国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主要研究法国与法语国家、地区国情;法国传播学,法国文学。主要译著有:《悲惨世界》(简写本)、《当代新闻学》(合译)、《万有百科的翻译》《人生拼图版》(合译)。在瑞士以及加拿大、法国的《Année Internationale Francophone》年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篇文章。2001年5月赴巴黎参加国际研讨会并宣讲论文。参加了《法汉大词典》及《现代法语疑难词典》的编写工作。�� 马大品 (1941-),男,汉族,河南柘城人,中共党员,教授。专长中国古典诗歌研究。196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至今,1998年聘为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佛道诗歌总汇》(主编)、《中国历代爱情诗三百首》、《历代赠别诗选》、《中国诗歌大词典》(副主编)、《留学生多功能辞典》(副主编),并参与编写《古代神话故事》、《华夏文化辞典》、《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等。�� 尹城 (),男,汉族,天津人,教授。1980年9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研究生班,以现代俄语为研究方向,1993年9月被授予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经担任俄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实践课、硕士生翻译理论与实践、对比语言学理论等多种课程教学工作。曾任系副主任、高年级教研室主任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曾在莫斯科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在波兰华沙大学东方学院汉学系任教。现任《俄语学习》杂志主编。研究方向为现代俄语语言理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对比语言学、汉俄语言与文化比较。代表性著作有《俄语完成体及其汉语对等值》、《类型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俄译汉中对偶体的处理》、《论对比语言学》、《语际干扰与外语教学》。代表性译著有《实用汉语课本》(俄文版)、《现代汉语课本》(俄文版)、《外国人学中国话》(俄文版)、《电话里的罗曼史》(中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篇小说)。�� 王立礼 (1941-),女,汉族,河北易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59年至1964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本科的听说读写译各种类型课程。1983年至1985年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美国斯密斯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进修美国文学;1991年在史坦福大学研究美国华裔文学;1993年至199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妇女文学和华裔文学。代表性著作有《高级英语》(合编)、《英语视听说教程》(合编);译著为《纯真的年代》(合译)。参与编写:《美国文学名著精选》、《欧洲文化入门》、、《外国文学(欧洲部分)》、《外国艺术形象词典》等。�� 王克非 (),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至1986年在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参加湖南省首届高教自考英语考试,获优秀毕业生奖,评为湖南省青年自学模范。1986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师从许国璋教授,1989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兼在职博士生,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任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研究,著作有《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翻译文化史论》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50篇,译文译著约30种,编著9种,其中《中国翻译研究专号》(英、法文)(两主编之一)在加拿大出版,论文为国际权威检索SCI收录。近年开设"翻译理论"、"翻译与文化"、"英汉比较与翻译"等硕士生课程。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科研项目,1998年获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招标研究项目。自1990年起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副主编、1999年任主编(之一),自1994年《外语与翻译》创刊起兼任该刊高级编审。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副所长、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大项目负责人)、北外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和语言学博士点的翻译与英汉对比研究方向负责人;另有多种学术兼职。于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炳钧 (),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任《德语学习》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45年以来在德国的接受史》、《文学与认识--德语文学教程》;数十篇文学评论论文以及《经验与贫困(本雅明美学文集)》等著作。于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福祥 (1934-),男,汉族,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就读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文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55年考取研究生赴苏联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学习,1959年毕业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起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曾任俄语系教研室主任。1969年10月至1978年8月在北京军区52817部队任副参谋长、参谋二部科长等职。1978年9月回北京外国语学院工作,1979年后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至1997年先后任副院长、院长、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现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俄语教学》杂志主编、北京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主席团成员。主要科研成果:专著《俄语话语结构分析》、《俄语实际切分句法》、《主从复合句分类原则》(用俄文撰写)、《现代俄语句法》、《话语语言学》(用俄文撰写)、《汉语话语语言初探》、《话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汉诗撷英》、《日本汉诗与中国历史人物典故》、《俄罗斯诗歌撷英》;编著《俄语句法论文集》、《话语语言学论文集》、《对比语言学论文集》、《日本文章学论文集》、《文化与语言论文集》、《中国语言现状与展望》;论文《中国的俄语学》、《话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论并列并系与并列结构》、《论复杂句法整体》、《论现代俄语中的分解结构》、《论重复关系与重复结构》(均用俄文撰写)等。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1987年获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1990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名人荣誉证书并被录入《澳洲及远东名人录》,1994年获泰国清迈皇家师范学院颁发的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1995年获美国传记研究所授予的名人荣誉证书。于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邓淑碧 (),女,汉族,重庆人,中共党员,教授。1965年4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柬埔寨语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亚非语系副主任。1976年1月至7月,担任中国赴柬疟疾防治考察组翻译。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先后为柬方来华人员担任培训翻译,涉及火炸药专业、摄影洗印专业、医学化验专业及坦克驾驶等。1988年12月,被聘为柬埔寨语专业副教授,1994年11月至1995年11月公派赴泰国教汉语,1996年至1999年为北京大学东南亚文化专业的研究生开设柬埔寨历史与现状、中柬友好关系史、柬埔寨文化等讲座。1999年9月被聘为柬埔寨语专业教授。编著有大学教材《柬埔寨语》第三册,《柬埔寨语语法》(合编)。80年代至今,在全国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及译著10余篇,担任10多部大中型辞书、专著中有关柬埔寨部分的编撰工作。�� 冯志臣 (),男,汉族,吉林敦化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至1961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罗马尼亚语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至1965年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语文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65年回国后,在罗语教研室任教至今。主讲罗语本科各年级实践课、罗马尼亚史地、文学、政论、外刊、翻译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罗语通论、罗文学研究等。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罗语理论研究、20世纪罗马尼亚文学、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曾任罗语教研室主任、《东欧》杂志主编、东欧语系系主任等职。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汉罗词典》(主编)、《罗汉词典》(主编)、《雅西大学》、《东欧戏剧史》(合著)、《东欧当代文学史》(合著)、《罗马尼亚文学》等。译著有《考什布克诗选》、《呓语》(合译)、《公正舆论》、《罗马尼亚戏剧选》(合译)、《权利与真理》、《卡拉迦列讽刺文集》(合译)、《吉德里兄弟》(合译)、《萨多维亚努短篇小说选》(合译)等。曾参加《外国文学家大词典》、《外国名作家大词典》等多种辞书的撰写工作。发表文学研究论文10余篇。2000年获罗马尼亚颁发的"埃米内斯库诞辰150周年"荣誉证书。获学校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于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史希同 (),男,汉族,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考入外交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转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继续学习阿拉伯语专业,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7年评为教授,1997年任博士生导师。自1964年起,长期担任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也教过语法课、泛读课和口语课。自1977年起先后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精读、阿拉伯历史、口译、笔译、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文化及中阿文化交流等课程。自1982年起为研究生开设阿拉伯历史课和阿拉伯文化课。自1998年起开始带博士生。现任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主要科研成果有《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合著),该书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年台湾淑馨出版社出版了繁体字版。译著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二册、第三册(合译)、第五册。主持编写《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参与编写《阿拉伯语基础口语》、《阿拉伯语速成》(1-2册)(合著)、《阿拉伯语》第一册(语音部分)、《阿拉伯语速成》录像90小时(主讲)、《阿拉伯语速成》录音8盘(主录)、《阿拉伯语语音》4盘(主录)、《阿拉伯语》第一册录音5盘(主录)、《基础阿拉伯语》第一册录音6盘(主录)。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外国大事典》、《外国历史名人传》撰写词条约万字。发表《浅谈阿拉伯语及其语音教学》、《文化与现代化》论文等6篇。于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史铁强 (1954-),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教授。1977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俄语,1982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考入四川外语学院俄语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俄语教研室任教。198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先后讲授过俄语本科高、低年级的实践课、口译课、笔译课、听说课、阅读课、经贸课,以及研究生的修辞学等多门课程。1992年被评为副教授,1993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97年被评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俄语修辞学、话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1995年起担任俄语学院副院长至今。此外兼任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职。主要科研成果国内发表文章有《漫谈俄语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略谈俄语熟语的修辞性活用》;《超句统一体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等10多篇;国外发表的文章有:《罗佐夫戏剧中的滑稽言语手段》;《俄语小品文中的喜剧手段》等6篇;著作及辞书有《经贸俄语(合著,为第一作者)等。�� 白春仁 (),男,汉族,哈尔滨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夏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毕业后,从事俄语翻译工作两年。1956年至1961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至1993年任俄语系主任。1990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至1997年任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俄语组组长。现兼任中俄友好协会理事、中外文论研究会理事。多年从事俄语修辞学、文学修辞学、诗学、汉俄语文比较、翻译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兼作文学研究与文学翻译。用俄语著有《文学修辞概论》、《俄苏作家风格分析》。出版中文专著有《文学修辞学》、《俄语语体研究》(合著)。于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刘永信 (),男,汉族,江西广丰人,中共党员,教授。196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后转西语系学习西班牙语语言文学,1965年2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79年至1981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进修,1988年至1989年和1994年至1995年两度在马德里自治大学任教,担任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先后为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精读、泛读、西班牙文学导论、二十世纪西班牙文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西班牙文学。发表论文《西班牙社会小说评价》、《孔子的哲学原理》、《西班牙语综合教学法》(第一作者)等6篇,教材《西班牙文学选集》(第一编者),译著《红豆》等3篇(汉译西)。曾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现任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西语葡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96年获学校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 刘家海 ()男,汉族,上海人,中共党员,教授。196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1965年2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2年至1984年在墨西哥学院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进修,1991年至1992和1997年至1998两度在马德里自治大学任教,担任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的教学。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精读、泛读、西语国家报刊导读、对象国研究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对象国研究。曾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主要译著有《小癞子》、《大森林的故事》等中译西小说3篇、西译中小说6篇。1997年获学校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 刘润清 (),男,汉族,河北武强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1965年留校任教。1978年入本校英语系研究生班学习,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6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学习,获副博士学位。一直在本校英语系任教,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英语实践课、语言学导论、理论语言学、语言学流派、语用学、文体学、语言测试、科研方法等课程。1992年调到外国语言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1994年后任所长,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副主编、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全国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专著有《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西方语言学流派》、《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等。主要论文有《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世纪的英语教学》、《外语教学研究的趋势》等。主持过的重大科研项目有全国外语教育抽样调查、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全国英语职称等级考试大纲的制定、同等学历者申请硕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大纲的制定。从2000年3 月起,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吉庆莲 (),女,汉族,上海人,教授。1959年9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1964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5年至1986年、1990年至1991年间,分别在突尼斯大学文学院和巴黎第八大学进修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和法语语言学。1981年至1983年在中国派往贝宁医疗队任翻译,1999年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笔译工作。主要译作有法国当代作家勒克来兹奥的《人间仙山》;法国作家乔治·桑的《贺拉斯》、《莱昂纳·莱昂尼》、《莱丽亚》;法国作家左拉的《肉体的恶魔》;意大利作家布扎蒂的《海怪K》。发表的文章有《从新小说到新寓言--50年代以来法国小说的演变》、《法国当代女性小说扫描》、《法国为何兴起自传体小说热》、《莱丽亚和乔治·桑》、《肉体恶魔序言》、《走红法国文坛的端木松》等6篇。曾参与《法语缩略语字典》,《法语新词新意辞典》,《大法汉辞典》的编写工作。�� 孙成敖 (1943-),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66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西语系教授过精读、语法、翻译等课程。1982年赴巴西坎皮纳斯大学进修葡萄牙语及巴西文学。1984年由西语系调入外国文学研究所。1987年至1992年在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文化处任二等秘书、一等秘书。1993年至1995年应聘在澳门大学教授葡译中翻译课程。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理事。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20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等编写工作,是《拉丁美洲文学史》的作者之一,著有《巴西文学》一书。主要译著有《加布里埃拉》、《葡萄牙当代短篇小说选》、《我是写人民的小说家》、《金卡斯·博尔巴》等10余部。�� 孙桂荣 (),女,汉族,河北人,教授。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目前担任法语系本科三年级的法国文学史课和研究生二年级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课,并不定期参加为全校研究生开设的世界文学讲座课,承担法国文学部分。1985年至1988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译作有《良知》、《水晶瓶塞》等5部法国二十世纪小说家的作品、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米歇尔·维诺克的《知识分子的世纪》;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安娜·埃贝尔获法国费米纳文学奖的作品《狂鸥》,和小说《卡穆拉斯卡》,共400多万字。为迎接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994年主编了加拿大女作家文集《房中鸟》,并翻译了其中多部作品。1993年参加为台湾锦绣出版社的法国拉胡斯文化百科全书《万有百科》的翻译工作,担任其中第十章《作品与杰作》和第十一章《发现与发明》的翻译,共80余万字;1998年为陕西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著作《魁北克文学史》,即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庄绎传 (),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54年本科毕业,1957年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编委。长期从事翻译实践和教学工作,曾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著作英译本的翻译和修订工作以及国内重要文件的英译工作,并在国内外参加联合国文件的汉译及审定工作。曾在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工作或从事学术研究。著有《汉英翻译五百例》、《英汉翻译教程》、节译After Babel(《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合译The Woman in White(《白衣女人》), East Lynne(《东林怨》),Gone with the Wind(《飘》)。汉译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于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有阿拉伯语专业的,属于东方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下学校设有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筹)、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等教学单位
阿拉伯语派生词的特点及应用
导语:阿拉伯语源自阿拉伯半岛,属闪米特语系一种拼音文字。下面我讲解阿拉伯语派生词的特点及应用,欢迎参考!
阿拉伯语有28个辅音(字母),从右至左书写。阿拉伯语分名词、动词、虚词三大类。名词、动词都有较强内部屈折变化,构词法和词形变化有独特的规则,词根通常由3个辅音组成,增加不同的元音或词缀,便形成不同的词或赋予不同的语法意义。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要表达思想,一般情况下,就要使用语言。能说明问题的形式,非文字莫属。文字与词语有一定的关系。学界对此有精辟的论断,“词是表明事物和现象的符号。”还说,“词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
阿拉伯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阿拉伯语也吸收了很多非阿拉伯语言的词,并使之阿拉伯化,成为阿拉伯语词汇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但一些具有稳定涵义的词汇,没有因为时空的变化而改变,一直恪守其原有的涵义和本色。这些具有稳定性的词语,是阿拉伯语词汇的主体。
阿拉伯语专家研究表面,根据词汇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将阿拉伯语词汇划分为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和特殊词汇3部分。我国阿拉伯语界专家陈中耀教授在研究阿拉伯语词汇是指出,阿拉伯语基本词汇有常用性、稳定性、能产(即较强的搭配能力)性和全民性的特点。而一般词汇主要由新造词汇、古词、方言词汇和外来词等4个板块组成。特殊词汇主要包涵合成词、惯用语等组成。因此可以看出,阿拉伯语的词汇范围很广,基于同一词根之下的派生词数量巨大。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阿拉伯语的词演变为三字母词,并在此使其成为根母,派生出一系列同根母词。在使用时,我们有时会发现,阿拉伯语词的主要词式多由3母组成,但也有4母的词汇,实际上这些4母词汇是由2母重复复制而成。这种词式的变化,词汇学家和语法学家共同研究认为,是阿拉伯语词式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成为使用至今的词汇派生的基本模式。
派生,是指在已有词式的基础上,通过词根意义和词式意义演变成一个或多个新词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扩词过程。其意义较阿拉伯语语法中提到的只局限于词型的派生范围更广。在这个演变过程形成的新词,叫派生词。根据学者的观点,阿拉伯语词汇的派生分为小派生、大派生、更大派生和超大派生4种情况。
1.小派生:此为阿拉伯语词汇中最常见的派生形式,一般由3个或4个根母为基础,不变动根母的顺序,增加一定的附加字母。这种派生是同一根母下的一组词群,词义中有本然的联系。如果知道根母的涵义,就可以扩展出派生词的意思。如“kataba”(写),可演变出与“写”有密切关系的所有词汇,书、办公室、图书馆、作家、书籍、丛书、让(叫)……书写、替……抄写、书写员、相互留地址(通信)、求人代写、(被)记录……这个词群的数量极为庞大。学者们根据阿拉伯语动词的词型推算,一个3母根词可派生196个词;阿拉伯语法学奠基者西伯维认为,一个根母能派生308个词;学者穆泰瓦菲说,一个根母可派生515个词。学者统计,阿拉伯语有三根字母组合7597个,四根字母组合4081个。如果按照最少的每个根母可派生196个词计算,阿拉伯语的词汇就大的惊人。实际上,这个词群有其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
2. 大派生:即从三根字母中前后置换其中一个根母的位置所形成的新词的行为过程。以三母为例,这一过程回产生六种结果。阿拉伯语派生学的鼻祖伊本·金尼曾著述《派生》对此研究。虽,根母的次序前后置换,但新词的意义有一定的联系,能丰富词汇的涵义。
3. 更大派生:在阿拉伯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的基本字母是一致的,而发音部位临近的辅音变得很活跃,所形成的词汇变化就是所说的更大派生。学者阿卜杜拉·艾明给其定义为:“共有部分不变根字母,可变化字母(一般为一个)的发音部位相近或发音方式相似,有共同基本含义的词族。”①确切地说,更大派生是字母互换形式的`一种词汇变化。
4. 超大派生:即学者认为的合成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通过删节而组成一个新词,新词具有合成的各部分的含义。这一点,与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缩略词有相似之处。如,某相声小品中的台词就具有说服力。问:“你干吗去了?几天没见你。”答:“我去‘上吊’[上海吊车长]了。”依我的理解,这里的“上吊”为合成词,分别取“上海”中的上,取“吊车长”中的吊,组成的新词。语言学家伊本·法里斯在他的《语言的标准》中列举了近300个阿拉伯语合成词。这些词,主要源自蒙昧时期的诗歌,或者为社会群体中经常使用的惯用语、方言。但现代语言学家,所使用的合成词多为受外来语言特别是科技词汇的影响。其数量在不断增加。
1. 如果掌握了阿拉伯语派生词的规律,不但可以了解词汇之间意义的普遍联系,还有助于记忆词汇,增加词汇量。
2. 在熟悉阿拉伯语词汇结构后,正确应用词型、词式、词类。
3. 有助于对词群涵义更广泛地联想,扩展根词的外延含义。
4. 培养学习阿拉伯语言和了解阿拉伯文化的兴趣。
5. 培养与阿拉伯民族交流的能力。
在学习小语种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由此可见,阿拉伯语是最难学的语言。 还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有两种,一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而另一个就是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拼音文字,从它三千多年前产生之日起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语法复杂和句子“冗长晦涩”是阿拉伯语的一大特点。阿拉伯语由28个字母组成,而每个字母根据不同的发音符号又要发出12个不同的音,屈指算来,这28个字母的全部发音竟有336个。此外,学习阿拉伯语的人还要面临着阅读方式的挑战:由于阿拉伯文字的书写方向是从右向左,因而教材上的汉语也随之从右向左排版。尽管如此,但还是有很多学子,他们为神秘而美丽的西亚文化所吸引,只有在深入了解阿拉伯语之后,才会发现她的魅力。 目前,阿拉伯语在我国的招生是被划分在小语种的范围内进行的,每年由北大、北外、北二外、上外等几所指定的外语院校提前单独招收,且数目有着严格的限制,基本上各校每届只有二十几名学生。 与其他小语种如韩语、德语、葡萄牙语不同的是,阿拉伯语是联合国七大工作语言之一,通用于西亚及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既包括沙特、阿联酋、巴林等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海湾富国,又包括埃及、伊拉克等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因此,在该地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阿拉伯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阿拉伯语受到人们的关注,日前有关部门作了一项调查,%的受访者认为阿拉伯语是最有利的语言专业。据了解,北大、北外等高校学习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还没等到毕业,就被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石油、中海油等单位“预订”一空。 小语种尤其是阿拉伯语好就业的现实,已成为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选报时的热点。专家指出,报考小语种专业,一定要谨慎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况且,小语种学起来有难度,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相关链接:阿拉伯语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掌握阿语语言、基本词汇和语法,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自学能力、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从事以阿语为工具的各项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阿语语法、阿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泛读、阿拉伯国情、阿拉伯文学、中阿文化比较、阿拉伯经济与杜会、伊斯兰文化、国际礼仪、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是根据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需求而设置的,带有较强的计划性,其就业方向多为外交、经贸、文化、新闻等涉外机构及高校、科研、外企、旅游等企事业单位。
313 浏览 6 回答
353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10 回答
80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7 回答
353 浏览 12 回答
100 浏览 4 回答
349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5 回答
139 浏览 6 回答
354 浏览 5 回答
244 浏览 5 回答
314 浏览 6 回答
168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