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减负500字 话题 作文 5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减负500字(一)
家里常听长辈们说:“换汤不换药。”不明白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可是现在才清楚,用它来形容中国式的减负一点也不为过。
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实行减负,可想而知一个涉世未深的幼童从书山题海中突然到了平安区时的兴奋心情,可是不超过两天(一点也不夸张),学校便以“不留作业学生不知道学习”为由,硬将我们拽回无止境的书山学海。
现在想起来,当时简直是可笑至极,一个仅有二,三年学龄的中国小学生怎么会懂得自习,而且万事开始都要有一个适应阶段,是在磨合中逐渐接受的,然而我们的负担不是逐渐削减的,而是忽然消失的,这种近似低能的做法如同深海中的鱼在瞬间到了陆地的结局是一样的,注定会爆死,会失败,而且会败得粉身碎骨无脸见人。中国在不改变应试 教育 这个政策时提出减负,简直可称得上是天大的谬论,也可以说是痴人说梦,正如戊戌变法一样,不改变根基却只幻想用表象幻影来安慰国人,这样做不但结局惨败,而且毒害更深。
中国学生受儒家教育思想几千年,应试也在中国根深蒂固,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绝对是痴人说梦,然而我们只有在不断摸索中收获 经验 ,努力创新,去创造出一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味追崇国外,,毕竟中国与西方强国的历史根源差距深大,我们只有拥有属于中国自己的新型教育模式,我们的学生才会真的从书山题海中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才会使减负有了真正的意义!
减负500字(二)
不久前,教育部提出了一套为全国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消息一出,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减负固然是好事,这次的政策当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可惜金无足赤,减负的弊端也很快显现出来。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孩子们的接送问题。小学生原本上学就很早,使得家长们送完孩子后到达单位同样过早。经过此次减负后,小学生上学时间推迟,导致许多家长上班迟到,与原先恰好相反。
不仅如此,本次提出的政策中也存在一些不必要甚至是有些过激的项目。我认为不必要的便是禁止初中设立重点班和通过学科竞赛成绩招生入学这两项。中学这样做就是为了选拔在各个学科成绩优秀的“尖子生”进入同一个班级,在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系统的培训中获得更好的提升。而取消了这些行动,无异于是在扼杀人才。暂停竞赛也有些操之过急,因为这些竞赛的成绩毕竟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量的体现,并非是什么坏事。
我认为至少现在的小学生们是不需要减负的。小学阶段培养的主要是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学业并没有多么繁重,作业也不是太多。而对于放学过早无法及时接学生回家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相应地延长校后托管的时长,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分为两节课。而中学的减负也不能过于着急,首先减少课程是绝无必要的,重点应放在作业过多和课外辅导班问题上,但这也需要见机行事,切不可大规模地轻举妄动,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
对于此次“减负”的政策,我认为总体仍然是弊大于利,不算成功。但减负当然是好事,只是 方法 不太恰当而已。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减负不再是一把双刃剑,而能两全其美地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减负500字(三)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奥运健儿身披红色的中国战袍,再一次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高处。“耶!又是一个冠军!”电视机前,一个心怀小小奥运梦的少年欢呼雀跃着。
“嚷嚷什么呢?赶紧睡觉去,明天早上还要上兴趣班呢。”房间里传来了爸爸的声音。唉,没办法,俗话说得好: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现如今,补课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就算在暑假也一样。现在的很多初中生,在不停地补课和沉重的学校作业面前,往往感到压力山大,我也不例外。
近年来,中国中小学生减负的 口号 喊得很响,但实际效果又有多少呢?我想,将来到了初三,就算我的奥运梦再大,也会被沉重的作业所拖累,即时想跑步也迈不开腿了吧。目前,中国所采用的是“填鸭式教育”,这本是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发明的,但由于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结果将别人失败的发明捡了回来。所谓“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灌输很多的知识,像给鸭子不停地喂食一样,让鸭子立刻变得很肥,但不注重教鸭子划水之类的技能。这就导致有些学生综合能力下降,比如:有些高中生还不会做家务,很多初中生还没有洗过一件衣服,刷过一个盘子……中国的学生正在从鲁迅笔下被外国人看作的“低能儿”转变为真正的低能儿。倘若鲁迅先生还在世,恐怕又会忍不住“呐喊”几句了吧。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逼出来的绝招。”相比升学压力巨大的中国学生,美国学生就有更高的自由度,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如果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现在12点,分针与时针重合,多少分钟后,才能再次重合?中国学生的头脑中立即会蹦出一大堆数学公式,然后埋头苦算;而美国学生则不约而同地转动腕表的指针,立刻找到了答案。正因为这种自由、灵活“放养式”的教学方式,使得美国学生更有创造力,这也许就是美国获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原因之一吧。
中国学生何时才能挣脱补课的枷锁,在蓝天中自由飞翔呢?难道减负只是一句口号,到头来反倒负负得正了吗?看着身旁厚厚一沓试卷,我陷入了沉思……
减负500字(四)
有这样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愤,于是主人一狠心,一跺脚,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
自以为聪明的猴子们哪里知道,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它们连半颗栗子都没多得到。
坐在考场中,我不由想到了减负中的我们,多少和这群猴子有点相像吧?
我们曾经叫嚷着一天十二个小时在校学习的生活太苦太累。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在校时间被压缩到八个小时。大家都拍手叫好。然而,渐渐地,比傻猴子聪明的我们发现了:“负”并没有凭空消失,它只是被偷偷转移到了家里。一张张的卷子,一本本的习题……我们在家里度过了一节又一节“大练习”“晚自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就像那个 故事 中,栗子的总数没有变少一样,我们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变,那么我们注定要付出和没有减负的上届、上上届……学生们一样的努力,才能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或许有人会问:“栗子的总数真的只能是七颗了吗?”唉,主人毕竟太穷了,他只有买七颗栗子的能力,不过,小猴子是他的宠物,无论如何他会想办法买更多的栗子。毕竟,减负是国家在教育方面一个崭新的举措,作为一个新事物,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它还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从某种角度看,我们的减负,似乎就成了国家的增负。现在,我们中的许多人心头压着的都是“高考”这块大石头。如何减轻这种“升学”的心理负担?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能更轻松地升上大学?这毕竟是国家发展的问题,我自然不能多言。然而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忽视对下代的培养,更何况我们走过了五千年沧桑的中华民族!我相信,随着各方面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减负”一定会冲破各种阻力,达到一种真正的“减负”,决不会任由“朝三暮四”的把戏上演下去。那么,在这种过渡时期,聪明的小猴子们为了不饿肚子,就该学会自己找栗子吃,不要满足于“朝三暮四”的把戏;聪明的我们也要把握自己,调整好心态,驾驶自己生命的小舟,去寻找一条有着适合自己风帆风向的海道,驶向胜利的彼岸。大海是辽阔无边的,我们知道,这样的路不会只有一条,何必非要醉享“朝三暮四”的虚妄?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看到十几岁的孩子们在阳光下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时,我们的脸上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不再是沉醉于“朝三暮四”的傻猴子,因为主人给了他们更多的栗子,他们是真正幸福的“小猴子”。
减负500字(五)
听着,朋友,别跟我说减负。
我早已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教室——食堂——寝室,多么简单,多有规律,不需要我动脑子,也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这是低碳生活的典例。在教室里,我的生活也是极有规律的。老师讲什么,我记什么,然后再背下来。一旦减负,我就得想许多问题,这样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哪里比得上什么都不用想,乖乖地待在教室里?我喜欢比鸡起得早,比鬼睡得晚的生活;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做作业,欣赏上下眼皮激烈的打斗,倾听脑袋发出的抗议,那真是一种享受……我现在的生活,井井有条,何苦要打乱它呢?
现在的我,生活非常充实:上课想作业,下课想作业,睡觉也想作业。老师、家长已经把我们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就连星期六、星期天、节假日也不需要我们决定做什么。一旦减负,减少了作业,我该想什么?我早已清空了在脑袋里储存的除学习以外的一切内容。一旦减负,有了休息时间,我该做什么?你说得对,我可以读文学作品,可是我看不出这有什么用处。陶冶情操?我是一个纯洁得只知道学习的乖孩子。增长知识?小山似的书籍里哪一本不是知识?我小时候倒是想过,能像侠客一样背着行囊外出旅行,可妈妈说那是胡思乱想。想想也是,侠客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至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游历各地名胜古迹,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电视,或者买张碟了解。不出门便知天下景,既不用花那些冤枉钱,又不用费力,还节省了大量能源,何乐而不为?小时候的我还想过搞发明,现在想来,真是幼稚,科技这么发达,还需要我发明什么东西吗?
我不知道除了学习还能干什么,我早就戒掉了一切“不良”嗜好。我不敢打球,怕手脚被球砸伤;我不敢跑步,怕心脏受到虐待;我不敢上网,怕不良信息污染我纯洁的心灵……至于参加课外活动,想是想过,可那有什么用处呢?万般皆废品,唯有分数好。谁会在意我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再说了,这些都是看不见的。学生要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这个我知道,老师说过的;可是出门在外,安全有保障吗?怎样才能避免不和陌生人说话?老师还说过,要填表的,还要盖章,我妈在居委会,盖个章,小菜一碟,哪里需要我亲自去实践?
朋友,别跟我说减负。我怕打乱了现在有规律的生活,我怕没有作业的我会胡思乱想,我怕减负后的我会不知所措……
别跟我说减负,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