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借用还是原班,网上有的是亚
wunengweili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与1995年相比,200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废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8%、72%、42%、55%和39%。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人民币GD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和。 ——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2001—2004年,连续三次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淘汰3万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炼焦、皂素、铬盐等八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停建、缓建项目1900多个。2005年,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并对水泥、电力、钢铁、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技术改造,使这些行业在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目前,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年产值约600亿元人民币。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做到废物产生量最小,实现“零排放”,并建设生态工业区,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7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三是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有关省市选择82家单位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等24个城市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海南、吉林、黑龙江等9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15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 ——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2005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信息发布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制定和完善了涉及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大气环境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应急预案、核与辐射应急预案等九个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以及《黄河流域敏感河段水环境应急预案》、《处置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年来,中国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重点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排查;对近5万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检查。 ——对工业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制度。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强化了工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等各项制度。2005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由1998年的131万吨增至339万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实行严格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国共有运行的核电厂5座(9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8座;在建的核电厂2座(4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座,没有出现重大核安全问题,实现了“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不遭受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的目标。中国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放射源安全与保安行为准则》,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放射源进出口必须依法履行审批等有关手续。 三、重点地区污染治理 近年来,中国政府把“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三河”、“三湖”流域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跨越全国14个省(市) ,居住人口亿。国家制定并实施重点流域“九五”、“十五”(2001—2005年)水污染防治计划,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排污单位,逐步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方式,并建设了一批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截至2005年底,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2130个项目中,已完成1378项,占项目总数的65%。“三河”、“三湖”流域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达416个,日处理能力2093万吨;流域内的50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已有8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目前,流域水污染物大幅度削减,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一些河段和湖体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国家投入亿元人民币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建设了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清理了库底固体废物,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两控区”污染防治。1998年中国政府批准划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个城市、地区,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国家在“两控区”内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燃料和低硫煤,大中城市禁止民用炉灶燃用散煤。与1998年相比,2005年二氧化硫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城市比例由增加到%;2005年酸雨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下降到。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天然气、电采暖、地源热泵、建筑节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和节能技术进一步推广,到2005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达到32亿立方米,城市热网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严格机动车排放管理,对在用机动车实施了环保标志管理,对高排放黄标车采取限行措施,并淘汰老旧机动车30多万辆,发展天然气公交车2800辆,2005年提前实施了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三号标准);修订完善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对道路机械清扫、冲刷和喷雾压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市区100多家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全市水泥立窑生产线全部关停。经过积极治理,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5年的234天,各种大气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渤海污染治理。2001年中国政府批复《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截至2005年底,已完成各类渤海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工程项目166个,在建项目70个,投资达17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44个,形成污水日处理能力万吨,新建城市垃圾处理场18个,形成垃圾日处理能力7000多吨,新建生态农业、生态养殖项目89个,新建船舶港口和溢油反应项目9项,初步遏制了渤海海域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四、城市环境保护 中国城市化率已从1995年的提高到2004年的。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使城市环境逐步改善,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与1996年相比,2005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中国的许多城市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全面达标规划,测算大气和水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许多大中城市在城区发展中实行“退二进三”的策略,即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利用地价杠杆把一些污染企业迁出城区,按照“工业入园、集中治污染”的原则,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集中控制。一些城市把旧城改造与调整城市布局相结合,解决老城区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集中供热,减轻燃煤污染。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推行使用预拌混凝土,对直辖市、省辖市、部分大中城市、旅游城市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污染。 中国各级政府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政投资的重点,促进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截至2004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2%,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40%。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标准从国家第Ⅰ阶段标准提高到国家第Ⅱ阶段标准,并制定了国家第Ⅲ阶段标准。一些城市开展清洁汽车行动,积极推行低污染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汽车。自2000年7月起,全国停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每年可减少排铅1500吨。 全国500多个城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城市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城市政府的环保工作。从1997年起,按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设施完善、环境改善的要求,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目前,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区)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其中56个城市和直辖市的5个城区已创建成功。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的天数均大于8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于35%,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和谐”已成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到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绿地率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和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了一番。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园林城市83个、园林城区4个,国家园林县城10个,并有12个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农村环境保护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国有178个乡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国家重点在“三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一些省市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国家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解决了67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开发生产新型安全优质高效饲料,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减少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国政府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县达到400多个,开展示范区建设县市达5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县10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近年来,有机食品相关的管理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出台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开展源头治理;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已命名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全国有机认证面积超过300万公顷。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截至2005年,国家投入7亿多元人民币,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建设了460多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国家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启动了以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和除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项目,重点在环京津区和西北风沙源头区建立了两条保护性耕作带。截至2005年底,共建立示范县100个。 ——农村新能源建设。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35亿元人民币,重点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到2005年底,全国沼气用户已达1700多万户,年生产沼气65亿立方米。国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已建成2200多处,年处理畜禽粪便6000多万吨;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万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00多处;推广省柴灶亿户,太阳能热水器2850万平方米。同时,还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六、生态保护与建设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造林绿化。中国政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指导方针,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营造林面积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超过667万公顷。近年来,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迅速增加,林龄结构、林相结构趋于合理,森林质量趋于提高,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森林蓄积量达亿立方米。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从1998年起,中国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十五”期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共营造生态公益林800万公顷,9333万公顷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133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538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200万公顷,封山育林133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达667万公顷;“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34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46万公顷。 ——草原保护。为加强草原的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草原工作战略重点实现由经济目标为主向“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转变,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加,2000—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9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牧草种子基地、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态建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13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1400万公顷,草原围栏3300万公顷,有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土地保护、开发与整治。中国政府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国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使乱占耕地现象得到抑制。2004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上年下降37%,总体实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国家还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通过对农村及城镇土地、灾毁土地、工矿区废弃土地等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复垦土地万公顷,建成了一批布局规整、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治理和恢复。 ——水土保持。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多个专项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范围由长江、黄河上中游拓展到东北黑土区、珠江上游和环京津等地区。国家开展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已建成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土保持工程300多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190个,示范小流域1398条,并开始实施第一批62个面积不少于3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和50多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国188个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所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施封育保护,封育保护面积达万平方公里,并在“三江源区”实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目前,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80个县全部或部分实施了封山禁牧,封禁范围60多万平方公里,封禁区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十五”期间,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综合整治小流域11500多条,建设基本农田406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1533万公顷,建设拦沙坝、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350多万座(处),淤地坝7000座。 ——防沙治沙。中国政府将防止土地荒漠化、沙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批复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04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为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相比,五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抑制。 ——海洋环境保护。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构建了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制定和实施了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计划和重点海域的环境保护计划,继渤海之后,中国政府于2005年启动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在长江口和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开展了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陆域、海域同步的环境监测和调查工作。中国政府严格执行海洋工程和海上倾废的审批制度,强化对倾倒活动的执法监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国家批准了《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溢油应急计划》,并纳入国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加强了船舶污染防治和危险品运输管理,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溢油应急体系建设。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20个,一批海洋珍稀物种得到保护,珊瑚礁、红树林及海草床等重要生境得以保护。通过采取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压缩捕捞渔船、完善休渔制度、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实施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中国政府把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全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天然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保护。国家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在东江源、洞庭湖、秦岭山地等18个典型区域开展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甘肃、青海等省(自治区)开展了地方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目前,经中国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区有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武夷山、庐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三江并流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一批自然保护区,分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或《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国建有各类森林公园数量超过190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全国共有85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和河南嵩山等八家地质公园首批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国家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写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制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目前,全国共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殖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使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同时,开展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建立了67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针对危害较大的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开展了“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提高了公众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意识和能力。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189种野生植物中有71%的野外种群达到稳定生存发展的标准;全国野生动物调查的252种野生动物中有的种群稳中有升,扬子鳄、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成倍增加,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圈养数量达到183只。一些物种的分布区逐步扩展,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物种的新记录、新繁殖地或越冬地被不断发现。一百多年未见踪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为世界极危物种崖柏被重新发现。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中国地质学》李四光(扩编版)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地质学家,美国原住民权威,他所著作的《西部科罗拉多河及其去流之探险》丁文江主编杂志《中国古生物志》暂时就这么多吧!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东汉历史和地理学家班固撰著的专门记述西汉一代地理沿革及郡县邑地理情况的一部专志,也是我国最早以“地理”二字作为篇名的著作。它上承《禹贡》、《职官》,下启历代纪传体史书,开辟了我国正史地理志的先河。它内容丰富、体例完善,影响我国地理学发展近两千年,在我国地理学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水经注》是我国北魏时期的一部宏大的地理学著作。该书是郦道元在大量史料和实际考察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巨著,是一部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地理等内容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被地理学家刘献廷誉为“宇宙未有之奇书”。 《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唐代学者李吉甫撰著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是被学术界认为“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的中国地方志书的代表著作。该书成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即用当时的年号作为这部书的书名。由于此书每镇篇首列有地图,图前文后,相互补充,故名《元和郡县图志》。到了北宋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四十七幅方镇图已散失无存。到了南宋时期,人们觉得再称“图志”已名不副实,于是改称《元和郡县志》。 《马可·波罗行纪》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于13世纪末撰写的一部记述东游途中所见所闻的关于中国及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历史地理、风土民情、政治经济、城市管理、宗教信仰及游猎节庆等活动的重要著作。它对欧洲人民扩大地理视野和了解东方世界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书以其生动感人的故事、丰富多彩的内容、朴实别致的风格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欢迎,并在欧洲知识界引起了震动,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通过三十多年的旅游,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有关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岩石洞穴、瀑布温泉、动植矿物、经济贸易、民风习俗、城镇村寨、民族关系等逾六十万字的巨著,它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读史方兴纪要》是清代学者顾祖禹用数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一部中国历史地理名著,是中国史学家和地学史上的一部旷世奇书。这部著作,取材宏博,考核精审,辨山川之源流,记州郡之沿革,志形势之险夷,论攻守之利害,旁及政事之兴衰得失、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之迹,集历代之论,汇百家之说,是中国学术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中国历史地理巨著。 《地质学原理》是英国近代地质学家赖尔的主要学术著作,又名《可以作为地质学例证的地球与它的生物的近代变化》。这部书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内外都产生过广泛影响。1872年由中国数学家华蘅芳和美国医生玛高温合译成中文出版,书名《地学浅释》。1959年徐韦曼又重新翻译,以《地质学原理》为书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一著作的出现,标志着近代经典地质学的成熟。 《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向全世界说明了物种和人类起源的真相。达尔文进化论是进化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源泉。它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生物学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同时,它不仅是许多自然知识的理论综合,而且还对自然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或将来,它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在近代地理发展中,无论在德国还是在全世界,阿·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都称得上是一部研究近代地理学理论问题的重要学术文献。这部书以系统阐述地理学方法论而著称,其中心思想是讲述地理学的区域特征。这部书的出版,在国际地理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反响。在获得有力支持的同时,还导致关系到地理学的存在和发展的热烈讨论。 《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爱·丘·森普尔(E·C·Senple,1863—1932)的一部重要地理学著作。“虽然这是她著作中最缺乏创造性的一部”,但是由于她全面地把拉采尔氏的正统人类地理学原理介绍到美国,并毕生致力于它的推广工作,始终热情不懈。“她是拉氏见解的最积极、最成功的信徒,在仍和国家都无人能同她相比。”她的这部著作,也由此赢得了国际声誉,成为重要的人文地理学名著。 《人文地理学问题》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德芒戎的一部文集。他一生从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由于忙于教学和编辑业务,除了代表著作《法国经济地理》之外,没有写出独立的理论专著。他的学术贡献,不仅在法国地理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在西方近代地理学史和世界人文地理学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去世以后,法国地理学界为纪念他而编辑出版了这部文集。这些论文涉及了他对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方法的阐释与探讨,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地理学理论体系。这些论文,对当时法国和西方地理学界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较之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地质科学可谓“大器晚成”。把地质学真正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革命,迟至20世纪上半叶才得以发生。人们公认,拉开这场科学革命序幕的是《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一书,作者即是被誉为“地质学中哥白尼”的魏根纳。 《翁文灏选集》收集翁文灏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共21篇,是翁文灏在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地理学、沉积学等方面的学术水平代表作。该书是一部代表我国近代地球科学尤其是地质学的奠基水平的学术著作之一。 《中国地质学》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一部地质学名著,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著作,是运用地质力学原理来研究区域地质形成规律的一部开拓性经典著作。此著作在地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中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科学家竺可桢于1966年发表的一篇重要的科学论著。这一论著系统科学地论述了我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历史变迁,指出了冷暖波动的规律,并由此推测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可能存在着迁移现象。此项研究开创了我国历史气候学领域研究的新纪元,并成为世界地学界罕见的一部经典性著作。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乡村集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于199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并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该理论是以古典区位理论的静态均衡理论为基础,进而探讨了静态一般均衡后种区位理论,为此后的动态一般均衡后种区位理论(此理论用于研究规划问题)奠定了基础。 《不列颠群岛—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斯坦普和比佛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们的合著《不列颠群岛—地理和经济概论》一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英国地理著作。该书涉及自然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诸多方面。1960年吴传钧选择了该书的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部分,并以《不列颠群岛—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为书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工业、交通和居民等部分,则因国内已有〈英国经济地理〉译本,未再汉译。本书的翻译出版,为我们了解英国的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特别是了解英国的土地利用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在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美国地理学家R·哈特向撰著的《地理学的性质》(1939)和二十年后撰著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1959),可以算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地学著作。这一著作被认为是对地理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观点的权威论述与阐释。1959年作者撰写并出版了《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以便对地理学性质问题作出正面的结论。这一新的著作被认为是“崭新的、生动的、有力的和前后一贯的,没有一个认真的读者会不对作者在地理学方法文献上的艰巨努力以及他卓越的分析能力表示钦佩。”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莱切尔·卡逊于1962年写成出版的科普著作。该书以严峻事实、犀利的笔锋、通俗的语言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警示人类不要自毁家园。 《西部科罗拉多河及其去流之探险》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地质学家,美国原住民权威,该书不但是一部重要的地理论著,也被列入文学经典之作。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该书是黄汲清先生经过长期大量野外调查之后,总结中国及邻区地质资料撰写的一部中国大地构造的系统著作。该书以其精美的图件和精练的文字,描绘了东亚大陆的基本构造单元的时空展布、构造样式和相互关系,强调东亚中、新生代基底褶皱作用,分出古亚洲、太平洋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三种构造型式,用活动论思想阐述了它们的发展、演化过程,提出多旋回造山运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特征的著名论断,被公认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经典著作,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总结 50 年的研究成果,在李四光学术思想指导下,高庆华撰写了 《地质系统整体观理论探索与应用———地质力学研究的进展》[147]一书。该书在绪论中写到: “李四光在 《地质力学概论》中写到: ‘地质力学或地质学的力学,这一类的名称由来已久,意义也很广泛。……不过,这门边缘学科的领域,现在仅仅可以说略具粗糙的轮廓,它的发展远景究竟怎样? 这主要看它在地质工作哪些方面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同时也要看有关学科给予它什么样的支援。’
地质力学是本土化的地质科学理论方法,从启蒙时期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如何扩展这门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地质力学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创新发展地质力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学科发展的理论指导思想应该站在地质科学发展的前沿。由中国地质学会主编的 《2020 年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研究》[1]一书中指出: ‘国际地质科学正处于重大战略转变时期,逐步形成了地球系统科学、信息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全球化等基本思维观念,代表了当代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转变的指针。’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得到普遍关注和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地球系统科学思维在地球科学中得到普遍接受,地球系统科学成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地球科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李四光的思维早已体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向。1928 年李四光研究了北半球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的规程与大陆运动的关系; 1929 年提出地壳上层与重圈旋转运动的差异与各圈带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域变化有关; 1955 年提出了石油勘探要考虑沉积条件与构造条件; 1958 年提出构造形变的深入研究进入岩石学、地球化学、结构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的领域。
1968 年,李四光向国家科委口述地学方面科研体制改革小组的谈话提纲,其中他明确指出: ‘地质工作要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运动分为物质的变化与机械的运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互相联系的。从地球的本身看,由于地幔和地核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因而产生了各种 ‘场’譬如: 电场、磁场、重力场、热场、应力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由于不规则的变动,也引起地壳一系列的变化。譬如: 地球转动与太阳系的关系引起潮汐、地震及火成岩的活动。地质史有 20 亿 ~30 亿年 ( 根据最新资料已有 45 亿年) ,海水的变化,海水的进退,海洋的形成,与大陆的关系,相互起什么作用? 占地球表面 70% 还多的海洋,很多工作现在没有很好地去做,这些工作与国防、生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过去,地球化学找矿,主要是找岩体中矿物质的变化,或沉积物中的变化,但没有研究海水变化的规律。空气层也在随着地球转动。空气层与地球表面的关系很密切。空气和水的浸透现象是大家熟悉的,但固体的浸透现象注意不够,这是物理和化学的现象,研究这些对了解矿产的来源很有意义。空气层在转动 ( 这与固体不同) ,直接关系到气层流动带的分布规律。为什么雨水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要全面掌握这些规律’。
1969 年李四光完成了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 一书,他把天、地、生三者视为一个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整体,来研究地壳乃至地球的演化和发展。
李四光的意见明确反映了他研究地壳运动和发展地质科学的系统整体观思想,现在看来仍是先进的地球观。他一生特别是晚年所研究与关注的地质理论与实践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已远远超出了 《地质力学概论》的研究范围。
1969 年根据李四光先生的意见,地质力学所组织了西秦岭队 ( 当时指定作者担任研究队队长) ,李四光先生亲自部署研究工作,他明确指出: 要将西秦岭地区作为一个 ‘点’,将构造体系、沉积建造、岩浆岩、变质岩、地球化学、矿产、地震活动、构造演化、古气候变化、海水进退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1971 年李四光先生去世了,但是他生前指导性的意见和新的思维我一直不敢忘记,我认为他对西秦岭队工作的安排,是将其系统整体观思想全面付诸实践研究的开始,是他亲自拟定的创新性研究课题,需要大家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1976 年成立了地矿部五六二综合研究队,将李四光晚年最关心的能源地质、地震地质、深部地质和地壳运动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由作者担任室主任的综合研究室 ( 地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室) ,除了综合以上问题的研究外,增加了海平面变化和构造体系对地热场控制关系的研究; 1989 年作者参加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水利部、农业部和地矿部、林业部专家的共同支持下,除了重点完成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减灾的任务外,还进行了地球表层系统和现今地壳运动问题的研究。
可以说,由李四光生前亲自布置的研究工作,作者与大批同事已经继续研究了 40 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是:
1) 在结构面力学性质鉴定的基础上,对构造形迹进行了力学分类; 总结了不同力学性质结构面的特点和标志及对矿产不同的控制作用;
2) 在划分构造形迹序次的基础上,提出了压性、张性、扭性重要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的序次转化模式; 探讨了序次研究在构造研究方面的应用和规律 ; 研究了序次转化对矿产分布的多级控制作用;
3) 研究并总结了各种类型的构造体系复合的标志和控矿规律;
4) 编制了全国与世界构造体系纲要图,在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划分了构造系列、构造系统。进行了陆壳构造与洋壳构造的统一研究;
5) 研究了构造体系和构造活动控岩控矿;
6) 进行了中国沉积岩相建造与大陆海水进退规程及对沉积矿产的控制规律研究;
7) 进行了中国岩浆岩原生构造与地应力场的关系及对岩相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
8) 进行了中国气候变化与生物迁移问题和与地壳运动关系的研究;
9) 研究了地应力场与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的关系;
10) 根据地壳现今运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研究了自然灾害系统与全球运动和全球变化的关系。在对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划分了灾害风险区,推动了减灾系统工程;
11) 研究了地球气、水、石、生各圈层物质运动的方式和方向,在全面综合各大地构造学派地壳运动论点和论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联合力场的观点; 并以此为据,对地球表层地质构造现象的形成进行了系统解释;
12) 总结了我国重要矿产的分布规律和地质力学找矿理论方法,应用地质系统论对隐伏矿产进行了宏观预测。
几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说明,地质力学把对构造的研究从孤立的现象描述,追索到力学机制; 然后从局部应力场,联系到全球动力场; 再从全球动力场的空间特征和发展去探索地壳运动问题,即以构造体系为核心的研究,的确是一条正确的研究途径。但构造只是地质现象之一,如果希望地质力学能为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则必然要扩展其研究领域。综合上述研究成果,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孙殿卿、高庆华在 《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地质现象和地质规律多因子互馈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观点,1984 年高庆华提出了地质系统论[14]。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构造体系不是孤立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一系列地质现象相伴发生。我们把在一定范围内,各种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总体,称之为地质体系。如果说构造体系是一定方式地应力作用下的一幅应变图像,那么地质体系则是在地壳运动推动下,地应力场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地质现象的总体。
地质体系的主体是地质体。任何地质体都有两种属性: 物质的和构造的。就是说,它必须有物质基础和构造形态。地质科学既要考虑建造 ( 即组成方面) ; 又考虑改造 ( 即构造方面) 。组成与形变,建造与改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脱离建造的改造,也不可能有脱离改造的建造。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对立统一体。建造是地壳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改造而形成的,并且在它形成之后,又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或强或弱的改造。可以认为: 改造是地壳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控制着建造的形成和分布;建造不仅反映了改造,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着改造。
目前地质界对地质体研究的主流是分门别类的研究模式,而且有愈来愈细之势。但是如果我们以系统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努力研究各种地质现象联系性、层次性、整体性,就会从众多‘孤立的’地质体中发现地质体系的存在。
地质体系的核心是构造体系。小型构造体系一般只造成岩层的破坏、改造,可有少量的热液或冷水溶液沿裂隙活动,有溶液沉淀物,沿较强烈的结构面出现一些构造岩和局部变质现象。但当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体系形成时,在强大地应力场作用下,不仅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形迹,使岩石发生质变和相变,导致岩浆活动和地下水系统变化,同时也破坏了元素平衡状态,使元素在地应力场控制之下发生迁移、聚集、启动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形成受构造体系控制的岩石和矿产。构造体系形成以后,出现或改变了所在区域的地貌形态,形成山岭和盆地,控制了地质作用外营力场的空间格局、沉积作用和沉积岩及沉积矿产的分布和相变规律,也控制了土壤、水文系统状态、生物分布和地质灾害。不仅如此,作为下垫面,还控制了地区性小气候的变化和洪涝、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分布。所有这一切都可纳入地质体系的研究内容。构造体系规模愈大,地应力作用愈强,地质体系的内容也越丰富。像构造体系的序次和级别属性一样,地质体系也有级序之分,小的地质体系受大的地质体系所控制,区域地质体系受全球地质体系所控制。
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和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除了形成构造体系外,板块、地槽、地洼、断块、大地波浪等大地构造形象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是有系统联系的,也应属于地质体系的研究范围。由构造体系向地质体系发展,是地质力学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立地质系统科学的基础。
由此看来,由运用力学原理研究构造体系为核心的研究工作,向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地质系统、地质体系方面扩展,已成为发展地质力学的关键。
李四光在他毕生最后一部著作———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中[3],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
‘这样看来,我们的时代,不是地壳运动和缓,而是正处于相当强烈的时代’。
事实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地球的活动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各种地质灾害与自然灾害都有增强之势。于是我们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之后,便以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减灾为重点。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将各种自然灾害作为一个自然灾害系统来看待,全面研究天、地、生、人等巨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变化,进行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综合减灾及灾害 - 环境系统研究,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教授的学术思想。在对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和地质及生物灾害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由地球表层系统变化导致的环境与灾害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环境与灾害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因素控制: 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类社会活动。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致使人类、地球、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表面看,地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地质环境的变迁和地震及地质灾害的产生; 水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水环境的变化和水灾害的发生; 气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气候环境的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地球表层系统和生物圈的运动和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灾害的发生。然而,从深层次看,由于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圈层自身运动变化的同时,彼此也在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各个圈层的运动与变化受控于全球运动与全球变化,并且与天体系统运动变化相联系。
全球运动与全球变化是迄今争论不休分歧很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地壳运动留下的各种痕迹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和追索地壳运动起源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根据,其中构造形迹及其反映的地应力场和运动场是最重要的证据,但也要充分注意地质体系的其他现象,如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成矿系统等与地壳运动的成生联系。
通过综合研究,获得了两点最重要的认识:
第一,各种地质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按一定的关系联合起来组成相互联系的序列、体系、系列、系统,乃至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球系统; 因此研究地质规律,必须重视地质系统论。
第二,构造系统、岩浆岩系统、沉积岩系统、变质岩系统、水文系统、地球化学和成矿系统以及相关自然现象的形成都与地壳运动有关。地壳运动是个复杂的问题,动力来源与影响因素很多,然而其中地球的整体运动起着主导的作用。地球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在旋转过程中发展。在旋转过程中地球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使其旋转力场不断变化与调整,推动着地球各个圈层物质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便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地质现象和自然现象。因此为了研究地质系统与相关自然现象相互联系的规律,必须以地壳运动整体观为指导。
在对地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形成机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1995 年高庆华与马宗晋、孙殿卿共同撰写了 《地壳运动整体观论纲》,提出了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的总体框架。
地质系统论和地壳运动整体观的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们构成了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的基础。
当前,关于如何创新发展地质力学是大家共同关注且意见分歧的问题。其实,李四光先生生前已有明确的意见。1965 年 10月 26 日李四光在给第三期地质力学进修班的学员作 《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任务》报告时说到: ‘地质力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 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它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在同一次报告中,李四光还谈到 ‘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包括构造体系的规律、海洋运动的陈迹等,是实际的东西,从地质力学整体来看,关于这些东西的知识,是它主要的内容。按照认识运动的过程来看,我们必须把那些对于客观存在的感性知识,在主观方面加工,精练出理性的知识,这就需要力学出来帮助,否则地质力学只能停留在描述现象的阶段,而很难揭穿那些现象发生的内在因素。’
我们理解, ‘地质学’除了地质力学重点研究的地质构造外,应该包括地质科学的各个方面; ‘力学’除了地质力学正在研究的固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地应力场外,还应该包括流体力学、地球动力学,也就是说对 ‘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发生的内在因素’都应该作理性的认识。因此我们提出的地质系统论和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正是 ‘考察和研究’地质力学的 ‘两条腿’的方法论; 而地质系统整体观则是对‘地球运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理性认识’的地球观。
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是在李四光学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 构造体系研究
构造体系是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2. 地质体系研究
相联系的地质现象组成的整体称为地质体系。如果说构造体系是一定方式地应力作用下的一幅应变图像,那么地质体系则是应力、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地质现象的总体。
3. 地质系统与地质系统论研究
地壳上各种地质现象都不是孤立的,有成生联系的地质现象往往组成地质系统。地质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包括构造系统、岩浆岩系统、沉积岩系统、变质岩系统、水文系统、成矿系统等。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地质系统的联系性、层次性、整体性的理念观点、理论思维和方法,称之为地质系统论。我们认为,随着地质系统论研究的深入,必将进入地质系统科学的研究层次。
4. 地壳运动问题与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
地壳上各种地质现象和相关自然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为了了解它们的成生过程和规律,就必须研究地壳运动问题。地壳运动是个复杂的问题,产生与影响因素很多,有关地壳运动的学说不仅五花八门,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我们提出的地壳运动整体观,是将地壳各部分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和相关的自然现象看做有联系的整体; 将发动地壳运动的各种动力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动力系统; 将地壳运动的因果作为一个统一的互馈系统进行研究。地质环境的变化、矿产的形成、自然灾害的产生无一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因此为了研究它们的规律,指导找矿、减轻自然灾害、保护环境,需要用地质系统论和地壳运动整体观去进行研究。
地质系统整体观是在地质力学及地质系统论和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其他地质科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系统论和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萌生的一种研究地质现象系统整体规律的思维方法和理念。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质现象的出现不是孤立的; 由不同的地质现象组成的各种地质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的起源与规律性受地壳运动整体动力系统的控制; 因此解决地质实践问题首先要认识地质系统整体规律。地质系统整体观奠定了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地质力学向地质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
地质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是极其复杂的,长期以来,许多地质学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卓有见地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诸如槽台说、地洼说、镶嵌构造说、断块说、板块说等。这些学说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了地质现象或某些地质体和构造形迹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对研究地壳运动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览这些学说,不难看出,同一种地质体和地质构造形迹往往被不同的学说贯以不同的名称,用不同的观点去认识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现象的特点,解释它们的成因,似乎在地球动力学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 但是如果按着各自的建立的地质构造系统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进行系统层次分析,最终也可以发现它们的形成与地球自转过程中离心力、惯性力、重力的变化以及地球不同圈层物质的运动、差异性运动以及彼此的相互作用和能量的交换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些都应该是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的内容。
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的对象已从地质构造现象扩展到其他地质现象和相关的自然现象,大大超出了地质力学传统的研究领域。地质系统整体观在我们的一些论著中曾称 ‘地球系统整体观’[4],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地质系统,故又狭义的称为地质系统整体观。不过地质系统的形成与地球其他圈层系统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的范畴依然涉及地球的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地球的整体运动和变化,故而其含义与广义地球系统整体观是一致的。根据以上的初步理解,作者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即对地质系统整体观所涉及的广泛而又复杂问题,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逐步探讨,并且不断地进行阶段性总结。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作者等已经收集了地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大量资料,完成了若干初级的或基础性的研究,40 年来,已经陆续编著了约 30 部论著和 100 余篇论文 ( 均含合著) ,其中比较重要的 《专著》和论文是:
高庆华、毕子威等,1973 年,《学习地质力学》
高庆华,1980 年,试谈侵入岩的原生构造和岩相分带与构造体系的关系
孙殿卿、高庆华,1980 年,地球自转与全球构造
高庆华,1981 年,试谈地壳运动与地质建造之关系
孙殿卿、高庆华,1982 年 《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
高庆华,1985 年,《地质系统与隐伏矿产预测》
高庆华,1985 年,构造体系与地质体系———从地质力学地球观看地质力学的发展
高庆华,1985 年,地球自转与地质体系论
高庆华,1986 年,地球运动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从地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海平面变化之主因
高庆华,1986 年,板块地质力学与地质系统论探讨
高庆华,1988 年,试论地球运动与地质灾害及自然灾害系统
马宗晋、高庆华,1990 年,李四光教授的系统整体论思想
高庆华,1991 年,太阳活动、地球运动的研究在自然灾害综合预报中的作用
高庆华,1991 年,自然灾害系统论概说
马宗晋、高庆华,1993 年,试论地球系统和地震科学的整体观
高庆华、李志强、聂高众,1995 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自然灾害韵律活动的控制作用
高庆华、马宗晋、孙殿卿,1995 年,地壳运动整体观论纲
高庆华、马宗晋,1996 年,环境·灾害与地壳运动及人类活动
高庆华,1996 年,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启蒙与地质力学
高庆华,1996 年,《地壳运动问题》
高庆华、张业成、刘惠敏编著,2000 年,《灾害 社会 减灾 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 21 世纪减灾策略分析
高庆华、马宗晋、苏桂武,2001 年,环境·灾害与地学
高文学、蒋洪亮、高庆华、张业成等,2000 年,《地球化学异常———地震预测整体观的探索》
图 3-2 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框架
高庆华等,2003 年,《中国 21 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
高庆华、苏桂武、张业成、刘惠敏,2003 年,《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
高庆华等,2008 年,《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灾系统工程》
高庆华等,2009 年,《地壳运动整体观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 40 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地质系统整体观研究框架( 图 3-2) ,即从构造形迹、建造、改造、海水进退、气候变化、生物迁移、自然灾害等现象调查研究入手,一方面逐级归纳,寻找地质系统和地质体系的组成和规律; 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研究,追索造成这些现象的起因和地壳运动问题; 然后,以认识到的地质系统整体观理论去指导实践应用,并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提供基础。……”
地质系统整体观曾称地球系统整体观,由于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质系统,故又狭义的称为地质系统整体观。不过地质系统的形成与地球其他圈层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的范畴依然涉及地球的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地球的整体运动和变化,故而其含义与广义地球系统整体观是一致的。
190 浏览 5 回答
211 浏览 2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3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
146 浏览 4 回答
360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3 回答
316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7 回答
123 浏览 5 回答
158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4 回答
133 浏览 2 回答
34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