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中国市场,环保政策并不是驱动植物肉发展的唯一因素,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口感及价格也是影响中国消费者购买植物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当前,目前加工植物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湿法拉丝蛋白与干法拉丝蛋白。其中,湿法拉丝蛋白可以把植物肉的原材料,包括食用油、纯麦和水在内的的原料一起生产,并产生真正的“肉”的质地,这也是欧美等国,优秀植物肉品牌采取的加工方式。而目前中国新一代植物肉初创企业,主要还是采用干法蛋白拉丝生产,两种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口感上有明显的差别。根据DATA100在2020年初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度较高,主要在60-80%之间,而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度显著高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但从用户认知转化率来看,我国植物肉用户认知转化率较低,如在一线城市,有88%的用户听说过植物肉,但真正食用过的消费者仅占32%,在其他城市占比则更低,植物肉仍无法完全渗透市场。肉类产量大幅下降,植物肉替代作用却并不明显畜牧养殖容易遭受各种疫情的影响,导致产量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和供应及价格。2019年,受非洲猪瘟、环保政策等多因素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肚下降,虽然牛肉、羊肉、禽肉产量仍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体量较少,我国肉类总产量仍明显下降。202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7639万吨。近年来,中国植物肉产业的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一直稳定在至,远高于GDP增长率。The Good Food Institute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植物肉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4%左右,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国肉类产量明显下降,而植物肉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原来的增长趋势,并未明显的表现出替代作用,主要可能是由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