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技巧,以及符合社工价值观的待人态度。社会不断改变,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社会越进步,对生活素质的要求越高,对专业服务的要求也自然提高,要在社工专业上建立一番事业也不容易。过去你曾遇上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环境方面。如今你将有必要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因为大学跟中学不同,要求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不是纯学术科目,更是讲求运用自身(self)、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评估学术科目的水平有好几种方式,各有相称的学习方法。考多项选择题和短题目所需要的技巧是记忆、分析、分配时间、个人努力;考长题目须加上宏观及微观分析、创意、组织,和批判地接受讲师的观点;协作计划还须加上团队工作技巧。但是社会工作的面谈却要求社交技巧、面谈技巧;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所需技巧更多,不可能在此全部列举。但我想谈谈提升技巧运用能力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过程大概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不知不能;知而不能;自觉能做;炉火纯青。你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看示范、听讲解、看光碟等方法直接获得有关技巧的知识,从不知而知,知道要做什么(what)和做的步骤(how)。但这是吸收知识(learning by absorbing)的方法,不能保证你可以在一个类似或全新的处境中运用该技巧,这就是知而不能。要从第二阶段提升至第三阶段,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对于社工学生来说,在正式实习前的课堂上与同学们操练技巧、反复练习、纠正错误,是必要的方法。因为学生不能在未达到自觉能做的阶段及随便用该技巧于服务对象身上,因为这样做不但违反社工专业守则,也有可能伤害服务对象。在导师的指导下与同学们操练,可以令自己完成第二阶段。要经历第三阶段,首先要靠实习(practicum),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都不一样,面对的处境也不同。实习是在真实的处境中,尝试与自己不太认识的服务对象一起解决问题,对社工学生来说,是最具挑战性和最高难度的实际操作,因为学生要在具体处境中(如带领小组、个案面谈、动员社区),配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如分析小组的发展、处境、评估小组成效等),才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及其身处的环境,对症下药,适当地运用各种技巧。两三次实习表现均良好,你大概进入第三阶段。
是的,您可以在社会工作硕士论文中使用实务内容。相关实务可以是对上述主题或研究话题的实践性分析,或者提供社会工作实务和政策方面的实例和解决方案,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伴随着我国内地社会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社会工作行政既是一种社会工作 方法 ,也是一种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工作行政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的控制
摘要:控制行政成本,是目前中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工作机构,因其独有的助人宗旨和服务活动而加倍需要对于行政成本进行控制和降低,以便更大的发挥其社会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于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问题进行分析,为社会工作机构有效控制并降低行政成本提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 行政成本 有效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发展,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日益提升,关于我国行政成本的讨论也正成升温趋势,越来越多的讨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居不下的行政成本正在严重影响着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效率和收益,作为肩负维护社会稳定、关注弱势群体生态的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是其实现社会使命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重要概念解释
1.社会工作机构
根据2009民政部发《关于促进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中的界定,社会工作机构是指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非企业单位。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机构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专业化和职业化,社会工作机构也日益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和作用。社会工作机构有民办和公办之分,本研究中不特别加以区分,控制并降低行政成本是所有社会工作机构所必须采取的手段。
2.行政成本
本文选取行政管理学中对于行政成本的解释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对自身内部政治、经济、 文化 、 教育 、卫生等各方面事务的管理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与消耗的总和。具体可分为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财力成本和其他成本。
每一个社会工作机构,无论规模大或小,都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体独立的行使其行政职能和行政计划,因此,每一个社会工作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必须严格制定标准,有效控制行政成本支出。
(二)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支出现状
根据中国民政部下属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管理中心在2010年10月的一份 报告 中显示,在对中国目前已注册的99家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抽样调查后,结果显示75%左右的社会工作机构“完全不披露或仅仅少量披露财政信息”。另据统计,目前有的社会工作机构没有专门的网站和财政情况透露 渠道 ,拥有网站的机构中,有的机构不再更新数据,由此不完全估计,目前中国所有的社会工作机构中,约有65%左右没有明确的财政统计数据。
财政统计数据的难以获得,直接造成了对于行政成本的难以估计,在进过多番查找后,始终没有找到关于目前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的统计数据。在对于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所进行的探访和整理中发现,目前民政部对于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的“年检制度”中,要求民办非企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年度财政报表中,显示行政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并规定如行政支出所占比例高于整体支出的20%,则该机构不能通过年检。由此,我们现在可见的大多数民办非企业社会工作机构中,大多数机构的行政成本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在20%上下,然而,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却随着财政数据的“不透明性”,而被大大的打上了一个问号。
《2010年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中称,的民众对于社会慈善机构的捐款“不放心”,这必将极大的导致社会资源的异向流转,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机构的长期发展,将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审核机制,革除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切实控制并降低行政成本,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所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二、社会工作机构在行政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方面受科层化体制影响
中国社会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现在仍存在于我国各级行政体机构设置中。科层制行政机构设置的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机构臃肿、职能重叠、政出多门、人浮于事,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于我国的社会工作机构中,庞大的工作人员工薪、福利、 保险 等支出,使得社会工作机构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行政成本控制意识淡漠
由于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大多属于民办非盈利机构,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行模式,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极少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问题。这也侧面牵涉到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的问题,即产出产品价值难以评估。由此造成的对于投入的控制意识的淡漠,是对于行政成本控制不灵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人员流动性大,工作规范化程度低
在目前的绝大多数社会工作机构中,很难找到明确的职位描述和工作分析,这是职权不明、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典型表现。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工作组织薪酬待遇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使得社会工作机构人员流动性大,每一次工作人员的流失都代表着“人在政在,人走政息”,每一个新雇员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熟悉业务,这不但造成了之前资本投入的荒废,更加重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营成本。
(四)受形式主义影响,行政成本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行过程中的另一大特点是形式主义作风严重,为了扩大宣传效果,不惜以重金打造规模宏大的“面子工程”,在宣传方面大量投入成本,横幅、彩喷、宣传图册、纪念礼品等等一次性宣传媒体,极大的加剧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行政成本投入,从而压榨了原本应直接投入于服务对象的资金,这种浪费,极大的增加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财政负担。
三、对于控制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成本的建议
(一)广泛树立行政成本意识,大力推进效率观念落实
行政成本意识的淡漠,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机构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机构内部通过集体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的对于行政成本意识的树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尽机构最大的努力,以在机构内部树立效率为先的意识,将一切成本投入与产出相关联,特别是将行政成本控制的概念深入培植,作为职业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将“讲实效、重质量”的思想内容作为培训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建立行政成本责任制度,定期进行行政支出自查
必须指出的是,仅仅依靠培训、学习、观念灌输这样的“软手段”对行政成本进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在社会工作机构建立详细的行政成本责任制度,以规章的形式切实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成本开支。与此同时,务必定期要求工作人员对自己业务过程中的行政支出进行自查,提交自查报告,以实现对于行政成本的自我监督与机构控管相结合,以实现控制行政成本的目的。
(三)规范行政开支审批过程,严格遵守机构财务预算
在控制行政成本的过程中,“节流”是重要的工作手段之一,社会工作机构运行过程中,务必详细制定预算,从预算中严格控制行政支出的数额和范围,以便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财务报销制度务必做到规范化,做到专人、专章、专管,通过自上而下的财务审批过程,严格规范行政费用支出,从而杜绝过度使用行政费用的现象发生。
(四)精简机构部门职能设置,切实规范工作人员职权
对于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来说,小而精简的社会工作机构可能更加适合于对服务对象的帮助和改善。机构庞大的社会工作机构往往是造成人浮于事的重要诱因,这又从一个侧面增大了行政开支的幅度。因此,精兵简政对于当下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
此外,为杜绝因工作人员流动而造成的行政费用增加,社会工作机构应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计划,包括撰写详细的招聘计划、部门职能设置、职位描述、工作分析,以规避新雇员进入机构后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学习期和由此引发的行政开支。
(五)积极推行财务公开政策,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检查
除了社会工作机构内部必须进行的自我监管之外,各机构还应不遗余力的加强对于财务收支状况的公开和透明化,英国的每一个社会慈善机构任何时间都准备接受每一个国民对其财务的检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差距的存在。因此通过网站、开放日等形式向整个社会而不单单是民政部门开展财务公开,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群众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信任和认可度,更能防微杜渐,从根本上遏制行政支出高居不下的情况。
(六)杜绝形式主义工作作风,引入多种手段节约成本
无论是做公益服务,还是社会救助,每一个在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都应抱有节省、勤俭注重实效的工作思维,当我们看到为了一个捐款活动而举行的盛大典礼,那些为捐款专门制作的红地毯、展板甚至热气球,我们不禁怀疑这种捐款的目的性,公益者,应以润物细无声之精神,筚路蓝缕而弦歌不绝,在我们的专业工作中,不应存在的浮夸作风和形式主义要远远的退出视线之外,更多的资源绝不应该被这样无效的浪费在行政支出中,而是更多的洒向那些真正需要的受助者。
与此同时,对于社会工作机构而言,多种工作方式与手段的引入,也不失为节省行政支出的重要方法。将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模式引入工作中,不仅仅规避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更将环保和谐的氛围引入社会工作机构的环境中,对于社会工作机构主题的契合和职能的发挥,具有建设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涛,张敏,李景平.我国行政成本问题研究初探.北方经济.2007(1).
[2]张秉福.降低行政成本的思考.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6(8).
[3]张康之.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中降低行政成本.行政论坛.2007(1).
[4]朱慧涛,王辉.行政成本概念鉴辨与重构.中国行政管理.2008(1).
试谈社会工作机构运作中的行政化现象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分担和接力政府社会福利和责任的社会工作机构随之发展起来。然而,社会工作机构出现的行政化现象直接影响到社会服务的提供。本文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角度对社会工作机构行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行政化问题的途径,维持和提升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行政化;政府购买服务
一、社会工作机构行政化产生的背景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失范、社会越轨行为屡屡发生,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形势迫在眉睫。在政府回应这些问题和需要显得捉襟见肘时,作为分担和接力政府社会福利和责任的社会工作机构应运而生。
社工机构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其自主性、专业性直接关系到社会服务提供的质量。而在社工机构发展的初期,社工机构所需的资源和机会主要由政府供给,无论是在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人员配置还是在资金提供方面都受到政府制约,这就导致社会工作的发展往往受制于政府的政策倾向和偏好,产生行政化现象。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在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进一步推动社工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工作机构行政化及其成因
本文中所提到的社会工作机构行政化现象是指在社工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过程中,由政府介入带来的影响到专业政策制定,服务实施和反馈带有行政化色彩的现象。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政府管理越位的表现,而且在无形中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能型、管理型政府的延续
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背景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工机构成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助力。同时,转型期政府执政观念也在发生转变,由“全能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然而,由于角色转变的滞后性,在社工机构发展过程中,政府依然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社工机构的成立、人员资格认定、服务考核评估的政策和程序等都由政府制定。社工机构的发展需要经由政府同意和支持,并非社工机构按照自身和社会需求独立发展。
(二)机构自身资源的缺乏
从组织层面讲,资源可以界定为:组织拥有的,或可以直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须的,又是通过管理活动的配置整合,能够起到增值作用,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利益的资源。[1]这里我们将社工机构的组织资源主要划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物质资源的社工机构存在的基础,社工机构在发展初期,实力弱,资源少,其存在和发展所需资源大部分受制于政府。人力资源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社工专业人员流动性大和安排政府工作人员进入社工机构工作,后者加剧了社工机构的行政化。同时,社工机构缺乏良好的关系资源限制了社工获得专业化学习机会,机构发展也会因此错失良好契机。
(三)非公民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弱支持
现代公民社会理论认为,公民社会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主要由“需要的体系”构成的经济交往领域、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直接从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不能与政治国家相混淆、不能为政治国家所淹没的非政治的社会自主领域。据此,鉴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笔者将其称之为“非公民社会”。正是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公共领域并不成熟,公民对社会的参与度、关注度有待提升,社会组织仍然不能脱离政治因素独立发展,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和贡献有待增加,社会组织的发展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育初期的社工机构即只能获得来自“非公民社会”的弱支持。
(四)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虽然社工机构在我国出现较晚,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尽管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轻法治,重权威的传统“人治”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2]这种狭隘的传统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社工机构中表现为对政府政策的全盘认可和接受,对机构本身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创新性认识,在政府的管理下不可避免地产生行政化色彩。
三、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环境有关。针对以上社工机构行政化现象的几点成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
政府是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主体,也是机构的监督者和资源提供者。政府应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改变与社会组织的角色关系,尊重社工机构运作的独立性,给社工机构更多的自主权,提高一些项目指标的灵活性,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减少对社工机构的嵌入和干扰,给其独立发展的自由空间。[3]
(二)创新社工机构发展模式
社工机构之所以出现行政化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与政府间的社会权利、责任划分界限模糊。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理论认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有四种基本模式,政府支配模式、第三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后三种模式中,社工机构的自主权、灵活性和社会地位大大提升,有利于根据机构自身和社会需要自主发展。而我国目前处于政府支配模式,因此,社工机构处于被动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社工机构应找准自身定位,拓宽资源来源渠道,逐步探索向其他发展模式转变。
(三)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公民社会理论准确把握住了市场化和民主化的世界潮流。公民社会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内部能力使得国家对其内部事务的干预显得不必要。[4]公民社会的发展会促使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育和发展,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和受到的干扰,同时公民社会所提倡的自由独立的价值信仰和行为模式也为社工机构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四)树立现代文化观念
现代先进文化反对专制、提倡民主,是支持当代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精神文化之一。传统政治文化下,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权威、规则、制度表现为顺从型认同,而现代先进政治文化是破除了传统的宗法观念、官本位思想,人们正视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所提出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现代文化不仅促使人们思想开放和自由,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维度。
四、结语
社工机构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分担政府社会责任、救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社工机构的发展初期,由于资源依赖、自主性较弱等原因社工机构出现了行政化现象,通过社工机构自身的不断发展、政府购买方式的转变、公民社会支持力度的加强以及树立现代先进文化观念等途径,社工机构的未来发展会创新发展模式,改变行政化倾向。
[参考文献]
[1]张耀臻.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初探[D].吉林大学,2013.
[2]刘玉凤.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简析[J].黑龙江史志,2014(07).
[3]邹欣雨.社会发展视角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01).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1]中文名社会工作外文名Social Work定义科学的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帮助对象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宗旨助人自助快速导航发展 专业过程 国际定义 职业道德 职业介绍 社区工作 价值观 功能 实施 院校排名 协会组织代表性的定义(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活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2)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过程。弗里兰德(Friedlander)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会福利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一书中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也是一种专业助人的过程。(3)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方法。台湾学者廖荣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引述芬克(Fink)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或学科,它通过提供专业助人的服务,以增强个人与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功能。这种助人的专业方法注重人们和其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系。(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廖荣利本人在《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用社会的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威特默尔(Witmer)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会工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史坡林(Siporin)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方法。(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斯基摩尔(Skidmore)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一书中,对社会工作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陈良瑾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是为帮助人们满足那些仅凭个人努力无法满足的需求而采取的各种有组织的做法;它视受助者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运用专业的方法使受助者发挥潜能以自已解决自己的问题;它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定义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
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报告目 录摘 要 一、研究背景二、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1、调查对象 2、资料收集方法 3、资料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1、学生对专业得整体认同度 2、学生对专业价值认同度 3、学生对专业教学得认同度 4、学生对专业出路得认同度 四、讨论分析 五、任务分工 六、附录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报告【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在XX大学属于新兴专业,为促进本专业建设得科学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得方法,对XX大学人文学院部分社会工作学生进行了定量研究,了解学生对专业价值得认同度及相关因素,以期促进学生对专业得思考与反馈。【关键词】社会工作 大学生 专业认同一、研究背景认同,涉及到我就是谁或我们就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得反思性理解。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中形成了多种有关认同得理论,其中最为著名得就是导源于符号互动得认同理论与由欧洲社会学得/反叛0形成得社会认同理论。两种认同理论在理论维度上涉及相同得研究主题,在经验维度上同样面对诸多需要科技合作得领域。通过对两种认同理论得基本概念、理论来源与相关经验研究得比较分析可知,二者存在着整合得基础与可能性。专业认同感就是学生从专业学习经历中,在对专业得主观体验中产生与建构得,学生对专业得态度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认同或不认同、认同度高或者低,它更就是一种动态得过程。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得工作。它帮助社会上得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与其她不幸者;预防与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得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与社会得与谐一致,促进社会得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得工作。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欧洲,就是现代社会工作化与城市化得必然产物,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工作从最初得慈善捐助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并且日益得到社会认同。著名社会学家帕金森指出:“专业在一个社会中有极其重要得地位,它得发展与变化反映了特定得社会结构与职业变迁之间得关系。”近几年,社会工作以每年翻一翻得速度增长。目前已有二百多所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即使如此,我国得社会工作教育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促进我校(XX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得科学性,本文对我校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一方面为了能够动态观察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价值认同度,从而促进学校与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社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得调查反馈可以更好得提高专业教学,促进该专业得发展。二、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通过不记名自填问卷得方式,对XX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社会工作专业得所有学生进行普查,但由于大四年级得学生在外实习,因此只对剩余三个年级得学生进行调查。最终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9份。实际样表得分布情况如表1:表1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性别 男生 女生 合计 2.资料收集方法大一 21 18 39 大二 16 16 32 大三 19 19 38 合计 56 53 109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所用问卷包括23个题目,包括调查对象本人得基本情况(年级、性别等)及一些问题。所提出得问题绝大部分就是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得价值认同度问题。被调查同学问卷得发放与收回,由各年级指定负责人实施与完成,问卷均就是当场填写,有效问卷109份。 3.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指定负责人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三、研究结果1、学生对专业得整体认同度通过调查,了解到在调查得109人中,有54人就是自愿填报此专业,占49、5%;有8人就是她人要求填报,占8、7%;40人被学校调剂,占36、7%;有4人就是由其它专业转入,占3、7%(见表2)。在报考前对专业得了解程度得调查中,38、5%得人就是完全不了解得,占绝大多数(见表3)。在对本专业相关信息关注度得调查中,大多数人集中在比较积极与一般,分别占28、4%,45、9%(见表4)。在重新选择该专业得可能性调查中,有8、3%得人将肯定会选该专业;22、9%得人应该还会选择该专业;有13、8%得人则就是无所谓,有35、8%得人不怎么想选,而绝不会再选择该专业得人占20、2%(见表5)。表2 报读专业原因 原因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自愿填报 13(33、3%) 23(71、9%) 18(47、4%) 54(49、5%) 大一 大二 大三 合计 她人要求填报 被学校调剂 其她专业转入 3(7、7%) 1(3、1%) 4(10、5%) 14(36、8%) 2(5、3%) 大三 8(7、3%) 40(36、7%) 4(3、7%) 合计 19(48、7%) 7(21、9%) 0 2(6、3%) 表3 对专业得了解程度 程度 大一 大二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关注度 人数(比例) 非常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 不怎么积极 很不积极 可能性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肯定选 应该会选 无所谓 不怎么想选 肯定不选 0 11(28、2%) 14(35、9%) 5(12、8%) 5(12、8%) 大一 1(3、1%) 11(34、4%) 18(56、3%) 2(6、3%) 0 大二 0 0 0 1(3、1%) 3(7、9%) 8(21、1%) 4(10、5%) 14(36、9%) 9(23、7%) 大三 3(2、8%) 9(8、3%) 22(20、2%) 36(33、0%) 42(38、5%) 合计 13(33、3%) 5(15、6%) 9(23、1%) 13(40、6%) 20(51、3%) 13(40、6%) 表4 对相关专业信息得关注度 大一 大二 4(10、5%) 9(23、7%) 18(47、4%) 5(13、1%) 2(5、3%) 大三 5(4、6%) 31(28、4%) 50(45、9%) 12(11、0%) 7(6、4%) 合计 表5 重新选择该专业得可能性调查 2(5、1%) 1(3、1%) 6(15、8%) 9(8、3%) 8(20、5%) 9(28、1%) 8(21、1%) 25(22、9%) 4(10、3%) 3(9、4%) 8(21、1%) 15(13、8%) 16(41、0%) 11(34、4%) 12(31、6%) 39(35、8%) 9(23、1%) 8(25、0%) 5(13、2%) 22(20、2%) 从表2与表3可以瞧出,该专业得学生大多数都就是被调剂得,
社会工作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社会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332 浏览 2 回答
175 浏览 4 回答
112 浏览 3 回答
264 浏览 2 回答
205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2 回答
214 浏览 3 回答
291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2 回答
100 浏览 2 回答
150 浏览 4 回答
114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7 回答
90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