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请不要怪罪自己,因为我们也不想这样,当下不要去追求幸福,一定要幸福的去追求。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心理工作者的立场,必须给你这样的信心: "所有的恐惧性无明烦恼在理论上都可以在正确的心理操作方法下获得康复".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但绝大多数的病友在寻求安心的途中,仍然如歧路亡羊一般,茫茫然不得其本! 其顽固的病灶主要根源于一颗长期失落的心而孕育出的患得患失,灾难性思维,完美主义,安全感不足,自我价值感缺失与吞忍型人格。谨希望笔者以下较详细的一些整理,可以针对社交恐惧症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靠的治疗思路以及切实可行的参考方向。目录:病灶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吞忍型人格?什么是低层我?什么是高层我?什么是烦恼的执着心?什么是烦恼的赤子之心?怎样做才符合无为而治?正文:最早的病灶温床是怎样产生的?韩非观点: 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这“颗”心了解太少在我看来原本人的出生本来就带着一股纯净神圣的能量来到这个地球上,但是在其生命的旅途中渐渐被各种恐惧性的教育污染了,逐渐忘记了自己生命能量的源头,忘记了自己内在的声音,变得离“真我”越来越远。原本纯净喜悦的能量在长期压制的教育下变成了“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负向能量,它们慢慢地积累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在我们无意识的心智里。从临床专业角度而言,我们都已经知晓许多身心困扰非一朝一夕形成,一个人之所以还没有走出恐惧的怪圈,这并非莫名其妙没有原因,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因素可能都要追溯于我们孩提时期不恰当的恐惧性教育引导模式以及充满不安的专制性的成长环境,而且和我们的一些先天暗能量、后天创伤印痕、气场失衡、被症状反催眠、以及无明识的患得患失,灾难性联想,条件反射式的执着心都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在我们大部分人内心深处,由于从小到大不合理的各种“恐惧”教育与不安的成长环境导致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机制,它只接受内心认为美好和舒适的经验(感觉),拒绝被知觉过程认为是丑陋和痛苦的经验。 由这个机制引起了我们对症状的更加排斥与束缚。它们把我们的心整个都接管过去,完全夺取了意识的注意力,它们令个体思绪在小圈子内旋转不息,让我们自己把自己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原先“自由的心”俨然被它们催眠了一般,恶作剧了一般,让我们与生动活泼的当下强行隔开…… 因此,我们是时候来勇敢的面对它们了,是时候让我们的心找到回“家”的路,而且最好就是在离家近的地方找。心导引相,心是行动的主因和先驱;以压制的心来行事,痛苦就尾随而至,如车随马行; “妄相”被有定力的心引导,快乐就跟随而至,如影随着形。社交恐惧症常见的吞忍型人格?罹患社交恐惧症的个案有一大部分中都有一些“吞忍型”人格特征。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笔者根据过去所学在此简单明了的阐述这个人格模式的一些特征。首先我有个大胆的推论,后天会罹患各种恐惧性神经症的伙伴,在童年时期恰恰都是属于有强烈独立自主的需求,正因为这种独立自主的需求被强烈剥夺,才导致压力内化,习惯吞忍,习惯外顺内逆。简而言之,7成以上都有一个强势,专制的父亲或母亲,打从学会走路开始,家长们就用他们固有的一套自是没有错误的方式导引教育孩子,并时常出现过度控制孩子的想法及行为。所谓的强势,并不光光指凶巴巴的压迫型管教,也包括温柔万千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总之本意动机可能都是为孩子好(注:不能怪父母,因为他们也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只是行为上总是过度,忽略了孩子本身向外探索的自主需求,许多时候因为一些负性的否定及破坏性批评更是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敏感的情绪或灵性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埋下自卑的种子,而自卑恰恰是诱发许多心理疾病的一大关键因素)在生活中不乏有一部分家长视子女为自己的一部分,许多事情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执行,甚至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去触碰探索这个世界的一些事物,但是立刻会遭到父母的阻止,并且经常说些唬弄孩子的话:“你要动,我就打你,不动我就疼你。。。。。。。”(孩子长大后对自我的过度要求,完美主义等也都是在此期播下的种子。)总之,在小孩子世界中父母就是他的上帝,如果对父母说不,就如同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因此孩子开始很害怕生活中一些行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违背他们的旨意,经常把自己的想法 “忍”下来“吞”回去。总之,一些父母的强势干预在生活上是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就全面埋没了孩子的创造性,能动性。根据易经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理论,很快就发展出了较强的想象力,也就是内在思绪十分丰富,这个本来也是一个优点,但是在青春期以前,内在思绪太过丰富,就会造成多愁善感,喜欢忧虑,喜欢籍着幻想来逃避压力。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日常生活里(家庭,学校,社会)的“NO 越积越多,不断发酵,产生了许多的怒气,嗔气。这些忍气吞声的怒气,越压越实,但表面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表面上“ 吞忍型 ”的“低层我”会跑出来协作,尽量表象好的一面,把不好的一些东西统统扫起来。他们表面上都被老师,家长称为“ 乖乖子 ”、“三好生” 比较顺臣,但不知道孩子心中的满腔怒火如同活火山一样,随时会爆发出来。由于这些怒火没有正确的导引掉,而且继续采取“吞忍”的策略, 终于有一天,自己潜意识为了自救,发明了一个关于症状的故事,随着这个症状把这些负能量喷出来,这就是最初出现症状的那一天。很多其他人格模式的孩子在青春期同样会遇到压力,甚至遇到的考验比吞忍型还多,但是他们平安的度过了青春期,没有出现强迫,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 这一大部分原因都只因为“吞忍”、“压抑”所创化 ,因为这是极其不爱护自己的生活技巧。吞忍型的朋友满腹的愤怒无从向外宣泄,反而回头向内先伤自己:“ 我恨我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傻 ” 、“ 我恨他人压迫我”、“我恨他们 ” 久而久之,对人对己的愤怒不能向外表达,就形成了外顺内逆的特质。根据自然法则:压抑久了,迟早会有一天因为负能量太多导致气场,能量场紊乱失调。吞忍型人格参与工作后,其潜意识低层我消极处事哲学: 我会在你消灭我之前,先把自己消灭,我会在你否定我之前,我先否定自己。各位好好想想这句话!。。。。。。吞忍型的人格在外彬彬有礼,容易讨人喜欢,懂得顺人意,也懂得照顾别人,这本来是极好的品质,但是他发现自己活得很辛苦,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避免他人否定,而取悦他人,内心经常自责自己没有自主权,无法畅通的宣泄自己的负能量。同时,表面喜欢自我奉献的同理心,在生活中也往往很容易被一些喜欢贪便宜的人给算计,然后越来越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值得”! (注:我们不能怪罪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动机都是好的,虽然他们过去扮演了“重锤”的角色,但从哲学角度而言,他们让我们有机会更加进入伟大的自我。 他们自己过去的父母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正确引导,他们也没有学过怎样去做好他们当时的角色,他们只可以凭借当时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出最好的保护孩子的行为,都背后都有一份爱的动机,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何解决这个人格问题?---------答:唯有唤醒“大我 ” 别无他路。吞忍型的“大我”一旦被唤醒,将是所有人格形态中最具光辉的本质,这个大我不去争取别人的爱,因为他本身就具足了一定的能量,他能毫不迟疑,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自由和感受,他对别人的痛苦有深刻的感受力,他很能在危机中生存,也十分擅长在危险中发现机会。他有时能窥见到一些超感能力,他能相对较轻松的转动那些卡住多年一直不流动的负能量(条件反射的病灶),他当下时常能感受到自由的生命力,并充满感恩,这是一种不受任何世俗,宗教,政治,学校约束的纯真之心,并且能够捕捉到过去从来没有觉察到的一些恐惧真相。什么是低层我?韩非:低层我源于早年我们作为孩子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合理化升华一些痛苦,也没有能力去处理一些周遭环境及家庭教育所带来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伤害及创痛,更无法逃离长期受压制和缺乏爱的成长环境,为了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个体防御系统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更多的伤害,于是本能的用“分离”的方式,把原本的自己和各种创伤所带来的痛苦分开。 而这股保护自己的防御力量,久而久之就物化成了低层自我,说开了就是被一堵心灵围墙圈起来的那些特质与习性。这堵围墙里就像一个大仓库,我们把所有自己所认为不好的,见不到光的,会遭人批评的成分,全扫进去,一开始我们把父母不接受我们的东西全部扫进去,后来长大后又把兄弟,恋人,同事,领导,权威人士,宗教,政治所不能接受的东西,全部扫进去,围起来。然后,年纪越大,扫进去的东西越多。这样的无意识行为,最后投射到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个体尽量表现好的一面取悦他人,同时把所有不好的缺点和不好的一面都要想办法隐藏起来。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他所认为的不好东西越埋越深,甚至我们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是这就是我们犯的一个天大的错误。这就如同不断的把污水排到地层深处,只会污染到更多原本纯净的水一样。什么是高层我?高层我是相对于低层我的一种超越升华,它是人类可以感知到的“真善美”的中道境界,充满许多宝贵的中道智慧与平静的能量。 一些有多年内观禅定经验的人都能觉察到高层我,并籍着高层我所提供的线索,慢慢的去窥见那个隐约存在的本我,一旦本我唤醒,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的“颠峰体验” 还不是高层我,但是已经比较靠近了。体验到高层我绝对不是靠在意识层面进行努力就可以的,必须向内看,通过系统科学探索心灵的方法(讲究师承),一步一步看到高层我的自在光芒,这是个体心智中振动频率最高的存在能量,是我们本心精华的部分。 笔者个人习惯性的把它称呼为“大我” 这个大我 一旦被经验到,一颗受伤心灵的蜕变之路就到家了。大我是一种接近无相,无我,无住的属性,已经很难生起“小我”的那种对立,分别,妄想的思维,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矛盾痛苦。什么是(烦恼)的执着心?长久以来我们的身与心早已成为了妄情妄识的奴役,随着外界不断的升起盲目的好恶习性反应,因为看不清恐惧的实相,大部分时间里,心都是在胡思乱想。它活在过去的负性情绪里,它也热切地幻想者未来,或预期恐惧着未来。这一切只因为人心迷失在贪执乐受,排斥苦受、患得患失、灾难性思维中。然而最令人悲悯的是在过去我们对自己当下的痛苦一无所知,只知道它是心智的最大敌人,只知道干掉它。而过去数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重复这个错误的心气反应模式,然后结果就是不断的被自己创造的预期恐惧所摆布,所吞噬。 然后生命中不断重复这样过程,不想要的却不断发生,渴望期待的却渺不可得,此生命运作过程充满紧张僵硬及消极否定,导致身心两方面皆被绑得紧紧,无从自拔,他忽然感叹生命是那么苦涩。另外, 各种条件反射的业习一但被深深的记录在潜意识之中,我们的人生有的时候的确就会像机器人一样,就会被某种顽固的知见给锁定操控了。以后一有那种“气” 那种恐惧“能量”发生,马上就会被某种心情给枷锁住了,犹如条件反射一样。每当他心中的一股气受到一些挂碍的刺激,立刻就开始堵堵的,闷闷的,紧紧的,热热的,或是忽快忽慢、忽来忽去,一胀一紧,心情就立刻同步跟著忽好忽坏,毫无弹性,这就是修心中所谓的「执著心」。何为烦恼的赤子之心?人心里面对於恐惧能量的起伏有着非常敏锐的觉知力,然而随着从小到大各种各样恐惧性的教育与专制性的批评否定,这颗原本天然,纯真的心早已被攀附了各种错误的条件反射式的心理防御系统。一旦踏上孔德之家的系统疗愈,有能力对心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恐惧感受,一开始也许他只能体会到几秒钟的领悟,而后随着系统课程与练习的深入,则会不断延长。 最终经由系统的辅导,学子会真实的感觉到在各种恐惧情绪浮动的当下,原来真的是可以毫无分别取舍的任其自在,原来真的可以让恐惧气机单独的存在於原有的律动之中,原来真的可以顺其自然,气是气、我自我。这就是智者们所讲的“赤子之心”。简而言之: 解开人生痛苦之谜的钥匙就是“心”,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各种无常情绪都由“心”所生出的妄相。各种“三心四相”就是人的小我低层意识在现实中的投影。 -----在炼狱般的神经症世界里,病友们所迷惑的各种妄念,强迫,恐惧,都是由于人心的(患得患失,分别取舍,预期恐惧,灾难性联想)一时迷妄执着而产生的。这些外在天马行空式的症状都是内在“小我”与“大我”不协调的投影。所以治疗心的问题简单的讲就是“除相”(降伏人心的患得患失,灾难性联想,预期对立恐惧思维以及释放潜意识深层业习的暗能量) 由于大家认识不到“妄相”对人的误导,往往陷入对“妄相”的执着中,为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相”而痛苦。如果能够摆脱对“妄相”的捆绑束缚,就能立刻解除心中的痛苦。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老子启蒙:“大道阴阳本自具有清、浊两个层面,或清或浊都是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然而在生活中,每一位立志要走出强迫性神经症泥潭的人都是在追求一种永恒。 请问什麼是「永恒」?许多智者一致认为,永恒不是永远都在清的层面,有时也会经历浊的层面。永恒就是永远随著大道的清而清,随著大道的浊而浊,永远跟随著大道造化的步伐,跟著它一起收、放自如,不是离开大道而另外独存,是与大道的生灭、清浊在一起,这才叫「永恒」。大道既然有清浊,道所生的万象万物当然也会有清浊,这也表示当我们往内去觉照一身阴阳能量之道时,也会如大道般有时经验到清的感受、有时经验到浊的感受!因此当你在反观觉照时,应本於大道自然之理,不论它是清的感受,还是浊的感受,是细微的感受,还是粗重的感受,我们第一步应当有能力以着不分别取舍的心境,对它全部含容接纳,用爱去臣服它,用爱与之和平相处,不必与之有一点点的抗争或否定,这才符合中庸率性无为之道。《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觉者的意思是指有为法都十分短暂,不可取。那么只要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有为就明白什么是无为。 -----先知们反复告诫我们,凡一切对自我本性使用人为经营或造作的方法都是有为,比如压抑,助长,改造,平伏,催眠,暗示。 因为这样的做法皆因失去本性的自足而离本性越来越远;圣贤们讲的“如是”就是无为,反观本性的清真原貌就是无为,这个过程中只要有能力不做任何分别与执取,它就能显示无比巧妙的造化;智者云:性之动有为,性不动无为。 也就是说顺着那个自性的本然造化规则就是 无为之道 ,康庄大道。好比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你说它是动还是静?这就是静 。 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人心里面对於各种恐惧气机的起伏有非常敏锐的觉知力,但这个天然的觉知里,对於气机的起伏如果能够做到穿越病感印痕,以及未攀附任何分别心与执着心的意义在里面,这就叫「无为」。 ----孔德之家寄语隐喻:有位老人在拉萨附近的一处坐著,有一个年轻人刚好开车路过,他停下车来问那个老人说:『拉萨还有多远?』老人说:『如果照你自己的路线、照你自己的方向走的话,那就要走很远、很远,你必须绕过整个地球——因为拉萨就在你背后两英里的地方 』 ---这个隐喻就是烦恼即菩提的深刻表达,烦恼与菩提之间的距离许多时候正如同这位年轻人与拉萨之间的距离。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更多参考性资讯,您可登录孔德之家主页下载作者较系统整理的两本电子期刊《重新认识神经症》---《一个过来人的沉思录》电子书部分目录:前沿心智科学:病感印痕种子? -------我们究竟需要哪种蜕变哲学?鲜为人知的心智秘密“无明识”? -------什么是无念、什么是妄念?关于解脱之道先知们是如何启发我们的? --------我们为何一直无法自信起来?真诚祝愿,法喜充满。
你们老师是傻吊
同事们在午休时间闲聊:这天聊到五一节补休的事情,同事突然问小李:“你怎么想?”毫无准备的小李脑中霎时一片空白,应该说什么?他感觉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空气死一般的寂静。 含糊地搪塞了一句“我不知道”以后,话题继续进行,可是小李的内心却平静不了,他反复地想到刚才自己的反应,认为同事们一定觉得他很笨很呆。 乍看之下,小李的慌乱似乎是同事的突然发问导致的,可实际上呢?同事间的聊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吧,小李的慌乱其实来自他的内心。如果在你在类似的场景中有过跟小李相同的反应,那你很可能得了“社交焦虑症”哦。虽然“社交焦虑症”听起来像个病症,但你不用太过紧张,只要它没有妨碍到你的生活并连续出现6个月以上,那在医学上还算不上是疾病。“社交焦虑症”有个更流行的名字——“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 不瞒你说,我也是个社恐,所以在看见《无压力社交》这本书,尤其是封面还写着“一本写给社恐人士的自助指南”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把它带回了家。 这本书的封面看起来是多么的轻松啊,书名还写着无压力,所以我天真的以为我能轻松地将它读完。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这根本就是一篇枯燥的报告论文,如果真是论文就算了,起码篇幅不会这么长,但这是一本书,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拉面一样不断被拉长,只是拉长也就算了,好歹只是变细而已不会失去嚼劲,可问题是作者拉长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用相同的内容填在不同的位置……天知道拥有看完强迫症的我看的过程中有多痛苦。虽然全书很枯燥,但是作者吉莉恩巴特勒在心理学上还是非常专业的,提出的方法也很有建设性,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解决社恐障碍又不想看冗长的学术分析,你可以选择只看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最后一章总结和第三部分,或者接着看本篇文章就好。害羞跟社恐一样吗?在了解如何改善社恐障碍之前,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社恐还是只是性格害羞而已。害羞的人容易在社交场合表现出笨拙,在领导或是心仪异性面前表现出紧张,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这些表现看起来跟社恐很像,但是实际上害羞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社恐,虽然有的人的社恐障碍跟个性有关,但不能代表所有社恐,社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接触他人时对自我施加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如果你在表现出害羞的特征时,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才可以把自己划为“社恐”。 1、无法控制地进行事后反思社恐和害羞都有可能导致你在社交场合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或者不恰当的行为,但社恐者的一大特点就是,就算已经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了,也会不断地在脑中回放尴尬的场景,并且在每次回想起的时候都会进行自我批评。甚至还会在每次去到类似的场合时,无法控制地回想起当时的尴尬,从而导致自己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产生恶性循环。2、有自己的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就是指在每次感到焦虑的时候固定会出现的行为,目的都是避免引起别人注意,具体表现因人而异。比如说小A一紧张就会脸红,为了遮掩脸红,她就会低头用头发盖住自己的脸做出“防护罩”。 小B在接到邀请聚会邀请的时候一定要确认有没有熟人同去,聚会时必须有熟人在身边才能感到安心。 小C一感到聚会氛围冷下来,就会开始讲笑话,冷场会使他紧张并感觉是自己的错。 从小C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来,社恐对外的表现并不一定就是逃避或者害羞,也有可能是开始努力炒热气氛,推动对话。 跟你侃侃而谈的销售人员也有可能是个社恐,一旦他的谈话规律被打断,就会不知所措。3、会去想象外界目光社恐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总想象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差,而且对此深信不疑。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有以下心理,就说明你过分关注外界目光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总觉得其他人在看你,而且在心里对你评头论足。跟一群人聊天时,如果你说了一句话以后冷场,你就会开始觉得他们不喜欢听你说话。 有一次被老师提问却回答不上来以后,就开始觉得所有同学都觉得你很笨。 4、社恐有可能在成年后才出现 很多人认为,会变成社恐一般都跟小时候的经历(家庭环境或者校园欺凌)有关。但不要以为你以前没有社恐障碍,以后就不会有。如果你是在成年后才突然间出现了前述的这些症状,不要不当回事。因为一个从来没有过社恐障碍的人也有可能在经历过某些事后(比如说跳槽以后来到新环境或者退休以后圈子变小),突然因为孤独而变成社恐。发现自己是“社恐”以后,也不要太过担心,非病理的社恐障碍其实在人群中还挺普遍的。而且想要克服社恐障碍不需要像治疗心理疾病那样深挖内心的伤疤,或者必须弄清产生的具体原因。只要自行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整,克服的几率还是很高的。社恐的解决办法现在,放下你手里正在读的关于沟通技巧的书,关掉那些教你实操如何与人相处的文章。特意去学习社交技巧对社恐者其实没有太大帮助,因为社恐者亟需解决的根本不是沟通技巧,而是释放对自己施加的过高压力。既然社恐普遍有“自我反思”的习惯,不如就利用好这一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场深刻思考。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的社恐障碍引发哪些问题或者困扰?你有哪些社恐障碍的“迹象和症状”? 你希望有什么改变? 所有克服的方法都有共同的大方向:根据你对自己的剖析选择需要做的练习,设计对应的改进监督表格及方案,并且跟踪进展,及时根据尝试结果进行调整。 如果你真的想克服自己的社恐障碍,就要像对待学习一门新技术一样,为解决社恐腾出专门的时间,不要让其他任何事成为拖延的烂理由。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作者针对社恐者特点提供的三种方法:1、减少自我关注针对”总是不由自主进行自我反思”、“在相似场景不断想起以前的尴尬,从而导致再次犯错的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对自我的关注。练习一:转移注意力找一个不受社交焦虑干扰的环境,例如躺在床上,独自散步或者坐车的时候,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保持两三分钟。再将注意力转移到任意的其他事物上,保持两三分钟。不断地循环,找机会就练习,直到只要你想转移注意力的时候就马上可以转移为止。 在关注自己的时候,可以关注身体状态、感受和情绪,也可以关注衣服的舒适度,总之不去想非自身以外的任何事情。在关注外界的时候,你可以选附近的一个静止物品,观察它的颜色、材料,作用,或者你也可以观察身边的人,但不是去注意他在想什么,去观察他的外貌或者衣服等相关的事物就好。这个练习有助于在你意识到自己即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时候马上抽离。练习二:寻找特殊场合在对自己提问的时候,你应该能总结出一些会引发社恐的场合。针对单个场合回忆自己当时的行为和思想,要具体到所有细节。 比如说小A的回忆:只要单独和前辈相处,就会突然紧张起来。如果前辈向我搭话,我的脸马上就会开始发红,发热。一般这个时候我就会低下头去看地板,低到我相信前辈绝对看不到我的脸再回答。如果前辈继续向我靠近,我会后退,甚至转身,有一次甚至打翻了桌上的水杯。研究者发现,社恐者对身边环境的具体细节的记忆要少于其他人,他们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和他人,想象带来的紧张让他们下意识地感觉目前所处环境也是危险的,从而更加不安。针对这一点,你可以刻意地去尝试重现会引发焦虑的场合,在进行对话的时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或者对方身上,而是多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周围环境上,对类似环境产生信任感有助于你在未来再发生时保持平静。一般来说,这个练习几乎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所以你可以给自己列个训练计划,在每次进行练习以后总结出失败的环节,就像背书时一样,加强薄弱处的记忆,相信在多次练习以后就会有明显的改善。练习三:调动好奇心如果你害怕实操,可以先找一个不会引发你社恐障碍的熟悉的人,请他来帮助你进行双向实验。你们可以进行像平时一样的正常聊天,内容没有任何限制,在第一个5分钟谈话时段内,你要要求自己刻意地去注意自己的内部感受,比如你的心跳,身体动态,或者你脑子中的想法。5分钟结束后(或者我个人认为在一个话题结束后进行更自然),停下对话,并用0~100间给自己刚才的状态打分:谈话效果能打几分?焦虑程度有几分? 接下来继续聊天,但是要求自己关注对方身上的东西,比如衣服或者外观,认真地听他说的话,观察一切你感兴趣的地方,只要不想到自己身上。结束后也是一样进行打分。对比两次的分数,一般都是后一次的分数会高一些。实验过程中难免会注意力涣散,多试几次,重点是你如何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自如的运用好奇心减少对自身的过分关注,如果分数越来越好,你的惯性思维也会从分数的变化中意识到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事物是有益的。2、改变思维模式社恐者常见的思维有:认为自己担负了过多的责任;自行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对自己的社交表现设定了过高的标准; 总是认为自己令人厌烦,无趣。 针对这些会造成过大压力的思维方式,作者提供了改变的策略: 第一步:记录脑中的想法准备一个本子,最好能随时带在身上,把每个产生焦虑的场景这样记录下来:场景的细节:在哪里和发生了什么,比如周六的晚上,参加了同学聚会。我的感觉:比如紧张、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接话当时脑中的想法:比如其他人看起来都很游刃有余,只有我看起来像个傻子。描述越准确,帮助会越大。第二步:思考可以替代的想法找个平静的时刻,拿出本子对你记下的这些想法进行质疑,思考在当时的场景下,是否有可替代的想法?比如说,第一步中举的“只有我看起来像个傻子”,转换一下思维,你可以这么想:当时大家都忙着聊天,谁会有空观察我呢?再说了,我怎么可能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呢?根本就没有人盯着我超过30秒!好了,记下你给每个场景找到的替代想法,随身携带这个本子,在即将去到类似的场合时,记得复习你事先想好的替代想法。3、改变安全行为因为安全行为总是在焦虑被引发的时候出现,所以如果能控制住安全行为,也可以避免你进入社恐的状态。改变安全行为其实很简单,找出自己的安全行为,并且分析安全行为会导致什么糟糕的后果:比如说你在对自己的回答没有自信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很小,但是对方却可能会因为听不清楚要求你再说一遍,声音变小这一安全行为反而会导致你得再次回答从而更加失去信心。然后再想想如果没有触发这个安全行为事情会如何发展:你的声音如果没有变小,对方就不会要求你再说一遍。让内心意识到安全行为并没有帮助到你,反而会让你陷入更大的焦虑中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让安全行为出现。如果你开始尝试以后发现自己反而更焦虑了,不要担心,这是失去“防护罩”的正常应激反应。有的安全行为可能无法控制,比如说发抖,那就先不要去在意它,去尝试前面说的几种练习,把注意力放在改变思维模式和减少自我关注上,当另外两方面得到改善,相信安全行为也会跟着减轻。放松练习法前面说的都是针对思维上的刻意练习,书中的最后,还提到了一种针对身体使用的正念放松法,也会对缓解社恐有所帮助。 放松是需要学习的,放松不止是一种生理技巧,同时也是一种态度和一种滋补品,社恐者学会放松尤为重要。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一般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两点应该结合去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心理治疗,其中包括许多的治疗方法,催眠疗法,强迫疗法,情景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等等。说的简单一点,对于心理治疗来说,更多的是你自己主观上的改变,你要从心里上不去畏惧这件事情,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与他们进行交谈,也可以先跟周围熟悉的家人朋友进行交谈,总之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劝告自己,这其实不是什么难事,给自己打气、加油,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社恐场景可细化到食堂打饭不敢表达自己的好恶、饭店不敢催单、面试学生会坐立不安、班级活动不积极参与等。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近日,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称自己是“社牛本人”。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时,和陌生人交流时,在找别人帮忙时更容易“社恐”。你“社恐”吗?会因为什么“社恐”?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临床表现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临床表现可孤立限于如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或遇到异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几乎所有情景。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广场恐惧与抑郁障碍;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依赖。
戴好口罩,摘掉眼镜,换上墨镜,耳机声音调到耳朵能接受的最大音量,这是向北最喜欢的出门装备。曾有同学和向北打招呼的时候,觉得她“又聋又瞎”。面对身边人给出这样的评价,向北完全不在乎,因为对于“社恐”的她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面对社交,她的“向式理论”自成一派,“不戴眼镜就看不清,看不清就不用跟人打招呼。”
和向北一样,武汉某高校的大四学生陈易琦也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如果看到对面有不太熟悉的人走过来,我就会绕一段路。”明明目的地直走就到了,他也总因为不知道怎么打招呼选择绕路,“假装自己没看到。”
食堂打饭不敢和阿姨说自己想多要一点辣椒,怕阿姨觉得自己太麻烦;同学聚会选择坐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有人cue自己会尴尬地脚趾扣地;发言前需要做心理建设,如果预判会冷场就一句话都不说;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总是想办法眼神回避,甚至绕道而行……这样的“社恐”日常,你曾经历过吗?
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检索,相关话题达上百个之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估算达数十万。那么大学生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社恐”呢?他们出现“社恐”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应该如何面对“社恐”情绪而不影响生活呢?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想法,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此外,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称自己是“社牛本人”。
大学生的“社恐”日记
大学四年,让陈易琦感到“社恐”的场景很多。他忘不掉自己大一面试学生会时的场景,他用“快要尿裤子了”来形容自己的紧张程度。正式加入学生会后,相比写稿子、写策划的得心应手,和一位刚认识的老师或者同学沟通令他焦头烂额,无从下手。最让他难受的场合还要属同学聚餐“坐立不安、如坐针毡,被点名的时候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在陌生人很多的场合,今年大三的李子源常常选择沉默。相较于人数众多的校级大型活动,他更愿意参加班级内的活动。前不久,他的朋友在学校里组织了一场游园活动,邀请他去捧场。原本以为是去“撑个场面”,可当他吃过晚饭准备按时赴约,却远远地看到现场人头攒动,很是热闹。“社恐”的他又偷偷溜了回去,找个了借口临时拒绝了朋友的邀请。
大学生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更容易“社恐”?中青校媒调查发现,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是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时;表示在社交场合;表示和陌生人交流时;表示是找别人帮忙的时候;表示在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另有受访大学生表示,当自己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会想假装没看到。
这些再日常不过的场景,却经常让“社恐们”感到困扰。摄影爱好者刘阳阳,在福建一所高校读研究生,对他来说,“‘社恐’算是学摄影的原因之一。”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去做访谈、调研时,他总是扮演镜头后那个不用发言的拍摄者。有一次外出调研时,他和同学一起在公园里寻找路人,看到长椅上坐着一位在玩手机的男子,他的内心戏就拉开了帷幕:“人家在专心看手机,我去问问题是不是太打扰人家?如果他拒绝我了怎么办?他会不会直接掉头就走?”
吃饭不敢和店员催单、上课时不敢和老师互动、和新室友相处战战兢兢、和新朋友不知如何搭话……类似于这样的状况经常性地出现在周瑜的生活中,每一次打破社恐的尴尬场面,她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有时候等到心理建设好了,下一个“社恐瞬间”接踵而至。今年研一的她认为自己的“社恐”很可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家庭聚会中,父母和我都比较内敛,不太爱说话,日常在家中和父母也很少互相表达情感。因此我也不太懂得如何在公众场合上讲话。”
“社恐”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社恐”?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介绍,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个亚类,表现在让患者感到痛苦,而且水平异常,让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当下一些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社恐”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有区别的。“有些年轻人说自己‘社恐’,其实是一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效应,觉得这个概念和自己有相似性,就像网络中流行的那句‘你是不是看我身份证了’。”
对于刘阳阳来说,和熟人交流并没有障碍,但在向陌生人开口之前,刘阳阳总要先想想,“如果我长得再帅一点,别人是不是更容易接纳我”“感觉自己有点胖,跟别人说话,别人会不会觉得不舒服”。对自己能不能融入大家、会不会被排挤的担忧,对个人能力和形象的不自信,总在要和别人交流时冒出来。
和刘阳阳的感触有些类似。追溯自己的成长经历,今年大四的向北认为自己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小时候的向北因为胖,曾遭到过身边同学的嘲笑。每当社交过程中出现冷场,曾经自己上台讲话被嘲笑的样子,被老师批评时候的样子,都会在她脑海里过一遍。“脑袋里告诉自己对方没有这样的想法,可心里还是会不自觉地代入。”除此之外,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没有安全感,也是向北分析出可能导致自己“社恐”的原因。
大学生会因为什么原因感到“社恐”呢?中请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因害怕场面变得尴尬而“社恐”;受访大学生表示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受访大学生表示因为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受访大学生表示因为害怕自己不合群或者无法融入集体;受访大学生表示害怕别人批评或者拒绝自己;受访大学生表示担心别人关注自己,会觉得不自在;受访大学生表示担心别人夸奖自己,会觉得不自在。
迟毓凯分析,许多认为自己“社交恐惧”的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有严重心理障碍,这类人们常说的“社恐”有几个原因。一种可能是,一些人因为现实社交礼节繁琐,倾向于逃避社会角色需要的社交规则。其次,人际交往中的边际感不清,也是当下一些年轻人不愿社交的原因。再次,有些人会把“社交恐惧症”当作对逃避社交的一种宽慰。“害怕社交的人给自己的心态找到了理由,也在‘社恐’群体中找到了归属感,给自己一个不出去社交的借口。”
此外,迟毓凯认为,另一个让年轻人“社恐”的原因,是害怕真实社交失败。“真实社交是容易失败的。在工作场合、人际交往场合说话不得体,会让人非常懊恼。逃避社交的人会觉得,只要去社交,就有出错的可能,但如果不和人交往,就不会失败。这些人往往不是不想社交,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一般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渴望追求人际交往的成功,害怕人际交往失败后被人瞧不起。”
对于向北来说,就曾出现过因害怕社交失败、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而导致“社恐”。“之前一个同学,我们俩在学生组织共事一年了,也不是说非常不熟,有次在自习室里碰到了,她非常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无语,然后她还做坐到我旁边自习,我就更无语了。”接受不了这种场景的向北,在同学入座后的几分钟找借口逃走了。“她坐在旁边,我没法安心学习,我会想她会不会观察我学习的状态,观察后会不会对我产生不太好的印象……”其实向北知道,同学在专心地学习,并不会关注她的状态,但她依旧无法忍受这种相处,找借口离开是她小心翼翼保护这段关系的唯一办法。
在聊天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抛出的话题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我说的话是不是很无聊”“是哪句话说错了吗”?……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会在一瞬间涌上心头。这样的情绪同样让向北害怕和人交往,尤其是线下。对于这种情绪,向北有着自己的解读方法,“我会非常仔细地观察别人,哪怕一个很小的动作,然后把那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做出非常消极的解释。”
“事实上,一些年轻人的‘社恐’是一种自我设限,觉得自己努力了但没成功很没面子,所以宁可不去尝试。”迟毓凯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有时太关注自身、太关注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所以觉得说错话、做错事非常丢脸,甚至还把社交场合的尴尬场面当作‘社会性死亡’。其实来自他人的关注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聚焦,被嘲笑、被关注的感觉往往是被自己放大的。”
调整心态,试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会模仿身边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社恐”的现状,陈易琦没少下功夫。他经常模仿其他人在类似场合的发言。学生组织的部门总结会,如何鼓励学弟学妹,又如何更好地指出存在的问题……陈易琦的备忘录里详细记录了不同场合发言人说话时的`语气、内容,没事的时候他就反复琢磨,想着等以后自己遇到相同的场合就这么用。
对于陈易琦来说,能够缓解自己产生社交恐惧情绪的一切方法都值得尝试。中青校媒调查发现,的受访大学生和陈易琦一样,曾尝试解决自己的“社恐”。
面对如何解决自己的“社恐”,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多尝试,练习融入社交场合。向北就是这样,在她看来,熟悉、事先准备都能帮助她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所以她逼着自己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尝试结交新的朋友。时下流行的剧本杀就成了她摆脱“社恐”的训练基地。
除了多联系、多尝试,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尝试说服自己克服恐惧;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虽然自己有点“社恐”,但不需要解决;的受访大学生求助心理类知识科普或者求助心理医生。另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解决“社恐”的方式是多独处,减少和别人来往。
在迟毓凯看来,如果“社恐”不影响生活,年轻人可以不去在意。但如果发现了自己“社恐”,又想摆脱它,可以尝试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疗法。“一般可以采用系统脱敏和满灌疗法两种方式。系统过敏是调整认知,一步一步慢慢将自己置于让自己恐惧的社交环境,逐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满灌疗法也叫冲击疗法,是一下子把自己放在最恐惧的社交环境下,以后就会适应所有环境了。”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认为“社恐”给自己带来轻微困扰,受访大学生认为存在较大困扰,其余则表示没有困扰。
在刘阳阳看来,“社恐”也不全是坏处。他的一位师兄就是典型的“社恐”,平时不怎么和同学、朋友往来,甚至和很多同学连微信都没加过。比起出去社交,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图书馆里。“师兄去年博士毕业,已经发了10来篇核心期刊论文,去年留校做了助理教授。”在刘阳阳看来,如果不是非常需要社交能力的工作,能因为“社恐”沉下心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和刘阳阳的想法不同,研究生入学选导师的时候,周瑜下定决心挑战自己。“选导师对我研究生的生活甚至是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必须勇敢主动一点。”她一遍遍在心里暗示自己。她主动去联系师姐,主动给导师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开学后拉着同伴一起去请教导师问题。开学后的导师双选会上,周瑜顺利地选上了自己心仪的导师。
迟毓凯建议青年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害怕犯错、没面子,不要担心自己的举止、作为不完美。“心理学研究发现,18岁到30岁之间是试错的好时机,这个年龄段,人们已经能意识到失败对人生的意义,而且有精力去修正自己的问题,克服问题后总结的经验,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颇有助益。就像哲学家尼采说的,‘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在中青报最近的一项调查中,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比如在公共场合时。
相较而言,完全不社恐”的比例是,其余则是较严重和非常严重社恐”者。
据悉,社恐即社交恐惧症,媒体援引华南师范大学心理专家的说法,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个亚类,表现在让患者感到痛苦,而且水平异常,让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过,专家指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社恐”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是有区别的,更像是一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效应。
调查中,在如何看待年轻人说自己社恐”的回答中,大部分人说这好玩,也有人确实社交恐惧”占最高比例,其次是只是一些人比较内向”。
据不完全整理,社恐”的场合主要有在人多的地方说话会感到紧张尴尬、找别人帮忙感觉不好意思、到新环境感到不适应、到社交场合感觉不自在、路上碰到认识人想要装没看见、和陌生人交流紧张等。
以大学生为例,场景可细化到食堂打饭不敢表达自己的好恶、饭店不敢催单、面试学生会坐立不安、班级活动不积极参与等。
对此,专家表示,青年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害怕犯错、没面子,不要担心自己的举止、作为不完美。如果社恐”不影响生活,年轻人可以不去在意。但如果发现了自己社恐”,又想摆脱它,可以尝试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疗法,包括系统脱敏和满灌疗法两种方式。
你可以先多跟身边的朋友交流,如果不能跟陌生人交谈,那就先让你朋友给你介绍一些他们周围的朋友一起出来玩,见几次面,几个人一起,人多也不会冷场,慢慢的你也能融入进去,然后这样在认识不同的新的朋友。 要对自己有自信,往往社交恐惧的人都是缺乏自信,而且过分看重别人的眼光。其实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太看重别人的眼光和想法,多去一些人多热闹的地方,或者几个朋友去游乐场那种比较放松的地方,要放得开才行。
如果你感觉自己有社交恐惧了,首先接受的是正规医院的就诊,医院可以根据你的症状用药,针对社交恐惧症大多数人的方法是药物结合中欧国际心理咨询专业心理辅导,如果光靠药物只能控制你的情绪,不能从内心解决掉恐惧心理,其实根本还是不自信和焦虑导致的社交恐惧,先要学会放松自己,每天可以练习心理训练,锻炼身体等方式,恐惧要从内心解决,而不是强迫自己面对人群,所以药物和辅导都很关键。
342 浏览 3 回答
207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4 回答
238 浏览 2 回答
140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2 回答
305 浏览 1 回答
329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5 回答
116 浏览 4 回答
87 浏览 7 回答
201 浏览 9 回答
153 浏览 7 回答
235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