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属于公办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于一体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属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曾被业界誉为“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旗帜”。
湖南科技学院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后历经零陵师范学校、零陵师范学院等时期;1971年创办专科教育,并历经零陵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校名;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前身追溯
1941年4月14日,湖南省国民政府为保障和发展战时教育,决定创办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张陈卿为校长;5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始筹建;7月,张陈卿因人地生疏、毫无成果而辞职;8月29日,袁尧民继任校长;9月,袁尧民接收道县城隍庙(原私立宏道中学校址)为校址;秋,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正式招生。
1942年9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以道县衡州会馆为简师部校址。
1943年9月,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创办七师附属小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46年11月12日,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道县公共体育场举办建校5周年庆典活动,此后学校以这一天为校庆日。
学校坐落在中国二十强幸福城市、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永州又名零陵。《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湘桂高铁、洛湛铁路、泉南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纵横交错,零陵机场开通长沙、昆明、深圳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文化名人。由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秉承“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遵循“精品意识、精英人才、精心育人、精细管理、精励校风、精美校园”的战略布局,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万余名。历届校友辛勤工作,勇于创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22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2月,湖南科技学院共建有14个教学学院和1个招生的国学研究院,52个普通本科专业,成人教育专业35个;本科教育中工学专业16个占32%、理学专业6个占12%、文学专业8个占16%、经济学专业3个占6%、管理学专业4个占8%、艺术学专业10个占20%、教育学专业1个占2%、法学专业2个占4%。
截至2021年11月,湖南科技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6270人(普通本科生16092、普通预科生178人),另有夜大(业余)学生109人、函授学生3414人;有四批留学生共81人,学生分别来自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老挝、泰国、越南、津巴布韦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湖南科技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省级特色专业、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十二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光学入选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选题名单,二维动画制作和导游实务入选程暂缓认定课程名单。
截至2019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全校教师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23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获省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20余项,全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全球高被引ESI论文2篇,出版著作过百部。
湖南科技学院专任教师近5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24项,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得省级项目284项,厅级重大重点项目128项。在SCI、SSCI、EI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7篇,CSSCI论文近200篇,其中15篇论文进入全球高被引论文。2019年度CSSCI源刊论文40篇。出版著作、教材260部,授权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
2016-2020年,湖南科技学院共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其他各类省级奖励16项,永州市政府奖14项。SCI、EI论文358篇,CSSCI论文124篇,CSCD论文124篇。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湖南科技学院有2个“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8个校级应用特色学科和3个校级应用特色培育学科。湖南科技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了5个学科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融合哲学、中国史、民族学、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打造永州历史文化研究新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政治学、中国史、社会学、哲学、法学等学科,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发展新阵地;旅游管理学科融合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工商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公共管理等学科,打造湖南“锦绣潇湘”全域旅游新基地;生物与医药学科融合了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中药学等众多学科,打造湘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平台;电子信息学科融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9月,湖南科技学院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1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科普基地。2019年12月27日,湖南省旅游青年专家委员会在湖南科技学院成立 。2020年1月2日,中国首个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在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学术资源
湖南科技学院创建于1971年。截至2021年9月,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老馆(1984年启用)和新馆(2005年启用)总面积为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3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万册,生均纸质图书册;拥有电子期刊万册,学位论文万册,音视频38071小时。2020年图书流通量达到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26287222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924457篇次。
特色专业、学科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英语。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音乐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
“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有教职员工1247人,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934人、外聘教师1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48人、硕士学位567人,正高职称114人、副高职称25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66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首批智库青年拔尖人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湖南省青年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杰青4人、湖南省优青90余人次。另有海外名师2人。硕博导68人(博导4人),2016年至2020年共培养研究生49名。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