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官连连受阻,而不依靠富贵之人,是一痴;文章自成体式,不肯为做官而模仿考进士的人,这又是一痴;花光千百万贯,家人饥寒交迫,他却面露傲慢之色,这又是一痴;别人多次负自己而不恨人家,依旧相信别人,始终不怀疑别人,这又是一痴。
该句出自宋代黄庭坚《小山词序》。
原文: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人物轶事:
黄庭坚一生酷爱读书,也很重视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力戒随读随弃之弊,创作文章,深知古人之关键;其论事,救首救尾,如常山之蛇。
他认为,读书要用审读法,久(审)之乃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尽心于一两书,其余如破竹节,皆迎刃而解也。黄庭坚的自学能力很强,他的自学读书方法,与常人不同,他选择了独特的对照审读法。
黄庭坚在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后,在相国寺得到一册宋祁(字子京)修撰的《唐史》 草稿本,回去后和正稿本一起仔细研读,悉心反复对比和琢磨。
从此,他写策论文章的能力日益进步,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因为看到宋祁修改字句,和原先的意思不同,黄庭坚通过草稿和正稿的对照自学,从而懂得了他写作的精妙构思和创作技巧。太华居士有诗云:读书如禹之治水,欲知络脉需对照。熟观草稿与正稿,琢磨悟到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