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的人生思考
楚汉之争,历时四年之久,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从各方面相较而言,项羽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但是,他却败给了一直处于下风地位的刘邦。很多人认为这是天命之故,是老天有意要毁灭项羽。连项羽自己也是抱有这种观念,所以他临死时曾大呼“时不利兮骓不逝”,把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时不利兮”,而不去反思自身的缺点。
项羽败亡,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懂任用贤才,缺少左膀右臂,二是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刘邦,恰恰与项羽相反,虽然自身的才能并不出众,却能发现人才,并且对他们委以重任,使各尽其才。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刘氏集团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后来才能与项羽一争高下。
在众多的人才中,有三个人最受刘邦器重,那便是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之言没有半字虚假,若不是“三杰”为他鞠躬尽瘁,刘氏江山也便无从谈起。
“三杰”虽然都因赫赫功绩而封侯拜相,但同时也遭到了刘邦的猜忌,怀疑他们包藏谋朝篡位的野心。通常情况下,君疑臣,则臣必死,因为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三杰”中只有韩信被杀,萧何与张良却安然无事。难道韩信真的有造反之心吗?我认为并非如此,而是他错误的处世之道葬送了自己。他居功自傲,不懂收敛,从而给刘邦造成了很大的错觉,认定他要谋反,所以将其杀之以警示天下之人。
韩信若有反心,大可不必等到刘邦称帝后才行谋反之事。韩信攻占齐地之后,当时刘邦正被困荥阳,就有人曾劝韩信应趁机自立为帝,但是韩信念及刘邦对他的厚恩,并未采纳此建议,只是请求刘邦能封他为齐王。由此可见,韩信并无称帝的野心,但“封王”一事却在刘邦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一日,刘邦问韩信:“以卿观之,朕可以统领多少军马?”韩信说:“十万。”刘邦又问:“那卿能统领多少?”韩信仰天大笑,朗声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在皇上面前韩信竟然如此口出狂言,这无疑就已犯下了欺君之罪,所以单凭这一件事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更何况刘邦本来就对他十分猜忌。
后来,萧何与吕后联手杀死了韩信,并给他冠以谋反的恶名。自表面看来,此事似乎与刘邦无关,其实不然,斩杀韩信肯定是刘邦的命令,只是借他人之手行刑而已,自己落得一身“清白”。
在未发迹之前,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那份忍辱负重的气魄令人非常钦佩。如果他能一直保持住那种“忍”的境界,也便不会有后来的身败名裂!同是一人,得志前后的表现竟有如此悬殊的落差。可见“功劳”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将其毁灭于张狂之中。
“三杰”中要数张良最为明智。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然而他毅然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此时的张良已形同隐居,不再过问朝中之事,很好地解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功成身退,这无疑是最好的自保方式。在张良看来,功名利禄皆如过眼云烟,唯有远离纷扰享受人生的大好时光才是幸甚之事。
萧何,此人对刘邦最为忠心,活得也最劳累。当年,刘邦不能重用韩信,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职,韩信一气之下离开汉营。为了替刘邦留住人才,萧何不顾年老体衰,在月光里纵马一路追赶下去,终于追到韩信并将他劝回汉营,这便是流传千古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当刘邦要杀韩信的时候,萧何又义无反顾地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设毒计将韩信害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尽管如此,刘邦照样对他怀有猜忌之心,曾多次试探他。但萧何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例如,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的动静。回报说:“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和平定陈豨反叛时一样。”于是有人来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您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一面为国家操劳,一面又必须时刻防备君主的猜忌,竟不惜用“自污名节”的手段来保命,萧何无疑生活在一个夹缝中,其悲苦境地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