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验,自主总结,写出一份小论文,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归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不在乎字的多少,在乎探究的过程和科学得出的结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一、选小论文的题目 写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太多了,研究什么好呢?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惯了,没有发现什么新奇现象。再说,我想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研究过了,写了没多大意义。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技活动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发现值得探讨的题目。 科学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 1.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 2.课堂延伸法。比如学习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还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长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偶然发现法。某一天,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 4.教师指导法。如果你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想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二、小论文的取材与分析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探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观察,进行实验,分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一)取材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去看,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观察时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微末节,观察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了。 2.动手实验。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它比观察更利于发挥同学们的能动性去揭示隐藏的自然奥秘。比如昆虫的后腿有什么作用?同学们可捉来了蝗虫、蜢蚱、蟋蟀等几种昆虫,分别将它们的后腿切断,通过反复实验,观察比较,会发现了昆虫的许多特殊功能。 3.实地考察。包括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须明确考察目的,准备好必需的工具、仪器、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过程中,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过程及考察的结果随时随地详细地记录清楚,有时还要采回必要的标本、样品,将比较重要的现象拍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阅资料。有些材料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这就得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等,这种间接地获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问题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所不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又是你的选题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你就得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第一,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第二,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论文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要从材料中找出规律、找出共性,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才使得论点论证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科学小论文的撰写 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撰写了。写作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一般来说,科学小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好的标题确切简明,富有吸引力,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简明”是指标题要精炼,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题,做到言简意骇。 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依研究内容、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而定,但一般应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正文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它包括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考察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等,这是小论文的核心部分。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小论文的结尾应写你得出的结论以及对某一问题的建议。 小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还要反复修改。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论据是否典型真实,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论点是否新颖一致,段落是否衔接自然,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等。改好后再让同学和老师帮助修改,逐步完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学习,总结归纳,培养了学生创新潜能,开发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祖国培养科研性人才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