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的时候,大概是二年级。好经典。突然想起来这个片子,就发疯似地找了两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路上看到好多贴,好多人都在找这个片子。百度、搜狗……上还没有关于它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会有多麻烦啦。这部片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给现在带来了无尽的回味。对那些跟我一样,那些寻找童年的朋友,希望你们会很快就可以找到。希望这个词条会给你们带来方便!当年《福州晚报》上的报道 美国儿童剧《小捣蛋》引发争议 本报北京专电 上海教育电视台日前试播了美国儿童剧《小捣蛋》,剧中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闹出“恶作剧”以致不断“闯祸”,而剧中的大人们对这些“捣蛋”行为不仅没有像中国家长通常做的那样严厉训斥,反而呵护鼓励他们的天性,引导孩子们从事实中明辨是非、认识真理。对此,观众反映不一。几乎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孩子都迫切要求电视台尽快播出此剧。一些五、六年级的学生异口同声表示特别喜欢剧中“小捣蛋”的形象,看的时候几乎“笑出了眼泪”。不少孩子说,我们现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真的也很想“捣蛋”一次,可是如果那样一定会“大祸临头”,老师要批评、学校要告状、爸爸会打我,所以看了《小捣蛋》后最想说的话就是:“要是我们的爸妈、老师也能那样教育我们该多好!”一些中小学的校长们认为,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总是把“捣蛋”的孩子看成“坏学生”而抹杀了他们的自尊和天性。虽然美国与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如何理解童心,引导和鼓励他们把“捣蛋”精神变成创新意识,却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家长的观点比较矛盾,有的赞同校长看法,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会限制孩子看这部电视剧,因为“孩子已经够调皮的了”。他们普遍认为《小捣蛋》中的教育观点和方式是“可看而不可行”,从理论上讲能够接受,但实际上做起来往往感到很矛盾,因为孩子要升学,要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所以家长有时也不得不违心地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塑造”孩子。(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