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与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的制动性也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自从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的制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行驶车速的提高,其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明显。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所以,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行驶的重要保障。 汽车的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并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车不动的驻车制动器性能称为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方面来评价。 一、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制动控制系统 有汽车参与的交通事故中,事故的预防、事故的回避、乘客保护等安全领域与汽车的运动性能有密切的关系。事故预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驾驶员,事故发生瞬间对乘客保护主要是汽车的被动安全设备起作用,而事故的回避则与汽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有紧密的关系。在事故预防环节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主要的,在事故回避环节中车的作用是主要的。在汽车中,提高安全性的制动控制系统除了ABS、TCS、ESP(VSC、VDS)等,另外还有BAS(Brake Assist System,制动器辅助系统)。制动辅助系统BAS是当紧急刹车时,根据踩的速度、力度,制动系统自动感知而输出更强的制动力。它的工作原理是,令刹车泵里的真空量增加,使你一脚踩下去,制动力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即使车子已经熄火了,它还会使刹车制动能力保持一段时间。它的功能是在紧急制动时,提供一个附加的制动力来帮助没能及时形成较大制动力的驾驶员,制动助力加快制动踏板的移动;当司机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制动力不太大时,增加制动力,使车辆的紧急制动性能最佳。有关调查显示,约有90%的汽车驾驶员紧急情况刹车时缺乏果断,而BAS则能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的速度,探测车辆行驶情况。紧急情况下,当驾驶员迅速踩下制动踏板力度不足时,BAS便会启动,并在不足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从而缩短紧急制动刹车距离。 ABS虽然能够缩短刹车距离,但如果驾驶员采用点刹时,车轮往往不会抱死,ABS没有机会发挥作用。而制动辅助BAS,则让现有的ABS具有一定的智能。当驾驶者迅速用力踩下刹车踏板时,BAS就会判断车辆正在紧急刹车,从而启动ABS,迅速增大制动力。 二、 ABS系统的保养与正确使用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在现代汽车上运用已经很广泛了。由于其在制动过程中的控制方式及工作过程与以往普通的制动系统有所区别,因此在使用保养方面也与传统的制动系统有所不同,否则会引发ABS系统故障。总结多年的维修经验,笔者认为车主在使用装有ABS系统的汽车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四要 (1)要始终将脚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连续的制动力,使ABS有效地发挥作用。 (2)要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当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至少要保证离前面的车辆有3s的制动时间;在不好的路面上行驶,要留给制动更长一些的时间。 (3)要事先练习使用ABS,这样才能使自己对ABS工作时的制动踏板振颤有准备和适应能力。 (4)要事先阅读汽车驾驶员手册。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各种操作。 四不要 (1)不要在驾驶装有ABS的汽车时比没有装ABS的汽车更随意。有些车主认为汽车装有ABS后,安全性加大,因此在驾驶中思想就会放松,为事故埋下隐患。 (2)不要反复踩制动踏板。在驾驶有ABS的车时,反复踩制动踏板会使ABS的工作时断时续,导致制动效能降低和制动距离增加。实际上,ABS本身会以更高速率自动增减制动力,并提供有效的方向控制能力。 (3)不要忘记控制转向盘。在制动时,ABS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可靠的方向控制能力,但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完成汽车的转向操作。在出现意外状况时,还得需要人来完成转向控制。 (4)不要在制动过程中,被ABS的正常液压工作噪声和制动踏板振颤吓住。这种声音和振颤都是正常的,且可让驾驶者由此而感知ABS在工作。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28 17:10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形式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但是随着电子(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形式也将发生变化。BBW(全电路制动,Break-By-Wire)系统的出现,将会彻底颠覆使用液压油或空气作为传力介质的传统制动系统。全电制动不同于传统的制动系统,因为其传递的是电,而不是液压油或压缩空气,可以省略许多管路和传感器,缩短制动反应时间。与传统的制动系统相比,BBW具有很多优点:结构简单,省去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箱、制动主缸、助力装置、液压阀、复杂的管路系统等部件,使整车质量降低;制动时间短,提高制动性能;无制动液,维护简单;系统总成制造、装配、测试简单快捷,制动分总成为模块化结构;采用电线连接,系统耐久性能良好;易于改进,稍加改进就可以增加各种电控制功能。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动系统,BBW给制动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将来的车辆智能控制提供条件。但是,要想全面推广,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当前汽车的电力系统不能满足制动能量要求、控制系统失效时的处理和如何清除其它干扰信号对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等。目前BBW系统主要是应用在混合动力制动控制系统汽车上,采用液压制动和电制动两种制动系统;但是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BBW全电路制动系统取代传统制动系统将成为现实。 (抱歉,字数不够,请加些例子)
论文最好自己写,这样才知道要怎么写,俺就给你找一些素材吧,反正俺不挣你的分,能帮助你就好了,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规模庞大。请问这些投资主要都集中在什么地方? 谈起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发动机是其中一大关键,目前已有大量投资集中于这个领域;仅在近几年时间里,中国就改造组建了几条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 随着大批新型柔性汽车生产装配线的引进,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越来越呈现出注重产品多元化、小批量生产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发展新趋势。 最近我出差到欧洲,在欧洲访问期间,我参观了7个机床工厂的装配车间,这些车间中正装配的机床90%销往中国.其中80%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订的货。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向欧洲出口汽车,中国汽车工业似乎比许多其他国家的同类行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要快得多,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汽车的生产与销售现已发展为全球性规模,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全球的汽车生产能力总体上大于市场需求。同时汽车市场对汽车的品种、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汽车工业发展关键点在于汽车生产是否能满足某一地区的某一市场实际需求,如果满足,才可能形成国外产品进口到中国,国产产品出口到国外的贸易格局.这就是汽车的个性化生产。近几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确比过去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研究市场的需求,那是因为我们深知:当今世界正朝着信息交流更迅速、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以实现产品的国际化。 现在中国大部分汽车生产厂新引进的生产线都是比较现代化,为了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要。实际上这在安全性和品质产量方面对中国的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仍将继续发展么? 中国和海外公司的合作肯定继续发展,国外好的产品和技术要进到中国来,国内好的产品也要出去。我们与海外公司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中国本着相互学习、自主开发的原则发展汽车工业。《知识产权法》是为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制定的。《知识产权法》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利益。这是我们共同发展的基础,在合作过程中尊重对方,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跟国外合作的时候会更注重开发自己潜在能力了,这种学习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加工工艺。具体的技术我们要学,更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也要学,将我们的能力很好地展现出来。中国不断采用新技术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陈旧的技术不一定就不先进或不适用,新技术也不一定就先进或适用。采用何种技术顾客享有最终决定权。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必须时刻以顾客需要为导向选择采用适合的生产技术。 中国立法机构鼓励更安全更清洁、更节能的汽车,我们的交通发展首先是鼓励公共交通发展,这就要求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燃料类型或能源类型。关键是如何利用能源,综合利用能源,可持续发展地利用能源。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井非形单影只,其他一些国家在这点上早有研究,并做出成绩。在未来三年内,中国汽车行业将盛行什么技术? 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开发问题,虽然从满足市场大众需要与符合法律要求的角度来看汽油、柴油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其节能环保和各种能源应用技术的发展。像汽车内部娱乐系统那样特殊配置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来决定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一个汽车行业科技人员的组织,目的是为科技人员的交流提供平台。交流的目的是推动技术进步,推动汽车工业进步,推动汽车工业和国外的交流.推动汽车工业和世界的交流。从而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介绍到国内来,把国内的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去。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中国的汽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专家认为,虽然2004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属于下滑阶段,但同欧洲和北美以及海外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仍然有着无法比拟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工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 中国走向汽车社会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他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明显。汽车工业占GDP的比例,到目前为止,已经到1.5%左右。汽车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按照行业统计,汽车行业每就业一个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间接就业11个人。据统计,汽车行业可以对38个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现在,中国每千人拥有22辆汽车,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22辆。不过,国际社会标准是每百户人家拥有20辆汽车,那么,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现在基本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因此,“汽车社会正在向中国走来”。 中国市场势不可挡 据美国跨国大咨询公司安永集团最新公布的数字,2004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是240万辆,而1996年,仅仅是37.7万辆。8年时间,增长了200多万辆。据英国《经济学家》集团的估计,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将增长3倍,达到690万辆。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生产将达到940万辆。 不过,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有关专家提供的数字,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是12辆。这个水平,是美国100年前的水平。不过,中国正在迎头赶上,急起直追。今年汽车生产量将达到600万辆,居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中国能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生产大国。 为什么中国专家和外国专家提供的数字会如此不同?这是因为,中国有一种特殊的车型———农用车,并不算在汽车产量之内。但是,不管统计数字如何,所有专家都认为,中国老百姓对汽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中国的汽车市场,只有一个发展方向———越来越大。美联社援引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公司TNT首席执行官M cCALL的话说:中国汽车市场是“势不可挡”! 汽车发展瓶颈问题 那么,哪些中国居民是主要的汽车购买群呢?中外专家都认为,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再加上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几个大城市的居民。2004年,中国人均GDP是1280美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城市有24个,其中,21个都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的GDP,都超过了4000美元。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专家都意识到了阻碍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能源、环境、交通还有消费信贷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家们都认为,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停车场的不足,制约了中国汽车业特别是轿车业的发展。而能源的不足,也是一个限制汽车工业大发展的瓶颈问题。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可能一下子还无法找到替代能源,可能会找到D ISEL或混合燃料,但已经有人专门在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了,希望能够减少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据有关统计,2000年,中国进口了70万吨石油;2004年进口500多万吨石油。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耗费2500多万吨石油。届时,中国本国生产的石油远远不够用于汽车。如果不发展替代能源,那么,中国的汽车市场就不会突破这个瓶颈。(来源: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人们对环保、节能等问题的关注也与日俱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近日,为期两天的“绿色未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6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顺利闭幕。 汽车行业内的政府官员、行业研究员及以大众、依维柯等为代表的各主要乘用车、商用车厂商汇聚一堂,热议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最重要内容之一,节能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汽车产业节能环保形势不容乐观 “有关研究表明,2000年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占当年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将达到43%。2020年,则将达到57%。与此相对应,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在迅速上升。全国各大城市受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当地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第一污染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一语指出了当前汽车产业节能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节能环保工作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商用车也于今年7月开始执行国三的排放标准,但是相较于欧美等汽车强国,中国汽车产业节能环保工程仍有不小的差距,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电池燃料等新能源界定不明推进速度较慢等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节能环保呼唤“中国特色” “简单的抄袭国外的标准,欧Ⅲ变国Ⅲ,欧Ⅳ变国Ⅳ,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在论坛上,一位车企的老板风趣的说到。 “中国的油品质量与欧美的情况很不一样,道路驾驶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使得我们发展节能环保时需与欧美有着不一样的思路,需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一位业界专家向记者强调道。作为一家外资商用车公司,依维柯对此也表示了认同,“依维柯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中国本土化,在节能环保领域也是如此。 以我们在重庆红岩的合资公司为例,其即将上市的PowerTech系列重卡,我们不单纯是引进依维柯先进的Cursor9发动机和Stralis驾驶室车身,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市场特殊需求,量体裁衣进行了一些改造,如结合国内原有整车底盘平台打造等,从而实现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国Ⅲ排放。”依维柯企业发展总监陆昕表示。 据悉,目前国家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及各车企制造商也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特色”的重要性,一些体现“中国特色”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如甲醇动力汽车也陆续出炉。 车企观察:节能环保成为新竞争平台 汽车行业“绿色之风”劲吹的同时也成为了各车企经营方向的风向标。年中时油价的快速窜升,促使了小排量车行情走俏。很多以前以大型车为主的乘用车厂商,也纷纷借势推出了自己的小排量轿车。 “作为商用车公司,依维柯一贯重视自己对环保方面的承诺。我们在欧洲已经发展了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动车。目前在中国政府以及消费者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对环保有一个很强的意识。这样的意识也为我们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依维柯将引入其在欧洲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及理念,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依维柯企业发展总监陆昕在论坛上表示。 而像依维柯这样强调节能环保的车企不在少数。节能环保正成为各大乘用车、商用车厂商竞争的新平台。大众公司也于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其将力争实现在中国降低20%排放的目标。 据悉,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企业追逐的热点。长安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22台混合动力轿车圆满完成奥运会服务任务;吉利则已顺利研制出使用甲醇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更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母公司依维柯的技术实力,南京依维柯近日研发出纯电动轻客,该款产品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并于前不久赠予了中央电视台“环保万里行”栏目,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相信,随着节能环保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各厂商新一轮的“环保大战”也将一触即发。 汽车业 现状与未来: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仍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国家通过关税和进口配额的控制,对汽车工业实行必要的保护,不过,我国汽车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将日益减少。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在高关税和配额制的保护下获得了超额利润,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增强了汽车厂家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降价竞争打下基础。从消极的方面看,一是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二是参与合资的跨国公司从零部件和整车的销售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三是那些没有经济合理性的杂牌小型汽车厂家也能获得利润,难以将其淘汰出局,加剧了汽车工业资源配置中散、乱、低的局面,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企业分割了大企业的市场,使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将分别下降到25%和10%,汽车工业依靠高关税和配额保护的局面基本结束。如何应对2005年之前的挑战,是每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挑战: 来自城市结构弱化的挑战。人们原来以为大城市已经发展到头了,但当汽车进入居民家庭后,就会看到大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期才刚刚开始。 来自能源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如何调整石油安全观,形成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石油安全保证制、供应机制,既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来自汽车产业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挑战。现在汽车热主要热在整车组装,而反映一个国家汽车制造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零部件的生产上。 来自重复性建设的挑战。去年以来,汽车产业的高增长对汽车产业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许多地方出现了汽车投资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不正常的是,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部分投资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的。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一定要把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和市场性的重复建设区别开来。 应对: 专家指出,放开还是管制,将成为今后政府的两难选择。中国汽车正在经历一个从汽车工业到汽车产业,再到汽车社会的巨大变化。政府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汽车产业政策提升到汽车社会政策,这是关系到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商网讯 入世以后,我国的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有着庞大的从业人员和五十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会面临危局险境,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慢了。? 一个沉重的话题 “入世以后,国内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对于加入WTO,张克似乎过于悲观了。 这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太慢。 张克说:“这是一个人们普遍议论的沉重话题。”在科协学术年会上,中国汽车界仅有的一位院士、吉林大学教授郭孔辉,一汽集团年仅40岁的董事长竺延风,以及业内外的许多人士,就在用不轻松的语调,为这个话题加上各自的注解。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犹如一辆老爷车,这让张克感到痛心:“东风公司发动机的设计能力与20年前相比就没有太大差别。”而竺延风的评价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汽车业即将为自己蜗牛般的发展速度付出惨重代价,一种人们通常难以想象、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亲身体验到的代价。 郭孔辉以2·2升丰田佳美车为例说,入世以后,最终关税将降到25%,这种车的价格将由目前约40万降到约28万,而质量和价格正是“国际竞争的核心”。此外,更强烈的冲击在于,对外商的政策将发生变化,本地股权、贸易平衡、国产化比例等要求将不复存在。 在严峻的形势下,张克认为,我们只能暂时把民族自尊心放下来,那种由国内独立开发、形成独立品牌的念头根本不切实际。 张克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外国公司蜂拥而入,即使国内汽车企业都垮了,做技术不也还要依靠中国人吗?只要中国人在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会有中国人自己的公司。再说,入世以后,国内企业不会一下子就垮掉,我们也还有努力的机会。”为什么慢如蜗牛在探讨隐藏在巨大差距背后的原因时,竺延风说,以往人们更多地谈论技术层面的东西,忽略了科技创新管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作用。 与竺延风不谋而合的是,张克也将技术进步慢归结为汽车工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弊端导致中长期技术工作不受重视,没有扎扎实实地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企业领导关心的只是机器、厂房和生产线,而不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设计能力的形成。”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金履忠还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提高国产化率,不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船舶工业从一开始就不强调国产化率,第一艘船出口时国产化率还不到50%,如今也不过70%,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三。 相形之下,汽车工业则令人失望。尽管像桑塔纳等许多车型的国产化率在不断提高,但正如郭孔辉所说:“这些年来,我们引进再引进,但并未摆脱依赖外国的局面,尤其是在轿车制造方面。” 据介绍,上海大众桑塔纳投产后的10多年里,德国的桑塔纳4次换型,其中两次大改,上海的桑塔纳却还是老样子。直到1997年后才出了个桑塔纳2000,但改动不很大,没有什么质的飞跃,而且改型时以德国大众和巴西大众为主,中方只是作为小兄弟参加。到了1999年,又去买德方的帕萨特图纸资料来转型生产。而帕萨特已经生产了若干年,图纸是现成的,净赚中方1亿美元。 关于中国汽车业技术进步慢的原因,人们还能找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一位汽车工业的老前辈在吉利集团看到这家私有汽车企业的活力后,发出由衷感叹:“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半个世纪还长不大,就是由于‘只准我干,不准你干’的行业垄断。” 合资不能白头偕老 “国外公司就是想赚钱,不是培养竞争对手,”金履忠说,“合资这条道路,用市场换技术,虽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根本的问题是,不可能培养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可能让我们的汽车工业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郭孔辉也说,作为合资一方的中方技术无份、资金短缺,过去的一个主要资本————受关税保护的市场也将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很快失去它原有的价值,这样合资的伙伴关系不可能“白头偕老”。 对于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卡车合资的消息,金履忠感到忧心忡忡。据报道,中国卡车业正与国际三大卡车企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热恋期”。 “如果卡车也合资了,中国汽车业将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这位研究员说。而近邻韩国的表现,当令中国汽车业无地自容。张克说,韩国汽车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比中国汽车业晚了差不多30年,却已经走过了从引进到消化,再到自主开发的路。韩国人早就意识到,要自主开发,在合资企业是办不到的,“合资的目的是消灭合资”,于是在“翅膀硬了”以后开始“收复失地”,通过购买外方股权的办法,把合资企业变成单一的民族工业。今天的韩国汽车业,面对国际竞争已经比较坦然。 自主开发并不神秘 不过,金履忠认为,自主开发轿车其实并不神秘。比如说,捷达轿车尾部改型,中德双方都要求开发。德国人一开始瞧不起中国人,说“既然你们要做,就搞个东西试试看”。结果,中方开发出来了。德国人一看,确实不错,就认账了,还花上9000万人民币把知识产权买走。当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神龙。富康车要改为三厢型,结果由外方来开发,中方出了几亿法郎。 一汽拿到的钱虽少,但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并不是不能开发,金履忠说。他还认为,尽管有专家指出,国外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但国内的开发成本肯定要比国外低得多。 还有一些专家,更是把新一代汽车,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看作中国汽车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难得的最后机会。郭孔辉认为,在新一代汽车的技术方面,中国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一个机会。 “拉郎配”能行吗? 在机会面前,竺延风建议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积极进行新一代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发达国家,由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竺延风如是说。 但张克却不以为然,他将政府部门组织的攻关项目比作“拉郎配”,“虽然培育出了一批成果和专家,但所有的攻关项目都只是做出了演示车,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这也正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根源,汽车技术投入大、回报大,负责任的应当是企业自身,而攻关项目并非如此。换句话说,攻关项目形成的技术无主体,像东风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两家研究所最近联合推出的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说不清楚到底属于哪个单位。 此外,张克还指出,高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之上产生的,我们不能低估高新技术的难度。在新一代汽车技术上,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前面提到的那辆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还相当原始。 (.E201W03066.) 30年间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从10万辆到接近1000万辆的爆发式增长。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红旗轿车虽然为国人带来了自主轿车工业的喜悦,但是由于基础工业的薄弱和人才匮乏,从1950年到1980年期间的汽车工业更多的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拷贝阶段。 进入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新时代,汽车工业也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1984年上海大众开始的合资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改革开放结束了长达多年的“引进还是购买车型”的争论,拉开合资时代的大幕,引进合资阶段的典型特征为“拿来主义”。以上海大众作为标本的合资进程为中国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以及培育人才,给中国汽车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技术换市场”的合资建设大大缩短了中国汽车接轨全球的步伐。 但由于政策上的约束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中国汽车业发展缓慢,由此,中国人自主造车的梦想愈加强烈,但在没有技术背景和人才队伍的前提下,引进、消化、吸收外国产品及技术成为模仿创新阶段的典型特征。 在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积累和10多年的合资进程之后,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批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华晨汽车、吉利汽车以及奇瑞汽车开始艰难起步,进入21世纪之后,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成为自主创新阶段的重要特征。2003年开始,汽车市场的井喷成为自主品牌集体狂飙的催化剂。以奇瑞汽车为首,包括吉利汽车、华晨汽车以及新进的比亚迪汽车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和研发体系,建立起最基础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以及销售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激荡国人30年,汽车行业也经历了30年的加速跑。这其中当然有丰硕的成果,但也遗留下一堆问题。自主品牌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基础建设导致民族汽车工业表面繁荣;合资进程在市场换技术之后的后遗症开始集中爆发,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人、车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汽车社会的提前膨胀也让诸多弊端提前暴露。 当前的汽车业全球低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如何让我们的汽车与人类更加和谐地共存?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如何实现有责任的增长?我们的汽车社会需要一个怎样的汽车市场? 30年太快,中国汽车业需要冷静地回顾这些得与失,是与非
呵呵这么热门的论文可不只是值100分呀,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了!
摘要汽车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汽车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的消费品,人们在购买汽车的过程中,不可能毫无顾忌的就买下一个汽车产品,并且汽车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使得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所以,汽车营销策略便被提到课题上了,逐渐的形成为一门科学。在本课题中,首先初步的探讨一下汽车营销组合的形式,对汽车营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对几种汽车营销的方式策略,例如汽车广告策略、汽车销售促进策略、汽车销售渠道、汽车人员营销策略和公共关系进行较详细的论述,并且以上海大众汽车产品的营销策略为例加以说明;最后,对我所实习的上海长宁大众汽车销售公司销售的上海大众汽车产品,在汽车市场的表现以及其参考数据,进行带有实践性质的营销策略探讨。总之,以促成汽车产品交易为目的的汽车营销策略,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汽车营销人员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共同完成的,随着汽车营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应以适时的汽车营销策略,来面对新的挑战。关键词:汽车;营销;策略
作为全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业,现在可以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无论是风暴的爆发地美国,还是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都衰声一片,各种负面消息不绝于耳。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日前发布的与罗斯切尔德投资银行合作进行的第三次“全球汽车生产商研究”报告称,鉴于汽车行业减产10%,在2008年的最后两个月,汽车生产商税前平均利润率将远远低于5%。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合伙人马库斯·拜瑞特还称,2009年,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有可能降到4%左右,逼近2001年历史最低水平。在谈到汽车业利润降低时,马库斯·拜瑞特将问题归咎为:“汽车生产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原材料价格日益上涨;低成本国家制造商参与竞争;OEM要求降低成本;环保革新呼声不断。这些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将来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不可否认,受金融风暴影响,全球汽车销量确实出现了下降趋势,即使近年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没有逃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增速降到了,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汽车业利润下降,并不仅是销量下滑一个原因。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区,情况不同,利润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汽车业利润下降不能说明汽车厂商受到了多大压力,更不能说明他们在中国市场利润缩水。事实上,这些在中国市场捞得风生水起的跨国公司,日子过的相当不错。那些实力弱小,产品不能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厂商,即使没有金融风暴也混不下去了。他们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利润率下降,而是能否继续在中国生存的问题,菲亚特早在美国金融风暴爆发前就被踢出了局,克莱斯勒、三菱汽车等恐怕也是来日无多。除去销量下滑外,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主要是金融问题。正是因为在汽车金融上遇到了麻烦,才导致其利润缩水,这与中国人通常所理解的无利可图不可划等号。中国车价存在泡沫8月25日,宝马公司宣布,将在美国销售的09款全系车型价格上涨幅;此前,丰田汽车也多次上调在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产品售价,原因并不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是违约率增加,退回来的车多了,残值下降。其道理和次贷危机造成的原因一样,大批还不起房贷的人房子被收回,造成二手房价格大幅下跌。在美国,汽车厂商也是通过给消费者贷款来买车,很少像中国消费者这样一次付款。此外,还有就是受美元贬值、日元、欧元升值给汽车公司带来的汇率损失。如果把金融问题扣除,仅凭销量下降这一点很难造成这些跨国公司的利润下降。从已发布的公司财报也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本田公司在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的财报中称,在其销量增加的情况下,其税前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本田公司将利润下降的原因归纳为,受汇率损失、原材料价格高涨、消费税及管理费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汇率损失排在第一位。不过,现在全球大宗商品、石油、铁矿石等跟汽车业密切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因此汽车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原材料成本会下降,这可能使其因金融问题损失的利润得到补偿。虽然跨国公司从全球层面上利润下降,但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下滑,并不一定导致其利润缩水。本田公司财报同时宣称,在相关公司持股利润在亚洲持股公司利润增加的影响下,连续第9年保持增长,创下了第一、二季度(日本财年)累计利润的最高纪录。可见对于产销对路,盈利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来说,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新兴市场仍然是一块流油的肥肉。当然,对于一些市场策略出现失误的公司来说,在中国利润缩水,既与金融问题无关,也与市场无关,完全是自作自受。近两年,由于中国市场一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许多汽车公司在纷纷扩大产能的基础上,几乎都心照不宣地将提高新车的价格定得更高。甚至从来没有过轿车生产经验的自主品牌,都敢将说不清楚是什么级别车的价格定在10万元上。一些跨国公司更是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将产品价格尽量向上靠拢。在这种情况下,马自达2、雅力士等小型车的价格都出了令业内人士都瞠目的高价。其上市后的不佳表现,也验证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拿消费者当傻瓜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傻瓜”。广州丰田从创造奇迹到被打回原形,正是得意后头脑发热的结果,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内部,而不是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把前两年汽车市场的情况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市场也存在着过热现象。就像楼市、股市过热会出现泡沫一样,车市也存在着一定的泡沫,在消费者热情的推动下,汽车价格和服务越来越高。只不过,车市泡沫并不像楼市、股市的泡沫那么大而引人注目而已。厂商应该主动挤泡沫去年11月份广州车展期间,马自达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汽马自达的相关人士谈到马自达6的优势时,理由竟然是同级别的凯美瑞、雅阁等改款后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很有点在股市疯狂上涨时,低价股被热炒的理由。事实上,这位负责人的说法不错,马自达6确实因为性价比优势受到许多消费者的追捧,以至于在新马自达6确定上市后,马自达都不肯放弃这一在中国市场唯一具有性价比优势的车型。不过,泡沫总会有破灭的一天。幸好美国的金融风暴,让人们对经济前景开始担忧,抑制了一部分冲动型消费,这才不至于让中国车市的泡沫没等到像楼市、股市的泡沫那么大时就受到挤压,因而造成的伤害没有那么大。这也要感谢中国的汽车金融没有像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金融服务那么发达,否则的话,很难想象会出现多少问题。随着美国新总统的诞生,难以脱俗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势必要重新点燃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因此全球经济有可能会朝着一个清晰有序的方向发展。即使美国新总统的经济政策未必立刻管用,但要想比布什更差,机率恐怕也是不大。有了这样的基础垫底,全球经济复苏的时间很可能早于人们的预期。人类的智慧总是在与各种困难做斗争中得到升华,在历史上,还没有一次经济危机将人们打垮。但汽车公司们能否安全地渡过此次金融风暴却是个未知数。以往的经验表明,不论多么声名显赫,以往有多么伟大,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笔者相信,由于市场增速放缓,以往皆大欢喜的局面肯定不复存在,产能的相对过剩,也会让厂商逐渐挤掉车价的水分,让汽车的价格降得更合理一些。对于那些真正希望在中国长远发展的汽车公司来说,“主动降价,快点降价,大幅降价”不但是保住市场、增加利润的最好办法,还可能是赢得更多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历史性机遇。1920年的萧条时期,通用汽车毅然将汽车的价格降低了20%至30%,从而避免了被挤出市场的厄运,并为在10年后取代福特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厂商不必为一时的利润影响而忐忑不安,将眼光放长远一点,降价快点开始吧。
312 浏览 4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7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300 浏览 7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189 浏览 5 回答
154 浏览 2 回答
100 浏览 6 回答
225 浏览 4 回答
267 浏览 6 回答
349 浏览 4 回答
200 浏览 2 回答
144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