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青创会成立以来的第一年,这一年对于每一个青创会成员来说都意义重大,这表示着我们从今往后以一个新家庭的成员身份聚拢一起,谈心、创作、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外交流气氛积极。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成立之后,在泉州市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与泉州各县市文学协会、文艺团体机构、院校文艺社团等机构组织展开较广泛的合作,至今已与泉州青年作家协会、鲤城文联、鲤城作家协会、丰泽作家协会、南安作家协会、晋江作家协会、晋江蓝鲸诗社、永春文化馆、惠安作家协会等文学协会展开活动合作;与《泉州文学》编辑部、《泉州作家》编辑部、《泉州晚报》(刺桐红)编辑部、《泉州晚报·海外版》编辑部、《东南早报》(功夫早茶)编辑部、《晋江经济报》(五里桥)编辑部、《诚信泉州》编辑部、《闽南人》编辑部、《刺桐》编辑部、《丰泽文学》编辑部、《南安文学》编辑部、《永春文艺》编辑部、《桔红》编辑部、《星光》编辑部、《蓝鲸诗报》编辑部、《天下石》编辑部、《快乐元素》编辑部等刊物媒体保持着良好的信息、荐稿合作关系;并以西海岸文学论坛的平台优势先后与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泉州诚信促进会、泉州爱心公益协会、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散文诗论坛、散文诗天地、笔架斑文学论坛、紫月诗刊、忆石中文、武夷文学网、中国诗歌网、辽河文学网、原创力量文学联盟、守望文化网、温陵社区等近百个网络文化社团、机构、网站保持联盟协作关系。这些联盟协作都有益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的各类活动开展,对青年文学创作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应。二、会员创作成绩显著。从2008年6月起,在西海岸文学论坛“人事传真”版块都会有一个每月报喜专贴,会员们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会在这里得到张榜公布,此举也大大促进了会员投稿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从青创会成立至今的一年来,青创会(西海岸)成员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达到近200人之多,发表文章篇数超过3000多篇,许多文友在这里能够从文学爱好者慢慢锤炼成业余写手、专业作家,并慢慢走出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空间,取得显著成绩。三、文艺交流活动频繁。青创会成立一年来,先后举办刺桐青年文学讲堂课第4期:林轩鹤主任《文学还可以这样写》、林凌鹤、林轩鹤古诗词集《合和集》首发式、西海岸09新春团拜会、“昨日重现”诗歌朗诵会、“缅怀屈原,情系温陵”2009端午诗会等5次座谈交流活动;主办“夏季相聚”南安采风、闽台缘博物馆采风、南安水头采风活动、南安英都宝湖岩采风、泉港沙格村采风、泉州少林寺采风活动等6次户外文学采风活动;派员参加14次泉州地区的文学颁奖活动,几乎任何比较大型的文学征文活动都有青创会的成员获奖;举办“我与‘天下石’”三周年征文、2008“体育泉州”大型诗歌公益征文、“温暖三周年,情系西海岸”征文等三次网上征文活动;并在没有任何经费来源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出版两期《西海岸文学报》,这些文艺活动(详见附件一)都大大促进了泉州青年文学的创作氛围,取得良好成效。四、网络平台优势凸显。必须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的官方网络平台——西海岸文学论坛,在发展的近四年来,始终坚持走纯文学发展道路,尽职尽责为泉州地区文友服务,至今已成为泉州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型纯文学论坛,也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大型纯文学论坛,在整个泉州及福建地区享有较高声誉。西海岸文学论坛常设“文友沙龙区”(“文事传真”、“海峡人文”、“诚信海峡”、“论坛管理”、“斑竹议事”)、“原创交流区”(“珠联璧合”、“诗风词韵”、“现代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天地”、“文艺评论”、“耕图作坊”)、“文友活动区”(“快乐元素”、“泉州爱心公益”、“西海岸洛江行”、“鲤城文艺”、“南安文学”、“永春文艺”、“西海岸花名册”)、“会员生活区”(“西岸水区”、“情感驿站”、“文人映像”、“时尚健康”、“历届征文回放”)等四大区域24个交流版块,以纯粹、务实、包容、共荣的坛风为广大文友服务,网络纯文学平台的优势已经十分凸显。虽然成绩斐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使我们更期待着在2009年下半年以及更长远的将来进一步弥补与解决。我们相信随着工作持续务实的开展,泉州作协青创会这个年轻的文艺团体,必然会散发出更积极迷人的声音,成为海峡西岸文艺星空下一颗夺目耀眼的星!
《泉州晚报·海外版》的创办,作为地市级报纸的海外版,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家。根据泉州的优势和特点,《海外版》创刊时就确定了“立足泉州,面向海外,联系乡亲,为侨服务”的办报宗旨。海外版努力突显泉州的侨、台及海外特色。新闻版以报道泉州新闻为主,弘扬主旋律,为宣传大泉州鼓与呼。而专副刊则积极配合,传播中华文化,突出“侨”的特色,以“侨”为桥,让海外游子及时了解故园的情况,以解他们的乡思、乡愁。 香港泉州籍著名学者孙立川博士撰文说:“时常收到家乡辗转寄来的海外版,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家地方的报纸竟然向菲律宾等地发行海外版,这种大胆进取的精神实在值得为之叫好!”华侨大学原校长庄善裕教授(现任澳门国际大学校长)说:“《泉州晚报·海外版》创刊以来,我每期必读。海外版为沟通泉州家乡与海外的联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郑民说:“留居海外的华人中,福建籍占四分之一,而属泉州地区的又占全闽籍的二分之一。海外华人与家乡的源与流关系,是人为割断不了的。因此,海外版能越办越好,前程无量。”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说:“《泉州晚报·海外版》那图文并茂的版面,令我仿佛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园。我总是从中感受到家乡淳厚古朴的民风,积淀深厚的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菲律宾读者阿占先生在《商报》撰文说:“《泉州晚报·海外版》创刊发行以来,您给我们捎来无数的讯息,图文并茂地给我们细说着远方的故土源源不断的新闻。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逐渐拼凑出一幅幅清晰的影像,故乡的面庞,终于镂刻在我们的心中。那是我们的摇篮血迹,我们血脉的源头。而您,就是来自温陵故乡的信使。” 2002年7月,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仲莘应施能泉总编辑邀请专程前来泉州晚报社,就如何办好海外版问题与泉州晚报海外版全体人员进行座谈,随后,又在《泉州报界》连续发表《关于的通讯》与《泉州论报——关于办好海外版的几个问题》,并在《福建新闻界》以及《开放与传播》等刊物转载,进一步扩大了海外版的影响。2004年10月,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州市委宣传部以及省侨办、省侨联、《福州晚报》等有关领导,专程前来本报了解海外版创办情况,准备创办福州晚报海外版。走过11年历程的《泉州晚报·海外版》影响与日俱进,计划争取在金门与有关方面联系,设法寻找有关代理印刷发行点,以扩大对台湾的影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1层。泉州晚报大厦,高21层,面积万平方米,是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办公大楼;印刷厂房面积万平方米,配备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大厦内篮球场、游泳池、健身娱乐中心和休闲花园一应俱全。
169 浏览 5 回答
114 浏览 4 回答
240 浏览 2 回答
322 浏览 7 回答
221 浏览 3 回答
156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323 浏览 5 回答
236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6 回答
243 浏览 5 回答
206 浏览 6 回答
360 浏览 4 回答
276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3 回答
336 浏览 4 回答
178 浏览 4 回答
294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2 回答
267 浏览 4 回答
265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5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