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围绕课题《如何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结题报告》进行读书、调查、总结、写作,课题和我如影随形,我已经与这个课题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课题的确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与人的认识、情绪、意志、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将主动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他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敏锐,逻辑记忆力增强,想象力变得丰富,情绪变得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得到增强。”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看,他们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困生”难免会产生迷茫,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乐语文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语文课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本课题的核心问题。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麦库姆斯博士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是兴趣形成有决定意义的主导因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和学习。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因此,对于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应更多地给予关注,这样才能尽快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利用个别谈话、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孩子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是由心理偏差所引起的,还是由家庭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智力的原因引起的。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如缺乏学习热情,自我否定,认知水平较低,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心理创伤多,意志脆弱,情感淡漠等。2.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状态。培养“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多给他们一些展示的机会。多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老师的肯定当中逐渐培养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困生”培养感情,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挚友,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也才能培养起他们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3.通过研究,找出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特点,探索出培养高年级“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少年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我们的教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变,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的公平,不能只培养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课堂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实施开放教学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使全体学生走上成才之路,将他们培养成不同层次人才的重任。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唤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不能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作为老师的我们若不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他们将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该课题研究,能够促进高年级语文“学困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有长足的进步,改变他们在学生、老师、家长眼中的灰色形象,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个孩子的语文素养都能有所提高,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于“学困生”将有更多的了解,总结出培养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一些途径,积淀研究者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专业研究水平。四、研究的时代背景在新课改的引领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孩子,但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有迟速”,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在我们这所远离城市的乡镇学校,年级中的确存在着一群数量较大的“学困生”,他们或许因为环境、家庭或智力等因素而被家长、同学视为语文“学困生”。“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往往招致老师、家长的冷眼乃至训斥,甚至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长此以往,导致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他们是班级的“弱势群体”。教师责无旁贷,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转换“学困生”学习态度的任务,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一)研究过程:1.问卷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学讲计划,学进去讲出来,我市基础教育重要研究成果,一种适合现代社会潮流的最有效学习方式。“学讲计划”包含先学后讲、小组合作、交流反馈、精讲趣谈、当堂练习、检测反馈,符合教育教学认知理论与儿童认知心理特点,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素养所需要,是一种独立思考地读书,批判思维,尝试练习,即时反馈的有效学习。 大单元教学,非常时兴。主要结合学情,设计适切的查漏补缺的问题串,逐一解决。不仅理清知识从哪里,而且经过推导练习,接纳数学知识,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生成过程。这是按照儿童认知规律,整合教材,设计符合学情的课程纲要,整体施教,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地实施教学,用教材教,不是单纯教教材。 数学学困生,指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学习习惯无、学习动力少,仅知道玩学、混文凭的特殊学生。 学讲计划下大单元教学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在学讲计划指导下,深入专研教材,活化知识,深入了解农村学困生学情,整合教材设计适合本班学情的课程纲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引导下自主查漏补缺,自信自主自然学习,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取得优良成绩,实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之处 研究目的:鉴于“学讲计划”从理念到实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与指导性、前瞻性,结合校情、学情,合理使用,尽快形成学讲计划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整合教材,动手动脑做数学实验,学会活化思维,理解创新,让“直升”上来的农村学困生,为家庭放弃教育、学校教育最头疼的基数不少的群体,唤醒学习的自觉,学会学习,达到合格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习素养要求,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本课题创新价值:切实转变农村数学学困生对学不好数学的体认,“原来努力学习了,我也是一块学习的料”;整合教材,施行大单元教学,尊重人格与自主学习策略,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不二法门,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价值,增强“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自觉;从而形成实验探究、查漏补缺、自主学习的转差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应用推广价值。 三、课题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阅读数学教育心理学、大单元设计、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书籍,做好笔记,结合案例,理解掌握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2. 案例分析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写课,嫁接理论,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使得教学效果向好发展; 3. 经验总结法 一月一结,一面进行课例研究,一面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加工提炼,形成有效教学研究策略,更好地指导教学。 三、课题研究过程 : 课题立项后,为了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具体研究过程分为: 1. 确立研究方案阶段 2020年9月立项,再次上网查阅资料,阅读大单元教学设计、学讲计划方面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书籍,上传课题研究方案。 利用微信群与学校安排的师徒结对活动,主要学习研读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关于大单元教学系列研究文章,明确以数学单元教学或者以知识体系为单位,按照课标要求,特别是学情实际,整合知识,创设适切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悟中练,练中思。反复进行,不断提高学力。如第一学期“我们与数学同行”,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甚至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从而激发数学学习信心和情趣;学好数学,除了做题,还要多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启思明理,学会学习,增长学力;明确目的,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 利用节假日通读整本教材,自学徐州教研室近几年编辑的“学讲计划”方面的研究成果书籍,认真撰写笔记,并按时上传教学案例;至善学院上阅读有关大单元教学设计方面的文章、视频,撰写笔记,并上传笔记及案例,获益良多。 理清知识间的内在练习,时时了解学情,整合教材,坚持写课成长自己,设计课程纲要;然后自制学具,力求活化教育形态。 2. 实施阶段: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具体研究过程分为:九月份再次论证研究实施制定并上传实施方案;年前第一阶段研究重点,尝试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下,运用学讲计划帮助学困生初步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法,养成良好习惯;年后,进入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信自主自律自强的学习习惯。期间,研读教材,活化知识,构建单元教学序列,摸清课堂学习表现与变化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共同提高,同时进行写课研究,做好案例分析,提炼生成个体教育教学理论。数学实验唱主戏,引导学困生自觉做实验,学会知识生成,构建合理认知结构,从而学会学习。 一定形成将课本上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实施教学,随后运用写课技能,写好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育故事、阶段总结,研究论文,等等,提炼反思指导教学。如学习“幂的运算法则”,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幂”,设计组织教学,将幂的运算法则,形象化地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实际运用得心应手,正确掌握易错点,抓住重点,效果良好。 3. 总结结题 2021年7、8月阶段 整理材料,提炼总结,撰写报告,10月份,填写积分表,准备充分,申请结题。 通读完整的个人课题博客,按照预订计划实施教学,读书尝试、实践总结、归纳整理,及时将五十篇文章,进行分类讨论,选择性解决。读书心得方面论文单薄些,从研究论文里选取四篇,改过来。案例分析再打磨研修些,完善实验方案再具体实际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取得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经过一年久久为功的研究,对大单元教学抓差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和认识。 1.数学大单元学习设计,实施高效率转差策略。那就是站在学生视角,学会自主学习,即时反馈,查漏补缺,自励自觉,自信自律,自学自强。方法步骤:了解学困生掌握学习心理,挑选核心概念、性质、定理,具化思维结构,让知识活化起来,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须,手脑口反复练习内化,构建数学知识“物”化知识结构。再经过适当练习,激励引导,渐次形成技能掌握思想方法。其中,识别操作与教给学困生技能,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增加学习内驱力,是即时反馈激励的结果,是实施大单元教学学习的关键。如认识“多项式×多项式”计算法则。采取类比打乒乓球方式,先通过一段混合双打微视频,形象直观地比较理解,认识多项式(a+b)×多项式(c+d)的计算法则;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推演多项式乘法法则,从而将单项式×单项式,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多项式的整式乘法法则,串联统一起来,将乘法法则内化为“分别乘”的内核理解,最终转化为幂的乘法定义,收到以一知十的效果。 基于这个意义,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标学才的基础上,面向学情,设计适时适切的导学单,互相讲学,查漏补缺,结网构造,自主学习,进步成长。 2.动手操作,具身思维,构建适合自己的“物”化学习方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重点是基于学情与学理,因此,学习方式重点在形成适合自己的“物”化知识结构上。不经历自己动手操作的学习,具身思维的缺少,理解认识也就缺少支撑,于是死记硬背,或者做多了就理解了认识,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成了被动学习。长此以往,越学越难,越没趣味。 “做”数学实验,经过具体操作,生动感知,开启具身思维,同时积淀表象,为归纳推理奠定坚实基础。这里数学实验,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有画图想象的,有编故事启发的。几乎每一节课,都能嫁接到具身物化上。从而形象准确地把握核心知识,为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如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多方面比较,相对于输赢球,借还账,和水位的升降变化等情景,使用温度计表示气温升降变化,更贴近儿童生活,易于理解接受,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规律。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为什么用加法列式这个难点时,越贴近儿童生活,越是容易解决问题。 隆冬时节,一来冷空气,气温变化剧烈,因此做好天气预报,非常必要。如,某天气温5℃,降温2℃,现在气温几℃?气温3℃,温度变化用算式表示:5+(-2)=3;如果上升4℃,结果呢? 与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对一题得10分,错一题得扣5分,每人两题,小红对一题错一题,小亮错两题,小丽对两题。结果各得几分?这样容易理解和的意义,容易发现规律。 3.大单元教学教会学会学习的策略。教育即养成,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成为自主学习小主人,学好数学并不难。结合大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转差,设定数学学习常规。 (1)预习 当堂读书本,默读思考、写答质疑、讨论补缺; 参考《伴你学》再自学,组内交流“会了什么,不会什么”,班内反馈。 (2)讲练 精讲(10')精练,关注生成,即讲即练,反馈再练。(用好书本、小大本,黄金题卡) (3)作业 考试化要求 课堂作业 :按时作业,独立完成,当堂收缴,即时反馈; 分层次练习 先A后B,做好自查,纠错反思; 家庭作业 先复习再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一早到校交给组长,由科代表上交老师,完不成办公室补做。 (4)自习 考试化要求 练习20' 讲10' 讨论5' 纠10'。 (5)评比 奖 进步大的进步之星(周进步星、月进步星、学期进步之星);爱问问题小能手; 认真完成作业,连续满5个百分免一次家庭作业; 抓首尾各三名,辅导进步,交流展示(捕捉感人的学习瞬间); 数学教师写日记、书信交流; (6)其他。 罚 自我审批;做好事,为大家服务 ;罚做作业。 培养会看书会学习,在“做”数学与“读”数学、“练”数学上下功夫。读想做密切结合,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来的,用来干什么,遇到新知核心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这样问自己。搞不明白,做实验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创造不出来,类比实验也要做;做习题是练习应用,是再认知,再思考新知的实质,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实质是对思想方法的再理解再应用。这时,就是把书从零读齐,读厚了,读思做自学力培养的第一步。通过再练习再思考再总结再体味,疏离认知结构,内化迁移知识体系,把书读薄的自学力慢慢形成。其中重练轻度,甚至不知道怎么读书,把数学书当作练习册来用,当作复习资料来使,都是眼下不会读书学习的表现。学习,学习,先“学”后“练”,不学不习;学就要学思并举,“做”为前提。因此,学会读书思考,才是练习训练,不然,事倍功半。 练习,基于做读思的练习,有效有意思,能品尝自学带来的乐趣。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匆匆念念概念公式定理,生搬硬套“夹生饭”知识,只能囫囵吞枣,食“数”不化。结果,越学越难越厌烦了。练习,关键及时反馈,弄清模仿练习、规范练习、创新练习,螺旋式上升推进的道理,特点和规律。在做中积淀数学实验体验,练习中形成数学学习技能,从而增强自学信心,热爱学习生活,快快乐乐地吃学习苦了。 (二)实践成果 课余阅读了十多部教学著作,书籍四部,撰写五十篇文章,有读书笔记,研究论文,案例分析,教育故事,课例分析。 升学考试中,所任教班级及格率、优分率提升十二个百分点。在同年级教学质量抽查中,名列前茅。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中等偏下学生在学讲计划引导下,实施大单元教学,非常适用,学习进步很大。而学困生中部分表现优良,但基础特差,自律意识差的,家庭隔代或溺爱教育的结果,使得教育大单元教学效果不显著,尽管编拟材料浅显易懂,仍需要更多的付出。 在以后的教学科研过程中,继续完善学讲计划大单元教学策略,编拟更多材料,学会学习,学会进步,学会提升。做好学困生尝试实验教学,即先教他们会玩,让越来越多的学困生获得更大进步。 六、感谢 是市规划办提供的教育博客平台,使得课题持续研究,取得一定成绩,感觉心里舒坦,于繁琐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有教育有意思体验,成就自己成就学生。经过一年研究,对大单元教学理解更朴实,更深刻,形成自己整合教材,教学预设的技能,“我思故我在,我教故我在”教育情怀。我将运用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大单元学讲教学策略,做更好本职工作。同时感谢专家百忙中抽出时间,评论拙作,望不吝赐教!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课题结题报告山东省沂水县诸葛一中 刘磊常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各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有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相当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就巨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当前新课程改革成就颇丰,学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积极思考的,因而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显得更为迫切。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当代教育者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我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如果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推卸学校的责任,无异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提出“帮助初中生学困生树立信心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积极意义。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坚定帮扶学困生的意志;营造人人爱学生、个个教学生,整体育学生的良好风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5、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6、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三、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3、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4、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5、现在市教研室的三五X教学策略,提倡关注差异,注重学困生。四、课题实施的原则及方法1、原则:(1)坚持以爱换爱的原则。一般说来,学困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一堵无形的墙,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来拆除,用爱心来换取学生对老师的爱,促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2)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主、增强学习信心的原则。可以说自卑感在每个初中学困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学中要遵循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困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各自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是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进步,往往进步缓慢或有反复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上进心。2、方法(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2)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3)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4)个案分析法: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优生+学困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5)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6)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7)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8)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本实验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同时综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行为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2、加强思想教育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4、加强关注程度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2)上课环节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3)练习环节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6.鼓励学生帮助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7、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9、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10、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1、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每月单元测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12、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13、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14、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15、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16、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A、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B、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C、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7、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18、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六、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内容和措施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具体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3月)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人员,建立健全制度。2、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路;3、组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材料,找准学困生。4、确立课题分工,做好宣传发动。5、建立合理的平价策略。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1、学困生的确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依据平时表现,通过对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对学困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控制研究效果。2、教师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3、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4、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5、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作业实行“一抄、二读、三背”6、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7、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8、“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9、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10、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1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12、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13、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对学困生的作业面批最好。14、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实行家校联合。15、学生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自己进步了多少,今后努力的目标。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1、收集并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存档,为总结做好准备。2、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撰写结题报告。3、学生写出个人总结。4、召开教师总结实验课题,撰写论文,上报结题。5、课题组写出总结论论文,展示研究成果。6、如果验收合格,积极推广课题成果。七、研究成果1、课题组的教师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了落实“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3、我们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4、要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5、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微小的进步,是转化的关键。寻找和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与他们谈心,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 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积极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自信,促进后进生的转变,我们深知博爱是基础,平等是关健,激励是成功。6、消除了学困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经过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从心理上克服了个人的学习畏难情绪,基本上能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对化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7、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原有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8、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构建新的高效教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达到以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端正了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师家长形成合力。初中教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10、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在课后,我们也抓紧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11、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体现三个优先:优先回答问题、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作业布置上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指导“学困生”将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汇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并针对易错点,设计二次过关试卷。12、改变了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除了在课堂上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练习批改时,采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每次测试后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通过对他们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八、存在问题1.教师思想仍滞后,不能与课题研究相适应。认为课题研究是表面形式的东西,与具体教学教育工作无多大关系的观念仍在部分老师的心里存在,缺乏耐心,方法简单随意。2.理论学习不够,教师研究工作缺少理论支撑,对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在理论上掌握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中由于考虑教师的时间有限,理论学习以个人分散学习为主。这使得次项工作失去了监管,显得随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3.对学困生跟踪不到位,没有对学困生各阶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查分析,对比,失去对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的一些重要参数。 4.在研究过程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5.有急功近利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对课题研究的长期性认识不足。6、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怎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会发挥学科特点,加大实践力度,继续进行探索,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九、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算1.加强理论学习,彻底转变教师观点。2.完善学困生跟踪服务。对学困生转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认真反思前期研究情况,分析各阶段学困生情况,做好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3.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及时的交流推广。 4、进一步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13 浏览 4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2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254 浏览 2 回答
233 浏览 2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2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167 浏览 3 回答
208 浏览 3 回答
168 浏览 2 回答
112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2 回答
243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