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发现显示了塑料污染的规模,并揭示了可以促进回收利用的酶。
根据一项研究,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进化,以吃塑料为食。
这项研究扫描了从环境中采集的DNA样本中发现的2亿多个基因,发现了3万种不同的酶,可以降解10种不同类型的塑料。
这项研究是对细菌降解塑料潜力的第一次大规模全球评估,并发现四分之一的被分析生物携带合适的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发现的酶的数量和类型与不同地区塑料污染的数量和类型相匹配。
科学家们说,这些结果“提供了塑料污染对全球微生物生态产生可测量影响的证据”。
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塑料被倾倒在环境中,污染现在遍布全球珠穆朗玛峰顶峰到最深的海洋。减少塑料的使用量至关重要,正确收集和处理废物也是如此。
但是目前许多塑料很难降解和回收。使用酶将塑料快速分解成它们的组成部分,使旧的产品能够制成新产品,减少对原始塑料生产的需求。这项新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酶供研究和工业应用。
“我们发现多种证据支持这样一个事实,即全球微生物群的塑料降解潜力与环境塑料污染的测量值密切相关——这是环境如何对我们施加的压力做出反应的一个重要证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Aleksej Zelezniak教授说。
同样在查尔莫斯大学的Jan Zrimec说:“我们没有想到会在这么多不同的微生物和环境栖息地中发现这么多的酶。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研究人员表示,过去70年来,塑料产量从每年200万吨激增至亿吨,这给了微生物时间来进化处理塑料。 这项研究,发表在《mBio》杂志上首先,汇编了一个由95种已知降解塑料的微生物酶组成的数据集,这些酶通常存在于垃圾场和类似的充满塑料的地方的细菌中。
然后,该团队在其他研究人员从世界各地236个不同地点采集的环境DNA样本中寻找类似的酶。重要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将最初确定的酶与人类肠道中的酶进行比较,排除了潜在的假阳性,已知人类肠道中没有任何塑料降解酶。
在67个地点和三个不同深度的海洋样本中发现了大约12000种新酶。结果显示,在较深的层次降解酶的水平始终较高,与已知存在于较低深度的较高水平的塑料污染相匹配。
土壤样本取自38个国家的169个地点和11个不同的生境,含有18,000种塑料降解酶。已知土壤中含有比海洋更多的含有邻苯二甲酸盐添加剂的塑料,研究人员在土地样本中发现了更多攻击这些化学物质的酶。
科学家们说,近60%的新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酶类,这表明这些分子以以前未知的方式降解塑料。
“下一步将是在实验室测试最有前途的候选酶,以密切调查它们的特性和它们可以实现的塑料降解率,”Zelezniak说。"从那里你可以设计微生物群落,使其对特定类型的聚合物具有目标降解功能."
第一只吃塑料的虫子是2016年在日本一个垃圾场发现的。科学家们随后在2018年对其进行了调整,试图更多地了解它是如何进化的,但是无意中创造了一种酶它甚至更擅长分解塑料瓶。2020年的进一步调整增加了降解速度六倍。
Carbios公司在2020年创造了另一种突变酶在几个小时内将塑料瓶分解回收。德国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以有毒塑料聚氨酯为食的细菌,这种塑料通常被倾倒在垃圾填埋场。
2021年末,科学家揭示了人们通过食物摄入的微塑料的水平对人体细胞造成了损害在实验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