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你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喽
快乐的秘诀梁恕俭鉴于同学们普遍反映学习生活中没有快乐,我给大家提供十个快乐的秘诀,请自行对照,查出原因。一、自信开放的社会,迅猛的传媒,夜郎已难以自大;超女的成功,童星的闪现,井底之蛙也不安分。年轻的你们身在庐山中,本来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再看到这个成“家”那个出名,很容易自愧不如形成自卑。而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时,更不可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就是不自信的可怕!当然自信的形成绝非拍拍胸脯,说说大话就能实现的。它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真才实学的自然流露,更是幸福快乐的不竭源泉。二、知足知足常乐,道理无须论证。我想强调的是你们应在哪些方面知足:首先,物质上要学会满足。一是玩物丧志,二是物欲没有尽头,三是纯消费者没有资格在这方面攀比。其次,环境上要学会满足。不要只盯着社会上的黑暗面,更不能抱怨生不逢时,要知道你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是历史上最好的了。第三,对他人要学会满足,须知,别人帮助你是人情,不搭理你是公道,不要一厢情愿地热脸贴人冷屁股。在以上三方面知足的同时还要在自我的要求上不知足,原因是艺不压身学无止境。三、博爱爱是人生最美的享受。为了多享受就要博(多)爱。爱自己,爱他人;爱亲朋,爱好友;爱自然,爱科学;爱社会,爱人生;爱施舍,爱奉献;爱帮助,爱团结;爱体育,爱歌舞;爱学习,爱考试;爱学校,爱老师;爱劳动,爱卫生;爱管教,爱批评;把逆来当爱受,把挫折当成功;把黄莲当甘露,把委屈当清风……真能到这种境界,还有什么忧愁可言呢?“好想为爱受伤害,可惜青春不再来!”这是为师的肺腑之言,可惜又有几人能真懂呢?四、诚实这是一个喧嚣的社会,人人都浮躁得很。当尔虞我诈盛行投机倒把成风时,最时髦的活法反倒是独守心灵的宁静。躬耕南园看谁为五斗米折腰,把酒东蓠有我在笑傲江湖。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就是实事求是,我就是求真务实;我就是千百年来追寻的真理,我就是亿万人士崇尚的正义!活得问心无愧,活得无怨无悔。诚实的人生没有遗憾,诚实的人生无所畏惧。做一个特立独行的诚实之人,走一条光明磊落的阳关大道,这有何不好?五、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不管你身处何境,不管你遇有多穷,只要你在勤奋着,那份憧憬足够照亮前程。勤奋的人往往无暇享受,所以也就忽略了物欲的需求。勤奋的人往往投入专注,所以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人们常为昨天吃过的苦而引以为豪,人们也都为明天将享的福而倍受鼓舞。勤奋之人不屑于患得患失,他们用实干化解忧虑,用汗水浸泡烦恼,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表白。真正勤奋起来,即使得不到快乐也绝无痛苦可言,不信你试试!六、乐观如果自信不能支撑,知足不能常乐,博爱得不到关怀,诚实反遭迫害,勤奋也无济于事,那么学会乐观吧!日子总要过下去,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我们干吗要糟蹋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乐观是“病树前头万木春”,乐观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乐观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有了乐观就有了苏轼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有了乐观就有了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乐观你会发现“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你说,你有什么理由不去乐观?七、珍惜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时间;知己难求,我们要珍惜情缘;机不可失,我们要珍惜恩遇。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珍惜孝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要珍惜节操;过去的无法更改,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历史。只有珍惜你才能发现露珠的可爱,只有珍惜你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只有珍惜你才能把握永恒去追逐真正的幸福。不懂得珍惜自己,命运也不会珍惜你。不懂得珍惜别人,别人也会弃你如草芥。做到珍惜很简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八、兴趣有兴致,多趣味,当然快乐。良好的兴趣正当的爱好可以陶冶情操修养身心。爱好读名人传记,等于和智者交流;爱好写千秋文章,等于和受众切磋。爱好诗词歌赋,吟咏间尽享风花雪月;爱好琴棋书画,摆弄中自就风流高雅。爱好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活力焕发;爱好独坐深思,曲径通幽宁静致远。怕就怕,迷上“网游”吸上“电子海洛因”;怕就怕,陷入“武侠”而再没心思听课。过犹不及,把自己的兴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兴趣还不如没有好。九、锻炼体育锻炼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它给与中学生的更多的是活力,是激情,是斗志,是昂扬的心态,是无穷的力量。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在于有恒。它培养了毅力,磨砺了坚强;它去除了懒惰,埋葬了懦弱。课堂内的文采飞扬配上球场上的生龙活虎,才是人皆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苛求“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但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偏废。窈窕淑女,似弱不禁风;风流少年,就大腹便便。没有朝气,未老先衰。难怪与快乐无缘!十、休息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会放松就不能紧张。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是学习的法宝。我以为:头悬梁是杀鸡取卵,锥刺股是饮鸩止渴。在战略上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在战术上却必须摒弃开夜车。别忘了来日方长,别指望一蹴而就。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要学会细水长流。与其头昏脑胀效率低下地学习,不如干脆休息重整旗鼓。与其死缠烂打正面强攻,不如欲回曲折旁敲侧击。学而不倦才会快乐,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各级学校尤其是高中改革步伐很大,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改革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大家都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我们的争鸣才更有价值。下面我就本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问题:一、语文课的性质定位,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三、语文高效课堂策略,四、高效课堂实施,五、改革探索中的反思。一、语文课的性质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征: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社会交际的言语必然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它是每一个成员一天也离不开的。人们凭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用语言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为样式,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协调工作、组织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言语作品”充当文化传播的工具,实现着跨时空的交际,从远古先人传留到子孙后代,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世界范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作用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越来越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较难。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三、语文高效课堂策略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四、高效课堂实施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二)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五、改革探索中的反思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二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三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 ,多背才能培养语感。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小学生毕业无需考试,没有成绩,如何检验孩子六年在校学习生活的“成果”呢?华师附属南国实验小学最近提出大胆设想,将对今年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包括“感恩”论文答辩、流利的普通话、漂亮的汉字、掌握一门乐器等8个项目。 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之声一直时有耳闻,此次“小学生毕业论文 ”的出现,更是很容易使人与之相对比。“小学生毕业论文”显然不同于本科生的专业论文,所谓“感恩”论文,无非是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并付诸于文字。“论文”本身虽不难写,但小学生们是否经由学校教育培养起了一颗感恩的心?由于被列为综合素质考核的一部分,家长们又是否会放心地将“论文”交给孩子独立完成?无论是孩子言不由衷地涂鸦,还是东搬西抄地拼凑,抑或家长直接代为捉刀,显然都无法实现“小学生毕业论文”最初设想,由此也就面对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同样的困境——毕业论文本身没有过错,但“滥竽充数”的炮制方式却直接损害到其实际的意义。具体到此次争论,反对者显然不是反对论文本身,而是担心流于形式,在要求小学生写论文的同时,学校是否培养起了他们足够的能力? 素质教育本身当然是好的,但学校不能只想着考核而忽略了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兴趣爱好和特长也不尽相同,类似既能“写一手漂亮汉字”,又能“掌握一门乐器、喜爱一项运动”,并且还“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文武全才”究竟能有多少?取消小学毕业考试本是为了减轻学生压力,然而“毕业考核八大项目”无一不在继续传递着压力,通过考核,孩子的成绩依然要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不仅将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而且还会介绍给即将入读的中学。压力依然存在,学校教育是否能满足这种考核的需要?如果不能,形形色色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的火爆似乎不难预料,而学生的压力也将由升学考试分解为各类素质培训,由校内逐渐蔓延至校外。果真如此,不免令人生疑——取消升学考试究竟是为了减轻孩子压力,还是为了更大范围的禁锢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慧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把自主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学的发展功能将得到充分落实,这样“教学与发展”的教学论才有新的突破。那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战线上的语文老师应该如何为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创设条件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谈谈一些可行的方法,供教育同仁者参考。 一、民主气氛的形成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就不会被打破,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囊袋”。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体现真正的民主。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的: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请您出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几天后,我收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通过对它们的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学生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简单:我们常说,学生是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是最有发言权,教师通过上文中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最欢迎的;通过改进,就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少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说;作业中“请您出点子”的一个“您”字,动之以情,学生乐意去做,说“提建议”,而不说“提意见”,可消除学生的顾虑,学生就会积极去做,说是“出点子”,则想到一点就可提,方便可行,学生容易做。可见,这种做法应是有效的捷径。 二、理解思维的多向 知识是智慧的结晶,但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知识可以授与,但智慧却不能,从个体认识发展论的观点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动中自我建构的产物,真知是知识和智慧的统一体。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些学生提出最好课题改为《草船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来的,“这理由一出来,就像是一滴水掉进沸腾的油锅里,教室里顿时炸开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从座位上弹簧似地站了起来说:“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可以看出,箭不必谢,借箭才要谢,因而题目应用《草船借箭》。话音刚落,另一位学生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我认为是借箭,因为到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还给曹操了?人家有借有还嘛。”教室里的气氛紧张起来了,同学们的情趣也高涨了起来,更妙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是贬义词,题目改成《草船箭》,文章的中心就变成揭露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了。”面对这么多富有个性的理解,而对这激烈的辩论,我欣喜地说出了一段启发性的话:“大家的见解太独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学习中,只要你们能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富有挑战的激情,成功之门就离你们不远了。” 三、探疑方式的选择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种: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独立加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其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师则不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完成,而学生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的适当点拔外,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学习的伙伴,自由地选择探疑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是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语”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形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解疑办法,如:读书解疑、实验解疑、讨论解疑、图示解疑、联系实际解疑等,学生爱用哪种,自由选择不加限制,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独特的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自学目标的自定 众听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即差异性,所以,课前的预习,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或缩小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掌握得多,学得好、快,这无疑给课堂阅读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求?该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呢?本人认为,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前的自学目标应由学生自己拟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的自己自学目标,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如是引导学生自定自学目标: 师问:“大家已预习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同学们都争着举手。 一生:“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很可贵。” 一生:“文章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细致,特别精彩。” 一生:“文章写得很短,但内容深刻,感人。” 一生:“作者的语言生动,用词讲究。” 就这样,一连七、八个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紧接着,我又抛出了另一种诱饵:“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学习?”同学们又春笋般地举起了手。 一生:“我的学习目标是好好向董存瑞学习,我的学习方法是认真学习描写董存瑞的句子”。 一生:“我把心理活动描写作为学习目标,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学习的方法是抓住有关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去品味。” 一生:“我的学习目标是细节描写,我要联系实际地学。” 一生:“我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法是采用移情换位法,让自己感受深刻。” 以上同学们自定的学习目标,我都一一给予肯定,还请同学们用 5 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可以说,同学们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收效很大。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开动脑筋,定能创设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秀屿学区前云小学 黄瑞英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课。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 、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 、需要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 、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特别投入。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了一节《诗情画意迎新年》的活动课,学生设计了“对春联”、“祝语设计赛”、“猜灯谜”、“成语表演”、“新年新打算”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3 、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4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 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识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时,教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的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 四、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课本剧院表演赛》中,由于时间限制,决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样让其余同学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及打分。 五、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程序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继而“选评委”抢答案掀起第一个小高潮。在汇报“发现别人优点”时,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会磁石般地吸引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虽然要求较高,但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紧接着安排了一个带有竞赛性却轻松愉快的“表演”,则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最后的“评选‘班之最’”,每一次宣读“我们班最……的……同学”都会引起热烈掌声,从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们处于活跃的“动”中,效果自然显著。作:chejingruxin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往往自己单独玩,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在游戏时,游戏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他们自己随便游戏,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的规则,并不理解游戏的结果。他们各自玩着“自己的”游戏,一点儿也不理会对方。他们各自不顾规则的规定,突然宣布自己成功了,并且拍手称快,大人在旁边看到自己的孩子这种突然高兴,往往莫明其妙。皮亚杰认为,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动阶段,称之为“单纯的个人规则的阶段”。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的关系,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真正区别出来。 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有时看来似乎接受了成人的指导,但往往正是他自己想要做的;有时还表现为对成人或同伴要求的不服从、执拗、甚至反抗。因此,对待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不应多加干涉,而应耐心具体地进行指导。在皮亚杰看来,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游戏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时,规则对儿童来说才能成为他的行为的准则,否则,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则而已。 2.权威阶段(6—8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是坏孩子。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这些规则或要求是不能更改的,谁也不能违反的,若是违反了,就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皮亚杰作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对两难故事的情境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是:“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做两件事。这个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呢?”皮亚杰询问了150个6至12岁的儿童,结果年幼的儿童大多倾向于服从权威,认为成人的命令是正确的,所以妈妈叫女孩做两件事是对的,是应该服从的。 皮亚杰和他的合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7岁、10岁和13岁是儿童的公正判断时期,分别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年幼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他们的好坏标准取决于服从不服从,认为听话的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他们分辨不出服从和公正,不服从和不公正之间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公正还没有从服从中分化出来,所以年幼儿童的公正判断以服从成人为特征。这是权威阶段的特征。 在实际工作中,小学老师反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告状”,就是儿童服从权威的道德观念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们遇事要找成人,尤其是让老师来评理。由于这个阶段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因此,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依靠教师的具体指导,不必强求同伴之间的互助;他们的学习和活动也主要是靠老师来合理组织,不必过分强调班集体的作用。这个阶段,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3.中逆阶段或称平等阶段(8—10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把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了,也不把道德的规则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道德行为的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对他们来说,只是用来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的。在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求你遵守,我也得遵守。 同伴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制约,不可避免地产生平等观念。他们不再简单地服从成人对他们的命令,也不再满足于单纯对规则的遵守,而是要求同伴之间的平等。仍以前面妈妈叫孩子们料理家务的故事为例,他们已不像6至8岁的儿童那样,认为妈妈的命令都是正确的。这时儿童则要求平等,如认为妈妈允许一个男孩玩,而让女孩做两件事是不公平的。促进儿童公正观念从服从向平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皮亚杰认为,成人的榜样对儿童的公正观念可能会有影响。因为公正感的发展要以自律为先决条件。此外,儿童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也促进儿童公正观念从服从向平等发展。 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应注意正面引导和讲清道理,并采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育措施,而避免强制、压抑或厚此薄彼。同时,从这个时期起正是培养和形成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的好时机,也是培养儿童自治、自理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4.公正阶段(11—1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发展倾向公正。所谓公正就是承认真正的平等,不像前一阶段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平等。所谓真正的平等,就是要依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例如,皮亚杰做了一个实验:“一个假日的下午,妈妈带了她的孩子们去河边散步,四点钟,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个卷饼,他们各自吃着自己的卷饼,但小弟弟没有吃,不小心把卷饼掉在河里了。妈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再给一个吧?哥哥他们会怎样说呢?”皮亚杰询问了6至14岁儿童,年龄小的儿童主张不应再给他了,以表示对他的惩罚;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则主张再给他一个卷饼,这样人人都有一个(平等);年龄大的儿童也主张再给他一个,但这是考虑到弟弟年龄小,应得到照顾,这样才公平,即公正。年龄大的儿童已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他们已能用公道这一新的标准去判断是非,认识到在依据准则去判断是非时,应先考虑他人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他们的道德判断。在皮亚杰看来,公道感是一种出于关心和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因而,公道感是公正观念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平等”。从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看,大多数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儿童,都能在他们的公正判断中持公道的态度。 关心同伴和同情他人是一切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走了他人的财物,他对的人会有同情和关心。因此,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应针对11—12岁儿童的这种公正阶段的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1927—1987)是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追随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它作了修改、提炼和扩充,依据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模式。科尔伯格与皮亚杰一样,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识发展为基础;都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所不同的首先是在研究方法上。皮亚杰用编成对偶的故事与儿童谈话来研究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科尔伯格则采用9个道德价值上互有冲突的两难故事,让儿童和青少年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比如,“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它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化剂。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化剂,而这点药他竞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总共才借到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说应该?为什么说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 科尔伯格对被试的陈述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出30个不同的道德观念维度,比如是非观念、权利义务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动机与行为后果等等。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出的反应,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然是外在的或称前道德水平。儿童为了免受处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它包括两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属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海因兹偷药是坏的,因为“偷药会坐牢”。即使有一些儿童支持海因兹偷药,推理性质也是同样的。如有的说:“他可以偷药,因为他不去偷药会受到小舅子的打骂。”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有的孩子认为:“海因兹妻子常为他做饭、洗衣服,因此海因兹去偷药是对的。”也有的认为:“偷药是不对的。因为做生意是正当的,这样药剂师就赚不到钱了。”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青少年犯罪,在道德认识上都属于第一级水平。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教师、朋友的期望,保持相互尊重、信任。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这个阶段的少年在读到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时,有的说“偷药不对,好孩子是不偷的”,或强调“海因兹爱他的妻子,因为已经走投无路才去偷的,这是可原谅的”。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在回答海因兹的问题时,一方面很同情他,但同时又认为他不应触犯法律,必须偿还药剂师的钱并去坐牢。他们认为如果人人都去违法,那社会就会混乱一片了。另有一些人认为,药剂师见死不救是不应该的,他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属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也称原则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那些按民主程序产生的、公正无私的准则是可接受的,强加于人或者损害大多数人权益的法律是不公正的,应给予拒绝。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回答海因兹的问题时,主张“应该”去偷药的人说:“当然,破窗而入店内的行为,法律是不允许的,但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去偷药又是可以理解的。”“认为”不应该的人说,“我知道不合法地去偷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的正当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无伤。你不能说海因兹去偷药是完全错误的,但在这种处境下也不能说他这种行为是对的。”海因兹偷药是一件不道德的事,但他的意图是善良的。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抽象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在对海因兹事件的反应中,认为“应该”去偷药的人的理由是,当一个人在服队法律与拯救生命之间必须作出选择时,保全生命较之偷药就是更正确的更高的原则。主张“不应该”的人则认为,癌症患者很多、药物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需要它的人;应该是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对”的才是正确的行为。海因兹不应从情感或法律出发去行动,而应按照一个理念上公正的人在这一情况下该做的去做。 科尔伯格认为只有少数人在20岁后能达到第三级水平。 科尔伯格确定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划分不仅考虑到儿童是选择服从,还是选择需要,还要看儿童对这种选择的说明和公正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 (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 1978, 1980, 1984年曾提出了一个社会行为理论(theoy of social behavior)来解释亲社会行为是怎样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 早在60年代,一个少妇在纽约居民区的某一街中心被戮死,当时至少有38个旁观者目睹这场袭击,虽然袭击者花了半个多小时,但没有一个人出来援助,甚至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告警察。这种惊人的不加干预似乎不符合社会所要提倡的人道主义和助人准则,这引起了社会有关方面的注意。 心理学家斯陶布曾假设至少有两个因素在助人中是关键性的,对困难者的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以及掌握有效地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斯陶布认为这种设想如果是正确的,就应当通过训练儿童设身处地的能力和适当技能去增进儿童助人的意愿。斯陶布于是设计了五种情境:①一个儿童在隔壁房里从椅子上跌下来;②一个儿童想搬一张对他来说太重的椅子;③一个儿童因为积木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而很苦恼;④一个儿童正站在自行车飞驰而来的路中间;⑤一个儿童跌倒而且受伤了。并采取表演游戏法(或称角色扮演法)和“诱导”法,用以增进儿童帮助其他处于困难中的儿童的意愿。实验研究共有四组。一组是角色扮演法,另一组是“诱导”法,第三组是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最后一组是控制组,他们做着各种和帮助行为完全无关的游戏。 在表演游戏组中,要求每两个儿童表演一种情境,其中一个儿童扮演需要帮助者,另一个儿童扮演帮助者。实验者先描述一个需要帮助的情境。于是要求扮“帮助者”的儿童即时作出所有他能想到的各种帮助的行动,接着实验者又描述一些其他需要帮助的情境,也要求如实地表演出来。最后,两个儿童交换扮演的角色,儿童自动想出的或实验者揭示的各种可能的帮助方法包括直接干涉、对受害儿童作口头上的安慰,以及喊别人来给予帮助。 诱导组和表演组活动内容一样,只是仅仅要儿童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而后,实验者像在表演游戏组那样指出其他合适的帮助办法,并指出每种方法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如使他们提高积极的情绪或减少痛苦和难受。 在表演游戏和诱导并用的一组中,儿童受到两种方法的训练。在实际做出各种帮助的活动之后,实验者还认为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的积极效果。 为了了解各种实验方法的直接效果,每个参加实验的儿童被领到一间有各种玩具的房间里玩耍。实验者和儿童作简短的交流后,就跑到隔壁房间中去“看一个正在那里玩的女孩子”,然后又宣称她(实验者)要离开一会儿。实验者离开后不到两分钟,被试者听到隔壁房间里发出一声很强的砰嘣声,接着大约有70秒钟的痛哭声和抽泣声。实际上隔壁并没有人,痛苦的声音是由预制的录音带发出的,但从被试者看来,隔壁房间里有一个孩子,在要求帮助,而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去帮忙。被试者应怎样做呢? 斯陶布把儿童的反映分成三种:假如他们跑到隔壁去帮忙,属于主动的帮助;假如他们跑去报告实验者隔壁房间里出了事情,属于自愿的报告(间接帮助);假如没有做任何努力以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援助,属于没有帮助。 斯陶布的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组的效果最好,而且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这说明表演游戏法既能激发儿童的移情,又能培养其助人技能,成为儿童教育中有效的方法。而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它使儿童有点“对立”,表明强使儿童“变好”的压力明显地对儿童的自由产生一些威胁,因此儿童以抗拒来反应它。 斯陶布在进行过许多教育性实验后,指出了有新意的社会行为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 1.人的行为多数是有目的的,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目的处于潜在状态时,是依其对个人的价值或重要性按层次排列的,因此也意味着它和各种信念或动机相关联。目的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可被激活,激活的目的若是多个就可能发生冲突,并伴随着解决冲突的动机。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别人的个人目的。斯陶布的研究发现,人的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况中助人目的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出的助人行为就越多。但是,个人特征和环境也会影响目的的选择,比如,一项研究表明,被要求给大众做报告的被试快迟到时,不大可能帮助倒在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迟到加强了他对演讲的注意,该目的正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它掩盖了情境引起的另一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目的激活的程度与目的的重要性有关。 2.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三种影响目的选择的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的规则或原则;三是移情。前两者统称为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利他取向的人目的更易于被特定情境所激活,因而更有可能产生助人行为。具有道德取向者,一般会在合乎规范或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帮助,若认为对方罪有应得则不会去帮助,至少不会去伤害人。 3.移情的敏感性通常能助长助人行为。它取决于三个条件:①原始移情,即由他人的不安所引起的情绪反应;②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即认为对方是值得同情和帮助的人;③自我概念,即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确切的认识,才有可能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作出反应。自我概念影响移情,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缺乏精确的自我概念就难于以助人的方式扩展自我的界限。 4.从动机、目的转化为行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感到有达成目的的可能性,不仅不会采取行动,甚至连目的也不可能被激活。有三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①对能成功地达到目的的一般估计能力;②在特定条件下,制定行动计划产生行动指导的能力,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决策的能力;③以某种方式行动的特殊技能,比如游泳是抢救落水者的必要条件。此外,如果机会可能错过或者别人的需要不明显时,迅速决策的能力和知觉他人需要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但是,这些都是服务于动机的,没有动机源,只有它们是不能产生利他行为的。 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对助人行为的内部机制(如价值取向、目的冲突、移情、能力)作了较全面的揭示,提供了一个分析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或思路。但其中有许多相互制约的具体问题仍有待研究。 (四)包若维奇的“动机圈”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Л.И.Вожовиц,1908—1981)在长期研究学生学习与纪律行为动机的过程中着重探讨了儿童“动机——需要”的结构系统及其发展的层次,并于1972年发表了《论儿童动机圈的发展问题》一文,提出了动机圈(motivationalsphere)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个性特征和品质、体验和价值观、世界观和信念、榜样都依赖于人的动机和需要。因此动机—需要区能够成为中心,其余的个性特征都在它的四周形成结构。动机圈是一种复杂的构形。其中包括的一些动机不仅在内容方面各不相同,在随意性和体现性的水平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动机可以是随意的、直接呈现的和以通常的意图为中介的,还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各种动机在谱系结构中的地位也不一样。在动机结构中有偶然的、情境性的动机,也有稳定的、经常活动的动机。在稳定的动机中还有时常控制、压抑其他需要和意向的动机。” 包若维奇认为,动机是需要与活动对象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分等级与依次发展的。学生的动机是在原始需要,如对外界印象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分为学习动机(如学习兴趣、智力活动、积极性、掌握技能等)和泛社会动机(如交往,获取好评、在群体中占有一定地位等)两大类。前者与学习活动直接有关,后者反映学生同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性的发展。动机圈理论特别强调泛社会动机(尤其是道德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在品德及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将它和社会关系系统联系起来,这对于推动品德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动机圈理论认为,个性(人格)是一种以“动机—需要”为中心,周围排列着各种个性品质的完整结构。个性品质是较为稳固的动机和为满足动机而掌握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任何一种品质(如勤奋、正直、诚实、组织性等)都是完整个性的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由形成中的“动机—需要”来说明的。人的个性倾向、道德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领整个动机圈的占优势的、具有随意性的动机,其最高发展形式是青少年开始形成的能使人变得更加自觉主动的信念与理想。由于新需要的产生可以导致新品质的形成,故他们主张德育首先是需要的培养,而从少年时期开始加强集体主义、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世界观的培养尤为重要。 对儿童的动机,西方心理学家也进行过许多研究,包若维奇的活动—动机圈的理论与西方动机理论之根本不同点,在于对产生动机的原因和动机发展的动力的解释上。西方研究者一般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出发,认为人的需要是产生动机与推动它发展的根本动力,轻视人的活动作用。包若维奇则认为,人的需要固然是产生动机的原因,但需要是在活动中产生的。人在环境中活动,就如同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转。不能把人看作动机产生的本源,就像不能把地球看作太阳系的中心一样。是活动的改变导致了动机需要的改变,而不是相反。
347 浏览 4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3 回答
235 浏览 3 回答
105 浏览 2 回答
341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2 回答
298 浏览 2 回答
103 浏览 5 回答
84 浏览 3 回答
160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