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摘 要]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由狭义和广义产业组成的产业系统,因而说,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经济学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还是产业经济学的实践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研究领域,对产业经济学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和进展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在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产业经济学. [关 键 词]产业经济学西方理论发展中国特色构建 一、西方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进展 1.“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 西方产业经济学分为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其中哈佛学派的核心观点为SCP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便是此范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市场绩效的产生由市场行为引起,市场行为被企业所在市场结构所决定.在这一范式下,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2.新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新产业组织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此理论对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进行了着重研究,致力于紧密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数学方法与博弈方法是此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对于此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模型的建立来对企业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探索,同时对经济福利问题进行强调. 在上述发展之外,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的具体问题有了新的发展.以产品差别为例,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中,以模型的建立为依据,产品差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产品差别,一类是水平产品差别.在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下对进入壁垒问题进行考察,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满足能力决定了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并且企业所能够承受的沉没成本的多少决定了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力的大小.在博弈理论下,对厂商的竞争在不确定性问题和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研究,可竞争理论诞生了.在此理论下,不赞成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强度对市场竞争的维持,提出企业市场的多少并非由较好市场绩效的市场结构所决定,认为可竞争性市场是进入市场的成本非常低,且已经在市场中的企业存在可感的潜在压力时的市场,在这种可竞争性市场中良好的市场绩效才会产生. 3.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与新产业组织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理论,与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相比,芝加哥学派所提倡的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在芝加哥学派中,其分析方法依据严格的经济理论,并对理论的经验证明进行着重强调,认为SCP中的结构、行为、绩效三个因素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是不科学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认为应该放任自由,而不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干预. 4.新制度经济学:“后SCP”流派 科斯、诺斯、威廉姆斯、阿尔钦等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制度角度来进行,是新制度经济学这个新兴流派的主要特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黑箱”内部的产权机构、组织结构的变化、市场绩效受到前两者的影响,简言之,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深入到产业组织内部.所以说,在研究企业行为方面,与其他学派相比,新制度经济学拥有一个全新的理论施教,不仅对深化了产业组织的理论,更催化了其对企业行为产业的结果.对我国在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迪意义. 二、构建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的设想 1.在研究对象方面 第一,概念方面.在我国,在研究产业经济学时依然继续沿用行业、部门等过时的概念,并没有以市场的角度来进行,也就是说还没有明确产业的概念. 第二,重点确定方面.与产业组织的内部研究相比,更加重视对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研究,因而在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 第三,内容构成方面.使一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原本不与产业经济学相关的内容纳入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导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过大、过杂,模糊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保证产业经济学的路径回到正轨之上,使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的运作机理得以突显出来,首要问题就是纠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在学科体系方面 为了使中国特色在产业经济学中体现出来,必须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依据,主体内容替换为企业组织和市场交易机制来对产业经济学的卢纶逻辑体系进行构建,同时压缩目前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同,将关注点转移到研究和检验产业运作的实证上来,在对产业经济学体系进行探索时必须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层次差异相结合. 3.在方法论体系方面 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是研究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的方法.其中,在规范研究中必须对经济事物的逻辑合理性与伦理价值观进行强调,在实证研究中,研究重点必须放在经济事物的实证检验方面.定量研究,指的是在考证理论与实践时的主要方式是经济计量、实证检验和模拟试验等,这是研究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我国在研究产业经济学时应当对这些方法进行吸收、借鉴. 4.在教育教学方面 在进行财经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将当前的市场发展现状融入产业经济学的课程之中,对产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为题进行探索,不断更新、创新产业经济学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同时,将企业在市场决策中所遇到的新问题 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 三、参考文献: [1]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 [2]刘志彪: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J].《中国经济问题》 篇二:新常态下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发展经济学家Rostow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主导产业理论,该理论指出经济的持续增持来源于“主导产业”的带动力,随之提出了这类主导产业的共性特征,即: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能够获得持续而又高速的产业增长率、具备较强的扩散效应。并指出区位商和产业关联度是衡量主导产业的最为重要的参考变量。德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91)基于贝恩的结构—经营—表现理论提出了HHI指数用以测量产业集中度水平,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后向关联度较高的最终产品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Hsu(2003)指出了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迈克尔波特(2005)认为新兴产业就是新建立的或者是重新塑型的产业,其出现原因包括技术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消费需求或者因为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改变能使某项新产品或新服务获得市场化发展的机会。近年来,学者们对新兴产业的布局也多有研究。Hiroshi Yasuda(2005)从资源基础论和交易成本论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条件,认为获取资源的便捷条件是形成战略联盟布局形式的首要驱动因素。Leo Baas(2008)从技术圈的角度对荷兰鹿特丹港产业共生与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选题意义: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Hirschman A.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江世银.论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J].新疆财经, 2005(6) [4] 胡建绩,张锦.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4 [5] 乔芳丽,杨军,侯强.辽宁战略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2010,3(3) [6] 孙文清.AHP方法在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及选择中的决策分析[J].2011,1(23) [7] 向贤敏,张梅青.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 2012,12(2) [8] 王利,尚晓昆,蒋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近现代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2(29) [9] 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于昆山制造企业的经验数据分析[J].财经科学,2012,28(7) [10] Hsu,Po-hsua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cubator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the Case of the Incubator in Taiwan[J].R&D Management,2003,33(1) [11] Leo Symbiosis in the Rotterdam Harbour and Industry Complex:Reflections on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Techno-sphere with the Social System[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