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幻觉。当在考试中没有写完答案之时、当应聘迟到人家过时不候之时,我们都会悲催地体会到时间的客观性。一、关于时间的哲学理论1、时间的本质时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总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具体事物的产生有先后顺序,总是先有父母、后有子女。2、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标明物质运动的时间,只需一个数值。②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延续,具有不可逆性。二、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观念既是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也是支配人的行为的重要认识。例词:党的观念、群众观念、国防观念、全局观念、市场观念、时间观念等等。时间观念是决定人生质量的基本观念。时间观念是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是决定人们行动的快慢和是否适时的重要观念。时间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效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哲学依据是时间的持续性和一维性。要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形成一个响亮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有时“只争朝夕”都不行,必须“争分夺秒”、“分秒必争”!③时间顺序观念。这种观念的哲学依据是时间的顺序性和方法的程序(软件)性。做事要讲究条理和轻重缓急。系统论的常见案例就是沏茶招待客人的顺序。④时间诚信观念。这种观念的哲学依据是时间的普遍性和人类行为的共时性。提前赴约、按时完工等等,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②时间统计观念。这种观念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包括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时间统计,进行理性反思,调整未来行动。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记录每天的活动,时间精确到分。《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篇论文共用“43小时45分”。他一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学术著作,就有70多部。⑤时间起点观念。从现在开始,圆未来之梦。美国人有一句名言:栽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时间就是现在。中国人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中国人还有《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两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先后关系和文学价值自有历史学家去考证、文学家来评论,我们凡夫俗子需要感悟的是其中关于时间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