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冠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机遇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早在2003年,SARS大流行时阿里巴巴全体员工不得不回家办公酝酿出淘宝这个巨大的电商平台。在如今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许多企业也积极调整战略,增加生产线。如,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特斯拉(Tesla)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特殊经济时期开始跨界增加生产线生产呼吸机。我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开始增加生产线来生产口罩。总之,实体经济若能在特殊经济时期抓住机遇,那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新型冠状病毒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防护用品需求暴增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产生了恐慌情绪,对口罩、消毒水、防护衣、紫外线灯、防护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的需求量暴涨,这对实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各大实体经济厂商若能抓住机遇,调整战略做详细市场分析与消费者偏好调查,合理做出战略调整,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生产,企业就可以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特殊经济时期保存实力并且有机会取得巨大的收益。(二)疫情暂缓期的消费反弹新冠疫情较严重时,由于防疫政策、消费者的恐慌情绪等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了短暂的下降,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暖,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及政府有效的防疫政策对新冠疫情的作用等因素使得新冠疫情有所缓解,形成了一个疫情暂缓期。这个疫情暂时缓解的时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疫情最严重时,居家隔离令的施行把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压抑到了极限,一旦疫情到了暂缓期,那么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较疫情前及疫情严重时会大大增加,消费就会出现极大的反弹,消费者会因为心理作用去大量购买商品来保持内心的平衡。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发放的优惠券更加会促使消费者消费购买产品。实体经济厂商若能够对产品的生产、分配和销售供货做出合理的规划,那么就能够有条不紊的应对疫情冲击并且能够借助疫情带来的机遇去长远健康的发展。二、 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一)居家隔离令促使实体经济萧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极大的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居家隔离令”是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产生的新名词,它为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中国的疫情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停工、隔离排查、封城等防疫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进一步传播。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我国首先提出“居家隔离令”政策,建议人们不出门、不聚集,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续有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模仿。但若居家隔离政策使用不当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以美国实体经济为例,居家隔离所提倡的“不外出,不聚集”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工作,工厂无法继续生产制造,实体店无法正常营业。来自智库的一项分析显示,这些被迫关闭的企业最后将产生恶性循环,企业将因为不能正常营业而资金短缺,资金短缺就会导致采购原材料、机器设备不及时,存货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开始大量裁员,造成大量人口失业,生活资金短缺,购买力下降,导致整个经济社会无法正常运行。(二) 食品、餐饮行业进货渠道安全性及检疫问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导致经济社会流动性暂停,工厂、店面停业,消费者不敢外出消费,工人不能工作,企业资金断裂。实体经济的核心成分是资金,拥有资金才能投资和发展经济。对于食品、餐饮行业来说,房屋租金、税收、工人工资及补贴以及仓库积压的不易长期保存的食材成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对于无风险基金和风险应对机制的小微型企业甚至会造成灭顶之灾。新冠疫情的发生对食品、餐饮行业来说需要在食材进货渠道及检疫问题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郑州二七广场的餐饮实体店喜虾客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喜虾客餐厅因为在疫情期间营业时对食材厄瓜多尔白虾在进货渠道上没有严格监督把控,购进了新型冠状病毒呈阳性的食材,导致在社交网络抖音、微博上上热搜,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疫情期间食品、餐饮企业尤其应该要注意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对进货渠道严格把关,对食材严格检测来保证安全性,从而来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三)消费者的刻板印象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的刻板印象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第一,在新冠疫情严重的敏感时期,一旦一种商品出问题,消费者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这种商品包括其相关商品。郑州“喜虾客”事件就反映出这个问题。喜虾客在郑州的实体店购进了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白虾食材导致那段时间在店里消费过的消费者产生了恐慌心理,未消费过的顾客也很长时间不去消费白虾,即使是有检测合格证明的白虾,消费者也不愿意去购买。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刻板印象。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导致包括喜虾客在内的饭店、鲜虾冷冻加工厂、含虾加工食品和半成品生产厂商以及白虾养殖厂都受到重创。这是新冠疫情期间存在的特殊心态,会对实体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第二是消费者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会产生疑心加重的心态。一些大型商场为在疫情期间减少损失、保持顾客流量而做了认真详细的疫情防护措施,如在商场内部设置温馨提示标语提醒顾客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在商场入口设置扫健康码区域并为进入商场的消费者免费提供免洗洗手液和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即使商场做了充足的防疫措施,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消费者还是容易内心敏感并习惯性的认为公共场所不安全,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进入商场等公共购物场所的次数,这对于商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是于2020年全球范围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期间居民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给电子商务带来发展新可能。本文将从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发,切实分析电子商务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寻求政府扶持、完善供应链管理、探索零售新模式、谋求长期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电子商务长期发展的战略建议。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一、电子商务概况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行为均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2.电子商务的关联对象电子商务主要有四方关联对象: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站内经营者、支付系统。(1)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即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其主要作用是联络沟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买卖双方或多方,提供可靠的交易信息、交易记录、交易保障,是电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所必须具备的平台、媒介。当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代表有淘宝、亚马逊、京东等。(2)平台经营者。平台经营者即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该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持有营业执照。主要负责规范运营第三方交易平台并为交易双方提供特定服务。(3)站内经营者。站内经营者则是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完成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4)支付系统。支付系统(亦称清算系统),主要包括完成支付指令传送和资金清算所必需的专业技术手段和提供特定支付清算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完善性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后续发展。当下,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发展,国内外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均得到了质的提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商品交换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引入、波动培育、激烈竞争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体现出了强大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其主要有如下特点:(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迅速渗透扩散进广大民众的生活之中。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2)方便性。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环境摆脱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消费者能更快捷、方便地完成交易,同时也有助于商品信息的公开和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3)整体性。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能够更高效智能地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和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4)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交易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更完善的交易记录、第三方平台的参与、网上银行等的发展都使得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好地保障,这也促进了人们在电子商务平台消费的热情。(5)协调性。协调性要求组成一项活动的各阶段、各环节衔接协调、配合有方。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商业活动,往往要求消费者与公司、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互相协调。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连贯的,其强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等众多部门的通力协作。4.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为客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完善服务。通过网上购物、网上直播、网上支付等方式,尽可能地节省客户、企业、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多元化、社会节奏加速的21世纪,电子商务既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好地方便消费者、与消费者互惠共赢应成为当下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创新的目标和动力。二、新冠肺炎疫情概况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5万例,达到6353236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7.6万例,达到376759例。新冠肺炎疫情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当下全球经济环境紧张、企业运营风险加剧。不少企业因不能正常开工,被迫取消大量订单,现金流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在全国防控防疫的统筹安排下,人们居家隔离、网上消费、互联网娱乐、线上学习、远程办公等需求不断攀升,催生了大量线上新业态的迅速成长。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生鲜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行业迅速发展,活跃指数快速上升。三、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发展机遇1.电子商务需求激增疫情的爆发,给人们带了一段较长的居家时间。线下消费受阻,使人们快速将消费主战场转移到了网购平台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需求量和点击率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国家商务部明确表示:电子商务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对保障市场供应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意味着当下电子商务正处于难得的红利期,各大电商企业有更多地机会被客户所了解,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被培养、改变。此外,此次疫情中,需求增长红利不再被传统的商业巨头淘宝、京东等独占,随着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顺势而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更全面地覆盖、满足。其中以生鲜电子商务最为活跃,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增速达到43.1%,叮咚买菜日均活跃增速达到93.1%。2.电子商务形式多元化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电子商务都在持续创新。各种新的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第127届广交会将于线上举办、线上教育“停课不停学”均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尝试、新典范。此外,疫情期间人们将生活娱乐聚焦到了互联网,短视频软件成为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带货能手。众多短视频软件中,抖音、快手占比半数以上,结合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带货主播的火爆走红,电子商务引流效果显著、业务订单迅速增加。一些小规模社区生鲜电子商务也正快速孵化、成长。居民线上预定蔬果,自提点自取的线上生鲜零售模式已基本形成。医药电子商务也纷纷实施送药上门举措,在疫情低迷之际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新鲜活力。3.跨境电子商务顺势崛起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巨大压力。2020年3月中旬,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因订单严重不足接连倒闭了两家大型外贸公司,上千名员工被迫失业。在外贸经济下滑的萧瑟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却意外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4%,位居全国首位;海南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增长也达到了5.5倍。天猫国际进口商品2月份的消费额同比增长超52%,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也都大幅增长。此次疫情进一步释放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有利于进口消费的常态化,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与平台间的黏性,为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会。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我国传统外贸行业的损失,为维持我国当下经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疫情推动行业的成长和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足不出户的环境有助于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当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其突破时空限制、资源共享、便捷快速的根本优势时,更多忠实客户群就有望被搭建,市场规模便有望扩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验与教训,这迫使更多企业跳出经营舒适圈,思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新方向。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在抗击未来不确定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疫情虽给电子商务行业造成了难以量化的伤害,却也给予了该行业改革创新所必须的压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电子商务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的成长、完善。四、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1.物流压力重,不确定性大国际空运市场、海运市场在疫情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国商品进出口限制加大、物流紧张。例如位于欧洲的亚马逊仓库,为遵守“一米社交距离”规矩,关闭了所有重量超过15公斤的货品的收发业务。因此目前亚马逊欧洲站不再支持15公斤以上的商品。此外,由于物流企业劳动力紧缺等因素,无论是从物流价格还是时效性上来看,当下我国的物流水平都难以满足消费者剧增的电子商务需求。众多卖家反映疫情期间物流价格波动大且呈现增长趋势,物流时效也大不如前,部分地区的疫情还导致了当地物流路线的变更,严重影响货物交付时效,这都给电子商务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2.货源紧缺,供应链考验升级疫情严峻形势下,众多工厂面临停工停产,加之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激增。二者直接导致了如今许多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货源紧缺、库存不足的问题。这是对商户供应链的稳定程度以及运行效率作出的考验。许多商户在疫情的冲击下暴露出了自身原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痛点和不足,被迫开始探索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可靠的创新供应链模式。3.卖家现金流不足,营运风险高疫情下库存商品无法出售,积压货物的仓储、房租等费用和货品贬值损失不断累加,就有可能导致电子商务卖家出现严重的现金流不足。这部分资金短缺将会严重威胁一些小企业的运营,加剧市场端的优胜劣汰。有实力面对危机的商户和企业可能会留下来,没有实力的只能被淘汰,无法生存。4.劳动力紧缺,供应能力滞后疫情时期,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需求上升,订单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疫情影响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紧缺。据有关数据显示,盒马鲜生春节期间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5~10倍,但由于员工复工较慢,商户、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使得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妥善满足,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物满意度。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难题,一些企业开始延长员工加班时间,另一些短时间复工困难的中小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缓解了一部分用工难的情况。但从线下供应效率、物流恢复程度来分析,劳动力紧缺造成的供应滞后问题仍没有被完全解决,企业仍面临着生产压力,难以收获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红利。5.线下转型受限,电子商务创新受阻“新零售”概念的问世,引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特别是零售业的极大关注和参与,一方面,线上巨头在频频收购布局线下;另一方面,线下实体也在积极拥抱线上。“新零售”是一次创新,更是一场电子商务革命。而疫情更是对电子商务加速线下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当突发事件到来时,线上电子商务模式通常难以即刻解决用户诉求。此时线下门店更能快速、效率地解决问题,安抚客户情绪。然而当下,电子商务的线下转型正面临着疫情带来的资金不足、线下客户流量获取困难、劳动力不足等多重挑战。商户线下转型急需更多的创新思路、动力支撑和政府扶持。五、疫情下电子商务发展建议1.寻求政府扶持,缓解资金紧张新冠肺炎疫情下,许多企业面临着订单不足、资金困难的窘境。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权益、推动经济复苏,全国各地政府均响应中央号召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帮扶政策。电子商务企业应密切关注全国各地政府出台的疫情期间企业帮扶政策,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在相应的政府政策帮助下努力降低仓储和营运成本,拓宽订单来源途径,进而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危机。2.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量井喷式爆发,众多商户们出现原材料紧缺、库存不足、供货滞后的现象。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采购管理、生产复工以及供应链物流等都依赖于高效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各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强调供应链管理、加紧完善供应链管理机制和预警体系。此外,企业还应坚持效益第一原则,灵活引进各种先进的采购理念和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找寻供应商,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优势,逐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3.注入创新活力,探索零售新模式当下,普通线上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购物体验不生动、客户交流不足等缺陷。单纯的线上电子商务已不再能够完全迎合顾客娱乐、社交的需求。因而只有将线上线下互相结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这便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向“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新零售是指个人、企业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完善商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环节,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的零售新模式。从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仅是一个“新”字,增添的是新的企业形象、经营渠道、营销组合、企业客户联系及新的技术带来的革新。尽管当下疫情为“新零售”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阻力,但价值导向的时代必将到来。电子商务产业应积极接受疫情大考,思考解决对策并探索线下转型的新途径、新可能。企业只有绷紧为消费者服务的弦,契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在疫情的风暴中找到一条生存途径、开辟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4.巩固当下成果,谋求长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并在培育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同时扩大了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随着疫情的日益好转,一方面,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更多长期的忠实客户群,巩固疫情期间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应树立忧患意识,分析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多元创新思维,引进高素质行业人才,逐步打造企业品牌。六、结语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快速成长,但存在物流受限大、供应链不稳定、购物体验不生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企业需要清醒、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应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反面,电子商务企业还应积极顺应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趋势,巩固发展成果的同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逐步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时间节点上,电子商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电商企业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激活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持续释放新潜力、培育新动能、探索新模式、发展新经济,如此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也方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020 年,大部分国人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节。这期间,随着疫情的变化,大家情绪也在不断变化,从担心身体健康,到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而企业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的企业倒闭了,有的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大部分企业都开始进行各种自救工作,但是这期间有些企业却逆势而上。据微信小程序统计,春节期间,生鲜果蔬业交易数大幅上涨 149%。社区电商业态交易数增长 322%。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平台的交易量也是成倍增长,甚至有一家生鲜零售企业——钱大妈春节期间的业务成交量增长了 5 倍,订单量增加了 3 倍,超过行业平均线。钱大妈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做到?背后有什么秘密吗? 今天 Jack 老师带你一起,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实践验证三个角度来分析钱大妈商业模式的发展演变和疫情下的验证,探讨未来可能的趋势。一、 钱大妈商业模式的发展演变 ”钱大妈” 成立于 2012 年,是广州”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旗下社区生鲜连锁品牌,专注社区生鲜市场,经营肉类、蔬菜、熟食及水产品共 4 大类约 500 种品类,其经营理念是“不卖隔夜肉”。 截至 2019 年底,”钱大妈”以广东为主,在全国拥有超过 1700 家门店,是华南生鲜行业的巨头。 1、定性分析。 要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走得通,我们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收益/痛点)是什么? (2)企业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主张(产品/服务)? (3)通过什么渠道传递价值?与客户是什么关系?客户愿意为此买单? (4)企业有什么核心资源(可以有效掌控)?哪些合作伙伴?做哪些关键活动?付出多少成本? (5)收益(客户买单)大于成本吗? 钱大妈一开始就定位为社区生鲜便利店,干净整洁的门店,区别于传统意义上脏乱差的农贸市场;离消费者不超过 500 米的距离,区别于远距离大型超市;另外钱大妈到点阶梯折扣的模式,满足了社区客户对新鲜、便利和便宜的不同诉求。钱大妈的价值主张是“不卖隔夜肉”,目标是零库存,导致他最大的挑战就是损耗,。因此,”钱大妈”在满足客户日常所需品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品类在 500 种 SKU;通过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取得议价权,确保蔬菜新鲜,价格具有竞争力;通过完善数据系统,帮助门店自动下单,减少每天的商品打折比例。”钱大妈”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实现“先门店盈利,后总部盈利”的目标。目前钱大妈单店投资回报周期控制在 年左右。 2. 定量分析。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定量分析,才能了解企业经营决策选择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设计实现路径。 企业的目的是追求盈利,需要有不断的业务增长和利润。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外部和内部各种挑战,导致业务有增有减,利润有盈有亏,企业在不断调整适应,那么,怎样调整才是最合适的?从经营结果的角度,调整的结果:符合调整后的收入/成本要优于调整前的收入/成本。 即: 企业有不同的选择,每种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成本,我们来看钱大妈是怎么选择的。钱大妈的业务流程:客户-门店-供应链-采购,如下:红色代表收入,黑色代表成本,绿色代表正向影响,紫色代表负向影响。 钱大妈最初的经营模式是直营,2015 年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钱大妈开始选择加盟商。由于加盟商的不断扩大,钱大妈的卖菜收入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加盟费以及门店装修的收入。采购数量的增加,给钱大妈带来较大的议价权,使肉菜采购成本降低。以上这些变化,增加了钱大妈的收入,提升了利润。而在投入方面,钱大妈加大 IT 系统建设,旨在帮助门店运营标准化,提升运营效率;通过系统自动下单,降低阶梯打折带来的损耗。为确保加盟商盈利而采取的补贴,以及为获取优质肉菜,采用三天账期的方式带来的资金成本增加。这些增加了钱大妈的成本。钱大妈引入加盟商,能够带来业务快速增长,但是 IT 投入巨大,因此,钱大妈采取轻资本杠杆,2015、2017 年引入 A 轮、B 轮投资,采用“加盟商盈利,总部亏损”的战略性亏损的方式,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核心资源的能力建设上,重点在 IT 系统建设、标准化运营和门店运营效率提升等。2018 年引入 C 轮投资,进一步升级完善系统,同时对加盟商补贴,确保加盟商盈利,为下一步扩张做好准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 2019 年,90%的加盟商盈利,而钱大妈总部也于当年开始盈利,成为生鲜领域为数不到 1%整体盈利的连锁生鲜企业。3.实践验证。 有定性分析,定量支撑,最终还要有实践验证。 检验一个模式是否成立,不仅要看能不能赚钱,还要看能不能持续赚钱。目前的疫情环境是检验钱大妈商业模式适应性的一个好机会。据钱大妈官网显示,疫情开始之后,钱大妈 1700 家门店中,春节期间不打烊 102 家,初六开业 1112 家,到目前已经基本开业复工。2 月 7 日,钱大妈向社会征招暂时歇业人员;2 月 14 日,启动招商,招商区域包括:华南、华东、华中、香港、长沙。钱大妈按照计划,开始有序扩张。 疫情下的钱大妈,商业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做出了什么调整? 首先, 钱大妈在成本上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卫生防疫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钱大妈采取增加消杀等防护措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和运输过程安全;二是采购量和供应链的挑战,短期内需要采购和配送超过平常几倍的肉菜量,供应链得到验证。 其次, 在业务开展方面,钱大妈之前建设的 IT 系统和供应链开始发挥出优势。线下交易量减少了,但是线上交易量增多了。客户在微信群中的线上小程序下单,到店拿货的业务大增。由于钱大妈具备最后一公里优势,因此,钱大妈开启到家业务,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合作,扩大销售范围。春节期间,钱大妈整体业务增长了 5 倍,订单量增加了 3 倍。 疫情期间,钱大妈的门店、供应链、采购、IT 系统经受了一次大业务量的考验,目前看是有效的,钱大妈能够逆势增长,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充足的准备。这也是钱大妈 2 月 14日启动华南、华东、华中、香港、长沙招商的自信来源。2019 年 12 月媒体报道”钱大妈”已经完成由 D 轮融资 10 亿,”钱大妈”下一步计划就是走出华南,向华东、华中进军,目前”钱大妈”已经制定 2020 年完成门店由 19 年底的 1700家到 3000 家的目标。”钱大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面对相应的挑战。 挑战 1:”钱大妈”目前在华南的模式在其他地方是否可行? “钱大妈”的模式在华东能否玩得转?生鲜市场北方代表的“呆萝卜”目前已经陷入困境,而”钱大妈”可能采取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先在华东谨慎试点,如果可行,再大规模铺开。 挑战 2:怎么应对客户多场景变化的需求? 上海的叮咚买菜、福建的朴朴超市目前针对都市白领一族,强调便利、品质及不会挑菜的痛点,设立前置仓模式,客单价均超过 50 元/单,且复购率高,目前已经扩展到深圳、上海等地。对”钱大妈”来说,都市白领一族客户的需求怎么应对?2018 年下半年,”钱大妈”在广州市 20 多个小区投放了智能柜,消费者通过扫码识别身份后可以打开智能柜,取货之后扫码支付完成交易,智能柜自动上锁。智能柜陈列商品也是采用晚上七点以后打折出售,最后免费赠送的销售方式,与门店保持一致。”钱大妈”智能柜每天补货一次,每台智能柜每天可创造 200-300 元销售额,不是特别理想。不久前,”钱大妈”要停止前置仓和无人柜的尝试,给业界传递的信号是,前置仓模式对于”钱大妈”来说或许行不通。 挑战 3:为提升效益,未来是否需要向上游产业发展,建立自己的肉菜供应基地? 以”钱大妈”开店拓展速度计算,假设 2018-2023 年店面分别是 1000、1700、3000、4200、5000 家,”钱大妈”的收入种卖场毛利、加盟费收入持续上升,门店装修及设备收入由高峰转入下滑,净利润分成占比微小。通过议价权获取的收益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是否需要向上游产业发展,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或养殖基地?这是”钱大妈”面临的选择。挑战 4:门店管理,主要是门店风险管理及食品安全的挑战。 钱大妈”的商业模式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完善食品安全及门店风险管理。2018 年”钱大妈”大规模开店到 1000 家,仅 2019 年上半年,门店数又暴增 500 家,导致门店管理标准缩水,内部组织臃肿,目前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整顿内部管理。但是在 2019 年 7 月 14 日,网上爆出佛山怡翠世嘉店老鼠啃咬猪肉视频,食品安全又摆在”钱大妈”面前。门店管理是”钱大妈”大规模扩张之前面临的挑战之一。“钱大妈”的商业模式经过初步检验是成功的,下一步能否大发展就要看这个模式的扩展性和可适应性,总的来说,以消费者为核心,顺应消费升级及数字经济趋势,不断迭代升级,保持其商业模式的适当柔性。目前来看,”钱大妈”未来的发展应当被看好,其在生鲜市场应该大有可为。启示一:应对危机的办法是提前做好准备。 当前疫情下,企业面对危机会本能做应激反应,但是如何有效应对是检验企业是否成熟的标志。面对危机,企业分为三类:有准备、部分准备、无准备,越是大的企业,越要把预防风险和危机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尔盖茨说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 6 个月,华为的危机意识就更强,这次疫情没有看到华为有任何恐慌的表现。因此,曹德旺曾经说过,活不过三个月,主要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企业即使没有业务收入,也至少要能支撑三个月。启示二:重新审视商业模式,看得清本质。 企业面对危机是否能够有效应对?需要企业掌握一套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当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借助有效方法和工具,重新思考审视后,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做出合适调整。启示三:系统思考商业模式,想清楚关键动作背后的逻辑关联。 商业模式选择是需要系统思考的,每个调整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活动做支撑,一是每个活动都互相关联,二是每个活动都有成本,因此需要在思维层面想清楚逻辑和关联。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适合小公司,对于中大型企业,想得明是做出调整最重要的一步,不可忽略。启示三:选择合适工具,组合使用。 《商业画布》是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工具,我个人在使用商业画布工具时有三点体会: (1)它把整个商业模式相关内容浓缩在一张画布中,便于进行全局思考和系统策略选择。 (2)可以分型和自洽。就像雪花一片一片一直分下去,始终是六边形,“商业画布”工具也具备这个特点,可以从整个组织到业务单元、到某个职能、到团队、到个人……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下去,在各种不同环境下都可以应用。 (3)可以融合其他商业工具进行组合使用。它可以和 PEST、波特的五力模型、BLM 等组合在一起运用,能够快速上手并易于落地应用。当然每个工具都是有边界和使用条件,兴远咨询联合创始人 Sopio 郑雷谈到他对工具的看法,他认为《商业画布》是一个好工具,但是不要把他放大,每个工具都有自己的边界和使用条件,我们要做的是合理使用它。从定性分析开始,定量分析支撑,最后在实践中验证,才能真正让商业模式走得通。 以上内容属于个人见解,关于商业洞见,关于商业画布工具使用,欢迎大家一起切磋交流。
138 浏览 3 回答
206 浏览 6 回答
173 浏览 6 回答
253 浏览 4 回答
316 浏览 5 回答
317 浏览 3 回答
100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243 浏览 6 回答
129 浏览 4 回答
226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3 回答
351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