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998年,中国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美国迪斯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制作成大型动画片《木兰》,在全球赢得了票房佳绩。2009年11月,由香港导演马楚成执导的中国国产电影《花木兰》在各大院线放映。舍身卫国”的刚烈以及爱情悲剧令无数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通过对比“美国花木兰”与“中国花木兰”,可以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提高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花木兰》;迪斯尼;马楚成;女性文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入选中学课本的民歌《木兰辞》,也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的叙事诗歌,描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12年后荣归故里的故事,全篇共300余字。花木兰的故事以传说、戏曲等形式千古流传,充满着神奇的诗意。这位传奇女子以其勇敢善良和忠君孝道成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这一故事也成为中国乃至东方最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之一。这首《木兰辞》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花木兰故事的电影版曾有中国内地的黑白默片《花木兰从军》(1927年)、黑白戏曲片(豫剧)《花木兰》(1956年)和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彩色故事片《花木兰》(1964)。时至20世纪90年代,全球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西方电影人对神秘独特的东方题材充满了向往。1998年,大洋彼岸的美国动画巨擘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便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木兰辞》倾力打造成彪炳影史的经典动画长片《木兰》,此片在迪斯尼动画师们的生花妙笔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魅力,也使得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源远流长。2009年11月,香港导演马楚成监制、导演并由内地一线明星和陈坤倾情出演的中国国产电影《花木兰》在各大院线首映,塑造的花木兰“忠孝两全、舍身卫国”的刚烈及其爱情悲剧令无数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拍摄的木兰电影,旨趣不尽相同,比较其差异,可以发掘出这个故事的可塑性和探索背后意识形态的运作。 “花木兰”是中国女性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隐忍克己、勤劳勇敢的年轻女子形象,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忠孝之道。“忠孝之道”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一直影响和规范着中国女性的言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里的木兰是一个具有典型妇德的女子,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端庄稳重。1000多年后,在迪斯尼公司能工巧匠的雕琢之下,花木兰变得活泼可爱,大胆泼辣。在马楚成执导的《花木兰》中,塑造的木兰忠孝两全、隐忍内敛。本文仅就迪斯尼版《木兰》和马楚成作品《花木兰》,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个角色――木兰,通过对比影片中两个花木兰在性格、价值观及爱情结局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版电影中所折射出的中美女性文化特色。 首先,从性格方面来说,迪斯尼版《木兰》使花木兰的境遇有了很大的突破并带有浓厚的女性主义倾向,而马楚成版的《花木兰》中木兰依旧是一个传统的、贤惠的、隐忍的中国传统女性。迪斯尼版的花木兰很有主见。在母亲为她相亲时,她懒把娥眉画长,说出了“做自己”的心声;她孝顺父亲,冒险代父从军;她有才智,武艺进步迅速,并用计歼灭匈奴大军;她勇敢,从单于刀下救出皇帝。她虽模仿男人,却不认同男人的缺点;她虽是女儿身,却比男子更勇敢、更士气高昂,想要父母为她感到骄傲;她喜欢李翔,就主动去接触、帮助自己的心上人,最终得到如意郎君。迪斯尼版的木兰已经从一个贤淑、乖顺的中国姑娘变成一个率真、大胆、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在马楚成版的《花木兰》中,木兰从军前操持家务、照顾父亲,她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姑娘;当战争袭来时,她毅然褪去红装、换上戎装去替父从军,她是孝顺、坚毅的木兰;在战场上,她看到满眼的尸体时,眼中满是痛苦,开始时不忍心去杀死倒在地上的敌人,此时,她是慈悲的、善良的中国姑娘;当她爱上了文泰,却把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她是含蓄的传统女性;当她听到心上人战死的消息时,她无力遏止心中的悲痛,不禁消沉下去,此时木兰就是一个柔弱到令人心疼的痴情女子;后来,在好友小虎的刺激下,木兰振作了起来,只身闯入敌营,当她得知柔然公主有和亲的理想时毅然牺牲自己的爱情来成全公主并免除战乱,马楚成版的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勇敢、忠孝两全的女子。对比迪斯尼动画片里的木兰和xx饰演的花木兰,可以看到美国的花木兰虽然在外表上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女子,但内心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女,而xx所扮演的花木兰就是一个任劳任怨、勤恳善良、忠孝两全的东方女子形象。 其次,从价值观方面来看,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出品的《木兰》,尽管是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木兰辞》为背景,但却注入了现代西方的精神理念,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外来压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片中虽然保留了原故事中的多种传统元素以及原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如“闺中生活”“朝廷征兵”“代父从军”“女扮男装”“征战与立功”“天子赏赐”“拒受官职”“返回家乡”“回复女儿身”等,但由于西方文化中价值观和伦理观的介入,迪斯尼的花木兰已经与那个“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木兰相去甚远了,东方传统意义的花木兰在传播过程中具备了新的形象和新的内涵。迪斯尼在这部倾注心血、第一次传达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经典故事中所强调的主题精神是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花木兰独立、勇敢、追求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的人生轨迹中所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男女平等”意识的强烈认同,以及对个人的自由、幸福、理想的努力追求,都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花木兰已不再是中国传统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下贤妻良母的女性典范,而是一个勇于自我抉择生活道路、走出闺房与男人平分秋色的女性形象。西方价值理念的植入,使木兰身上背负了现代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示出与现代人更贴近、更真实的特点。而影片中木兰的坚强、英勇、机智、可爱、活泼、聪明、调皮的多重性格,更是以全新形象走入观众心中。马楚成导演的电影《花木兰》中,xx所扮演的木兰替父从军,只为尽孝,她在战争中成长、成熟、成为一个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将军,最终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幸福,为国尽忠。在这部电影中,木兰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忠孝及集体主义思想。此外,木兰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展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两个花木兰因为性格及价值观的差异,也导致了她们爱情结局的不同。迪斯尼版的木兰大胆泼辣,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在影片中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这是迪斯尼版木兰的性格使然,也是因为迪斯尼公司为他们的木兰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因为迪斯尼公司本就立意拍一个轻松搞笑的喜剧。而马楚成版的《花木兰》则沉重、严肃一些。影片自始至终,木兰的形象都是大气有余、活泼不足。她爱文泰,但又隐忍不言,文泰死而复生,她终于一吐心中的挚情,但为了国家、百姓又不得不放文泰与柔然公主和亲。影片末尾,两人在木兰家乡相拥而泣,分手的眼泪中,木兰告诉文泰要以国家大事为重,好好和柔然公主和亲保天下太平,勿以儿女私情为碍。观众看到这里,不禁为xx所扮演的木兰“忠孝两全、舍身卫国”的刚烈以及爱情悲剧而潸然泪下。 综观以上所述,迪斯尼和马楚成两版花木兰可以说是《木兰辞》中花木兰在中美两国的两个迥然不同的变身,反映了中美两国女性文化的差异。女性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女性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所构成,其核心是女性特殊的价值观念,女性文化就是围绕着这种或那种价值观念形成的。女性文化一方面作为伦理规范而存在,制约着女性的行为和思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风俗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文化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标志之一,它具有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文化的特色。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一直受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儒学思想统治中国2 500多年,因此其礼教在中华文化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女性文化受到了儒家忠孝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讲求中庸、大同,重视家国概念,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个人、社会与国家来说,个人应该要服从集体。在每一个家庭中,一些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相关的人,应当和睦。儿子对父母要孝,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友爱。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家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家庭稳定了,人们在家庭中能够得到温暖和安慰,那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才会大大减少。中华民族的家庭以儒学提倡的孝悌来维系。儒家认为,对父母仅能养,不可谓孝;孝的含义是既能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对家如此,对国更要尽忠,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集体主义”,注重“礼”,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而这个等级决定了集体中各社会阶层人群的言行和举止,中国传统以自己对集体和社会的贡献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相比之下,西方的伦理价值观念又有所不同。他们较多的是崇尚个人,崇尚自由,讲求公平、公正,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美国人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人是自然的主人,推崇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美国人强调自立、崇尚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厌恶等级和权威,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无一可以摆脱掉自我实现加上追求爱情的模式。美国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美国人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个人努力带来的成功。 总之,从迪斯尼版的动画片《木兰》,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美国文化气息,再到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可以看到传统中国文化的忠孝,与美国的个人主义、女权主义、英雄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比“美国花木兰”与“中国花木兰”,可以激发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提高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之差异[J].中外文化交流,2006(11). [2] 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斯尼《木兰》[J].南昌高专学报,2009(10). [3] 余亚平.中外女性文化比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 郑伟玲.“黄皮白心”的花木兰――细读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变异[J].安徽文学,2009(05). [5] 周琳玉.从影片《木兰》看迪斯尼配方对“他者”文化的身份改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9). [作者简介] 冯英杰(1981― ),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及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