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器》专业攻读硕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调试)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保证学位研究生的质量,特制定本专业攻读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必须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新型电机理论及机电一体化 2、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应用技术 3、智能电器及在线监测技术 4、高频功率磁元件分析与应用 5、电机电器智能测试技术 三、学习年限 脱产学习硕士生培养年限为二年半,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其余为专题研究时间。学位论文答辩和毕业生分配等均在此年限内安排。在职硕士生培养年限为三年半,在此期间应同时完成教师工作量的1/3;论文工作期间可脱产进行,时间为一年。在职硕士生一般不得提前毕业。硕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必须累计学满32—36学分,其中必修的学位课程至少22分,非学位课程10—14学分,学位课程经考试合格(70分为合格线),非学位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及格(60分为及格线)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四、课程设置(见后面)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其独立工作和分析、综合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第三学期确定研究课题与论文题目,可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自选,或由导师指定。研究课题与论文题目一般应与教研室科研方向和导师专长相结合,要考虑实验和物质条件的可能,要注意反映当前科学技术新进展和对国民经济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硕士生要阅读有关文献和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独立进行开题报告,向审查小组报告,经审查合格后才能作为论文题目,以保证课题有可靠的基础。 第五学期完成科研工作、撰写学位论文、送审并答辩。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福州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对硕士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