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强化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意识。互联网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热点网络舆情事件来看,如果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和冲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对不力,则会激化矛盾,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导致危机爆发,破坏政府部门的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因此,应该强化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意识,提升舆情应对素养。
第二,提高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多数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字办文、浏览舆情信息等对网络的基础操作技能上,还应具备网上舆情信息的甄别能力、网上舆情的分析能力。要有善于利用网络获取和把握舆情信息、利用网络搜集和把握社情民意、利用网络与网民互动交流等各方面能力。
第三,学习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突发事件一发生,最快的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舆情信息发到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随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谣言扩散的过程正是意见领袖保持沉默的过程。
第四,增强网络舆情的沟通艺术。一要体现身份的平等,在网上所有的人都是普通的网民,与网民交流必须以理服人,而不应居高临下,以权压人;二要寻求思想的共鸣,要熟悉网民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态和想法,准确把握民意,在事件回应时力求找到与公众思想上的共鸣点;三要表达真诚的心态。在与网民的交流中,任何虚情假意、推诿敷衍都逃不过网民眼睛,必须坦率真诚,即使工作中有缺点和过失,也能赢得网民的理解和宽容,绝不可“躲猫猫”;四要具备巨大的承受力。在网上网民相互之间嬉笑怒骂十分正常,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尖锐的、过激的嘲讽和调侃甚至辱骂,对其都应泰然处之,平和交流,冷静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