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秦非二世而亡,而是三世。秦朝作为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的功劳不用我们在详细细说,世人皆知。然奇怪的是秦朝是个短命王朝,统一天下后经历三世十五年就灭亡。为什么呢? 后世有很多史书和文章都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在离秦朝最近的就是汉代儒生贾宜所著《过秦论》,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影响十分巨大,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引用了这篇文章。包括当世大儒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也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提到暴秦灭亡的原因。后来又有宋代文学大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也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无非就是皇帝无道、任用奸佞、秦国暴政、焚书坑儒、苛捐杂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等造成秦朝灭亡。总结起来,就是不施仁政,暴政亡国。后来很多王朝都是因此而灭亡。 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对于秦朝灭亡的分析。因为秦朝运用法家思想治国,所以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加上秦朝又是如此短命,正好给儒家一个机会,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推崇的王道仁政治国理念。 自汉朝开始,中央王朝都是“汉承秦制”,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重视儒家思想文化,维护纲常伦理礼仪。又辅以法家的治理国家,运用韩非子的帝王之术驾驭群臣,这些都是后世所有王朝的政治生态。说明秦朝在短短十五年建立起的有些东西无法让人撼动,也没办法抛弃只能选择继承。
我推崇孙皓晖先生所著《大秦帝国》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为了中华民族原生态原文明正名。秦朝造就了中华民族此后两千年的我们政治体制和治国理念,为华夏文明奠定了茁壮根基。
秦朝灭亡,我想有一些原因,别说是秦朝,就是在后世的朝代,甚至当代的我们可能无法避免。 改革创新者的难处。虽然有前人为我们开辟出了一条大道,可以通向远方。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能够一直走下去,而不会走错路,下一步会不会马上就掉到旁边的沟里。先行者总是在摸索中前进,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 秦朝统治者就是这样一个先行者、探路人。他们是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他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前人的指路,所以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只可惜他们走错路,掉到了路边旁边的沟里。所以秦朝很快灭亡。 物理学里面有一个理论,叫惯性。说的是一个物体有持续地以现有速度移动或者保持静止的性质。而且说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这一点其实也可以把它运用到分析秦灭亡的原因上。
秦朝是几千年来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王朝,其规模之大,超出了当世人的理解和想象。秦朝面对着华夏大地第一次在出现了一个拥有广袤的国土,人口数量超乎想象之多,庞大的国家中央地方官僚体系,超出无数倍的国家治理大事,国家各个地方的国土防御,等等因素组成的庞大帝国。 正因为如此,这个大帝国拥有了极大的惯性,让统治者虽然意识到帝国存在的各种问题,看到了其严重性。但没办法急刹车,很难及时做出改变,马上纠正过来。因为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稀缺的。正因为如此,巨大的惯性导致秦帝国迅速灭亡。 从华夏大地诞生了中央政权之后,都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力量威胁,直到近代历史。强大的周王朝竟然被以戎狄为主的北方蛮族攻破都城,被迫东迁,王朝差点覆灭。
秦统一天下之后,以前由秦、燕、赵、齐、楚中原各国共同防御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变成了秦朝一个王朝的事情,这个重担一下就压在了当时秦帝国统治者的肩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为了以绝后患,30万大军北据匈奴,50万大军远征百越。我们知道秦灭楚举国之力60万军队。可想而知,秦帝国的精锐已经远在国土边境作战,秦朝的军事力量都在为国开疆拓土,他们让百越归入到了华夏大地统一的版图中。所以失去这些军事力量支持的秦朝也就迅速灭亡。 很多道理放到现在都适用。我们不能去苛责古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像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说的那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诗人感叹的人们谈古论今,感慨历史兴亡。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历史,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比秦朝幸运,我们有他们和他们之后的古人探索,走在我们前方,为我们探路,告诉在我们前面面对的问题,我们才可以在先人的经验教训中摸索前进。只有牢记历史,才民族国家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