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64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应用文的不常用句式有() A.问句 B.祈使句 C.肯定判断句 D.否定判断句 2.制定经营决策的出发点是() A.有效性 B.科学性 C.决定性 D.系统性 多用第三人称。() A.总结 B.请示 C.计划 D.调查报告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A.决定 B.议案 C.会议纪要 D.函 不属于报告的特点。() A.汇报性 B.时效性 C.陈述性 D.沟通性 6.合同的附则部分不包括() A.有效期限 B.落款 C.份数 D.补充说明 主要反映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日常思想、工作状态。() A.动态简报 B.会议简报 C.工作简报 D.部门简报 8.“《××学院为教师办实事》”属于______标题。() A.提问式 B.概括式 C.多行式 D.叙述式 9.信函右下方一般写() A.结尾 B.祝颂语 C.附件 D.落款 是学术论文价值的体现,是学术论文存在的依据。() A.科学性 B.创新性 C.实用性 D.时效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公文标题可省略发文事由。() A.通报 B.命令 C.函 D.通知 E.公告 2.一份有效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循______原则。() A.合法 B.平等公平 C.诚实信用 D.内容明确 E.双方自愿 3.常见的导语形式有() A.对比式 B.述评式 C.提问式 D.叙述式 E.描写式 4.汉语函件的格式一般包括() A.称呼 B.事由 C.正文 D.祝颂语、落款 E.附件 5.凡是用来确立、阐述、证明主旨的______都是材料。() A.客观事物 B.现象 C.数据 D.观念 E.文件档案 三、修改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杨燕的身旁站着她的亲哥哥杨照军,杨照军因贩卖子弹给张君而被同台受审。 2.由于受台风袭击,某乡今年粮食总产量为3000万千克,比去年6000万千克减少了2倍。 3.对有些在上班时间串岗聊天的人,要进行严厉批评,严重的还要在经济上处罚。 4.当前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已经和正在破坏我们的干部队伍,破坏我们党,政府及军队的肌体和国家的信誉。 5.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6.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7.北京远途的游客基本上还是靠文化遗产,而这样的观光旅游如果再深度发展、深度体验就变成文化旅游了。 8.陕西是我国民俗的发祥地,布堆画、麻袋画、豆粘画、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巧夺天工,每每被受到外国人的交口称赞。 9.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10.一些城市严禁排气量小于1升的汽车在当地上牌照是错误的,这与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节约能源的政策是相违背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经济应用文如何进行材料的处理? 2.经济活动专题分析报告一般有哪两种类型? 3.行政公文“通知”,适用于什么情况下使用? 4.经济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阅读下面函件,回答后面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 从报上得知,你们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成绩显著,我市经济工作的下一步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拟于本月15日至18日派主管第三产业的干部到你市学习、取经,希望给予接待。 ××市政府办公室 章 二○○五年一月三日 1.请帮助拟定这则公文的标题。 2.请分析公文正文中存在的问题。 3.请修改公文正文,使之符合公文写作要求。 六、写作题(本大题20分) 阅读下面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蕴藏的内涵,写一篇有关重塑“七巧”节、挖掘中华传统美德、寻找新商机方面的经济评论。具体内容、角度自拟。 1.近年来,“找回我们的节日”成为一句文化复兴的口号。“我们的节日”是指与我们民族文化血脉相连的传统节日,它不是圣诞节、情人节,也不是其他西方节日。 年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刺激。在媒体的作用之下,中国人突然觉得我们的宝贝被别人抢走了,虽然这令国人心痛,但客观上是促成中国传统节日重新为世人重视的契机,它推动了我们国家文化政策的变化。 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节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传统节日终于成为国家文化遗产。 4.记者采访发现,商家的七夕策划和促销内容跟西方情人节并无二致,“七夕”的概念被雷同和淡化,真正体现民族特色、挖掘“七夕”内在文化内涵的商家很少。对此,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徐××分析,如今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已在人们的观念中先入为主了,再把“七夕”节包装成“中国情人节”,一来寓意不是最好,同时又显得与西方情人节重复,使这个节日难以真正地深入人心。怎样挖掘“七夕”的真正内涵,过好“中国情人节”,商家还大有文章可做。 5.“谁能够真正挖掘自己产品和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点,谁就将主宰‘中国情人节’消费市场,这也体现了商家在宣扬传统文化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到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当时的庆祝方式丰富多彩,包括女孩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等。因此,徐××认为,众商家不如在“乞巧”文化上多下工夫,或许大有市场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