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前言部分前 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和劳动行为,换取报酬,以满足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求。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可以使员工有一种安全感和对预期风险的心理保障意识,从而增强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反之,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则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和不信任的感觉,使员工产生抱怨,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晋城市LH集团在成立之初到现在,都保持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但在发展背后,也出现了一些核心员工流失、员工工作绩效水平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正是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所造成的。本文将在对LH集团薪酬制度现状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结合最新的薪酬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以岗位评价为重心,对薪酬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为如何建立公平合理、并且具有外部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提出实践应用方法。 转自:
前言是正文“章”之前的一章。前言的写作应该包括研究综述,提出自己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研究综述 写作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研究综述,也叫综述报告。研究综述是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且对这些研究作出评价。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 在我审阅的学位论文中,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简略,缺少分析评价。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著,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有的研究综述占了整个论文的一半内容,以综述代替自己观点的论述。 2.研究观点 前言除了写作研究综述外,还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自己在本论文中将要讨论什么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对涉及论文观点的关键词作出界定,自己是在什么范围讨论这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个观点。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别人看得明白。也避免了对讨论范围和关键词的歧义。 前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最好也有章节标题。 3.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 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分析—综合”,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综合——分析——综合”。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因此,前言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是对自己的论述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体描述。这种总体描述相当于论文的摘要。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自己论文的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也为下文进入第一章的论述做准备。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已经在论文摘要中谈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不必在前言中再谈论述内容。两者是不同的,前言属于学位论文的正文,在正文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综合描述。读者可以不看你的摘要,但是要看你的正文。如果你不在前言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总体描述,你就错过了让读者了解你的论文总貌的一个机会,增加了读者了解你的论文观点的困难。你让读者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你的观点是什么。读者看不明白,也许就不愿意或者不耐烦看了。
据学术堂了解,写建筑毕业论文前言应注意以下几点:1、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2、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为宜.论文的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头部分,写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写论文引言一定要多多斟酌,仔细考虑,争取做到最好
宋体小四,500字左右。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建筑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然而,建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可以不断重复地制造,而是需要不断创新。这不但因为建筑具有艺术属性,艺术品是不能重复的;而且也由于建筑具有社会文化性,各种不同的人、家庭,各种不同的公共活动,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各种不同的地点,更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形态)不断更新。因此,建筑设计的任务是重大的,也是众多的,这就需要有人来进行设计,需要有大量的建筑设计人才。这种人才怎样培养?一方面,可以正规性地培养,如大学本科、专科,更高层次的是研究生。这些就是所谓科班出身的,但他们毕竟只是少数,还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要,所以,现在正在从事建筑设计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专业正统出身的,而是其他专业(甚至非专业)的人通过短期培训或自学成材的,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提高成材的,不论是“科班”出身的还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们都渴望着能有某种书籍,通过阅读并实践,来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准。但当今这种书籍还不够多。目前虽有大量建筑图书,可是大部分多为资料集之类,也就是说,是供建筑设计中具体需用的、数据的、条文的,至多是实例实录。这就难以满足他们的自学要求,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准。鉴于这样一种形势,我们组织编著了一套这样的丛书,以飨读者。虽然由于是首次,不见得尽善尽美,但我们相信,对他们无论如何是会有所裨益的。本丛书为系列丛书,现在出版的是首系列,以后还将继续出版第二、三、……等系列。作为首系列,为的是满足广大读者的急需,因此,先以设计方法为系列,包括有《建筑方案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手法》、《建筑室内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绘画表现》、《建筑群体设计》、《建筑小品设计》、《建筑小环境设计》、《建筑批评及作品分析》等。以后将编写第二系列;有关建筑类型的设计;第三系列:有关建筑技术的设计,等等。如上所说,由于本丛书系初次尝试,所以,其中不够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对这些书籍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本丛书臻于完美,对建筑事业能起更大的作用,对读者带来更多裨益。沈福煦1998.10识于同济园
131 浏览 3 回答
292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99 浏览 2 回答
171 浏览 8 回答
292 浏览 2 回答
132 浏览 5 回答
163 浏览 2 回答
359 浏览 5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5 回答
297 浏览 2 回答
328 浏览 2 回答
185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5 回答
253 浏览 6 回答
162 浏览 7 回答
226 浏览 7 回答
257 浏览 4 回答
255 浏览 4 回答
155 浏览 2 回答
232 浏览 8 回答
307 浏览 5 回答
172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