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吴正方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学专业:气象气候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院系: 自然博物馆(馆长) 1979,9~1983,7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 学习1983,8~1987,8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工作1987,9~1990,7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攻读硕士1990,8~ 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教师1992,9~1996,7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攻读博士2002,3~2002,10 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访问学者(JICA资助)2004,9~2004,12 日本京都大学综合防灾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JSPS资助)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馆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CPR/98/A1G/99)》子合同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与管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信息系统旨在建立一个以数字化的水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基础地理管理体系为主要结构的信息系统,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区划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支持。通过分析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短缺原因,指出水资源恢复的原则:①确立保水第一引水第二的水资源恢复战略;②准确计算水资源需求量和补水潜力;③解决补水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水资源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路线,结合水文计算过程与湿地生态规律,设计了水资源恢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项目所提供的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的原理与技术路线,对其它湿地水资源恢复有指导意义。项目已于2002年完成并通过鉴定。国家“973”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调控机理(2002CB111502)》项目骨干,承担“黄土高原森林恢复的动力学机制和土壤侵蚀控制研究”研究以黄土高原主要森林树种与生态环境素关系研究为基础,进行树种和森林类型生态区划分和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以气候(水、热条件)、土壤(养分)等为要状态变量的森林动力学摸拟,掌握黄土高原主要森林类型的动态变化演替规律;根据各树种地上生长与根系发育规律,建立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或基径面积与根系系统生长的关系方程;通过分析树种冠层结构、根系系统结构与土壤侵蚀控制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树种搭配和林型结构;以控制水土流失为森林建设目标,制定适地、适时、适种的重建方案,提高该区森林生态效应和生态服务质量。项目正在进行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地形过渡区气候边际效应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综合运用常规气候资料、野外定位观测、遥感信息和模型模拟等方法,以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地形过渡区的气候边际效应及其对东北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重点,研究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地形过渡区内焚风和大风效应的形成机制和规律,以及对风蚀、沙尘灾害形成的影响;研究大兴安岭东坡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对东北西部地面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影响;研究大兴安岭东坡雨影区形成及其减雨效应;研究东北西部土壤水分平衡时空规律和干旱灾害风险;从气候变率、灾害综合风险、土地生产力变化等方面研究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地形过渡区气候边际效应对东北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东北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为预警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演化趋势和服务区域生态提供科学基础。 吴正方著,2003,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吴正方,2003,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评价,地理科学,23(5)吴正方,2003,东北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生态气候适宜性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应用生态学报,14(5)吴正方,2002,东北地区植被过渡带生态气候学分析,地理科学,22(2)吴正方(副主编),2000,吉林省植被(李建东 盛连喜 吴榜华主编),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邓慧平 吴正方 周道玮, 2000,全球气候变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影响的动态模拟 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1(1)靳英华 吴正方* 刘吉平,2002,中国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综述,东北师大学报(自然地理研究专刊)刘吉平 吴正方* 靳英华,2002,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及其防治,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地理研究专刊)靳英华 吴正方*,2003,长白山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指标,山地学报,21(1)靳英华 吴正方*,2003,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植被的生态气候学研究,东北师大学报(3)商丽娜 吴正方* 刘吉平,2004,火烧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湿地科学,2(1)刘吉平 吕宪国 吴正方*,2004,吉林省旱涝灾害地域组合规律的动态变化,中国农业气象,25(2)靳英华 赵东升 杨青山 吴正方*,2004,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6(2)赵东升 吴正方* 商丽娜,2004,洪河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湿地科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