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凤和鸣
古人以“凤”比喻有才有德者,以“凤鸣”比喻高才逢良时,“三凤和鸣”则用来赞誉孙氏一门三进士:孙兆奎、孙宗绪、孙麒立。难能可贵。 弟兄三人,相率登进士弟,并著文稿,邑人称为“三孙”,比为“三凤和鸣”,立匾以志。
2、勤政亲贤
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克尽职守,勤政爱民。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同样是雍正御笔,体现了这个皇帝一生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用他跟宋徽宗赵佶比较,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3、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褒义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4、紫气东来
释义: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5、国泰民安
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6、福寿康宁
释义: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出处:宋·陈亮《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例句:这位贤媳祝愿她的婆婆福寿康宁。
7、安居乐业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扩展资料:
民宅建筑中的一个传统文化现象就是对院门门匾格外重视。一些家境殷实、住宅讲究的人家,院门门楣上方大都要镶嵌一方装饰性匾框并题词,门匾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闪现着极其亮丽的文明之光,蕴藏着天水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小小一块门匾,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风貌,与遍布城乡的文物遗存一样,闪烁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光芒。
一匾刻三字者居多,如“祯祥第”、“耕读第”、“康和居”、“静心居”、“和为贵”等;四字匾也多见,如“福寿康宁”、“紫气东来”、“勤和家兴”等;一匾二字五字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