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在3月2日正式公布,简称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5方面提出31项任务,共207条举措。主要优化项目有:
一、提升线上服务友好度、智能化水平。加强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用户满意度。
二、强化线下综合服务和自助服务。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
三、推广电子印章应用。
四、深化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完善政务服务反馈机制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差评”问题整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五、优化升级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和企业注销“一窗通”平台,优化办事流程,力争打造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最佳服务链。
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扩大低风险产业项目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完善财产登记“全网通”改革,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理覆盖面,进一步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
八、深化税费缴纳综合申报改革,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持续推进办理税费缴纳便利化,巩固减税降费政策效果。
九、持续推进通关提速改革,扩围实施各类便利通关政策措施,推动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全面提升通关服务效能。
十、加强政策引导和考核评估,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大数据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这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简化了企业在上海经营运转、开办设立的流程和节约了时间。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有利于在沪企业高效的运营,从而使更多的项目落户上海,吸引国际大公司在上海开设分部。优惠的政策也会吸引更的多企业来上海投资。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进驻,有利于上海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企业的进驻也会新增就业岗位,也会吸引很多人才来到上海。人才在上海工作有可能会安家上海,那么就会在上海租房、买房。这些又和民生紧密的连接起来。所以持续的优化营商环境,会推动这座城市经济持续向好的运转,市民幸福度也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