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经典的教具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感官教具是蒙台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其内容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它们分别借助相应的教育具来完成。在本周进行的蒙台梭利感官教具教研的过程中,这组名为声音筒的教具凭借简单的外观吸引了我的注意。 它有两个木质盒子,一个是红色,另一个是绿色。每个木质盒子里有六个圆柱体桶。 当我将圆柱体桶的盖子打开,发现里面是空的。既然叫做声音筒,那到底听什么呢? 原来,是要教师自己将一组筒内装上不同的材料,(豌豆、米粒、沙子等)。通过材料数量的改变在摇动时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响声,形成声音的一种渐变。六个红色盖子圆柱体桶内所放的物品和蓝色盖子圆柱体内所放的物品是一样的,声音的级别也一样。 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区分声音的强弱变化,根据响声的不同进行配对和排序。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操作起来却是很讲究的。教师从摆放工作毯开始,到介绍工作材料、再到拿取材材料、示范听的方法、收回材料等,一一进行示范。而在儿童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尽量不去打扰,即使出现问题也要最后幼儿自己发现进行改正。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仪式感”操作过程中,也间接的培养了幼儿的其他能力: 1.让幼儿认识听觉器官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不同的材料发出不同的响声,锻炼孩子辩声的能力为幼儿分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做准备。 2.发展幼儿听觉的灵敏性。在一组声音筒中的每一个音筒,它的响声和其他音筒的响声都是有差别的.幼儿在操作的时候需要仔细进行倾听辨别.。 3.发展幼儿秩序性 蒙台梭利将她制作的教具称作工作材料。工作材料与人们常说的玩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有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而非一般玩具所更多体现的娱乐性。所以幼儿操作教具被称为在“工作”。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孩子主要是通过观看成人的行为然后进行模仿。所以要想幼儿比较规范的使用教具,教师就要仔细的、特意的进行示范。在反复的学习和练习后,学习和养成恰当的行为。当幼儿养成了这样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非常的有秩序感。 4.专注性和独立性 在有秩序的基础上,幼儿在进行配对或排序游戏中,必须集中注意力记住响声的大小,自主操作教具,教师不过多干预.即使出现顺序的错误,也是在配对和排序结束后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并改正。在这个安静的过程中幼儿独自往返于两张工作毯之间。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一直到完成一个活动的周期。在这样“专心”的活动中,能够养成儿童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5.腕部关节的锻炼 当幼儿看到并拿起声音筒,并用其中一根手指按住盖子中间并耳边轻轻进行摇晃。这一系列动作有利于手眼协调的发展,而轻轻摇晃锻炼了幼儿碗部的关节和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