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内蒙古师范大学(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为自治区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1952年5月5日成立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82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0年7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
师资概况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9门;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
国家级一流专业: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心理学、体育教育、土地资源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理科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蒙古民俗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蒙古民俗
自治区级一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化学、地理科学、心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
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美术学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教育技术学、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设计、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学前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运动训练、英语、汉语言文学、物理学、音乐学、心理学、历史学、美术学、体育教育、旅游管理、生物技术、新闻学、绘画、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社会体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学、通信工程
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心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学、汉语言文学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实验中心、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工作室、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新闻实验中心等
自治区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室内设计入门、广告策划与系列创作、平面广告设计、女装结构设计、复变函数、运动心理学、数学分析、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代数、新闻学概论、公共体育篮球、仪器分析、空间解析几何、无机化学、篮球、常微分方程、现代蒙古语、军事课、普通生态学、外国美术史(蒙语)、中国教育史、学前教育管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蒙古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程序设计基础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底,学校纸本图书总量达到万册(含资料室藏书);古籍线装图书6929部,12675函,80723册,其中,善本600余部。民国时期图书、合订本期刊及建国前解放区报纸合订本近5万册;引入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73个,其中中文数据库52个,外文数据库21个。
学校建有“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库”及“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科书文库”,“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库”收藏展示有师大学人的个人著作、师大校报和内部出版资料共近4000种、2011年以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千余种。“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科书文库”收集了1948年以来出版的在内蒙古地区使用过的中小学各类教科书近2000种。2011年开始建设 “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已收录优秀毕业论文1万余篇。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1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3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工程实验室3个。同时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科普示范基地1个。
2020年,学校组织申报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类科研项目42个类别767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部委级科研项目1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283项;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20项、重大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中国国内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