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领域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领域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随着体育学研究的日趋活跃,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学科研究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之处越来越多,而学科视角是区分研究对象差异的标志,也是构筑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本文从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依据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层次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微观领域及方法论领域等四个领域。
论文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研究视角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是指体育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体育社会学形成了一系列渐趋明确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是受自身的研究视角制约的,而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划分又有助于理解其研究视角及其功能。我们按照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层次将其划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微观领域及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领域等四个领域。
一、研究视角是构筑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相互融合趋势表明,任何研究对象都不可能成为某些学科的世袭领地,体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视角变得更加广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
但研究视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视角是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思维框架,是一种研究的范式。也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分析角度则是研究者个体对研究对象具体属性的选择性研究,或者是对研究过程的不同方面的选择性研究等,可以随意转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运用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说明任何可能性,在说明一种研究视角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对象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混淆。“研究视角并不是依据对象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划分的,对象体系只是说明了某种研究视角的必要性,理论体系才能说明某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对象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体育社会学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原理以及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关分析框架。
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而言,早期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多为社会学家的零散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也只限于体育与闲暇及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在国际社会都得到迅猛发展,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地,如体育与、等的关系、体育群体、体育组织、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等诸多领域。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渐渐得以确立。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体育运动面临的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研究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大量应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在理论上则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在研究体育群体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情境中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方法。在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角色规范理论,使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在研究体育组织时,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职业体育组织的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社会行动是分别执行职业体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特定目标、行动整合与模式维持的功能,相对于职业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框架来说,职业体育组织行动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维持职业体育组织的系统均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职业体育组织举办赈灾义演活动、到社区与球迷搞联欢活动,如果,从的投入产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动,而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体育社会学也是直接援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对某些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采取定量的分析。由此可见,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划分要以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为前提,就是对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对象体系在理论层面进行划分。
二、体育学研究的宏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的宏观领域内容主要包括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体育的社会地位与价值、体育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体育社会变迁等。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体育置于社会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
随着当代社会的高度分化与社会变迁的加快,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体育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身体运动的范畴,体育具有哪些社会价值,体育在现代社会具有哪些功能,未来体育还会经历哪些变迁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体育社会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与、、文化、、科学技术、大众传媒、宗教、等的关系日趋密切。比如,国际间与地区间的体育赛事往往会与国家荣誉感与认同感结合起来,不论是赛事组织者,还是赛事参与者的行为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对奥运会这类重要赛事活动的影响更为深刻,如果不进治方面的相关分析,我们就很难理解各国政府在奥运会中一掷千金的举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但促进了大众体育的消费,也使得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变得更加普遍,职业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高收入职业,一些职业运动员的收入超过社会平均收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育运动在引导消费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神话,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与经济的联系已经越来越深刻。
由此可见,体育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诸多领域发挥影响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他社会现象的制约。体育运动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利用社会学理论去揭示这些关系,发现社会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使命。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学宏观领域的研究也会更趋活跃。
三、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中观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个人为中心的体育群体和非人格的体育组织,及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相关联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体育的社会控制、体育社会化等基础理论,并对与这些基本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
体育运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体育运动除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活动之外,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学意义,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层面的研究构成了中观领域。广泛存在的体育群体一方面是由体育自身的游戏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运动的社会性质。体育群体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目的,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人们的集合。在不同的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中,人们参与体育的内容与形式有着广泛的差异,如以家庭及邻里结成体育群体的运动形式多为休闲娱乐活动,学校的班级体育群体的目标则是学习技能与角色学习;体育组织是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体育社会团体。体育组织中的职位具有法定的权威,组织成员的行为受到体育组织规范的约束,如职业体育组织就是通过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利分配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在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功能不断发生演化,以提高自身适应的能力,随着职业体育组织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它的社会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社会流动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结构的两个特定角度,体育社会分层是从静态上描述和分析体育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基本特征和质变过程,体育社会流动是从动态上描述和分析体育社会层次结构分化整合的量变过程。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既是一种身体经历,也是一种社会经历。在体育运动中,人们通常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运动中的人际互动给人们带来了体验新身份的机会,参与者的行为既会受到体育规则的影响,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这种在体育参与中的社会教化对人们在性格与社会态度等方面的影响过程就是体育社会化过程。
四、体育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主要是从人们的体育行为及其主观意义的层次进行研究。微观领域侧重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意识与体育价值观、性别对参与体育的影响、体育消费、体育与社会流行、大众传媒对人们参与体育的影响、职业体育与职业体育、球迷骚乱问题等。
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体育社会学微观领域的课题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的许多课题与体育学、体育管、体育史学以及体育学等学科出现了诸多交叉,比如体育消费既是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消费,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消费具有一些独特的非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消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如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等,它们较之体育经济学所运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消费积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理论是一些不同的理论模式。尽管它们分析的对象可能是同一社会现实,体育经济学侧重的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体育社会学侧重的则是家庭及社会群体等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
体育社会学微观领域的研究一般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人们的体育行为往往与人们的感情、思想和动机这些看不见的主观意识相联系,这种研究必然和研究者的主观经验密不可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如果研究者的这种主观经验是社会中得到普遍理解的,那么这种主观经验也可以说具有客观性。由于微观领域的研究受到人们主观意的影响较大,为了客观地进行研究,我们在研究中经常需要把理论定义转换为可操作性定义,合理的操作化概念是客观地分析主观意义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不同体育行为间的对比提供依据。比如我们对“性别对人们参与体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就需要对参与体育这一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把参与体育这一概念定义为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体育、间接参与体育等指标,对这些指标测量后,即可对不同性别的人群的参与体育水平进行比较研究。
五、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领域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基本性质、结构、类型、以及合理性标准等内容的理论系统。”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涉及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即方法论、一般社会学方法论和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在知识领域,理论既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又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理论不仅是关于认识客体和客观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还是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基础上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就是方法。作为理论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现象的研究都具有作用。哲学理论既是表述社会现象的最高理论,也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学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认识的理论,他准确地反映了“在现实的过程中继承和否定的统一”和主客观因素“在社会认识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是帮助社会学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纲,编制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则系统。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对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揭示存在于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在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前提预设上和在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因此说,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
对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仅仅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般社会学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了社会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变量的相关分析。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架构是在进一步分析由有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得到的,体育社会学理论要给出研究者的是“具体变量”。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念,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导着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怎样提出假说,怎样选择必要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
具体地说,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人们既要研究社会学理论向体育现实经验的渗透,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体育现实经验,又要说明体育现实经验对社会学理论的支持。
2、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现或形成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研究和论述体育社会学理论探索活动范围内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分析和确定评价与接受理论的准则。
3、体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做出静态和动态的结构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预见等功能。
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演变与更替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理论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体育社会现象中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和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种具体的理论假设,从而保证体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质量。
【通知内容】
浅析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与发展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当代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现代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之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图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性。
关键: 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发展策略
我国国家教育部门于1997年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成独立的教育学科,进一步巩固其学科地位,并且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与建设之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逐渐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在发展与构建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值得相关研究人员加以反思,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立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未来发展,不断为其融入新的时代内涵。
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反思
(一)学科界限模糊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的问题,在各学科的分级及分支处理过程中难以为相关人员提供系统化、专门化的学科界限。随着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也随之壮大,该学科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所涉及和涵盖的范围较为宽泛,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现象。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例,两者的教育活动极易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相混淆,一定程度上导致二级学科的发展空间受限。
(二)学科理论建设不足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理论建设不足的问题。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的初始阶段,该学科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其研究方法、理论内涵及相关内容均以两者为范围进行逐一扩展,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本身却尚未形成专门化的学科理论体系,难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下属的三级学科均以体育为母学科基础,虽然有体育教育的明显字样,但是理论研究的融合程度却不尽人意,因此,如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基础上对下属分级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成为当前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学科分支发展不均衡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分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分支多达几十门,以体育哲学、学校体育教育学、社会体育学等学科为主,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二级学科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分支尤为明显,体系庞杂冗长,内容繁琐,难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更为全面、明晰的学科体系脉络。同时,由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体系繁琐的特点,学科分支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学科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在体育学科的框架之下理论内容缺乏创新,进一步制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学科界限
要将明确学科界限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长远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框架。相关研究人员要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学科分支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针对不同学科所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标准划分,避免因研究内容宽泛而造成学科界限的不确定。同时,相关研究人员要明确一级学科以二、三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现实情况,重新拟定标准,并对学科名称进行科学拟定,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科学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指标内容。
(二)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要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以此来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未来化发展做出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人员要科学规划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建设,成立专门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分会组织,为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配置各项学科理论资源,优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结构,强化分会的组织管理职能,鼓励各学科研究人员对学科理论建设进行系统交流。同时,研究人员要对理论建设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有效探索,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内涵。
(三)均衡发展学科分支
要保证学科分支的均衡化发展,以此来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内容繁琐、体系冗长,对此相关研究人员要针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二级学科进行科学设置,以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根纬全面、明晰的学科体系脉络。研究学者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长远发展着想,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应用价值,使其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之下永葆活力。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教学学科,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应从学科界限、理论建设、均衡发展三方面入手,强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娜.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及策略探讨[J].电子制作.2014,18:168.
[2]卢伟.试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77-78.
[3]吕志刚.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5:593-595.
勤快,聪明的人和懒惰,愚笨的人就分开成不同的阶级。好正常的事情。
中产阶级、公务员、工薪阶层、低保户。
中国社会现状的分层都是人们人为的制造出来的认为有尖端人才还有中间的一些阶层。
把社会成员按某种标准进行区分,并通过这种区分来透视社会结构的性质和主要特征,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这样一种社会分析的思路并不是只有社会学家才采纳,政治家以及普通的民众也时常运用这一逻辑来观察和判断他们周围的社会现象。事实上,生活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会分层或社会区分观念,它得自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得自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析。这些社会区分观念反映出每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的想像和理解,基于这些理解与想像,他们给自己和他人在结构中定位。与社会区分相关的一系列的想像会发展成为对社会结构的一套系统的阐释,它与实际存在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关联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和机制。s ·奥索基在其著名的《社会意识中的阶级结构》一书中指出:不同社会类型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社会结构的感知、想像和解释是不同的[1].他认为,对社会结构的阐释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事实”,它“是对于确定类型的人类关系的出现或延续的一种回应。对这种结构的解释模式与实际存在的结构类型是相关联的。”[2]这说明,对于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分层的想像及其理论表现形态和话语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考查当前的社会分层系统及其机制运作。 从主观层面讨论社会分层是研究社会结构的一种重要视角,但在国内社会学界社会分层研究中常受到忽视,学者们常常把主观社会分层研究局限于职业声望的测量,然而,职业声望远远不能反映出人们对于社会结构的整体感知。为了能更全面地也是更深层地把握人们的社会分层意识,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1)考查人们社会分层的意识过程,即人们对于社会区分的感知(或者说感觉)的强度、对社会成员进行区分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区分出的结果;2)考查人们对社会分层的价值判断、价值态度,即认为当前这种分层的机制和结果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3)考查人们的社会分层的意识形态,即基于对社会区分的感知和价值的判断,人们所发展出的一套对整个社会结构的系统的解释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定性的判断,它是趋向于冲突论的分析思路还是协调论的分析思路,是采取批判现状、否定现状、要求改变现实的态度,还是采取承认现实、维护现状的态度。与此同时,本文还试图把人们的社会分层想像与当前社会学家们提出的有关假设、观点和争论进行印证。 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基于个案访谈资料来进行的,所用的访谈资料来自作者1995年至2000年期间在广东省深圳市、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湖北省汉川市(县)、江苏省太仓市(县)、辽宁省海城市(县)、安徽省合肥市和北京市等地所做的160多个个案访问,访问对象涵盖了各类从业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绝大部分访问对象居住于城市,少部分居住于乡村。访谈中的提问主要涉及人们在讨论与社会分层相关的问题时所采用的词汇、概念和分析逻辑及其背后的隐喻,以期考查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社会分层形态以及它与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之间的关联。 1995年至2000年期间是中国社会经济分化进一步加速和深化的时期,1995年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差异的感受与2000年会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绝大多数个案访谈是在1995年末及1996年上半年和1999年下半年及2000年这两段时间进行的。为了能透过人们的意识观察社会分化的过程,本文还对1995和1996年的受访者的感受与1999和2000年受访者的感受进行了比较。 一、社会成员的区分:社会分层的意识过程 关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社会分层与现实中存在的客观社会分层之间的关联,理论家们提出的基本假定是:当社会经济差异不显著、不稳定或呈多元化趋势,社会结构特性较为松动灵活时,人们的社会分层意识就较为淡漠,社会区分观念模糊不清;反之,当社会经济差异显著、稳定或呈单一性两极分化现象,社会结构表现出刚性特征时,人们的社会分层意识就较为强烈,社会区分观念较为清晰。这一基本假定表明,人们的社会分层意识的强烈程度与实际的社会经济差异及其结构化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访谈通过四个方面的讨论来考查被访对象的社会分层的意识过程及强烈程度:社会区分的感知程度、社会区分的标致特征、社会区分的等级类别和自我社会经济归类。 1、社会区分的感知程度 分析人们是否体验到人群之间的社会性区别,是考查主观社会分层的第一步。人们对社会区分的感知是社会经济差异在人们头脑中的折射,它反映出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差异。当社会经济差异扩大或深化时,人们的社会区分意识会增强,当社会经济差异缩小或出现多元散化分层(fragmentation of stratification )现象时,人们的社会区分意识就可能淡化。 在讨论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经济性区分时,1995和1996年受访人的态度与1999和2000年受访人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明了人们对社会区分的感知程度显著增强。在95和96年,受访人对这类问题一般不太感兴趣,对于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区别感觉比较模糊,多数受访人表示不太考虑这类问题,对社会成员进行等级或类别的划分他们感到为难。“阶级”一词被认为是过时的概念或者是错误的概念,“阶层”一词对多数人来说还比较生僻,与改革前的身份制相关的一些分类概念(如户藉身份、行政档案身份、单位所有制身份等等)则变得混杂不清。总的来说,95和96年的访谈资料反映出这样一种情况:改革前身份制的社会区分观念趋于淡化,改革后新的社会分化所带来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在人们头脑中还未形成稳固化的印象。 自1997年以来的访谈资料反映出来的情况有所变化,人们对社会经济的分化现象的感知逐渐增强。与95年、96年的访谈资料相比,1999年和2000年人们的社会区分意识明显强化,不论你是用“阶级”的概念或者“阶层”的概念,或者其它老百姓的口语化的说法,绝大多数受访人都认为人群间的社会经济区分现象是存在的,有几类人被明显地分类出来,几类人之间的分类界线和各类人的社会经济特征在人们头脑中越来越清楚。1999年和2000年的访谈中,10个受访者大约会有8个人认为存在“阶层”或“阶级”,有1人认为不存在,另外1人会说“我不考虑这个问题”或者“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总体上给人的印象是,大约70-80%的人认为存在群体间的系统的社会经济差异,这种系统的社会经济差异把社会成员区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等级。而1995年和1996年的受访者中大约只有1/3左右认为存在“阶级”或“阶层”现象。尤其与95和96年受访人态度不同的是,1999年和2000年的受访人对社会区分这个话题表现出较强烈的兴趣。超过半数的受访人往往就这一问题展开来与访问者进行讨论,发表态度鲜明、有时带有情绪色彩的观点言论,这反映出他们对社会分化的强烈印象。有少部分受访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采取相当谨慎的态度,他们一般是小业主、私营老板、与经济部门或市场联系较密切的干部和经历过文革的老年人。这并不表明他们对这一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对社会区分现象无所感知。恬恬相反,他们对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有较深刻的体验,并且,对这一现象可能引发的后果尤其是政策变化的后果是否会影响到其个人利益有所担心。在访谈中,他们往往思虑再三、斟字酌句地回答提问,并不时地观察访问者的表情和反应。他们经常会问访问者:“你们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中央的政策要有什么变化吗?”“是不是又要划成份了?”个别受访者在深思熟虑之后拒绝回答有关提问。这类现象在95和96年的访谈中要少一些,那时人们对此类问题较为淡漠或顾虑较少,而1999年和2000年受访人对这类提问的反映较为微妙、敏感或激烈。这种态度上的变化说明人们对实现的社会经济差异的感知程度日益强化,绝大多数人都明显体验到了社会经济差异。人们对社会区分的感知度的增强表明,自1995年以来社会经济差异呈现出扩大深化的趋势。 2、社会区分的标致特征 对社会区分的感知是人们对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差异的直觉反映,这只是社会分层意识的表层,比这更深一层的意识是,人们如何解释他们体验到的社会经济差异。首先他们要解释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当人们对造成社会分层的原因解释较为趋同一致并且单一化时,说明此社会分化趋向于单一方向的两极分化;当人们对造成社会分层的原因解释多种多样时,说明此社会分化趋向于多元交叉。在访谈中,为了便于更直接地把握人们对此问题的解释,我们要求人们说明他们是用什么标准来区分社会成员的。 访谈结果显示,当前人们进行社会区分的最主要的标准相当的一致。当你要求受访人对社会成员进行分类时,多数人几乎本能地以经济收入差异来进行划分。10个受访者中大约会有8个基本上是按照经济收入水平来进行社会群体划分的。这一点似乎印证了李强教授的观点,当前社会主要是经济分层[3].不过,虽然多数人以收入来进行社会区分,但同时他们又认为权力与收入是同样重要的。访谈中询问“收入与权力哪个更重要?”时,认为权力比收入更重要的人要略多于认为收入比权力更重要的人,不过,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无法确定收入与权力哪个更重要,他们一般认为权力与收入同样重要,或者权力与收入是一回事。一位受访者的回答是:“有了权就有了钱,有了钱就能获得权力保护,两个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人们把权力和收入合而为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人群的分类标准。在这一点上,1995和1996年的访谈资料所反映出的情况与此不同。1995和1996年的受访人在讨论社会区分标准时表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倾向,虽然许多人提到了收入水平,但一般并不认为它是社会分类的最重要的指标。另外,1995和1996年的受访人一般把收入与权力看作为两个分离的指标,而不是结合在一起的指标。 不论是1995和96年的访谈还是1999和2000年的访谈,多数的受访者在进行社会区分时都提到了文化知识、技能水平、个人能力等这类因素,并且在理性上对这些因素给予高度重视,他们的说法是:“有知识的人就应该获得高收入”,“社会应该以有知识没知识来进行高低等级划分”。同时他们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按知识来划分的,“有知识没有权不行”,“上了大学可以从农民变为技术人员,但是没有家庭背景进不了好单位,去要倒闭的企业,照样下岗”。“很多中专生、大专生在家待业,没有文凭但有好爸爸的人可以找到好工作”。中老年的受访者一般对子女教育期以厚望,刚开始就业的年轻受访者则希望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拿更高的文凭。他们说:“以后的社会就是靠知识能力来排列,没知识没能力的人要被社会淘汰。”越是社会低层的人这种感受越是强烈。这说明,知识、能力等因素被人们认为是理想中的社会区分标准,以后的社会应该以此来进行划分,而当前社会并不是由知识和能力来进行划分的。 自1995年以来,人们的社会区分标准由多元化趋向于单一化,这反映出现实的社会分化在由多元分化或多维度分化转向单向的或一元性的分化。 3、社会区分的等级类别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当前人们的意识中,社会成员主要是依据收入财富和权力这两个因素合而为一来加以区别的,根据这一区分标准,人们把社会成员逐一归类,由此在头脑中构画出社会构成的大致框架,这一框架就是人们意识中对社会结构基本形态的想像。这是人们在头脑中建构出来的社会结构,是我们研究主观社会分层的核心内容,透过它我们可以把握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的一些基本特性。如果人们意识中的社会构成架构是确定而清晰的,说明现实中的社会结构的分层或分类界线是确定存在的,而且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影响力的;反之,当人们意识中的社会构成架构是模糊不清的,则表明社会结构具有松动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的倾向。 在访谈中,我们以开放的形式要求受访人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经济性分类,以考查他们对社会结构形态的认识。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不同,有些人对社会基本构成有较为完整的想像,能描述出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经济分类;另一些人的感知则较为模糊,只能提供他们感觉差异最为鲜明的几个群体类别;还有少部分人完全无法进行这种思维的抽象和归类。总体上来说,大约半数以上的受访人能对当今的社会进行系统的类别性的或等级性的群体(阶层或阶级)划分,其余的人在经过一些提示的情况下也或多或少地划分出一些有明显特征的类别或等级。大约10人中能有8人进行了分类。尽管人们进行分类时运用的语言词汇不同,区分的粗细程度不同,但是绝大多数人的分类在两个方面趋同。第一,多数人的分类是有等级排列顺序的,也就是说,人们想像的社会结构是具有等级差异的体系;第二,多数人的分类中都包含有几个基本的类别,而且对它们的等级位置的排列也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有几类群体人们都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意识到了它们各自的确定位置。 在文化水平略低的职业群体中,人们最经常提出的分类是:“有钱的人”、“有权的人”和“普通人”(或“一般劳动者”),他们的具体解释是:“有钱的人”就是做生意当老板的人,“有权的人”是指当官的人,“普通人”指没有权也没有多少钱的人。一些人提出更细的分类,在“有钱的人”和“有权的人”之后,他们会划分出“有知识的人”(或“读书有文化的人”、“有技术专长的人”),在“普通人”中他们会进一步分类出“处于中间的人”(或“工薪阶层”)、工人、农民,在“普通人”之下,还有“下岗的人”和“种田的人”(或者“穷人”、“受苦的人”、“经济有困难的人”等)。 在文化水平较高的职业群体中,人们的分类实际上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基本相同,只不过采用的词汇不同。他们的分类一般包括:“领导干部”、“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在这三个类别之下分类的名称和数目较为多元化,大致包括有“普通的公务员”(或“办公人员”)、“工人”、“农民”、“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等。也有更细的分类,例如把三资企业人员、国营企业职工和个体私营企业雇工区分开来的。 有些人直接按等级分出上层、中间层和下层。进一步追问这些层里包括些什么人时,他们的回答内容与上述分类没有太大的区分。比如,上层包括领导干部、私营老板、有名的知识分子等,“他们有钱,权力大”;中间层包括一般的工薪阶层,“有稳定收入,没有下岗之忧”;下层包括“农民”、“下岗工人”、“农民工”等,他们“收入少、工作没有保障、生活有困难”。 有些人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只局限于某一领域,与外界接触较少,他们无法对整个社会或社区的成员进行分类,但他们会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人进行归类。例如,一位曾在多家服装店工作过的21岁的售货小姐对社会上的人进行这样的归类:“社会上层的人是那些进‘梦特娇’之类专卖店买衣服的人,他们都是有钱的老板、政府部门里的一些人、有钱人的太太,他们都是趾高气扬、摇晃着走进店里,穿着名牌,拿着手机,大把花钱不心疼;中间层的人就是到我们这种服装店(三福百货)里买衣服的人,他们看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象教师呀、医生呀有点文化的人,衣着干净整洁,买衣服很仔细;下层的人的就是去女人街(集贸市场)买衣服的人,这种人有时抻脖子朝我们的店里望一眼马上把头缩回去,不敢进我们的店,就是进了店里也看得出心里发虚,不会在我们店里买衣服。”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划分,人们对几个基本分类的高低等级排列非常相似,只有当排列“有钱的人”和“有权的人”谁在上谁在下时会有些分歧。一般来说,农村人更可能把“有钱的人”排在“有权的人”之上,而城市人更可能把“有权的人”排得更高。文化水平较高的职业群体或社会经济状态较好的人更可能认为“有权的人”等级位置更高,生活阅历较多、社会接触面广的人也更可能把“有权的人”排在“有钱的人”之上。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尤其在体制外就业的)则更可能把“有钱的人”放在“有权的人”之上。 从人们对社会结构基本形态的想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有几类人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突现出来,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经济特征使他们从芸芸众生中剥离出来。他们是处于社会两端的人,即:处于社会顶端的人——有实际权力的干部和私营企业主;处于社会底端的人——因工作和收入无保障而生活贫困的人。另一方面,对处于这两端之间的中间带的人进行社会经济区分的意识则不太鲜明。 1995和1996年的受访人与上述情况不同,大多数受访人都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感觉是浪费时间。有些受访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但缺乏一致性,较难以归纳出普遍认同的分层结构——不论是等级性的还是类别性的。这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未能明确感觉到确定的群体之间确定的分类界线的存在。而1999年和2000年的访谈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高低等级排列、类别界线清楚的社会分层体系在人们头脑中明确起来。 总体上来看,当前人们头脑中所建构的社会结构基本形态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表明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已达到明晰化的、普遍化的程度,社会经济差异已趋于系统化和结构化。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还意识到这些社会性的分类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许多受访人指出:“有权的人和有钱的人的子女是不会下岗失业的”,“进入好单位的人都是有钱有势的人的女子”。 4、自我社会经济归类 人们在头脑中构筑了社会结构的大致框架之后,会给自已在这个框架中定一个位置。能否把自己归类为确定的群体或确定的位置,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区分意识的强烈程度。如果具有相同社会经济特征的人把自己都归为同一类人或相似的社会经济(等级)位置,即表明他们有群体或阶层(阶级)的归属意识或地位的认同感,这意味着这些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区分意识。反之,如果人们难以给自身明确定位,或者主观定位与其客观的社会经济状况缺乏一致性,即意味着他们对社会经济差异的体验和认识并不深刻。群体归属意识及地位认同感的存在说明,不仅其他社会成员把他们归为特别的一类,而且他们自己也认为他们是同一类,这反映出结构化的社会经济差异对人们的意识及行为产生了后果。这种情况一般是在社会经济差异的结构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或者说社会分化达到了明朗化和固定化——才会出现。 访谈中,在受访人提出了对社会成员的基本划分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自己在这个分类体系中定位,并确定自己的地位等级。结果显示,人们的自我地位认同与前面的社会等级分类的排列顺序相当的一致。比如,工人一般自己归类为“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贫苦工人”、“穷困阶层”,其等级地位归类为“最低阶层”、“下等阶层”、“低等阶层”;农民把自己归为“农民”、“农民阶级”,等级地位归类为“最低阶层”、“下等阶层”、“低等阶层”;小业主、小商人自己归类为“个体工商户阶层”、“经商的人”,等级地位归类为“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中下等阶层”,也有少部分自认为是“下等阶层”、“低等阶层”;一般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自认为是“干部阶层”、“管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工薪阶层”,等级地位多数归类为“中间阶层”、“中下阶层”。 有意思的是,虽然人们把有实权的领导干部和私营企业主划为社会上层,但是这两类人中的多数并不承认自己是社会的上层。访谈中发现,领导干部虽然并不明确声称自己属于上层,但时常流露出明显的优越感,尤其是那些掌握实权的干部或者好单位(如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部分大企业等)中的干部。他们常常把自己谦逊地类归为中上层,但他们的实际态度又让人觉得他们自我感觉是社会的上层。有些领导干部解释他们不把自己归类为上层的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无论如何,共产党的干部总不能自认是在老百姓之上的大老爷。多数的干部认为他们比私营企业老板等级地位高,但一些清水衙门的干部会认为私营企业主比他们地位高。自认为属于社会上层的私营企业主并不一定是最大的私营企业主,一些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算得上是大企业主或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时会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上层,但是,多数私营企业主会说他们在经济方面是上层,其它方面不是。有些私营企业主自认属于社会的上层时带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流露出对其实际的地位现状诸多不满。多数私营企业主希望成为社会的上层,但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压制。值得注意的是,私营企业主在对自身进行类别归类时,对于“私营企业主”这一身份名称标签的认同程度相当高,高于其他各类人群对相应的身份标签的认同,比如象“个体工商户”、“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等等。 从访谈结果来看,很明显,当前各类群体都倾向于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状况来归类自己在等级系统中的高低位置,各群体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位置与人们进行阶层或阶级分类中的等级排列顺序大体一致。这与5年前和10年前的情况有很大差异。1991年和1994年卢汉龙教授在上海、广州所做的自我社会地位的认同调查结果表明,当时人们的主观地位认同与实际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很不一致的[4].1995和1996年的访谈资料也得出类似的结论。由此可推论,在近5年期间,人们的主观地位认同与客观的社会经济状态之间的一致性大大提高,类似社会经济条件的人的群体归属意识增强。 社会经济群体的成员是否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一方面取决于实际的社会经济差异导致他们与其他群体之间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取决于意识形态因素,即是否存在着强化群体之间社会经济差异或利益冲突的政治和文化思潮,比如象启蒙、灌输、引导阶级意识的运动。当前的主导意识形态趋向于淡化或掩饰群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当前人们的群体认同感的增强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差异的深化和稳定化所造成的。同时,访谈结果还反映出这样一种情况:越是对自身地位状况不满意,越是感受到被压制、被剥夺的人群,群体认同感增强的越快。 二、对社会区分的态度:社会分层的价值判断 人们对社会区分的感知强度及其变化表明,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经济差异显著扩大并显示出两极化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发展到今天正在形构一个等级化的分层体系。这种等级分化现象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或者,它会导致社会动荡吗?这是当前理论界和有关决策部门所关心的问题。 社会区分的存在或者社会经济差异的扩大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后果,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多么严重的后果,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态度。社会经济差异和均衡分配是一个平衡器的两端,向任何一端的倾斜都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资源分配过于平均,将使个人及其社会失去发展动力;人们之间社会经济差距过大,将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定。但是,这一平衡点应该定位在哪里,缺乏绝对的量化标准。虽然,吉尼系数被公认为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指标,但并不能绝对地说,一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吉尼系数高(即收入差距大),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更不稳定,或者这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更有发展的动力。每一个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传统及特定的历史情境都有可能使这一平衡点定位于不同的位置,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到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差异的认同程度和容忍程度。这里的意思是说,一种社会分层体制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是适度的,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价值判断,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社会分层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当前人们主要是以收入水平来进行社会分层,因此本研究的访谈集中考查的是人们对收入差距的主观态度,以此来透视人们对于当前正在等级分化的社会结构的价值判断。 1、对收入差距合理性的判断 1999年和2000年的访谈结果有一点是出人意料的:多数受访人认为按经济收入差异排列的社会等级秩序是合理的。这与1995年和1996年的访谈结果有些不同,当时虽有部分人认为收入差距是必要的,但多数人不认同社会成员主要以经济来分层。很明显,人们对于经济分化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分化的认同程度和容忍程度有很大的提高。不过,不同类型的人对经济等级分化的合理性的认可程度有所不同。一部分人认为,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而且当前的差距还不够大,还应该拉的更大;还一部分人认为收入差距虽然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差距太大了,应该缩小一些;再有一部分人认为,收入差距在目前是合理的、是必然的,是改革过程中必需经过的一段时期,过了这一段就会缩小;最后一部分人认为收入差距现象不太合理,应该改变。这四种态度反映出对收入差距现象的认同程度的不同。采取极端态度的人——完全肯定收入差距并主张进一步扩大差距或者完全否定收入差距——只占少数,多数受访人倾向于温和地肯定收入差距现象。 对收入差距和社会等级分化的认可程度受到个人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改革中获利较多的人更可能认为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社会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比如低收入的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等,更倾向于对收入差距表示不满,他们体验到较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2、对于导致收入差距机制的价值判断 虽
其实这里面包括一些贫穷阶层,比如说靠打工为主的无劳动能力的,另外一个是中等小康家庭,比如说呃这一些小资产阶级,另外一些大土豪们
239 浏览 3 回答
276 浏览 5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6 回答
323 浏览 2 回答
188 浏览 2 回答
302 浏览 2 回答
318 浏览 3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
111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356 浏览 3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3 回答
254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