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研究empiricalresearch经验研究即实征研究。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因此实征研究在社会学中,不同与以下两种取向:1.透过抽象概念探讨建立一套概念体系的研究。如帕森斯﹐t.对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的考察。2.只透过抽象理论分析以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未经实地验证。因此,在社会科学中,实征研究取向主要在于需要透过实地的经验来证实或检验。在此,「实征研究(empiricalresearch)」主要作为「实证研究(positiveresearch)」的对照。「实证研究」被视为一种透过客观的自然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来作为社会科学有效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关联到「自然科学方法」,应可追溯到孔德(augustecomte),这位社会科学之父对于「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提出。孔德的实证主义理想主要在于强调以科学方法作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典范。因此,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于研究工具与方法论上的区分,并且只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这种区分在离开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方法论的前提以后,实征(empirical)与实证(positive)的区别与以上不同。这会导致一些冲突于混淆:1.另一种区分是针对理论的知识内容,或者可以称为,由知识论的角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称为经验科学,因为需要通过对现实的经验观察来检验﹔而数学和逻辑学则是抽象、演绎式的符号体系。这种区别导致了「实质理论」与「形式理论」的划分。2.然而,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如果某个关于客观世界的陈述无法被经验证实(或证伪)﹐那么它就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此时,就不能根据(1)来断言说(2)的「逻辑实证主义」研究非实征的/经验的研究。特别是中文的实征主义,有的是指实证主义(positivism),有的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更加深这种混淆的情况。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