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前准备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问题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三、针对性提问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尊重被提问者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营造和谐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
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拓展资料: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参考资料:新闻采访(传播学名词)
这个我先给个一些那些新闻专业的心得和他们的论文 不知道副不符合您的要求给您介绍本书哈,我新闻专业同学说很好:全能记者必备/(美) 凯利·莱特尔(Kelly leiter), 朱利安·哈里斯(Julian Harriss), 斯坦利·约翰逊(Stanley Johnson)著再给您些别人的说法 希望有用: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一、好奇和怀疑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好奇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怀疑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根据主题确定信源事实性采访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政府组织、官员评论性采访一级信源:官员二级信源:专家、学者三级信源:普通人分析性信源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信源和采访的陷阱:不可靠的新闻源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为了个人出风头一面之词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如何说服: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2、找中间人介绍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四、如何提问提问的分类:1.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2.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最好的提问应该是“闭合式”和“开放式”很好的结合:(1)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2)善问才能取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3)善问能提高采访效率提问的方式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反问 。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在伸张正义;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提问的顺序: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采访问题的设计:你的读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为了争取被采访者的信任和尊重,衣着要得体。比如,男记者在正式采访时,应西装领带(不能象电视摄像或摄影记者那样衣着随便)。你的衣着表明你重视被采访者、尊重被采访者。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否则,他就不会给你很多采访时间;采访一定要守时;重要的采访在开始时,不妨与被采访者轻松地交谈几句,使被采访者放松警惕;记者要控制采访的全过程。如果被采访者笼统地回答问题,记者必须通过提具体的问题,让他回到正题上来;记者在采访中,不要与被采访者争吵。如果被采访者发现记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他就不会放松地和信任地与被采访者交谈五、如何做笔记和记录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有选择的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流失的现象。解决办法是:学会记录。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1.心记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叫“有意识记”。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 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心记有什么好处?一、不容易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二、不容易分散记者观察和思考的注意力;三、有些场合心记是唯一的选择。心记的缺陷:容易忘记,不易掌握2.笔记 :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记笔记的形式:详记:“有闻必录”;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如社会主义——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四~等笔记的记录内容记眼睛所见的有特色的事物(看到)人:外貌特征、衣着服饰、神情举止物:形状、颜色、特点景: 采访现场的环境、布置、陈设的特点天:气候特点对新闻事物的影响地:现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新闻事件的影响记录被采访人陈述的语言(听到)记重点的材料:即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点、关键点以及连接点记人物的思想和见解:记事不记脑,等于丢了宝记人物生动的有个性的语言记下全部重要讲话(领导人讲话、记者招待会的讲话)记下易忘点:数字、人名、地名、物名记下背景材料记下自己的所思、疑问点(想到)复核记录材料(采访结束时与被采访人、有关领导、知情人复核)采访本切忌都记满,一定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补记一些材料,以及方便采访过程中记录记者本人的思考、疑问、备注。3.画记 :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象以及现场作的图画。通常是指画图。要求:一快、二准、三形象。(好比绘画中的速写,用粗线条画下一件事物的大致轮廓)画图对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有显著作用。4.录音记录 :就是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好处:记录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缺陷:采访对象不一定适应;后期整理比较费时;录音效果不一定好;设备本身需要准备充分。尽管我们对记录有诸多形式,但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笔记和心记。在心记和笔记的选择中,可以根据记者个人的习惯和采访的实际来取舍、侧重,相互补充。画记和录音记录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录音记录一般情况下能少用则少用,技术的手段最好用来解决技术性难题。再给您一个关于心理调控的论文 希望有用浅析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艺术摘要:整个新闻采访活动贯穿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要使新闻采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首先要把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调控;其次,记者作为采访主体,必须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控制技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采访心理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在新闻采访时做好心理分析和调控,以取得采访的成功。关键词:新闻采访 心理分析心理调控记者采访对象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是一种频繁而深入的社会交往活动。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首先必须摸清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以指导自己的采访活动。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愿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动的,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调整自身的心态,同时注意并引导对方的心理。就是要做到,既要分析和调控采访对象的心理,也要注意自我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调控方法。一、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调控1.尊重对方、相待以诚尊重采访对象是记者起码的道德修养,尊重他人意味着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同,意味着对他人人格的肯定。尊重能够拨动他人的心弦,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为采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同志去北京一家精神病院采访一位女患者,原定的提问是:“你什么时间得的精神病?”赵忠祥觉得这话太刺激患者,未免有不尊重他人之嫌,便委婉地问:“您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样不好?”患者是一位病愈即将出院的小学教师,她觉得赵忠祥亲切可信,便爽快地回答了他的一系列提问。节目播出后,效果很好,很多观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这位患者的近况,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的作用。2.因势利导、平和情绪情绪表明一个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一般说来,当情绪低沉、忧郁、不安、紧张之时,人们不愿意交谈。记者在采访时,如果发现采访对象情绪不佳,对采访反应不积极,记者就应该因势利导地做些工作,先要平和稳定其不安情绪,慢慢地切入其心理,解除采访对象的心理戒备。使采访对象情绪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尽量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谈话环境,如办公室、家或工作的地方;在闲聊中有意无意地问上几个想问的问题;一同散步或一同劳动时采访;顺从采访对象不过分的要求,如吸烟、开窗等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记者自己的情绪一定要放轻松,不骄不躁,说话要平缓、谦虚,切忌“霸王硬上弓”式的蛮横口吻。3.寻找“相近”、激起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大诗人白居易与素昧平生的歌女相谈甚为投机,只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相近点”——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不必“曾相识”。采访中记者往往是与不相识的人打交道,要想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就得在这个“同”字上下功夫。心理学认为,人们总是有认同心理,愿意与那些在个人特征、个人品格、个人经历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交往,以期找到共同语言。记者与采访对象可以找到许多方面的共同点,如年龄、爱好、个性、职业等,都可视作采访中双方的“接近点”,造成感情与思想的平等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甚至获得“一见如故”的最佳效果。此外,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也善用此方法与嘉宾进行友善、平等的交流,往往能够引起采访对象的共鸣,获得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现场气氛变得十分融洽。4.层层渗透、潜移默化社会交往是一个由浅入深,从表及里的层层推进过程。记者采访时,特别是做人物专访时,不要只想着一蹴而就,立即就能挖到有价值、有趣味的材料,切忌急功近利。采用层层渗透、潜移默化的采访方法来对付那些棘手的采访对象,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前几年,《现代人报》女记者刘丹到大寨采访,她被拒之门外,但是她没有放弃,她深知这些年来大寨人的委屈境地,也理解大寨人的心理创伤,她要用满腔的热忱去接近他们,关注他们。当年的老英雄贾承让一听说她是来采访的记者,就立即扭头蹒跚地走向自己的家门,刘丹来采访之前就了解到他有腰疼痼疾,在老英雄下石梯时,紧随其后的她主动地上前搀扶老英雄,以防他跌倒。这一举动让贾承让感觉到了她的与众不同,感觉到她对大寨人的理解和同情,将憋闷了多少年的心里话全部告诉了记者。同样的,她以一颗理解的心潜移默化地“俘获”了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得到了大寨人的认可,写出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字。新闻采访是比较复杂的心理互动过程,记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调控,以充分调动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使采访顺利进行。二、采访者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新闻记者“高风险”、“重经验”的行业特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记者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采访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来说,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采访情绪相应地分为采访心境、采访激情和现场应激三个部分。(1)采访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特点是弥散性,也就是情绪扩散到行为,所以记者的心境好、坏、顺、逆,将直接影响采访效绩。当记者受肯定情绪主导时,他的心境就昂扬而喜悦,其待人接物便充满热情,工作效率自然也高;当记者受否定情绪主导时,他的心境就忧愁而沮丧,或者躁动不安,待人接物乖张谬悖,采访效率明显低落。比如,浙江某都市报有一位记者擅长写“调查报道”,但是有一个阶段突然发现其报道质量明显下降,材料单薄、结构破碎,提问时辞不达意,应对时恍惚滞涩,与其常态相比,判若两人。报社和她深谈才发现她的新闻作品在网上被人恶意贬损为“低俗”,有妒贤嫉能者甚至在网上对她组织围攻,导致她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以至于后来一介入采访就发生心理障碍:“我的写法有品位问题吗?”这样的心境,必须经过一个很长阶段的调整才能恢复常态。(2)现场应激。如何判定一个记者的优劣,怎么评估一个记者的心理素质,“应激能力”差不多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了。应激,通常是指记者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的情绪状态,是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那么,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现代心理学认为,一是记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场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需要进入应激状态;二是记者已有的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一句话,记者的从业经验在应激状态时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电光石火,不假思索”,应对当否,全靠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可见,一名优秀记者的成就决非“速成”。(3)采访激情。记者的激情又被称为“新闻热情”,有了新闻热情,才有新闻史上所有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是新闻热情又应该是一种理性控制下的、深藏不露的“地火”,它的张力足以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拿到新闻事实;但它又必须是“可控”的,内敛的,不能让“热情”影响采访效果。2、采访表情(1)采访高级领导干部或著名人物时,要显得不卑不亢。一名记者,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我和采访对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此时此刻,我并非自然人,而是代表报社、代表媒体、代表公众信息平台,所以要努力做到语言尽可能平直些,提问尽可能简洁些,肢体语言尽可能放松些。切忌强作笑容。(2)采访一般群众,要显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普通群众面前,就切不可摆架子,身段动作不可过多、过大。如反剪双手踱来踱去、大幅度的广场演说状,高谈阔论、无故打断对方话题等都会影响对方的心理,妨碍采访的顺利进行。遇到对方衣着不整,相貌粗陋;或有生理缺陷,或场面污秽等,切不可流露出冷淡、厌恶的情绪,伤害对方自尊心。(3)采访特殊情绪状态的对象时,表情动作要作特殊处理。一般而言,采访社会新闻的记者面临“特殊情绪状态的对象”比较多,怎么恰当地掌握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尤其重要。如访问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劳模,采访一位刚刚失去儿子的妈妈,或刚刚遭受赛场重挫的运动员,记者进屋时的步履要轻些、慢些,语调要深沉点,语速要稳健些,衣着朴素些,要恰当地表露出同情的眼光,使其感到安慰。切不可粗声大气、吵吵嚷嚷地进屋,更不可鲜衣怒马,谈话尤忌滔滔不绝,否则必无结果。(4)面对强势,不躁不馁。由于“信息公开化”尚未制度化,记者当下采访时遇到最多、最棘手的场合就是“对峙性采访”。所谓“对峙性采访”就是因为种种利益关系而对你的采访或心存戒心、敌意,或心存恐惧,因而搪塞、刁难、狙击、拒绝甚或暴力相待的现象。对抗的双方,一个要“揭”,一个要“捂”,有时候的斗争是相当激烈的。要正当地使用一些严词峻语反倒能令强势一方“移船就岸”,放低姿态,尤其在必须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时候,新闻记者使用此法更见效果。三、心理自我防卫和挫折应对一般而言,记者受挫后必然有所表现,以解脱挫折对自己带来的心理烦恼,减少内心的冲突和不安,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防卫”。应该提倡积极的心理防卫。当发现采写目标难以实现(比如稿件被撤,要求补充采访或大改等),就要求自己作出加倍的努力来实现目标之达成。发现目标无法实现(稿件被毙或预定采访变卦),或者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摇“失之东篱,收之桑榆”,采访目标受阻,暂时放弃,以另一方面的成功来弥补损失。很显然,“补偿”对于缓和挫折感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甚至能使记者获得比受挫前更好的机遇。解决、疏导记者的心理危机,除了强调客体的作用外,主体的自我调节也许更重要。作为个体,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在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的前提下,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还要有大度乐观的胸怀。
新闻采访注意事项和技巧:
1、在交谈中发现线索
在采访中听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边听边动脑分析,尽量启发被采访者多谈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素材。一是要善于启发交谈者讲话的愿望;二是要善于抓住中心问题;三是要善于抓住细微的变化。
2、现场采访观察要仔细
直接到现场看,是采访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是观察要全面;二是观察要入微;三是观察要深入。
3、问情况要虚心
提问,是采访成败的关键。采访提问是艺术新闻采访,不可轻视。提问一定要看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性质和场合。如何掌握提问这门艺术呢一是分层次提问;二是问话要抓住对方心理;三是注意一些不该提问的问题。
4、尽量找一些看起来随和,愿意接受采访的人来进行。
如果你经常参与采访作业的话,你就会发现采访中会遇到很多尴尬的情况,尤其是遭到别人的拒绝。很多人并不喜欢出镜,所以不太可能接受你们的采访。因此,在选取询问人群时,你头脑中要基本有数。你要尽量选取一些看起来比较随和,热情的人,这样的人愿意接受采访的概率相对大一些。
5、掌握个别采访的技巧
为了了解某个问题或细节,可以找当事人或知情人做细致调查。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采访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就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技巧作一初浅探讨。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怎样使得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思,这是记者们在每次采访中几乎都会遇上的问题。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只有当人们彼此熟悉产生信任之后,才会向对方吐露自已的心事。向一个不熟悉的人透露自已的情况,人们会觉得极不安全。因此,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并不急于提问,而是先着力于同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当对方心理上的距离拉近了时,再向其作提问,从而顺利地问到自己所要了解的情况。《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有次在四川采访一个石油区的老干部,事先没打招呼,向他说明了来意,但老干部坐在那里,跷着二郎腿打官腔:“你从哪里来的呀?干什么事呀?”纪希晨赶紧调整策略,向其提问:“听你的口音,象是陕北人,是绥德米脂一带的?”一打听,果然是的,而纪希晨曾随部队在那里呆过。老干部的感情马上起了变化,又是拿凳子,又是倒水,滔滔不绝地谈开了。这里,两人共同呆过的地方,就成了连接记者和采访对象感情的“桥梁”。 二、将提问融入到交谈之中。有的记者在提问时,先将问题写在本子上,然后向采访对象一一提出。这样做当然是有充分准备,能对提问的结构作充分的考虑,但极容易将整个提问过程弄成“一问一答”,缺乏人情味,使人觉得象是在审讯犯人,自然会使得采访对象不情愿作回答。其实,人一般都是乐于交谈的,因为与人谈话往往即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有的人沉默寡言,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说话,而是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问一答”式的采访,记者居高临下,采访对象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又哪来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记者在作提问时切忌只顾自己发问,而应该是与采访对象作交谈,乐意倾听其谈话,将提问融入到谈话的过程之中。《人民日报》记者金凤曾谈到,1949年1月她随老记者李庄去访问一位参加过“二七”大罢工的老工人、老党员杨宝嵩时的情景:“一见面,李庄同志就用双手紧紧握住老杨的一双大手。他们就象久别重逢的老战友那样亲切地聊起来了。我在一旁留神听着。只听李庄同志尽在问老杨身体怎么样?老伴身体好不好?国民党撤退时受惊没有?解放军来了粮食供应怎么样?工厂生产恢复了没有?工友和家属对共产党、解放军都说了些什么?老杨一一叙说着,就象老朋友聊天一样。”显然,这位老记者采访的成功之处,即在于他采用了一种交谈式的提问技巧。 三、提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答的问题。作为新闻记者,最看重的是“独家新闻”。因为独家新闻是独此一家,为别的报纸所不能发布,最具新闻价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所作的报道,相对于受众而言,它必须是未知的,如果是已知的那就不是新闻了。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努力从采访对象身上去寻求独特之处,从提问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提出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回答的问题。这种独特性的提问,保证了所采访到的事实的唯一性,从而能获得较大的新闻价值。著名新闻专家艾泼斯坦说道:“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够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充分利用了时间,给了人家一个好的印象。”有一次,邓小平同志接见日本外宾。接见完毕,送客人出门时,一位日本记者利用这个极短暂的空隙,跑上去问邓小平:“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吗?”此一问题简单明了,唯有邓小平本人方可作答。邓小平很快作了回答:“有这个打算,但是要有正式手续,经中央批准。”这位记者据此抓到了一条独家新闻。 四、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在于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具体事实及材料和观点,因此其提问切忌笼统抽象。因为面对笼统抽象的问题,采访对象往往不知从何谈起,只好应付其事,很难深入下去。这种情况责任不在于采访对象,而在于记者本人,因为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的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你如何提问,人家就会如何作答,提问不当则自然影响到回答问题的质量。比如你问一位企业的厂长:“你们这里的体制改革搞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就问得不高明,因为它太大了,采访对象无所适从,不知从哪儿作答为好。于是只能应付了事:“不怎么样”、“还可以”、“一般”,诸如此类的说法,请问你听了又有何用?有经验的记者则不然,他会把这个问题化作几个具体的问题来提问,比方说:“你们这里的体制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原来的管理体制有哪些毛病?”“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阻力,你们是怎样克服的?”“现在你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之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没有?”“群众是否很拥护新的管理体制,他们有抵触情绪吗?”“今后你们打算怎样进一步改革?”这些问题很具体,针对性强,采访对象感到有话可说,也乐意作答。 五、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记者采访要达到预期效果,前提是采访对象必须乐于作答。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采访对象心存顾虑,怕说出事情来对自己不利,他就会对记者采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明确对记者表示“无可奉告”。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该怎么办呢?有的记者苦口婆心,极言采访对象顾虑之不必要,但采访对象自有主张,并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的,遇上生性固执的采访对象,更是弄得作记者的束手无策。其实在此种情况之下,采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点将不如激将。”使用激将法提问,记者从反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对方,激发其情绪,使其感觉不吐不快,或认识到不说出来反而会对自己构成不利。在国际新闻史上,有的名记者就是以善于提问激将而著称。1936年斯诺到延安采访毛泽东时,他要毛泽东谈谈自己的历史。毛泽东开始想回避这个问题,斯诺就心平气和地向毛泽东提供了许多情况,并说:“外国对你有种种传说和谣传,这难道是真的吗?”这就是个激将提问。毛泽东听了很感意外,并稍稍有些惊愕,于是同意纠正这些谣言,谈出了个人的经历。斯诺正是凭借高超的提问技巧,达到了自己的采访目的!
怎样写故事 每个人都存在作好记者的可能性。作记者不成功、文章写得不好,多半是思路的问题。 准备 新闻故事是真实的故事,不能像写小说一样虚构。因此,事先要作好大量的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 通过网上搜索等途径,找到有关被采访对象的所有文章,并判别哪有文章有价值。简单的判别依据:好的媒体,著名记者。 找到此人的简历。简历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故事是简历的扩大。要背人物简历。关心出生日期、社会背景(如是否经历文革)等。研究一个人,从研究此人的简历开始。 拟订采访提纲 根据已经被写到的内容,挑选 10 个有意思的故事,针对它们制作采访提纲,成为这 10 个故事的加强版。 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针对已有故事制作采访提纲,目的是补充和丰富这些故事的细节。按照新闻的 5W1H 要素,针对矛盾和冲突、针对故事的细节(谁先走进会场,谁先伸出手,穿什么衣服)来拟订采访提纲。 要避免被采访对象所左右。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是合作关系,他想宣传他的产品、他这个人、他的公司,记者想写个精彩的故事,获得大家的好评,你的目的与他是不一样的。他谈未来、谈现在、打算、理念等,对于故事是没有价值的,是宣传,读者需要他的过去、困难、矛盾及矛盾的解决,这些是他不愿意谈的。因此,采访提纲如果不够好,会被他带着走,抽不出来。 约请 想约的采访对象一定不要放弃。我 2002 年想采访史玉柱,至今不放弃,终于等到机会(参考刘韧《听史玉柱讲3个小时故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坚持不懈,不停骚扰。你只要努力,就可以采访到任何人。办法总是有的。 采用骚扰战术,死嗑。要有巨大的通讯录库。发短信、写邮件、打电话、托朋友、托更多的朋友说明采访意图,一次不行第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总有一天他会给你半小时,只要你有半小时你就成功了。 只要你坐到他的办公室,约到 10 分钟,提前半小时到,也许就是 40 分钟,问题问得好也许就变成 1 小时。 做为记者,要理直气壮,只要是这个行业的人都可以采访。采访他是对他好,是关注他,是因为他有名,他没有道理不接受。不在于你在哪个媒体,而在于你给他带来帮助。 实在约不到,可以跟别的记者旁听。如果你不去采访重要人物,只参加新闻发布会,你永远做不出来的。记者的成功就在于你采访重要人物的次数,没有采访重要人物的经验,你永远不知道如何采访。 非常时期如何约请 在被采访对象的非常时期,如果根本找不到他,那就没有任何办法。因此,要通过种种关系找到他。 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员工、熟悉他的人。 在非常时期,采访对象可能觉得采访会坏他的事,不希望被采访。因此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通过文章伤害到人家。方向明和史玉柱后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帮他,哪些写、哪些不写尊重对方的意见。结成患难之交,那就是高境界。 作为行业媒体,不涉及到敌我矛盾这样的问题,所以你不能恶意。如果你让人觉得是来找碴的,你写不出故事,他还会通过狭小的企业家圈子,使你采访不到任何人。不要在他面前提到竞争对手,更不能帮助打击竞争对手。绝对不能沦为子弹、武器、枪手。子弹只能用一次,武器可能被抛弃,枪手可能被打死。千万不要承诺“摆平”之类事情,记者只能做自己份内的事,不要去伤害别人。要做无害的、绿色的记者。 采访 采访之初 要给采访对象留下好印象。因此要提前到达,事先养足精神,且衣着得体。 顶62006-08-20 08:55 回复 .* 2楼 用半小时左右问时间表,即问他的简历。人在被问及过去时往往比较放松,可以任意去讲。可能会涉及细节,要了解哪些跟故事有关、哪些无关,只追问有关的细节。得到20%对你的故事有帮助。 采访时让他回顾童年,他会很高兴,后面他就可能讲出他原本不愿意讲的。 问细节 在问矛盾之前可以问一些细节。充满文章的细节是最打动人的,故事会非常丰满。细节看来与冲突无关,但读者会感觉被带入现场,使故事具备非常强的现场感。 如果你不问,被采访对象不会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细节问得越来越详细越好,尺度掌握在不让对方厌烦为佳,有点烦都没关系。 主要的细节问题到最后20%时间再问。要不厌其烦地细问,如果你前面80%的时间表现好,出于彼此的尊重他会配合。但你是在消费他的忍耐度,如果他厌烦了站起来离开,你采访已经大功告成。 你的每篇文章都是未来文章的广告,如果第一篇文章写得好,采写第二篇文章时他的忍受度就会加大。 问矛盾 针对事先准备好的故事来问矛盾。冲突代表矛盾,他往往不愿意去讲。 问矛盾的技巧非常高。一定不要让被采访人了解你知道多少,所以记者一定要少说话。最好让他感觉到你知道一切,只是来求证一下。 学习警匪片中警察审讯犯人的斗智斗勇过程。感觉他在说谎或不知道他是否真话时,给他一些刺激,他就会争论,争论过程中就会暴露一些矛盾。 用老的事实得出新的事实。对方脸一红、语速一加快、情绪一激动,新的事实就出来了。如果对方很放松、谈笑风生,那采访就会失败。他的智商比我们高,他的经验比我们丰富,他可以不说假话,却让我们为他摇旗纳喊。 采访他的对立面得到更多的矛盾,用对方的观点来刺激他,双方观点交锋是读者愿意看的。 提问技巧 问题一定要非常直接简单明了,非常具有封闭性,就像法官问罪犯的是非问题。开放性的问题问不清事实。 要让他知道你的逻辑是清晰的,而不是天上地下地胡乱问。他不知道你的逻辑时、他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他就会厌烦。 确定主题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主题,就没有必要写。但 80%记者不明白文章一定要有主题。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而不能有多个主题(采访提纲里可以预定几个主题)。 半小时采访结束后,就应确定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就应知道哪些故事需要加强、哪些故事不必再问。 长篇故事有 7 个故事就足矣,但究竟写几个,由主题决定,而主题须在采访时就确定。 其他 采访要全程使用录音。不用录音机的记者是傻记者。采访过程中不能记笔记。语言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所以一直看着对方的神情,而不能记笔记。记笔记会把耽误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采访时间只能小时左右,超过则疲惫。 采访的经验是锻炼出来的。我第一次做记者采访镇长,手都在抖、话也不会说,但现在我不用采访提纲都会提问。 整理 整理录音 整理录音会帮助你熟悉采访过程,能帮助你熟悉材料和细节,使你的脑子里充满材料。语言只能给受众40%信息,所以录音多听几遍,就会听出很多弦外之音。直到今天,重要的文章我都一定要亲自整理录音。如果录音没录上,那就像世界末日。 采访之后,要花一天的时间把所有录音整理成文字,每句话都整理出来。 思考主题 如果整理录音得到的材料指向不明确,说明采访失败;如果70%指向一个方向,就指向一个模糊的主题。可以用20个字、10个字写实标题,再慢慢压缩,得到一个短标题。 如果出现多个主题怎么办?这正是考验记者的概括能力的时候。需要把几个好主题的共性找出来,在上面再提练一个主题。 知识分子要具备两个重要能力:一个是拆细能力,把复杂的事情拆成小的事情,从小事情做起;一个是概括能力,在几个不同的事情中看到其共性。杨京的五个语句(参见《用 5 条语句概括这个世界》):赋值语句是对世界的假设,假设不同则结论不同;IF语句是人类的知识库,需要穷尽所有可能性;循环语句是大规模的生产;调用语句是分割与组合;中断是发生错误是要中断。找共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006-08-20 08:55 回复 .* 3楼 然后,每 500 字作一个小标题,明确这 500 字讲什么内容。这时,需要作大规模删除,删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有时候会误删,可将其复制到另一个文档中。30%要删除,它只会耽误你考虑材料的时间。 写作 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 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90%记者作不到。作到有主题,把对话体变成故事体,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对话体可阅读性很差,一点都不精彩,必须改写成故事体。罗列是不行的,一篇消息不能几件事。 要把每个故事写成特写,特写首先需要场景,场景则需要很多细节。特写无非是一个场景,加上人物的动作,动作产生结果。场景的累加就是故事,就像拍电影一样。作为记者,要制造场景,然后把场景迭加。写好故事的前提是写特写。不会写大故事,先写小故事。 只有一个技巧:开头是一个切入点,找一个高潮、矛盾的中心、激化的转折,把场景推出,让人物打斗一番,后面就可按时间顺序推出故事,其实就是简历的扩大版。 完成这些工作,故事就写成了。故事不太丰满时,可以场景之间加上事实。场景要清晰,像照片、像电影镜头。场景+事实可将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感受主人公的人生。 细节是关键 细节是对话体变成故事体的关键。没有细节的故事就显得很假,有细节的故事就显得真实,这非常重要。为细节花精力是头疼的,但必须为了得到细节到处寻找。 可以用别人的材料来丰富你的细节。这不是抄袭,只是用补充不足的细节、事实。对于名人来说,采访者很多,得到的细节和事实很多。你丰富到你的句子成分中,丰富你的故事。最不重要的是观点,观点没有价值。 几个不要 作者千万不要跳出来,不要发任何议论,实在忍不住就让人物来说。 引语不要太多。只有强烈表达其个性时才用引语。引语要变成细节或事实。 不要把采访经过写到故事里,采访如果精彩可写采访手记,如果有评论可另写一篇文章,三篇文章不可混同。 修改文字 只有当大局已定时,才开始遣词造句。 一定要用短句子,首先要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长句子很累,像论文。句子不要头重脚轻,要匀称。短句子天生就是匀称的。 不要用被动句,只要有主语的就用主动句。 消灭形容词,形容词是没用的,会让人觉得作者很轻浮,要用细节将形容词替换掉。 要把句子作到精减。每个字都是成本,成本很重要。字越多读者付出的成本就越多,他索取的就越多。可删可不删的一定要删掉。这是很痛苦的,不舍得是不行的,实在下不了手请编辑帮助。 标题和第一段 标题很重要,第一段很重要,必须花 30% 的时间去好好考虑。标题和第一段(前 300 字)都是文章的广告,不会写标题和第一段的人是不会写广告的人。 如果读者读到 300 字还觉得没有意思,他不会继续读下去。要花很多时间,约 20%的时间去想标题。例如丁磊的标题“谁是谁的江湖梦”,很精彩。例如《百年孤独》的第一句,把时间推到未来,又把时间推回过去,让人觉得历史的沧桑和兴趣性。不知道如何把故事弄精彩时,把时间拉来拉去、用进行时是一种技巧和办法。 态度 只有专注,排除一切干扰,才可以24小时写作。文章不是一口气写出来的,所以不开夜车,而是掌握一套方法,把写文章变成步骤,每次只作一点点,使每个步骤都是可操作的,使每个环节上都是简单的。只有对话体变成故事体这个阶段,才是需要高度注意力的。 99%的人都不是天才,所以要用慢功夫去熬出来,用工匠的方法来写作。要用一种工匠的心态对待工作。 每篇文章都改 4 遍,每篇文章都写到75分以上。 勤奋很重要。直到今天除了睡觉就是工作,喜欢打游戏但是很克制,为了把记者作好确实下过苦功。向很多人学习。看电影也是学习。 专门话题 怎样写评论 基本观点:一篇好的评论必须做到,不管是赞成你观点还是不赞成你观点的人,都会从中受益。 没有针对性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只是感情的宣泄。如果替换主语还成立的话,就是糟糕的评论,是PR文章,而不是评论。 2006-08-20 08:55 回复 .* 4楼 事实和细节仍然是重要的,观点只是为了传达事实。在评论中有细节非常重要。评论不要感情用事,别人读你的评论是为了收获你的信息。你的职责就是记录事实,不是为了表达感情。写评论一定要冷静,要传达很多细节,细节是金子。新闻发布会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而不是他发布的产品,可惜大家往往没有带着眼睛去。 如果简单认为评论只是作是非判断,是非常粗暴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决不只有是与非,因此观点也是丰富的观点,而支撑丰富的观点就需要丰富的事实。 证明一个公理或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浪费大家时间。所以如果标题是一个公理,那就是垃圾。 看鲁迅的杂文,他的观点很多并不正确,却传递很多知识,每篇文章都不可替代,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很有趣味性,很好看。 怎样写负面报道 表达负面的东西即所谓以恶扬善。基本的做法是,只提供站得住脚的事实,尊重读者的偏好,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一定不做评价。 很多事情很有意思,今天他觉得对他有利,过段时间他觉得有负面的作用,再过段时间则会想当时我怎么会把这件事告诉你了。 学习《罗生门》、《英雄》一个故事讲三遍讲故事的方法。作者可以有非常多的技巧。 《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发表时,人们觉得对柳传志有利、对倪光南不公道,但多年以后人们的结论却并不一样。因为,写作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事实的平衡性,注意到别人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同情倪光南的人也可以找到材料。今天柳传志不希望任何不利的东西摆在读者面前,他宁愿这篇文章没写。 文章的能指和所指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作者一定要让文章特别有张力,使能指更多。比如北岛和汪国真的诗歌,汪国真把把所指限定死了,没有想像的空间,而北岛则能使每个人的翻译不一样。为什么这样?因为汪用了太多的主观判断。因此不要用形容词,不要用判断,要把主观性降到最低,要多提供事实。 Wiki 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做中性原则。例如如抗日战争它会叫“中日战争”。中性是存在的。用词、遣词造句都要尽量中性,以免破坏事实的陈述,事实是非常有力量的。孔子说“述而不作”,我们只述不作,尊重读者的偏好,而不是取代读者的偏好。《史记》之“太史公曰”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表现,所以一定把感情抽出来。 怎样实现新闻理想 张锐是一个很勤奋的人,曾经写过“我们是新闻的牲口”,讲到新闻的辛苦和无奈。张锐有理想,非常忧国忧民,关心农民问题、弱势群体救助问题。他很高尚,在新闻上很有造诣,非常值得敬重。 我比较会设计,设计一种容易走通的的模式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我尽量不让自己无奈,尽量让别人或单位无奈。 怎样看史玉柱 史玉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负责任的成功者。巨人大厦失败后,脑白金成功时还债,体现了一个商人的底线和操守。史玉柱这样做,也有利于他的长远。《无间道》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只要你做得够长就总是要还的,所以尽量不要做坏事,尽量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破坏。 但是我不会沉迷于他是有商业道德的人这样的假设上。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职责去证明他是有商业道德的。我不会为了证明我的假设去组织材料。作为记者,不能为假设和情感所左右,应该消除偏好和假设。我不会傻到写文章只为了给史玉柱涂脂抹粉,我会用事实。很多问题不是技巧和能力,而是对世界的假设和判断。 怎样看宋朝弟 我认为,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一个人能做成大事,是他运气好。一命二运三风水,第五、六才轮到读书什么的。(Google 了一下,完整的说法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 宋朝弟是一个营销大师,但是他太迷信出奇制胜。长久做大事的人,一次出奇之后就应该做守正的事,因为总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但他依然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我现在的判断与当年相同。 小卖部的商业模式坚固,所以永远不会破产。宋朝弟与史玉柱的商业模式都十分复杂,只有强人才能想出来,而且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时候就能脱颖而出,但是每个逻辑都不能出错,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失败。 怎样读书 书是好东西,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你的一切。可惜大家都不读,不仔细读。 新闻教科书 美国有几本,其中美联社的《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非常好。新闻上的所有定义和知识都有。 经济学 行业记者要懂经济,经济对于成为好记者非常重要。经济学介乎文科与理科、科学与艺术之间。曼昆《经济学》很好,如果读不懂可看第一章,就理解假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文学 文字好不好还是很重要的,文字需要具有音乐的美感。文言文具有音韵之美,白话文不具有这种美感。闻一多、徐志摩等把白话诗发展到一个高度。白话文要写得美其实是不容易的。 建议读《北岛诗选》,北岛用很少的字造成很多的意境。李杜的诗。读《史记》等古文,学习美的文笔。读毛泽东的诗词,《毛选》。毛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评论、调查报告都写得很好。毛的文章的声势,不容置疑的气势,有助于改掉文章不小器,粘点伟人的仙气。 哲学 最推崇的哲学家尼采和萨特,尼采《瞧这个人》,萨特《词语》。 茨威格 写细节的能力没有人能够比过茨威格。去年与余华讨论,共同的结论说一个作家的水平取决于写细节的能力。陀斯陀耶夫斯基、司汤达、茨威格都是细节大师。 不会写细节,读一读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会有帮助。茨威格写尼采、托尔斯泰都没有见过传主,传记都不长,写的都是名人。 历史 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读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与斯诺相比,就会觉得记者是多么浅薄,历史学家是多么渊博。特里尔没有来过中国,仅利用第二手资料就写出最好版本的毛泽东传记。历史学家的学识、背景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是非常了不起的
新闻采访提问“五要”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要准备充分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二、要问具体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三、要有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四、要尊重对方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新闻采访提问“五要”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要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要尊重对方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 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1、提问,是采访成败的关键。采访提问是艺术新闻采访,不可轻视。提问一定要看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性质和场合。如何掌握提问这门艺术呢一是分层次提问;二是问话要抓住对方心理;三是注意一些不该提问的问题。
2、在采访中听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边听边动脑分析,尽量启发被采访者多谈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素材。一是要善于启发交谈者讲话的愿望;二是要善于抓住中心问题;三是要善于抓住细微的变化。
扩展资料
采访注意事项
1、掌握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2、翻阅与报道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注意第一印象,采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4、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采访对象的理解,采用接近被采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5、采访中要努力与采访对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关系才能把采访引向深入。
110 浏览 5 回答
287 浏览 5 回答
177 浏览 5 回答
310 浏览 5 回答
91 浏览 8 回答
134 浏览 6 回答
285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5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6 回答
314 浏览 3 回答
212 浏览 5 回答
174 浏览 4 回答
322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