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留心生活 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二、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如教《小摄影师》、《我不会失信》等课文后,就要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三、课外阅读 扩充素材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下笔才能洋洋洒洒。四、勤动笔写 用好素材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生初学作文,往往犯内容空洞的毛病,而且有的学生到小学毕业了,还只能写二、三百字。其原因都是作文写不具体。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指导积累素材,为“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 丰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态的事物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观察。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要求他们时时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 学生凭空想象是写不出真实感人的作文的。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时,也可以把观察的实物引进课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边练笔。例如,在一次写植物的外形特点的作文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内的花坛边,望着满花坛盛开的菊花,学生个个欢呼雀跃,我乘机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了菊花的茎、叶、花等各部分,又引导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再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入了门,上了路,改变了那种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的局面。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 小学生的阅历是有限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这一局限性,有利于积累材料。在活动中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然后纠正观察的不足和语言组织的不足,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养成仔细观察,捕捉观察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读写紧密结合,教给学生“写具体”的方法。 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应充分利用范文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学生逐步掌握写具体的方法。 如《鸟的天堂》这一课写作训练指导的侧重点是学习观察事物要注意静态和动态。在“读”的教学中,分析“静”态时,先指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观察顺序:远看“那是许多枝叶茂盛的榕树”,近看“真实一株大树”。这里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部分又分层次:“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指导学生分析“动”态部分时,要注意动词的运用和写法。先写“面”:“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再写“形和声”:“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最后写“点”:“一只画眉鸟飞了起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特点之后,在作文训练中就运用所学进行仿写等训练,并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去进行写作练习。 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突破“写具体”的难点。 教师应把观察、阅读与片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片段训练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把所见所闻中得到的材料写具体。 无论是写“见”还是写“闻”,指导时要重视细节描写。如写“清晨,我看见老人们在打太极拳。”老师可以用提问法启发学生思考:清晨的天气怎么样?什么样的老人们在怎样的地方打拳?打拳时动作、姿势及其变化情况怎样?这些问题中得“怎么样”就是为使学生先具体回忆观察所得,以利于写出来时不仅有情节程序,而且有细节描写。要使学生明白,没有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是不可能的。而要有细节描写,就必须运用具体的回忆联想以及想象。有些文章还要重视“色彩描写”,色彩描写对写景的作用很大,是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途径之一。老师平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作者对色彩的描写和观察。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对北大荒的草作了这样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处的呈翠绿色……”这里短短一节文字中写了绿草、白云、蓝天。色彩非常鲜明,绿色还根据远近的不同分出鲜绿、翠绿、墨绿。这样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所以重视“细节描写”和“色彩描写”有益于克服内容空洞、抽象的毛病。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自立作文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练。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并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对作文训练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细节描写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周,班上学生写了一篇半命题作文《我从来没有这样__过》,改作文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关于细节描写的部分令人堪忧,需要教者认真探究。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
以下是几个学生作文的关于外貌描写的片段.
一>“弟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的脸上,长着一对大眼睛,那两颗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脸上,不论是腮帮,还是嘴唇,或者那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二>“向老师40来岁,那张脸上戴着一副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嘴总是闭着,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夹着书,低着头,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课生动,声音洪亮,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
这两个片段都是人物的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这两段虽然没有语病,描写得也算具体,可总觉得人物不够鲜活,特征不够明显.外貌描写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上面的两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征,缺少的是人物的精气神.写人物外貌时还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并要适时的准确的用相应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下面的两个片段是加了些形容词、做了些适当修饰后的效果.
一>“弟弟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二>“向老师4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通过这样的修改之后,人物的形象就生动鲜活起来.尤其是改文一>中关于眼睛的描写,人物的性格活灵活现的从这个心灵的窗户里展现出来了.一个机灵淘气的人物形象的跃然纸上了。
在温哥华,喧闹的大街上。“妈妈,我要买小鸭子!”小女孩巴娜又开始向她妈妈撒娇了。“好了,给你买。”她妈妈本打算不买的,可巴娜撒娇的功夫实在是太高了,就连自己的妈妈都拿她没办法。
这鸭仔是到手了,可拿什么喂它们呢?巴娜想起书上说鸭仔是吃蚯蚓长大的。于是,才七岁大的她赶忙跑下楼去,弄了几条来。就这样,每天她都给鸭仔们喂食,带它们散步,渐渐的,三年过去了,鸭仔也长大了,巴娜也十岁了。一天放学回家,当她正准备打开宠物室的门和宠物问好时,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鸭妈妈孵出幼仔了……“这是个问题,我哪有时间养这么多宠物啊!”巴娜决定把它们送回去。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巴娜带着这群“小可爱”来到街上,准备“退货”。可谁知,还没到商店,那群只会勉强走路的鸭仔到处乱跑,不小心一头栽进了了旁边的小河沟里,巴娜没注意,继续走了下去。鸭妈妈可没有那么粗心,它一见状,急速拍打翅膀,“嘎嘎”地大叫,好像在求救。在一旁巡警的凯利叔叔看见了,便过来帮忙。只见他两三下捞起在拼命扑救的鸭仔,用纸巾擦干净。鸭妈妈不停的蹭孩子的头,带它们走到马路中间,鸭妈妈张开翅膀,拦截了一辆出租车,它兴奋地又蹦又跳,好像在说:“送我回家,送我回家!”可是人怎么能懂鸭的语言呢?就在司机束手无策的时候,巴娜来了。“去河滨公园5号街!”原来,巴娜走到半路,发现“小跟班”不见了,才又回来找,而且她改变了想法——不把鸭子送走了。回到家,巴娜给它们安了一个新家,连食物也升了级别,由喂蚯蚓改成了喂米。巴娜亲自见过,鸭妈妈把自己食物的四分之三给了孩子,自己只吃一点儿。这一举动感动了巴娜,她知道鸭子听不懂人话,但却还是说:“妈妈对孩子的爱始终都是一样的,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只要有这种爱的维护,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夕阳渐渐落下,红色的轮廓还残留在地平线上,像是被人用彩笔仔细地勾勒过一遍。远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也映出一道道红色的光芒。
打开大铁门,听到大黄狗熟悉的吠声,向它丢了一个顽皮的坏笑,满身是泥的我,着着急急的穿过院子跑进出房中。
厨房中空无一人,只有桌上摆着一块碗和一双筷子,碗里是奶奶做的鸭肉面线。看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面线,脑突然想到那段时光,一段被我完全忘却的时光。
每天的黄昏,我总是风风火火的冲进厨房,而身后总是跟着那条大黄狗。我双手一撑便坐上高高的'木凳,看着厨房里那高大的身影,大喊到:“爷爷!面线!”。“马上就好咯!”他笑着转过来,看着坐在木凳上,荡着两条脏兮兮的腿的我。
我坐这,大黄狗趴着,我们一起看着他把一根根木柴扔进炉里,再产开厚厚的煤灰,风从老木窗中吹进来,炉里的火也随着风的来到而变得更旺了些。“喂鸡了吗?”我问,“没,你去吧。”我便跳下木凳,拿起装着玉米里的竹篮,用肚子靠在老木窗边,一把一把的撒着玉米粒,大黄狗在旁边跳啊,跳,却总是够不着窗户。
喂完鸡,转过头看见一碗热腾腾的鸭肉面线已经摆在桌上,我赶快收起竹篮,跑到水池边急忙用手沾点水,拿起筷子,偷偷望了望背对着我在洗锅的爷爷,夹起还带有面线的鸭肉扔给大黄狗。它也很听话的悄悄吃着鸭肉,生怕吃得太响而被爷爷发现,半碗的鸭肉也总是这样被它默默地吞掉。
回到现在,桌上还是摆着一碗面线,而那高大的身影却再也不会出现在厨房中了。大黄狗也像以前那样,趴在地上喘着粗气伸着舌头傻傻的看着我。“你也老了。”我摸摸它毛茸茸的头笑着说。
吃完面线,坐在院子里,夕阳已经全部落下,但残留的光芒却铺满了整个天际。原来爷爷给我留下最深的思恋还是那碗鸭肉面线啊。许许多多过去的记忆,那碗面线却让我记忆深刻。看着晚霞,心里真的期盼着那天能吃到同样味道的鸭肉面线。
细节,使一个人的气度高尚旷达。
细节,使一个人的思想严谨周密。
细节,使一个人的事业走向成功。
人拥有了细节,就像群峰拥有了岩石的平实坚韧而变得高峻壮美。
人拥有了细节,就像森林拥有了树木的挺拔苍翠而显得广阔蓊郁。
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蒙娜丽莎》;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记》;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神舟六号七号的发射;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汶川地震中从钢筋混泥土中所抬出的坚强生命。
细节影响成功。齐白石的画很出名,有山石。花草。鱼虫,无一不是经过细心观察而下笔的,因此了解他人和画的鉴赏家们分辨他的画真假的一个标准,就是画上之物与真实的有无不妥之处,可见其画功夫了得之处在于细节。
细节决定成功。20xx年10月10日,美国“发现者”号还有几个小时发射升空时,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例行检查,发现一枚别针掉进了“发现者”号主体与它的燃料槽之间。这枚小小的别针,万一在飞船开空时卡在发动机里或者坠落到发射台上,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美国国家宇航局决定推迟“发现者”号的发射日期。
张朝阳是全国欢迎点击率的搜狐网的CEO,他在众多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企业成功人士,当主持人问到他用什么方法使企业能做强做大时,他说我一直严格要求我自己更严格要求我的职工,细节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都要注重细节,由众多微不足道的细节便能走向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说过的话。人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小细节都会是一个小小的成功。而众多的细节将会组成更大更完美的成功。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就应对细节进行描写,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1.生发故事。典型的细节是生活中最集中、最活泼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细节,就可生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出一篇作品。《鸡毛信》关于海娃逃跑的情节,就是通过一系列描写实现的:“鸡叫二遍了,海娃哪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起来,踮起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庄后的山梁。”
2.深化主题。典型的细节能够深化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示意挑掉一根灯草的暗示;《孔己己》中孔己己的长衫,“多乎哉,不多也”的话;《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圈唯恐画不圆的遗憾;《荷花淀》中水生嫂叫苇眉子划破手指的描写……这些都是典范的细节描写。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无疑起到了突出、深化的作用。
3.刻画人物。在作文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这就需要细节。细节是对人物进行典型化、赋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如《孔乙己》写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却不肯散去,眼睛盯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一边伸手保护碟里的豆子,一边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孔乙己贫穷迂腐而又善良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二、细节描写注意的问题
1.细节描写要真实。优秀作文之所以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离不开作者巧妙的构思。然而艺术的成功更离不了真实而生动的细节,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细节的生命。古今中外的写作大家,都很重视细节的真实性。
2.细节描写要典型。《水浒》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未成,与其父高俅密谋陷害林冲。这时林冲正为在街上买到一把宝刀而欣喜若狂,作者通过细节反映了林冲的心情:“林冲把这把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把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因为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宝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这个“喜极看刀”的细节,是林冲后来误入白虎堂的铺垫,林冲买得宝刀如获至宝,所以很容易上高俅父子的圈套。如果没有这一细节,情节的发展就会显得突兀,或不可能那样合情合理。同时这一细节也深化了全书“逼上梁山”的主题。
3.细节描写要生动。记叙文都有故事,故事是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故事当然也是再现生活的一个手段。但是,它只是作文的一个梗概、一个骨架,要把它写成作品,还要靠生活细节来丰富、充实,才能感染人。作文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能使读者在头脑中造成“真实感”、“现场感”的,还是生动、具体的细节。没有具体、生动的生活细节描写,作文就难以感动人、感染人。
三、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在课文中积累细节。细节给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彩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从学生接触课文开始,细节刻画就已经渗透在课文之中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得细一些、深一些,让学生懂得,这样写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在无意识中渗透细节描写的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其作用。如都德《最后一课》对老师的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韩麦尔先生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穿着,从而把他的爱国精神表现了出来。
2.在生活中观察细节。学会观察是学生作文成功的一把钥匙。会者,细枝末节历历在目;不会者,粗枝大叶也未必看得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描写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学生写的这一段文字:在一个静谧的夏夜,我独自走在乡村小道上。抬头仰望,银河闪闪发光,一轮皎洁的明月像玉盘镶嵌在星空中,月光泻在树林中,一团团树影躺在地上。清脆的蛙声,在夜里特别响亮,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因此生动起来了。
3.引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荔枝》:“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充分显露出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与激动之情,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吃东西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学会在写作中安排细节描写把作文写得真实 、生动 。
(二)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
2、感悟细节 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
(三)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
教学重点: 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在作文中安排恰当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评析、点拨、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歌曲《最浪漫的事》,引入。 幻灯展示:留心生活, 关注细节 ,相信 自己。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见精神” 由此可见细节的 重要性。在 我们的写作中,如果能恰当安排好细节描写,就可以让自己 的作文增光添彩 ,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细节描写 。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几段文字 说说你喜欢哪几段?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屏幕显示)
问: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细节描写的分类(见课件)
二、揣摩细节描写之妙
1、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的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2、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门插上。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作业也写不好。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风波,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凭风吹得满屋尘土。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它增大了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不用再插门,门也不会轻易地被风吹开了。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道:“一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
这样就更加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3、一到夏天 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 “大”字 挤得我 余地翻身 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又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4、一到夏天 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 在床中间摆成 “大”字 挤得我 余地翻身 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又 烤得那么热推她呢 不动;叫她呢 也不闻 。
思考:作者安排夏天睡觉细节 意图何在?
作者对“阿长”的厌恶 “挤”字表明与前文“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此段文字又与课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相吻合
教师讲解: 其貌不扬的人 作者由最初对她的种种 “憎恶”、“讨厌”阿长为 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最后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 让人过目不忘
三、牛刀小试:你自己再列举一段人物细节描写的例子,并读给大家听。
1.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2.根据你平时的观察(或体验),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100字左右。
昨天语文测验古诗词,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鼓足勇气,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来总结:
1、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细致观察感悟
精心锤炼词语
巧妙运用修辞
2、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 ?
要符合生活
新颖要有代表性
有选择的为中心服务
由此可见描写运用的好能 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化文章主题 生动、形象 让文章富有 力 给读者留下印象
四、写作练笔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等。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3、文章至少要有一处人物细节描写,拿红笔用曲线勾画出来。
4、不少于600字。
353 浏览 3 回答
346 浏览 4 回答
147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5 回答
255 浏览 5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6 回答
315 浏览 5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225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5 回答
148 浏览 4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4 回答
104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