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这里有很详细的介绍啊!
中西方丑角在正戏和民娱中的功能差异与嬗变、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593. 、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34. 等等这些文献,你也可以在世界文学研究上找戏剧的论文,看看别人的参考文献
这有一篇,,,,浅析工业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智能,提高审美和绘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产品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工业设计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隶属于艺术设计学。它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其核心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工业设计的这些特性,就要求工业设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对产品美学功能的鉴赏力,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性的表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进行产品设计。美术教学是培养工业设计人员具备完美的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性的表现能力,使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从感观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把握的重要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多的要求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这需要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其扎实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但是,从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美术教学现状看,学生的造型、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构思能力以及具有审美性的表现能力是目前工业设计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并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促进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存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们。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于生理、教育与生活环境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的人对于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很多事物中都能发现美,并产生很明确的审美体验。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创造出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一个前提就是他们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敏感性。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形象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1]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艺术类学生有较好的绘画基础,有较好的艺术氛围,他们在审美能力和表现技法上要高于工科学生,而工科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在这些方面明显要差一些。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可开设内容不同的欣赏课程,帮助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在欣赏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想象与再创造。在欣赏教学中,应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学生感知意念,加强对美的互动交流。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虽然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但多给他们感悟艺术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欣赏教学中注意联系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相融合之处,联系与艺术设计的形式要素相通的地方来进行欣赏讲解。如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巧妙地将中国书画中“意象”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京剧脸谱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等,在欣赏中有意识地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 [next]二、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提高美术能力在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后,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设计构思。美术技能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在对形、色、体、质的概括和处理上会比较得心应手。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艺术生来说,可以改变传统的素描、色彩课程,变其为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入课题内容,如对实体进行拆分切割,用微观特写手法表现对象,对拆分的形体进行描绘,追求肌理纹样,图形特征、质感量感的变化。这些训练不但能够使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厚薄,还可以懂得物体实质和内部构造的关系,对将来进行产品设计很有帮助。还可以采用“半写生半创作”“意向开拓”、“命题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训练侧重设计素描,穿插传统素描,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想象和表现力,有助于艺术与设计的联系,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让学生力求做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知错觉走向理知精确。[2]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工科学生来说,就要从最基本的形体的结构训练入手。通过结构素描来分析物体的形态结构,找出其形态与结构的关系、节奏韵律和构成规律,从对形态认识和理解到创造,达到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首先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作画步骤、透视原理、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等。教师可通过边给学生作范画,边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入门。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绘画,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应正确引导,向学生讲解结构训练与设计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后期可侧重设计素描的训练,着重表现形体的结构、材质。三、通过美术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一定程度来讲,设计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设计不但要创造打动人的视觉形象,还要创造一种高效的信息传达方式。一个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决定了它是否具有价值和生命力。人们之所以会提出对某一对象进行设计的要求,往往是希望看到新的形象、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或信息传达方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主动的在设计中求新、求变。同时,人的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基础。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是倍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是通过教育来促进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将制作力等同于创造力,以为让学生从无到有地画出一幅画或制作出一件雕塑和工艺品,就培养了创造力。照着对象,模仿他人,或自己寻找契入点,都可以完成一件作品,但其中的意义却相差甚远。我们对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不能仅只是使学生能精确的描绘出客观对象,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所创造,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创造出自己表现美的方式以及自己对某一事物的个性化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应按照联想、想象、创造的思考顺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命题创作绘画、默写等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在课程中可适当增加学时,来达到训练目的。在讲授美术知识时,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或多种解释的具体做法;在美术技能指导中,应允许学生进行自由表现技法。教师应从“主宰”的位置上走下来,正确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意识,侧重传授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应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能够为今后进行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next][2]王诗群.美术基础课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曾婷 刘雪茹【摘要】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京剧艺术已经被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对于幼儿园,教学内容是因人而异,因园而异,没有统一的课程安排。但“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精粹这一目标是不变的。在大力提倡京剧艺术的今天,大力提倡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孩子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京剧艺术表演,对京剧产生了好奇和想模仿的心理,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还能对京剧置若罔闻吗?本文将简单地介绍京剧艺术走进幼儿园课堂的意义。【关键词】京剧;课堂;兴趣;激发;传承;游戏【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35-01人们在谈论古埃及的文化时,必然要说到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说到中国悠久的文化时,也必然说到古老的长城和丰富多彩的戏曲代表——京剧。京剧以它独特的魅力享誉全世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作为一门艺术,它的教育内涵丰富,有许多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去探究。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及《纲要》精神的同时,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以京剧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全面的、启蒙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也应当发挥京剧艺术教育的教化作用。通过京剧艺术来优化德育过程,能潜移默化地树立幼儿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弘扬我们中华仁爱、礼让、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一、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走近京剧,感受美的艺术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从京剧艺术欣赏的不同角度出发,在班上创设了“京剧艺术欣赏角”,将色彩精美的剧照、漂亮的服饰、多彩的脸谱放在里面展示一引导幼儿感受其色彩的美;在表演活动区开办“京剧小舞台”,将具有德育功能的曲段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在区域中,帮助幼儿理解其故事人物与情节——引导幼儿感受其内容的美;增添表演道具,将戏曲中人物面具,简单服饰如长发、长须、官帽、戏服、车旗伞盖等投放到区域中,激发幼儿的表演情趣——感受其表演形式的美;通过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走近京剧、了解京剧、喜爱京剧、发现京剧艺术的美。二、以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为切入点,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追求和表达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初步了解京剧艺术往往是从生动有趣的京剧脸谱开始的。使幼儿通过脸谱欣赏、脸谱绘画、脸谱制作及京剧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我们通过开展欣赏这些色彩各异的脸谱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从颜色判断京剧人物哪个是“忠诚”的人,哪个是“勇猛”的人,哪个是“狡猾”的人,孩子们感到很神奇。强调了艺术和生活的联系,也强调了艺术活动中的情感熏陶,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人文性的幼儿艺术教育在这样的欣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赏识到京剧脸谱的色彩美,同时,他们的艺术情感也得到了熏陶。三、以京剧故事为切入点,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坚强意志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历史故事书”和“京剧故事书”,或由教师通过剧照、剪报、光碟等现代化信息材料,了解到这些京剧故事情节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通过开展谈话、讲述等活动,将幼儿并不熟悉的事情以直观图片、剪报或幼儿容易理解的连环画等方式进行京剧故事图书自制活动,同时也将幼儿对故事的感受记录下来,添加到故事内容之中,使幼儿通过直观的画面直接感受到它的教育内涵。《岳飞传》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它能激励孩子们从小多学本领,长大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的良好愿望等。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军民鱼水情”;《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等,我们将这类京剧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通过这些京剧故事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幼儿了解旧社会人民生活的艰难,使幼儿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从而培养孩子们从小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四、以京剧表演为切入点,在日常活动中培养良好行为京剧小舞台表演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模仿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和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和人物的情感。演包拯、关羽的孩子他们觉得,我们要像包公、关公一样抓坏人!经典戏曲富含表演因素,大班的孩子背诵、表演是他们的强项,只要引导得当,是非常轻松愉快的,而且他们所学的经典内容不仅存入了大脑记忆,还会烙印在潜意识里。引导孩子接触经典戏曲,是在纯净、空阔的心灵中奠定灿烂的中华文明。经典戏曲活动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譬如:传统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四大行当;不同行中的角色;现京剧服饰与漂亮的行头;京剧唱腔等。通过动手与聆听,使幼儿对京剧有更多的了解,还能在艺术美学上得以提升。《纲要》的主要精神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大胆表达幼儿自己的情感,使艺术活动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的教学正是从《纲要》精神出发,遵从重视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理念。京剧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种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京剧进课堂,为孩子们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今后的京剧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在“如何将京剧的古老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让传统艺术更贴进幼儿的生活”方面以及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参考文献[1]禾佳.探索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成功之路[J].前线,2009(5).[2]刘思.京剧艺术发展及其舞台表演要求探析[J].艺术平台,2015(7).[3]吴钢.京剧艺术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综艺论坛,2006(5).
不是吧?你连个题目都没想好,快点写完交差好早点找工作。
288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5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158 浏览 5 回答
104 浏览 2 回答
344 浏览 3 回答
147 浏览 4 回答
311 浏览 4 回答
150 浏览 2 回答
228 浏览 3 回答
189 浏览 5 回答
181 浏览 3 回答
239 浏览 4 回答
332 浏览 6 回答
210 浏览 4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
244 浏览 4 回答
275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2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286 浏览 4 回答
178 浏览 4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215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